吳三桂在和康熙的較量中,明明已經佔據了軍事優勢,為什麼還會失敗?

第一軍情


康熙初年,手段還比較嫩的大清皇帝一時衝動,選擇了三藩並撤,隨即掌握不了局勢。吳三桂起兵反清後,一時間徵集兵馬數十萬,波及十餘省。只是這場來勢洶洶的反清運動,還是從勝利變成了僵持,從僵持走向了滅亡。吳三桂之所以失敗還是源於三個原因——戰略錯誤,年老體弱,遇到豬隊友。

吳三桂作為曾經的明臣,在昆明親手絞死了曾經的主子——永曆皇帝。有人說,吳三桂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曾經殺了這位大明最後的皇帝,所以在喊出“反清復明”口號之時,始終得不到漢人的支持,讓人覺得十分諷刺。但實際上,根據清朝廷史料的記載,當時各省布政使以下官職之中,“從賊”的官員多達500多人,很多人還是兩榜進士。對於這些文官來說,無論是明帝還是吳三桂,是賢君還是流氓,只要能報屠殺漢人、強迫剃髮易服的仇恨,他們就願意跟隨。

剛開始,吳三桂確實勢如破竹,最為強大的時期,甚至已經將小半個中國佔據過來,從地域上已經和清朝有了抗庭之勢。但問題馬上就出現了,吳三桂雖然有著一流的軍事領導能力,但是他年紀大了,領軍打仗更多在考慮後人的退路,顯得縮手縮腳。吳三桂希望在自己生前,只要能做到佔領一塊地盤讓子孫佔地為王就已經很知足了。甚至有學者說,吳三桂最初的想法其實就是佔領雲南一地,偏安一隅,誰知被康熙逼得造反。

吳三桂一心想要劃江分區,和滿清分江而治。反而耽誤了徹底顛覆清朝的最好時機。而已經緩過神來的康熙帝先拖住吳三桂,利用手上掌握的江南等地的經濟優勢重新整合軍隊,開始了新的一波反攻。

再說說吳三桂的“合夥人”,康熙殺了吳三桂在北京的兒孫們,又給耿精忠、尚之信兩個目光短淺的傢伙灌迷魂湯。耿精忠、尚之信果然著了道,真以為康熙給他們的承諾可以兌現,實際上到了最後還是免不了被清算。吳三桂因為錯失了最好的機會,始終只能逗留在湖南和滿清僵持不下,不能北上,也不能東下直取江南富庶之地。

另外一個豬隊友就是鄭經了,三藩之亂時,滿清並沒有電視劇裡拍得那麼從容不迫。三藩起兵之時,很多滿洲貴族第一時間就逃回了東北老家,康熙也並非軍事奇才,只能靠運氣一搏罷了。

而這個時候,如果海上霸主鄭家能在滿清的腰上刺上一刀,將會成為致命的一擊。吳三桂也意識到鄭家的重要性,他急忙給鄭經寫了一封信,勸他暫時放下個耿精忠兩人的地盤之爭,而是將抗清大業堅持到底,北上直搗遼東。

吳三桂以為已經萬無一失,和耿精忠氣勢洶洶去拿江南之時,鄭經卻乘機直取汀州。耿精忠心慌之下竟然降了清,不久之後,尚之信也跟著投降。鄭經以為自己佔了便宜,可沒過多久之後還是被滿清打到了臺灣。

遇到這樣的豬隊友,吳三桂的身體又每況愈下,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最終還是放棄了“反清復明”,自稱大周皇帝,聊以安慰自己這麼長時間的拼命。吳三桂死後三年,昆明陷落,這支漢人大軍終於還是消失在了歷史進程之中。

吳三桂的失敗是可惜的,只不過後人很少會對他起同情之心,因為他這個人和中國傳統意義上悲情英雄相差甚遠,就連梟雄二字也似乎有些配不上。在中國歷史上,吳三桂的名聲並不好,也許歷史也給過他一個改寫的機會,但他始終沒有抓住。

在該忠心主子的時候選擇了背叛,在該為自己將來籌劃的時候選擇偏安一隅。他做了滿清的走狗,卻想不到清帝會卸磨殺驢,被迫造反的時候已經是垂暮之年,還倒黴遇到了一夥豬隊友,無德的人通常也比較倒黴吧。


木劍溫不勝


吳三桂和康熙的較量中,確實一度佔據上風,其最終失敗的原因,不外乎三點:

1. 吳三桂初期遷延不進,錯失好局

2. 隊友太豬,扶不上臺面

3. 對身後事安排不足

在吳三桂起兵之處,可以說是勢如破竹,兵不血刃,取了雲貴全境,短時間內又得到了湖南、四川、兩廣、福建、陝西等地共八個行省和江西、浙江的大部,整個江南半壁,都非清朝所有。

而此時的八旗兵處在整個清朝歷史上的最低潮。當年跟隨多爾袞從龍入關的八旗勁旅已經老去,當年的八旗名將老的老,死的死,整個滿族只有十來萬男丁。吳三桂此時錯判了形勢,因為擔心自己在京城做人質的兒子吳應熊的安危,在大好形勢下,約束諸將不得向前,等著達賴喇嘛去和康熙議和。

吳三桂心裡想的是自己有優勢,滿清必然送回自己的兒子,割讓半壁江山,自己和滿清就可以劃江而治。但是康熙的態度非常強硬,堅決要打。這一來一回,吳軍的氣勢稍挫,清軍也開始有時間組織防禦了。

吳三桂的盟友中,平南王一家首鼠兩端,基本就沒有出廣西;靖南王耿精忠倒是出了一些力,但是被自己的盟友鄭經抄了後路,不得已又投降了清朝,而鄭經更是隻內鬥,不打清兵。這幾家就像二戰時期的意大利一樣,一味扯德國的後腿,並沒有給吳三桂任何實質上的幫助。

在進入相持階段之後,吳三桂也並不弱,後來一度稱帝鼓舞士氣。但是問題在於吳三桂起兵的時候已經六十多歲了,在雙方對峙的緊要關頭,自己先掛掉了。因為吳三桂專心培養的接班人吳應熊被康熙在京城凌遲,所以吳三桂死後,對繼承權有了爭議,吳三桂的女婿夏國相和郭壯圖立了吳應熊的兒子吳世璠,還在一路敗退回到雲南的時候,殺掉了想篡位的吳三桂的侄子吳應麒。

本來就在劣勢的吳軍,又如此內耗,最後終於在洪化三年被清軍攻破大本營昆明,宣告了三藩之亂的徹底失敗。


經史通義


本來,按照吳三桂的設想,是希望能夠成為清朝的沐英,世世代代替大清皇帝鎮守雲南。但可惜的是,少年時康熙年輕氣盛,容不下這種傭兵藩王,所以他力排眾議要求撤藩,而是三藩並撤,直接逼得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個藩王聯合起來同時造反。

關鍵是,康熙口口聲聲說要撤藩,卻在軍事上不提前做好任何準備,結果自然被吳三桂等人打得措手不及,以至於吳三桂憑藉區區一個雲南省的實力,竟然一口氣打到湖南,讓整個西南地區改旗易幟,這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事情。從這層意義上來說,吳三桂在和康熙最初的較量中,因為把握先機,在局部軍事戰術上佔據了主動地位。

但是,等到清政府反應過來,尤其是吳三桂打到湖南之後,大清的西北、江南、中原、河北、東北、漠北等地區,依然是穩如磐石,這個時候的吳三桂,雖然在軍事上任然不斷取得勝利,但他戰術上的成功,也挽救不了他和清朝在整體實力上的懸殊差距。



事實上,吳三桂從雲南起兵開始,他就面臨一個最大的困難,那就是他與康熙的實力實在相差太大,當時清朝的疆域,有一千三百多萬平方公里,有數十個軍區,幾百萬的軍隊,更有源源不斷的錢糧做後勤支撐,而吳三桂呢,只有區區一個雲南,在當時雲南是什麼地方,那就是窮鄉僻壤的蠻荒之地。

毫不誇張的說,吳三桂是標準的以一隅之地挑戰整個天下,在這種背景下,他想憑藉一己之力擊敗康熙,那無異於痴人說夢。事實上,吳三桂作為一個戎馬多年的將領,他從起兵開始,就沒有寄希望於憑藉自己的一己之力把清朝打垮打爬下,他所希望的是,在自己起兵之後,清朝各個地區都相繼發生動亂,各地對清政府統治不滿或是野心勃勃的勢力趁機一起打劫清朝,這樣一來,他才有可能獲取勝利。

其實,歷朝歷代的交替,基本上都是以這種方式,當初秦朝末年,陳勝吳廣率領幾百人起義後,結果各方勢力趁機紛紛登場,秦帝國瞬間土崩瓦解,而劉邦在一片亂世之中實現統一。

西漢末年時,綠林、赤眉起義後,天下也是雲集響應,王莽的新朝很快就搖搖欲墜,劉秀也在一片亂世之中完成統一。後來的曹操、劉備、劉淵、石勒、苻堅、宇文泰、李淵父子等,他們角逐天下的時候,所面臨的對手,都是一個已經被各方勢力打得四分五裂的帝國。

甚至而言,滿清當年之所以能夠入主中原,也是因為大明帝國被李自成等人的農民起義給打得四分五裂,這才讓他有了各個擊破的機會。否則,如果他面對的仍然是一個統一穩定的明帝國,即便它已經腐朽透頂,滿清想徹底擊敗他,恐怕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所以說,在吳三桂造反時,他所構建的戰略,也是在自己起兵之後,大清帝國的西北、江南、中原、華北等地先後出現叛亂,各種不滿清朝統治的勢力趁機紛紛渾水摸魚,在這種背景下,清政府自然會因為疲於應付各方勢力而自顧不暇,吳三桂就可以趁機做大,然後挨個消滅各方勢力,最終一統天下。

從當時的情況下,這並不是不可能,因為當時民間還有大量的反清復明勢力,甚至很多漢族軍政大佬也對自己的地位不是很滿意,再加上臺灣的鄭氏也一直在旁邊虎視眈眈,他們甚至都已經和福建的耿精忠暗中勾結好,只等趁亂渾水摸魚。

但可惜是,最後吳三桂一路打到湖南,多次擊敗清朝的軍隊,但大清帝國的統治卻仍然穩如磐石,它的其他地區也沒有出現任何大規模的反叛,甚至而言,尚可喜和耿精忠也在康熙的拉攏下,開始變得首鼠兩端,在這種背景下,吳三桂自然很清楚,憑他這點實力,想把清朝打爬下,已經是百分之百不可能的事情,他如果再繼續往前,只會是死路一條。

換句話說,戰爭進行到此時,吳三桂最好的結局,也就是維持割據西南的局面,如果他還想著繼續想前他,隨著戰線越拉越大,他自己內部恐怕就會率先崩盤。所以,等他打到湖南之後,他就正式稱帝,不再企圖前進,而是依託長江之險,保住既得的利益。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吳三桂就是想保住西南,也變得越來越困難,因為像他這樣和清朝對峙,最後雙方比拼就會演變成人、財、物,換句話說,誰的錢多糧多,誰就能獲取勝利。對此,吳三桂憑藉所擁有的雲南、貴州、廣西和半個湖南,顯然不佔任何優勢。

所以到最後,吳三桂的大軍雖然還在繼續重創清軍,甚至清軍的高級將領都因此戰死好幾個,但吳三桂的所處的局面,確實越來越看不到出路。於是,他很快在絕望之中去世,他的內部也由此開始掀起混亂,最終被清軍一一剿滅。


我是趙帥鍋


在這場較量中,雖然吳三桂是老將,但是與康熙的較量中,還是有差距的。

首先我先來說說吳三桂,他在起兵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自己的敗機。他雖然打著反清復明之口號作亂,但是他當初對永曆帝窮追猛打殺死永曆,以至於此時反清,口號不響,世人皆知其為一己之私,對他根本就不支持。

其二,吳三桂起兵之時,兵鋒甚銳,“數月而六省皆陷”當時來到荊襄之地時,正是清軍最虛弱的時候,本應該一鼓而進,方有勝算。但是,吳三桂卻心存僥倖,指望著劃江而治,“三桂年老更事多,欲出萬全,不肯棄滇、黔根本,初得湖南,即下令毋得過江,以為事縱不成,可畫長江而國,故用兵數載,未嘗長驅東北”。懷著這個心思,對手下提出“宜疾行渡江,全師北向”,“直下金陵,扼長、淮,絕南北運道”,“宜出巴、蜀,據關中塞崤函自固”,自然都是統統聽不進去。乃頓兵不前,錯失了最佳良機,給了清廷從容籌劃、調兵鎮壓的機會,這個實在是其咎由自取。


其三,吳三桂手下並不是沒有能征慣戰的將軍,但是,而他此時卻不能知人善任,就比如說吳三桂手下有猛將名叫高得捷的猛將就因為被別人誣陷而死,“會賊將韓大任構之胡國柱,大節怏怏死”,導致了吉安被圍。


從清廷方面來說,康熙與孝莊皇太后運籌帷幄的能力更高一籌,魏源在《聖武記》中說到了四個方面,雖有吹捧之詞,我認為句句中的。

第一,當撤藩方略實行之時,意志堅定,堅決執行,不歸咎於建議撤藩之人。“大學士索額圖請誅諸臣之建議撤藩者,上不許”。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更是善於風化瓦解敵方陣營,“惟馳詔止閩、粵兩藩勿徹”。


第二,在戰爭中,看見滿蒙軍隊柔弱不堪作戰,當機立斷,立即激勵漢人,擴充綠營,選拔名將。“諭綠旗諸將等以“從古漢人叛亂止用漢人剿平,豈有滿兵助戰?”比如說張勇、趙良棟、施琅都是在平叛過程中脫穎而出的

第三,清廷實力更為強大。吳三桂越到後來就越撐不下去,“而賊惟以一隅敵天下,餉匱財竭,重斂勞怨,遂至臻瓦解”。

第四,完善傳遞軍情的驛站系統,“每日軍報三四百疏,手批口諭,發縱指示,動的中竅”。

綜上來說就是,為何康熙能成功鎮壓三藩之亂,而吳三桂歸於失敗的原因。


論史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吳三桂和康熙的較量中,在前期基本都是吳三桂壓著康熙打,但是最終歸於失敗,主要在於三點原因:

一是沒有做好戰略規劃,起兵只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封地,導致吳三桂打到長江邊上就不再進攻,而是選擇了觀望,錯失了擊敗康熙的最好時機;

二是沒有做好盟友的協調工作,盟友之間相互坑,成了豬隊友;

三是沒有做好統戰工作,旗幟不鮮明。

起兵原因

自從秦始皇一統中國後,歷次大一統的王朝在統一過程中都經歷過許多大規模戰爭,在這個過程中自然也會湧現不少勞苦功高的大將,為了表彰他們的功績或是出於軍事部署考慮,也會有個別居功至偉的大將享受到了封王的待遇,這種因戰功而封王的都是異姓王,如漢初的韓信、彭越和英布。為了鞏固王朝的統治,也有封同姓王的,如漢朝和明朝。但是帝國王朝的這種分封行為,最後都只有一個結果:要麼中央最終收回封地,要麼封王打敗中央成為新的中央然後再收回其他封王的封地。

漢初的三位異姓王最終都被消滅,韓信、彭越、英布也都被劉邦殺死。同姓王在經歷了“七國之亂”和漢武帝的推恩令之後,逐步被漢朝中央政府消滅;明朝初年朱元璋分封了許多兒子做同姓王,結果朱元璋一死,他的兒子朱棣就推翻了建文帝朱允炆的統治,自己成為了新的皇帝,然後又把其他同姓王的封地都收了回來。

所以這種分封,不論是異姓王還是同姓王,最後的結果都是收回中央,這是帝國制度的必然,因為地方割據勢力的存在,對中央始終都是軍事威脅,中央政府只有控制所有的軍權才能感到安全。

清朝初期,為了消滅南明政權,清朝委派了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等人全權負責南方軍事,由此形成了清初著名的“三藩”,尤其是吳三桂,在雲南的戰事是最為激烈的,為此清廷每年都要撥付大量的錢糧,以期穩定西南。到了康熙年間,南明的威脅已經解除,西南戰事已經消停,吳三桂等“三藩”的存在,就由鎮守南方變成了清廷的威脅,畢竟他們手上掌握了大量的人馬,軍事實力強勁,尤其是吳三桂,手上的軍隊最為精銳,基本都是一路從山海關打到雲南的老兵,又經過了長年的作戰,戰鬥力及其兇悍。

所以到了這種情況下,三藩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康熙便決定削藩,得到消息的吳三桂便試探性地向康熙上表表示願意撤藩,自己回老家養老,康熙馬上就同意了吳三桂的“請求”,這直接導致了吳三桂的反叛。1673年,吳三桂在雲南起兵,隨後耿精忠、尚之信(尚可喜的兒子)在廣東和福建反叛,史稱“三藩之亂”。

鏖戰長江

吳三桂起兵後,一路勢如破竹,連下貴州和湖南,一直打到了長江邊上,直接把康熙逼入了巨大的危機,因為此時的形勢對吳三桂是非常有利的:清廷原先的主力八旗軍此時已經沒有戰鬥力了,天下最能戰的部隊基本都在吳三桂手上,只要這個時候吳三桂能夠越過長江,一路往北,直接打到北京都沒有什麼太大的難度。而清廷要對付吳三桂,新啟用的綠林兵此時還沒有形成規模,作戰的時候也不是吳軍的對手,在數次交戰中,很多時候在吳軍兵力出於劣勢的情況下,吳軍依然能夠取勝。

而且吳三桂的外援此時對清廷也是一個很大的威脅:廣東和尚之新和福建的耿精忠都擁有一定的軍力他們也隨著吳三桂北上,隨時能夠拿下清廷賦稅重地,江南地區。而西北的王輔臣也是吳三桂的舊部,他手握重兵,隨時可以跟隨吳三桂在西北起兵。

所以綜合當時的形勢來說,吳三桂優勢在於軍力強勁,只要能夠出動重兵北上,就極有可能瓦解清廷在廣大中原地區的統治,而清廷一旦失去了廣大的中原地區,就基本無力對抗吳三桂了。當然,吳三桂也有劣勢,一是與他一起起兵的尚之信、耿精忠並不是非常堅定地跟隨他起兵,也有隨時歸附清廷的可能,而臺灣的鄭氏並不是真心跟隨吳三桂起兵,而是想乘機撈一把。西北的王輔臣實際上首鼠兩端,想坐觀成敗,那一邊贏了就跟隨那一邊。

二是吳三桂此時佔據的地區都是經濟不發達地區,且地盤還不是足夠的大,經濟遠不及清廷控制的地區,如果長期對峙,暴兵的話肯定是清廷暴的更多。

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吳三桂能夠做出決斷,直接重兵北上,拿下中原甚至兵峰直指北京,那樣的話其他與他一起起兵的勢力就會堅定信心和他一起幹下去,而清廷也會失去廣大的徵稅地區,暴兵也暴不過吳三桂了。

可惜吳三桂只是想和清廷劃江而治,並沒有拿下全國的雄心,在打到長江邊上以後就裹足不前,形勢也就慢慢朝著對康熙有利的方向轉變了。

首先是臺灣的鄭氏,在耿精忠出兵北上的時候派兵進攻了耿精忠的老巢福建,搞的耿精忠後院起火。耿精忠、尚之信在與清廷作戰的過程中屢屢受挫,於1676年兵敗投降清廷。同年,西北的王輔臣在圖海的進攻下也遭遇兵敗,投降了清廷,至此,與清廷作戰的就只剩下吳三桂一家了。

日薄西山,窮途末路

在陸續消滅了王輔臣、耿精忠、尚之信等勢力後,清廷便集中力量對付吳三桂了。由於之前錯失了良機,此時的吳三桂只能困守西南一隅。這時候的情況就是,雖然吳三桂還有大量強悍的精銳部隊,但是這些部隊消耗一批是一批,基本無法補充。而要比暴兵,西南地區的經濟無法與擁有廣大中原和江南地區的清廷抗衡,清廷的暴兵能力遠勝於吳三桂。所以在湖南地區與清廷鏖戰幾年下來,吳三桂的精銳部隊也基本消耗殆盡,新補充的軍隊戰鬥力則大打折扣。而清廷的部隊,尤其是綠營兵則越打越強(不斷地刷經驗)。終於年邁的吳三桂也熬不住了,在短暫的稱帝之後,終於一病歸西。

吳三桂死後,他的勢力很快就被清廷消滅,“三藩之亂”也就結束了。

所以,綜合以上的經過,我們可以從中總結出,吳三桂之敗,首先就是戰略目的不明確,實際上要麼就不起兵,要起兵就只能要整個江山,想劃江而治是不可能的;二是和他一起起兵的其他勢力基本都是豬隊友,不是鬧內訌就是戰鬥力嚴重不足,被清廷三拳兩腳消滅;三是沒有做好統戰工作,旗幟不鮮明,實際上,當時的吳三桂要麼打反清復明的旗號,要麼打驅逐韃奴恢復漢族的旗號,這兩個旗號都非常有號召力,容易吸引到廣大漢族勢力的擁護,可惜吳三桂一個都沒打,最後自己稱帝,失去了天下的擁護之心,身死之後很快就被滅族了。


老威觀史


吳三桂在和康熙的較量中,的確佔據了一定的軍事優勢,但只是是局部的和表面上的,最終的失敗是必然的,因素很多,原因主要有:



一:沒有綱領,只號召反朝廷,未提出明確具體的理由,更沒有制定綱領性的奮鬥目標,初期隨叛諸多官兵也很糊塗,徒勞於沒有信仰的奮鬥。

二、對手強大,康熙屬少有的文韜武略皇帝,十分英明,儘管當時內外皆憂,但他已有的朝綱赫然、中樞在手,朝政能臣不分滿漢而用,天下民眾無不臣服,整個江山實再難撼,個人又信心十足,處變不驚,運籌帷幄。


三、吳三桂只通軍事作戰,不諳政治,逞一時之勇,挑戰皇權,據江南時提出“分江而治”實為大謬大誤,致康熙趁隙布詔遣兵調將而殲之。

四、軍事優勢最為明顯時,吳三桂沒有從全局把握東中西的戰略方向和戰爭策略,各路各自為戰,遭朝廷相對優勢兵力攻擊,軍力漸失。

四、吳三桂的配合勢力形形色色,只從不忠,又內訌不斷,沒有形成統一,雖有戰鬥戰術勝利,從未有過戰略優勢。

總之,吳三桂的三藩之亂對上屬叛逆,對下負民眾,憑武力取得局部勝利而欲取朝換代,貽笑天下,終遭失敗實為必然。


冷觀閒語



125878215蜂獾



公元1673年,吳三桂在雲南起兵反清。短短三個月時間,吳三桂就佔領了雲南、貴州、四川、湖南等地。各地方勢力紛紛響應,舉世震驚。若此時吳三桂火乘勢北上,極有可能推翻滿清【優勢如此明顯,為何吳三桂最終失敗了呢?】

這主要就是在這關鍵時刻,吳三桂犯下兩個致命失誤。

政治失誤:吳三桂當初豎起“反清復明”的旗幟起兵。後來卻不顧眾人反對自立為王,完全拋棄了“反清復明”的政治口號。吳三桂這一舉動寒了許多原明朝士大夫們的心,許多追隨者離吳三桂而去。

儘管吳三桂自立為王這一舉動引起了不良消極反應,在軍事方面依舊佔有優勢。吳三桂大軍抵達長江南岸的時候,清軍方面還未反應過來,這是極好的機會,若兵貴神速,吳三桂火速渡江拿下湖北,華北地區將無險可守,吳三桂的大軍進入中原後可直達北京【但是,吳三桂沒有這麼做】。

吳三桂大軍抵達長江南岸後竟然就地駐兵,一駐就是三個月。期間許多將領、謀士都建議火速渡江,但吳三桂都置之不理。

吳三桂當時屯兵長江南岸,想再南方站穩腳跟,即使不能推翻清朝,也希望能夠劃江而治。再一點就是吳三桂希望用強大的軍事壓力迫使清廷釋放自己的兒子。

吳三桂屯兵不動的舉動給了清廷時間,康熙非常堅定,根本不接受劃江而治,直接處決了吳三桂之子吳應熊,同時迅速集結兵力。

吳三桂先丟失了政治旗幟,又失去了作戰先機,仗越打越被動,最終走向失敗,被滿門抄斬。

吳三桂失敗的原因其實跟政治因素關係不大,根本原因是在於軍事統帥方面的猶豫【屬於戰略和戰術出了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年紀大了,早已不復當年之勇,若能年輕二十歲......驅逐滿清,還我漢人河山指日可待。



左將軍


歷史上的三藩之亂,其實是被康熙皇帝給逼反的。最早的時候也並不是三藩,而是四藩。廣西還有一個定南王孔有德,他被李定國打死之後,因為他沒有兒子繼承王位,於是定南王的藩國被撤銷。僅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清朝對前明降將的態度,基本上就是兔死狐悲,用完就甩。



吳三桂起兵

到了康熙十二年三月,這一幕再次上演。平南王尚可喜請求告老還鄉,但他同時希望把他的平南王爵位留給自己的兒子尚之信。康熙最後批准了尚可喜告老還鄉的請求,但是平南王的爵位不允許尚之信繼承,並且還要尚可喜儘快遣散部眾。雖然康熙沒有明說撤藩,但實際上跟撤藩也沒什麼區別了。廣東的藩王被撤,吳三桂和耿精忠坐不住了。當年七月,吳耿二人試探性的上了一道奏疏,請求康熙撤藩。沒想到康熙直接就同意了!並且派還人赴雲南、廣東、福建,辦理撤藩事宜。

當年九月,朝廷的撤藩詔使到雲南,撤藩看來是不可避免了。吳三桂因為弄假成真,憤憤不平,陽為拜詔,陰裡籌謀舉事。便於十一月二十一日,殺掉了前來接任的雲南巡撫,公開宣佈叛亂,並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蓄髮易服,旗幟皆白,致書天下,煽動反清,各地藩王先後響應, 三藩之亂由此開始。

三藩造反之初,清朝的滿蒙漢八旗約十八萬兵力,其中十萬駐守北京,另外八萬監視各地的四十四萬綠營兵。清軍總兵力六十萬出頭,而三藩加起來一共十二萬。並且吳三桂起兵的時候,耿精忠和尚之信都還沒有起兵(尚可喜不反清)。所以吳三桂最早就沒打算造反,否則他也不可能從七月份上疏,九月開始撤藩,一直拖到十一月才正式起兵。他也是被清廷逼得太緊,只好硬著頭皮反了。


反清聯軍的短暫勝利

吳三桂起兵後,康熙做出了四道部署。第一是馳詔停撤廣東平南、福建靖南二藩,專心對付吳三桂;第二是委任廣西將軍孫延齡為撫蠻將軍,令其統兵固守廣西,側擊吳三桂;第三是令西安將軍瓦爾喀率兵赴蜀,封鎖吳三桂入川的路線;第四是任命順承郡王勒爾錦和都統巴爾布、都統珠滿,分別駐守荊州、常德和嶽州三處,以阻擋吳三桂東出湖廣的路線。力圖將吳三桂封死在雲南高原,徐圖消滅。

康熙的計劃應該說還是很合理的,但是吳三桂畢竟是老將。他起兵後,直奔貴陽,奪取了貴州。逼迫雲貴總督甘文焜自縊,貴州巡撫曹申吉、貴州提督李本深、雲南提督張國柱等向他投降。拿下貴州後,吳三桂分兵兩路,以王屏藩部攻四川,自己率主力進攻湖南。僅僅才幾個月,康熙部署的湖廣防線就被吳三桂基本摧毀,吳軍佔領了大半個湖南。



(三藩之亂早期形勢)

眼見吳三桂連連得勢,駐守廣西,負責側擊吳三桂的孫延齡立馬倒向吳三桂,他自稱安逆大將軍,攻陷梧州、平南、潯州、富川諸地。福建的耿精忠也公開造反,攻陷全閩,隨後約吳三桂合兵入江西。吳、耿兩軍夾擊江西,攻佔了30多個州縣。

此時的清朝,可謂是內憂外患。內憂方面體現在朝廷無人可用,滿洲八旗根本沒有能用的將領,只能把希望寄託在綠營身上;外患除了吳三桂和耿精忠之外,陝西的王輔臣也反了,青海和新疆的準噶爾擁兵自重,塞外的察哈爾蒙古出兵攻北京,東北的沙俄也虎視眈眈。如果此時吳三桂敢跨過長江,不說拿下北京,即使拿下中原,滿清的根基也會被動搖。


清軍的反擊

吳三桂在拿下湖南後,暫停了繼續北進,轉而希望和清廷談判,乞求劃江而治,被康熙一口回絕。並且還將吳三桂留在北京做人質的的長子吳應熊、長孫吳世霖一併處死。堅定了不和談的態度。因為此時的清軍在盤面上仍然佔有優勢,吳三桂雖然拿下了湖南、貴州、四川廣西和陝西、江西的一部分,但是關鍵的江浙財賦重地始終沒有拿下。這就給了康熙絕地反擊的機會!

當時吳三桂有二十二萬人(本部四萬,從川黔湘桂四省兼併十六萬),但主要都是臨時投降加入的。與他對峙的清軍也是二十二萬,其中八萬人部署在川陝,十四萬部署在湖廣。這些清軍都是戰鬥力豐富的老兵,而且康熙看家的十萬八旗兵還沒有調動。所以才會康熙有恃無恐,堅決跟吳三桂死戰。

雙方對峙數月之後,反清聯軍一派首先出現了內訌。盤踞在臺灣的鄭經沒有聽從吳三桂的建議(讓他北上偷襲東北或浙江),而是自作主張進攻福建的耿精忠,導致耿精忠不得不調回北上的兵力,回撤福建跟鄭經開戰。並且廣東的尚之信仍然還在觀望,沒有參加叛亂。

反清聯軍的這個內訌,讓康熙抓到了反攻的機會。他重新調整部署,在西線穩重吳三桂,以東線的福建、浙江、江西為主戰場,調安親王嶽樂、康親王傑書、貝子傅喇塔、浙江總督李之芳進攻東線的耿精忠和鄭經。而當時的耿精忠和鄭經,仍然在互掐呢!最後兩個人都被清軍壓制,與吳三桂中斷了陸路聯繫。

耿精忠和尚之信降清

在分割耿精忠和吳三桂之後,清軍又以靖逆將軍張勇、陝西總兵孫思克、定西大將軍董額為主帥,三路大軍由陝西出擊,分別進攻甘肅的王輔臣和四川的吳三桂軍。然而還沒等清軍進攻,吳三桂這邊也出了內訌。

康熙十四年六月,叛清降吳的孫延齡攻打梧州失利,被清軍重挫。這件事導致孫延齡反清的信心遭到動搖,他在反覆考慮後,決定再次投降清朝。此事被吳三桂知道後,派自己的從孫吳世琮領兵進駐桂林,殺掉了孫延齡。於是反清聯軍方面又少了一員大將。

康熙十五年,清軍在東線高歌猛進,收復了整個浙江,還攻入了福建。這個時候,鄭經還在耿精忠後方搗亂。雙方在漳、泉二府激戰,耿軍戰敗撤退,鄭經盡奪漳州、泉州等地。康熙乘此時機,果斷下旨令清軍全軍出擊,趁虛入閩作戰,盡殲耿軍幾萬精銳。耿精忠在前有清軍進逼,後有鄭經搗亂的情況下,無奈的向清軍請降。康熙恢復了他的靖南王爵位,讓他率所部隨清軍征剿吳三桂。於是,耿精忠一路被平定。

不久後,清軍擊敗了鄭經軍,收復了漳、泉各地。浙江、福建徹底平定。(鄭經完全就是個大攪屎棍)

耿精忠投降前夕,不知道尚之信這個二貨是怎麼想的。他之前不反清,這個時候突然宣佈接受吳三桂招討大將軍的封號,易幟改服,擁兵反清。但是此時的局勢,已經朝清軍一方翻轉了。吳三桂讓尚之信出兵時,他以各種理由拒絕了。咋咋呼呼一陣後,居然又宣佈向清軍投降。康熙隨即降特旨,赦免了尚之信的罪。於是,三藩之亂僅僅才兩年多,耿精忠和尚之信兩路都被平定。但是他倆都沒撈到好,最後都被康熙處死了。



吳三桂的最後一擊

東線被完全平定,戰場自然就轉到了吳三桂的西戰場。首先是陝西的董額一路,在克復了秦州、洮州、河州、蘭州、延安諸地後與王輔臣在平涼對峙。吳三桂遣派王屏藩和吳之茂從漢中增援王輔臣,但沒用成功。於是西北戰場暫時形成了對峙局面。

之後康熙令大學士圖海為撫遠大將軍,總理西北戰場。僅僅一個月,圖海就大敗王輔臣於平涼城北。次月,王輔臣降清。王屏藩和吳之茂兩路援軍也被擊退,於是陝西和甘肅兩省也被清軍平定。

隨著浙江、福建、陝西、甘肅全部被平,僅剩的一路就只有吳三桂親自率領的中路軍了。當時吳三桂防守嚴密,兵力雄厚,清軍幾次突擊都不成功。但是吳三桂的進攻也幾次被挫,無法擴張地盤。雙方這麼對峙,拖的時間越久對吳三桂越不利。等到廣東和廣西先後被清軍平定後,湖南便成了一個突出部!清軍分四路從湖北、江西、廣東、廣西進攻湖南。

為了維繫人心、鼓勵士氣,吳三桂將大帥府由長沙轉移到衡陽,並於康熙十七年三月初一在衡陽稱帝,國號大周,改衡州為定天府,定為大周首都,並大封諸將。

稱帝之後,吳三桂決定反擊。當年六月,吳三桂親點大將馬寶,並授其率五萬大軍南下,攻打衡陽的門戶永興,兩戰兩勝,大創清軍。擊斃了清軍都統宜里布、護軍統領哈克三,大敗前鋒統領碩岱、副都統託岱、宜思孝所率的援軍。清軍受次大敗,被迫退回了廣東。

南線反攻大勝之後,吳三桂又親自部署了對廣東、廣西的大規模進攻。以十萬大軍,突入兩廣,收復了除梧州之外的所有區域,大挫康熙和清軍的信心。那個驍勇善戰的吳三桂,貌似又回來了。

但還是要實事求是的講,吳三桂在稱帝后取得的勝利,只是區域性的勝利,對整個戰場來說還是於事無補的。這就好比當年李定國兩厥名王,聲勢浩大,但是清軍在總體上仍然佔有巨大的優勢。個別戰役上的勝利,掩蓋不了全局的頹勢。



三藩覆滅

大周軍反攻廣西后不久,吳三桂於八月十七日病死在軍中。周軍大將們商量後,決定密不發喪,退師衡陽,然後派人赴雲南,迎吳世璠繼位。十月,吳世璠迎喪回到雲南,正式繼大周皇帝位。

聽說吳三桂去世後,康熙都笑了。吳三桂是員悍將,但吳世璠才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孩。大周以幼主為帝,滅亡是必然的!於是盤踞在湖北、陝西的清軍大舉進攻,四川和湖南全部被清軍收復。

康熙十九年,大周政權控制的領土除了雲貴之外,其餘全部都被清軍所攻佔。其後一年半的時間,清軍先克貴州,再克雲南,三藩之亂遂全部平定。最後再說說二逼青年鄭經,他在昆明被攻克的半年前也病死了。而他所盤踞的臺灣也在兩年後被收復,南方的反清勢力徹底被蕩平。

三藩失敗的原因

三藩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吳三桂在戰略上有嚴重失誤,拿下湖南後沒有盡全力北上,當然他有他的理由,比如湖北江漢平原利於清軍騎兵作戰等。但是吳三桂實力弱,長期對峙對他很不利;二是吳三桂沒有合適的繼承人,他一死,大周就完了;三是三藩之間都是各自為戰,被清軍逐個擊破;四是盤踞在臺灣的鄭家和耿精忠、尚之信兩藩全在互坑隊友,在內耗中消耗掉了本來就不強的實力。

不過,以上這些都是表面的原因。我覺得根本原因還是三藩自身的問題。什麼呢?就是三藩的反清決心不堅決!尚可喜就不用說了,他不反清;尚之信屬於牆頭草,誰強他跟誰,成不了大器。耿精忠也是看情況而定的一個人,之前吳三桂拉攏他時,他猶豫不決,後來看吳三桂勢力大,也跟著一起反,但早已經失去時機了。

吳三桂倒是最先造反的,但是他的反清決心也不是很堅決。他如果不是被康麻子逼急了,也不會反清。論軍事才能,他是個傑出將領,但是論政治頭腦,吳三桂根本成就不了偉業。稍微有點政治頭腦的人都不會在順治剛死,滿清力量最弱時,喪心病狂到去緬甸窮追並弒殺永曆皇帝。他能把這種鐵桿漢奸的行為做絕,做到誰都不信他的程度,也真的是沒誰了。


Mer86


“三藩之亂”吳三桂起兵反清,雲南、貴州兩省本來就在吳三桂掌握中,一路向前又連敗清軍佔領湖南,四川羅森、廣西孫延齡響應吳三桂。

此時耿、尚二藩也於福建、廣東起事,臺灣鄭經也趁機到福建、浙江沿海騷擾,陝西提督“馬鷂子”王輔臣也造反,一時間雲南、貴州、湖南、廣西、四川、陝西、甘肅都舉兵反清。

在與清軍的六次大戰中吳三桂四勝二敗,吳三桂叛軍總兵力四十萬人,而當時清朝全國總兵力只有二十多萬人,吳三桂己經佔領湖南飲馬長江,形勢對吳三桂有利。

但是這個反清聯盟很不牢固,三藩也並不團結一心,而是各懷鬼胎不能密切配合,耿、尚二藩首鼠兩端,不能和清朝徹底決裂,最終被清朝招降,陝西王輔臣也猶猶豫豫,最終歸降朝廷,這樣一來反清聯盟被分化瓦解,吳三桂被孤立起來了。

吳三桂也犯了大錯,沒有及時率領全軍跨過長江繼續前進,而是心生疑懼想與清廷談判,沒有了攻滅清朝的勇氣和信心,企圖劃江而治,結果給了清朝調兵佈署的時間,最終導致自己敗亡,無論成敗得失,吳三桂最正確的選擇都應該是繼續猛進,打到哪算哪。

須知“自古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一旦起兵造反就沒有退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