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葡萄枝干上长了“瘤子”,小心葡萄根癌病

葡萄根癌病又名“根头癌肿病”、“冠瘿病”,是当前我国葡萄生产发生较为普遍和严重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受到该病害侵染的果园,通常会造成减产20%左右,严重的时候减产量高达一半以上,同时也有不少葡萄园因此种病害发生导致毁园。

河南许昌市的一位种植户在农管家提问:请问葡萄这是什么症状?

好好的葡萄枝干上长了“瘤子”,小心葡萄根癌病

下面是农管家老师们给出的答复:

吕兰华(山东省阳谷县农业局,从事农技推广)

根癌病危害,建议选用内吸性杀菌剂噻唑锌、乙蒜素、氯溴异氰尿酸等涂抹或喷施防治。

张静(山东省潍坊市)

切除瘤体,涂抹乙蒜素,辛菌胺醋酸盐防治。

郭欣华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农艺师,擅长植保技术

根癌病,切除瘤体,可以用多宁,辛菌胺,溴菌腈,多腐康,乙蒜素等涂抹患处。

马玉梅(山东省菏泽市)

切除瘤体,用乙蒜素,氯溴异氰尿酸或多宁涂抹防治。

冯涛(安徽六安市寿县农技站,植保经验丰富)

根癌病危害,切除瘤子,涂抹乙蒜素或辛菌胺防治。

农管家病害讲堂——葡萄根癌病

一、危害症状

一、根部:主要为害根颈、主根和侧根,2年生以上的主蔓近地面处亦常受害。苗木则多发生在接木和砧木愈合的地方。肿瘤从根的皮孔处突起。瘤的大小变化很大,直径0.5~10cm,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幼嫩瘤淡褐色,表面旋卷,粗糙不平,柔软海绵状;如继续发展,瘤的外层细胞死亡,颜色逐年加深,内部组织木质化,成为坚硬的瘤。二、茎部:感染2年生以上的枝蔓,90%以上的病害发生在距地表1.2m以内的高度,60%~70%的病害集中于距地表5cm以内枝蔓根部,冬剪后延长枝顶芽以上的干桩、龙爪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形成层及新生幼嫩韧皮部,表现为枝蔓局部隆起,呈瘤状。瘤的大小不一,初发时稍带绿色和乳白色,质地嫩脆,多汁,以后表面龟裂、坚硬,变为深褐色。葡萄蔓纵向整体肿大,呈棒锤状,长度可达20~3cm,表面粗糙、旋卷,坏死组织逐年向外扩展,里面仍可见新增生组织。以第1种类型为多。三、叶片:叶色黄化,提早落叶。四、果实:成年葡萄发病,结果量少,果实小,严重的无花无果。五、全株:患病的苗木,早期地上部的症状不明显。病情不断发展,根系发育受阻,细根级少,树势衰弱。病株矮小,树龄缩短,终致植株枯死。

好好的葡萄枝干上长了“瘤子”,小心葡萄根癌病

好好的葡萄枝干上长了“瘤子”,小心葡萄根癌病

好好的葡萄枝干上长了“瘤子”,小心葡萄根癌病

好好的葡萄枝干上长了“瘤子”,小心葡萄根癌病

好好的葡萄枝干上长了“瘤子”,小心葡萄根癌病

二、发病规律

一、寄主抗病性:不同的品种抗病性亦有差异。金后、金玫瑰等较发病,奈加拉的抗性较强。二、伤口:细菌通过伤口侵入寄主,因此,虫伤、耕作时造成的机械伤、插条的剪口、嫁接口,以及其他根病引起的损伤等,都可成为细菌侵入的途径。细菌侵入后只定植于皮层组织,在寄生过程中分泌一种癌肿诱导物质(细菌毒素),刺激皮层的薄壁细胞加速分裂,体积增大而形成癌肿,寄主细胞一旦变为癌肿细胞后,即使在没有病菌的情况下,仍能继续形成癌肿。病害的潜育期2~3个月或更长。三、土壤状况:温湿度是根癌细菌侵染的主要条件,病菌侵染与发病随土壤湿度升高而增加,反之则减轻。癌瘤与温度关系密切,28℃时癌瘤长得快且大,高于31~32℃不形成,低于26℃形成慢且小。碱性土壤利于发病,酸性土壤对发病不利,pH6.2~8尚能保持病菌致病力,pH6以下发病或不发病。土壤黏重,排水不良发病重,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发病轻。四、栽培管理:耕作管理粗放,地下害虫和土壤线虫多,以及各种机械损伤的果园,发病较重;引进。老头苗。定植的果园发病亦较重。插条假植时伤口愈合不好的,育成的苗木发病较多。病原癌肿细菌在肿瘤组织的皮层内越冬,或当肿瘤组织腐烂破裂时,细菌混入土中,土壤中的癌肿细菌亦能存活1年以上。由于癌肿细菌的寄主范围广,因此,土壤带菌是病害主要来源。细菌主要通过雨水和灌溉流水传播;此外,地下害虫如蛴螬、蝼蛄和线虫等也可以传播细菌;而苗木带菌则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细菌通过虫伤、机械伤、剪口、嫁接口及其他根病引起的损伤侵入。侵入后只定植于皮层组织,在寄生过程中分泌α-吲哚乙酸刺激周围细胞加速分裂,体积增大形成癌肿。寄主细胞变成癌瘤后,没有病菌仍能继续扩展。从侵入到显瘤需数周到一年,多为2~3个月。

三、病害病原

病原为癌肿野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Smith et Towns) Conn.。一、形态:病原细菌体短杆状,单生或成对生长,大小为(1.2~3)μm×(0.4~0.8)μm,具1~4根周生鞭毛。二、特性: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能形成英膜,无芽孢;在肉汁陈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迅速,菌落白色、圆形、边缘整齐,光亮、半透明;在液体培养基上呈微云状浑浊,表面有一层薄膜。不能使兽胶液化,不能分解淀粉。细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0~37℃,最适温度为25~30℃,致死温时为51℃10分钟。细菌耐酸碱范围为pH5.7~9.2,最适为pH7.3。三、寄主。为害葡萄,桃、李、杏、梅等核果类果树,苹果、梨、花红等仁果类果树,以及枣、板栗、无花果、木瓜、柑桔、啤酒花等多种果木。据报道有多达93科331个属643个种的植物。

四、防治方法

一、严格检疫和苗木消毒。建园时禁止从病区引进苗木和插穗,若苗木中发现病株应彻底剔除烧毁。二、在田间发现病株时,可先将根周围的土扒开,切除癌瘤,然后涂高浓度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保护伤口,并用1%硫酸铜液消毒土壤。对重病株要及时挖除,彻底消毒周围土壤。三、加强栽培管理。多施有机肥,适当施用酸性肥料,使其不利于病菌生长。农事操作时防止伤根,并合理安排病区与无病区的排灌水流向,以减少人为传播。

防治药剂参考:

20% 吗胍·乙酸铜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67-250克/亩 喷雾或灌根

20% 乙酸铜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000-1500克/亩 喷雾或涂抹

52% 王铜·代森锌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200-300倍液 喷雾或灌根

47% 春雷·王铜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94-125克/亩 喷雾或灌根

46% 氢氧化铜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40-60克/亩 喷雾或灌根

80% 乙蒜素 乳油(中等毒) 使用800-1000倍液 喷雾或灌根

70% 噁霉灵 可溶粉剂(低毒) 使用1400-1800倍液 灌根

20% 噻森铜 悬浮剂(低毒) 使用300-500倍液 灌根或茎基部喷雾

20% 噻菌铜 悬浮剂(低毒) 使用300-700倍液 喷雾或喷淋

722克/升 霜霉威 水剂(低毒) 使用400~600倍液 苗床浇灌

3% 中生菌素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00-500倍液 喷涂或浇灌 喷涂或灌根

42% 三氯异氰尿酸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200~500倍液 喷雾或涂抹

农管家今日答疑|作为功能肥,矿源腐殖酸和海藻酸哪个实惠功能好?

答:矿源腐殖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