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鬼”話題,其實鬼在人的心裡


聊聊“鬼”話題,其實鬼在人的心裡

現實中,總會聽到某些人講"鬼"故事,從古到今,講的人多了,自然信的人也就多了。於是乎,作家、導演發現了其中的商機,影視的鬼片是一部比一部恐怖和驚悸。曾幾何時,香港的殭屍片一度佔據了後港劇時期的絕對收視率;並導致新港劇題材後繼乏力。

今天,我們不妨來聊聊人們傳言中的"鬼",是否真有?在哪?為何世界各國(地)都有相似的觀點?而且,為何只有個別人看得見?要想解開此疑問,還真得離不開古今中外的"心理學說"。

中西方最早出現"鬼"字的時代應該是在"神學文化時期",中國《周易》裡面就曾有"鬼神"和"鬼方"(即紂王)的文字描述;自後是如何發展的呢?這裡不是重點。我們且說說古人對"鬼"的造字和造化,帶"鬼"偏旁的字有多少?哪幾個字跟人更接近?應該是《黃帝內經》裡的"魂魄"二字吧,內經雲,人有三魂七魄;道家對三魂的解釋是"胎元、爽靈、幽精", 佛家的則是人魂(生魂)、覺魂(地魂)、靈魂(天魂);說的就是人死魂走。依現代醫學和心理學看來,這也是科學的說法。由此是不是可以推斷,有魂則有鬼;這是從形體對"鬼"存在與否所做的判斷。

接下來,我們再從語言文學層面看看"鬼"是什麼樣子。我們常說:心中有鬼,所以才有鬼!這好像跟佛家"境由心造"的意義是相通的。人們管叫小孩為"小鬼",這是對小孩精靈到不可捉摸的一種語言褒義;諸如此類的詞語不在少數,我們毋需舉例過多;光從前者便可推斷"鬼"是虛無的,只不過是一種心理的反應而已。聊到這裡,還讓我想起臺灣國學老師傅佩榮教授在課堂上的一席話。他說,有人跟他講能看見鬼;傅教授就好奇問他"鬼穿不穿衣服"?此人說:"穿的。"傅老師接著就反問那人:"那就怪了,鬼我看不見,那衣服我應該是看得見吧?"那人當即啞言。

綜上所述,我們是否可以總結為:"世間沒鬼,若要勉強說有,那就藏在人的心裡。"你如果學過NLP,或諸如其類的催眠、洗腦之術,就會知道所謂的"鬼",完全是人為分別出來的假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