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禮儀中,抱拳和握手分別起始於什麼時代?

靜夜思45136397


刀耕火種時代,為了顯示自己沒有惡意,就會將手中的武器放下,讓對方撫摸手掌,這是握手禮最初的形態。中國古代對握手的記載,最早見於《後漢書李通傳》 中國古人曾用握手相互表達悲歡離合。握手禮儀來華之初,晚清李伯元《文明小史》中,意大利地質專家與中國縣官初次相見,縣官錯把左手伸出來,礦師便拒絕與之握手,反映了不懂西洋禮節的中國人當時的尷尬。中國古人是有傳統的見面禮節,也就是抱拳之禮。其講究不亞於握手禮。

將握手作為見面禮節引入中國的,應首推民國之父孫中山。 孫中山認為,在我國流行了數千年的跪拜禮,是封建等級禮教制度的象徵,推翻滿清封建統治,一定要摧毀它的禮制。用新式的體現平等理念的握手禮取代跪拜禮,是辛亥革命任務的一部分。 現今握手已成為標準的國際禮儀。



中書門下平章事摳密使


當人們見面或是告別的時候,總會有些禮節性的儀式。隨著民族與文化背景的不同,這種禮節性的儀式也不盡相同。

比如說現人際間通用的握手禮,就是來自於西方。傳入我國後,經過了一百多年的錘鍊,已經成為了我國通用的見面禮和告別禮。似乎這也是國際通行的禮節。各國元首在會面的時候,也是行的握手禮,只是由於主客的關係,所站的位置不同而已。在我國,握手禮只是一般的社交禮節,並不適用於家庭。

另有野史,握手最早發生在人類“刀耕火種”的年代。那時,在狩獵和戰爭時,人們手上經常拿著石塊或棍棒等武器。他們遇見陌生人時,如果大家都無惡意,就要放下手中的東西,並伸開手掌,讓對方撫摸手掌心,表示手中沒有藏武器。這種習慣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握手”禮節。 握手是在社交場合中,相互見面和離別時,以及在相互介紹時表示熱情、禮貌、致意的常見禮節。一般是先打招呼或點頭示意,然後相互握手、寒暄致意。關係親密的邊握手邊問候,時間可長一些。

在我國的古代,通行的是抱拳禮,又稱作揖。現在古裝片中,還可以見到。這種禮節原本適用於覲見之時,抱拳的同時還要深深地鞠躬。後來身份相同的人見面時,也行抱拳禮,以示彼此間的尊重,只是免除了躬身的動作。抱拳禮也可以說是作揖的簡化版吧。

古代的貴族,服裝大多是長衣廣袖,不便於行握手禮。總不能為了行握手禮,準備兩個僕人拉袖子吧。握手禮顯然不適合我國古代的國情。

抱拳禮(或是作揖),本身就有恭敬之意,比較符合我國古人所倡導的謙恭。抱拳的時候,雙手要裸露在外,讓人能看到手裡是否拿著社麼東西,因此還有坦誠之意。

當電視臺推出百家講壇的時候,也造就了一位具有“民俗專家”稱號的人士,好像是叫紀連海。記得有一次,主持人要紀連海先生解釋一下抱拳行禮,為什麼要左手在外,右手在內。紀先生說:“我國古代以左為尊,因此左手在外,以示尊敬。”關於這種解釋,我倒不敢苟同。什麼人在什麼時候規定的“以左為尊”啊?

記得有句成語,叫“無出其右”。大致的意思是,沒有人能排在他的前面。難道排在前面的反而不如排在後面的?這是什麼邏輯?古代書寫的習慣,也是從右起筆,到左面收尾。貼對聯的時候,也是上聯貼在右面。因此,右為上,左為下,也算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規則吧。請客吃飯,客人要坐在主人的對面。坐陪的人坐在主人的下手,也就是左面。

至於抱拳的禮節起始於何時何地,我沒有考證過。不過從民俗的角度看,中國有男左女右的說法,而且男主外,女主內。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解釋抱拳禮的話,是否可行呢?

抱拳禮本身濃縮著古代中國社會的基本架構和基礎價值觀,同時還含有坦誠相見的寓意。畢竟,你手裡是否拿著什麼東西,可以讓對方一目瞭然。



杜楽生


說到禮儀禮節,我大中華是個特別重視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禮義仁智信的國家,人人崇尚禮節禮儀。所以我禮儀禮節,也是非常多的,像握手禮呀、抱拳禮呀、擁抱禮呀、注目禮呀、軍禮呀、跪拜禮呀等等。接下來我們聊聊抱拳禮跟握手禮的起源跟含義。

一、抱拳禮

在東周王朝春秋戰國時期,天下群雄先後爭霸,各路諸侯爭相稱王。先後出現了秦穆公、晉文公、楚莊王、宋襄公、齊桓公、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等諸侯爭霸,然韓魏趙三氏分晉,標誌著正式進入戰國時期的秦、楚、燕、韓、趙、魏、齊等為首的各國爭王的局面。在這種各諸侯國力求強盛爭霸爭王,而招納天下文武賢士的背景下,天下所有有學之士的思想跟能力得以開放和重用,所以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而百家思想都追求一個字“禮”,所以禮儀禮節在東周時期非常盛行,特別是以儒家為代表。因此抱拳禮起源於這個禮儀禮節盛行的春秋戰國時代,像《論語記載》:子路拱而立。後來漢代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的禮節更是讓抱拳禮在漢代,包括後來的歷朝歷代盛行天下,當然古時候握手禮也在用哦。因此抱拳禮起源於春秋戰國,也就是東周距今三千多年前。

抱拳禮之意:首先左手抱右拳,於胸前微微作揖,為日常生活常用吉禮,以達尊敬之意,右手抱左拳為凶禮,對他人大不敬之意。其次左掌心貼右拳,多用於春秋以來一直到後面,武士之間以達謙恭請指教的切磋含義,若右掌心貼左掌為生死決鬥。所以小夥伴們在用我大中華傳統禮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切不可弄錯,弄巧成拙。

二、握手禮

說到握手禮的話起源說就比較多了,握手禮是當今社會用的最多的最盛行的禮儀禮節,那握手禮到底起源於哪個朝代哪個年代呢,這個沒有具體的史料記載,不像抱拳禮春秋時期,儒家思想代表作《論語》裡面有記載,所以握手禮的起源在當今還是個有爭議的話題,我更傾向於起源於原始社會,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原始社會的人們在打獵時偶遇,會以握手代表友好,不然由於部落之間是經常互相打架的,後一直沿用至今。不過不管起源於何時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握手禮在我們現在的年代,是非常重要常用的禮儀禮節,代表一種美德,他代表了尊重、告別、信任、相識、相見等。當然我國現在抱拳禮同樣在盛行,老祖宗的文化不能丟,這是一種軟實力。握手禮:倆人面對面,都伸出右手握對方右手為禮,若伸出左手或不伸手是不尊重不禮貌的,所以小夥伴們要注意了哦。

結語:禮儀禮節是我們為人處世的一劑良藥,小夥伴們用好了,你的人際交往事半功倍。





李小小湘


中華傳統禮儀中的重要禮節——抱拳禮。

中國古代禮儀的禮節各個朝代有所不同,有叩頭、作揖、抱拳、鞠躬、萬福等。而其中多數禮節在當今社會都被淘汰。但是其中的抱拳禮作為傳統禮節,在當今社會仍然很值得提倡。因為現代社會講求人人平等,相互尊重。抱拳禮就是不論尊卑,不分階級的。

抱拳禮,又稱“拱”、“揖禮”,漢族傳統禮儀中一種相見禮,源於周代以前,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是漢族特有的傳統禮儀,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鬆緊適度,拱手,自然於胸前微微晃動,不宜過烈、過高。而握手是西方清朝時傳入。


戰鬥大黃蜂


事實上《今日頭條》是漲知識的課堂。今日讀中書門先生之寫,收穫非淺,幸事,幸事。今後望能多看到這樣的論理。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