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机北上还是攻打闽楚:南唐对外政策的转变,是内部党争的表现

937年,李昪迫使杨吴皇帝杨溥禅位,建立南唐政权。之后的39年时间里,这个以大唐王朝的尾巴出现在历史中的政权,就一直在淮南江南的35州之地经营,并最终投降北宋而亡国。

古往今来,南唐因为末代帝王李煜的命运、词句而闻名,引得无数人爱屋及乌感叹它的国运不济,或者惋惜他的偏安一隅。

但实际上,南唐并不完全如人们想象的那样,至始至终甘心偏安于它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里。它也有开疆拓土、一统天下的宏伟志愿,只不过没有来得及真正实施,所以不太为人所知道。

当时的淮河以北,后晋、后汉、后周、北宋等政权轮番登场,而南方则是一堆小国环伺南唐,西蜀、南平、南汉、南楚、吴越、闽国林立。

面对这样的现实环境,身为开国君主的李昪看得很清楚,也制订了一套应对政策,概括起来就是“息兵安民”、壮大自己、保存实力,在发展中等待机会。但李昪没有等到,在位7年就驾崩了。

继位的李璟,先后出兵攻灭闽国、南楚,却都得而复失,虚耗国力。同时错过了后晋灭亡的机会,没能北上恢复中原

南唐一边陷入竹篮打水的尴尬境地,另一边又完美地既错过了北上中原的机会,国力不增反减。此后,面对北方更加强大的后周、北宋,就只剩下了等待灭亡的命运。

这样的局面,表面上看责任都在李璟,但事实上南唐官僚集团的激烈党争,才是造成其对外政策忽左忽右、目标前后不一的背后因素,也是使得南唐无法一统天下、甚至不能保留割据江南的重要原因

伺机北上还是攻打闽楚:南唐对外政策的转变,是内部党争的表现

南唐与周边形势


【一】先主李昪“息兵安民”集聚实力,等待机会北进中原,却无奈含恨而终

从918年入主江都开始控制中枢,929年养父徐温去世全面掌握大权,至937年建立南唐之时,李昪掌握大权已经将近20年,杨吴也获得了20年的稳定发展,江淮大地已经呈现出曾经繁华的模样。

这样的发展成果,被新生的南唐政权全盘接收,并俨然成为中原之外最为强大的割据政权。史称南唐“及受禅年, 两江土宇, 比诸侯最广, 兵力雄盛,气可以吞噬”。

此时的南唐内部,开始出现要求对外开疆拓土的声音“大臣议广土宇”,并逐渐演变为一场朝堂之上的一统天下路线之争。

①宋齐丘、冯延巳等人主张先南后北,吞并南方小国形成南北鼎立,再北上统一全国

在这场关于统一策略和对外用兵方向的争论中,以时任宰相宋齐丘、新贵冯延巳为代表的一群大臣,主张先对南方的众多小国用兵,统一南方的广大区域,扩大疆土、人口和经济实力,再寻机北进中原。

冯延巳对皇帝李昪说,南唐的统一之路,必须一步一步来,“从跬步始”。他认为闽国、吴越、南楚与南唐紧邻,对南唐也也怀有不轨之心,要行王霸之业(一统天下或割据江南)必须先解决这三个小国。

冯延巳还分析了三个小国的问题所在:闽国不过是井底之蛙,主政的王氏也只是前朝余孽、跳梁小丑,不足为虑;而吴越的钱氏君臣,孱弱不堪,没有和中原的勾连根本就不能立足,何况还对老百姓大肆搜刮,是不义之国;至于西面的南楚,撮尔小国整天夸夸其谈,也没有什么实力。

冯延巳等人的建议不能说一点道理都没有,但李昪没有接受,而是主张继续“息兵安民”发展实力,并认为应当将南方各国视为南唐唇齿相依的伙伴,而不是兵戈相向的敌人。

伺机北上还是攻打闽楚:南唐对外政策的转变,是内部党争的表现

宋齐丘、冯延巳攻打南方小国的策略


②韩熙载、史虚白和李昪本人主张先北后南,集聚实力一鼓作气北进中原,然后传檄而定南方各国

以一幅画而被后世记住的韩熙载,其实并非画中所显示那样颓废和不堪。他也曾经说出豪言壮语,拥有凌云壮志。“若用吾为相,当长驱以定中原”,意思就是如果我来当宰相主政南唐,必定长驱直入收复中原,一统江山。

而史虚白则以恢复故土为由向李昪进言,说陛下您家的关中之地如今都在别人手中,曾经的子民都在受苦受难并思念大唐的恩德,如果您发江淮之兵北上,就会轻而易举地规复关中和中原,重现大唐雄风。

而李昪本人也坚定地主张先北后南,他曾对大臣们恳切地说,疆场胜负的根本在内而不在外,取决于国内自身的实力。只要“宽刑平政”,不出数年就会国家殷实、军力强健。

并特别强调,集聚实力之后耐心等待北方有事,然后一鼓作气恢复中原“为天下倡”。一旦中原得手、南唐成为正朔,南方这些小国就可以传檄而定,根本就无需刀兵相向。

李昪说到此处,还很动感情地表示,有朝一日我一定要亲自到渭北平原上去,好好凭吊一下大唐诸帝的陵寝,才能死得瞑目。

同时,李昪也清楚明白地阐述了自己为何不同意对南方小国用兵。他认为吴越钱氏动辄就说自己是尊奉中原正朔,如果轻易攻打在道义上很难立足,还会招来南北夹击。而闽国境内地势多山,易守难攻并且难以统治。南楚的马氏政权攻取虽然不难,但无故妄动刀兵也会背上恶名。

从李昪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是否用兵主要是看对一统江山的大业是否有益。他反复强调出师不义和背上恶名并不是妄图虚名,而是避免因此失去民心而影响统一事业。

只可惜李昪看得清形势、却看不透生死,为了长生不老而吃下不少金石药物,登基7年就中毒身亡,没有等到他想要的机会。临死之前,李昪咬破手指写下血书叮嘱儿子李璟“他日北方当有事, 勿忘吾言”,让李璟继续奉行先北后南的策略。

伺机北上还是攻打闽楚:南唐对外政策的转变,是内部党争的表现

先北后南,传檄而定


【二】中主李璟虚耗国力攻打闽、楚,当中原出现机会时,南唐却已经无力北上

李昪去世之后,留给儿子李璟的是一个 “国家富给”的局面,仅在西都金陵德昌宫就“储军器金帛七百万”。可以说是一派欣欣向上的景象。

这样的实力给了李璟一种错觉,以为建功立业就在眼前。而曾经主张先南后北的宋齐丘等人,再次回到朝廷中枢,也极力怂恿李璟对南方各小国用兵。

①小小的闽国,让南唐吃尽苦头

925年,主政闽南的王审知去世,闽国就陷入了父子、兄弟相残的混乱之中。先是长子王延翰嗣位,但两年之后被弟弟王延钧杀死。两年之后,王延钧又被儿子王继鹏杀死。939年,王继鹏又被堂兄王继业杀死,并拥戴叔父王延羲继位。944年,王延羲被拱宸都指挥使朱文进、阁门使连重遇杀死,弟弟王延政继位。

前后不到20年的时间里,闽国先后经历了5位君主,并且都忙于争权夺利和荒淫享乐,政事荒废、人民遭殃。

面对如此情形,944年年底南唐起兵讨伐闽国王氏政权。一开始百姓们都十分欢迎南唐军队,为南唐军当向导开道。但由于主帅查文徽临阵怯敌,南唐军没能旗开得胜。

945年,南唐继续增兵,攻下建州并迫使汀州、泉州、漳州归顺,只剩下福州的李仁达坚持不降。本来一鼓作气的南唐军,可以轻松拿下福州。但宣谕使陈觉妄图劝降李仁达而立功,最终却没能劝降又贻误战机。

当南唐军准备硬攻福州之时,吴越却派兵相助李文达,南唐大败。而已经归顺的泉州留从效也割据自保,南唐默认。如此一来,南唐轰轰烈烈地攻闽,最终却5州只得其3,另外两州为他人做了嫁衣。


伺机北上还是攻打闽楚:南唐对外政策的转变,是内部党争的表现

南唐攻闽


②后晋被契丹所灭,南唐却陷入闽国泥潭,完美错过了机会

就在南唐发动攻闽的时候,北方形势也已经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契丹对不听话的后晋皇帝石重贵,祭出了刀兵相见。后晋在苦苦支撑一年多之后,于946年被灭掉。

契丹本来想对中原实施直接统治,无奈实力和民心都不支持,只得将后晋皇室掳回国内。中原一下子突然就出现了权力真空,对于雄踞江淮的南唐而言,是一个一统天下千载难逢的机会。

而南唐也俨然成为正统的希望和象征,淮北一带的老百姓纷纷请求南唐派兵北进中原,后晋大将皇甫晖、王建等人也归顺南唐。一直主张先北后南的韩熙载上书李璟,催促他抓住天赐良机,以完成经营天下的平生所愿。

李璟却突然清醒了,感叹南唐陷入了闽国的泥潭之中不能抽身,无力再兴师北上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刘知远在偏远的太原称帝建国,把中原轻松收入囊中。

为此,李璟也曾深深自责,悔恨自己为了一个小小的闽国,而失去恢复唐高祖、唐太宗时期疆土的机会,称自己是“先代之罪人”。

伺机北上还是攻打闽楚:南唐对外政策的转变,是内部党争的表现

契丹灭后晋


③本想攻打南楚捞一票,但猪队友边镐和冯延巳,再一次让李璟赔了夫人又折兵

错过了恢复中原,西边的南楚又给南唐送上了机会。951年,南楚出现争夺继承权的内乱,南唐派出信州刺史兼湖南安抚史边镐,想趁机领兵平定南楚。

但无奈边镐是个老好人,最大的毛病就是驭下无方。这样的人统兵,后果可想而知,根本没法控制南楚的局势。

李璟本想就此打住,撤军回国。冯延巳又出场了,他对李璟说,堂堂南唐以偏师出征南楚,本来天下震动都很佩服,如若就此撤军半途而废,岂不是让天下人看笑话吗。李璟只好继续强撑南楚局面。

谁知边镐的军队越来越不像话,成天就知道对当地百姓横征暴敛, 激起当地百姓的大肆反抗。南唐军队最终陷入地方势力和南楚残余势力的夹击之中,不得不狼狈地退出。

南楚最终落入其旧将周行逢之手,南唐再一次为他人做了嫁衣。

伺机北上还是攻打闽楚:南唐对外政策的转变,是内部党争的表现

南唐攻南楚


【三】南唐对外策略的调头,实际上反映了南北两派利益之争

作为一个地域上南北跨度超过1000公里,同时深受五代十国局势动荡和人口迁徙影响的政权,南唐在立国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得到主要利害关系者的鼎力支持,也必然会受到各种利益的牵制和左右。

在南唐内部,最主要的利益分割来自于地域分别,通俗地说就是分为南方派和北方派。南方派就是江淮本地的地主势力,北方派则是从中原等地侨居江淮的人士。

南方派主要包括宋齐丘、陈觉、李徵古、冯延巳、冯延鲁、魏岑、查文徽等,而北方派则包括孙晟、常梦锡、萧俨、韩熙载、钟谟等。他们由于地域分别而产生利益分歧,并影响整个南唐的政策方向,尤其是关系到建功立业的对外政策,更是两派争夺的重点。

①李昪本人就是北方派,以开国君主的魄力和手腕,保证了先北后南策略的出台

李昪本是徐州人,因为战乱而流落到淮南。在他试图取代本地的杨吴政权时,就曾遇到淮南地主势力的反对。

为平衡江淮本地势力,李昪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竭力搜罗北方南下的士人,发展为自己的支持者。二是提拔江南本地的寒门人士,寄希望于他们能够感恩戴德,支持自己。三是迁都金陵,并把原来的都城江都作为陪都。

通过长达20余年之久的经营,李昪才最终完全压制忠于杨吴的淮南本地势力,代吴自立建南唐。

但他一手提拔的江南人士,在根本利益上始终不能和志在北方的李昪达成一致,才会出现关于先北后南还是先南后北的政策之争。

只是里边作为开国君主,本身又堪称雄才大略,具备强有力的政治魄力和手腕,能够在南北之间形成利益平衡,也能压制住江南人士的不同声音,继续奉行先北后南的对外主张。


伺机北上还是攻打闽楚:南唐对外政策的转变,是内部党争的表现

南唐先主李昪


②南方派在李璟继位之后得势,导致南唐对外政策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李璟即位不久,就将曾被李昪疏远的宋齐丘重新任命为丞相,而他的党羽陈觉为枢密使,冯延巳、游简言为翰林学士,江淮人士一时间在内主政、在外领兵,基本上主宰了整个南唐朝廷。

先主李昪曾经努力创造和维持的南北平衡,被李璟的用人政策打破。江淮土著人士尤其是江南人士的势力迅速膨胀,南北双方的利益矛盾呈现尖锐化的趋势,而围绕对外政策的争斗也逐渐白热化。

宋齐丘和冯延巳等人主张的先南后北政策开始大行其道,于是就发生了先攻闽国、深陷其中,以致于错过后晋灭国的机会入主中原。之后平定南楚,又所托非人造成得而复失的尴尬结果。

两次对外用兵,表面上看起来都不是一时兴起,但结果却都一样的竹篮打水一场空。论首要责任当然是皇帝李璟的用人不当,而宋齐丘、冯延巳等南方人士的目光短浅也要担负很大责任。他们只着眼本地利益的经营,而忽视入主中原能够带来更大的利益,丢了西瓜却又连芝麻都没捡到,令人惋惜。

伺机北上还是攻打闽楚:南唐对外政策的转变,是内部党争的表现

南方人士代表宋齐丘


结语

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出现,往往是占据了经济发达、军力强盛区域(关中或中原)的某一割据政权,发展到足以用自己的实力来控制其他区域。反之,如果具备优势资源的政权都无法强大到控制其他势力,就不会形成统一的趋势,只能继续维持割据的状态。五代十国中前期就是这样一个状态。

精明强干的李昪坚持休养生息,等待机会的到来,以改变实力均衡的割据状态。他利用自己的魄力和手腕,在南唐这样一个南北利益冲突明显的政权内形成平衡,并保证自己制定的先北后南政策能够继续

无奈继任者李璟在用人政策和驭下能力上,都与其父李昪相差太远,一味重用南方人士而破坏南北平衡,导致南唐的对外政策调头,走向更符合本地利益、却没有长远眼光的先南后北

南唐在闽、楚等小国身上白白耗费精力,错过李昪一生都未能等到的北进中原机会。不仅留下深深的遗憾,也让南唐改变国运的努力付之东流,最后只能像历史上众多的割据政权一样,匆匆灭亡消失无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