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為什麼更易得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皮膚科常見病,在皮膚科待久了就會發現患帶狀皰疹的大多為老年人,老年帶狀皰疹又常常很重,治療相對比較困難,也會有很多成為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那麼為什麼老年人更易得帶狀皰疹呢?得了帶狀皰疹又需要怎麼治療呢?

老年人為什麼更易得帶狀皰疹

一、概念

帶狀皰疹是一種影響神經和皮膚的感染性及傳染性疾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由於病毒具有親神經性,感染後可長期潛伏於脊髓神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內,當抵抗力低下或勞累、感染、感冒時,病毒可再次生長繁殖,並沿神經纖維移至皮膚,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強烈的炎症。由於皮疹呈帶狀分佈,所以叫做帶狀皰疹。

二、病因

人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惟一宿主,病毒經呼吸道黏膜進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發生水痘或呈隱性感染,以後病毒可長期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節或者顱神經感覺神經節內。當機體受到某種刺激(如創傷、疲勞、惡性腫瘤或病後虛弱等)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時,潛伏病毒被激活,導致相關神經發生炎症、壞死,產生神經痛。

老年人為什麼更易得帶狀皰疹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三、疼痛特點

帶狀皰疹的疼痛可出現於身體的任何部位,有單側性和按神經節段分佈的特點,一般出疹期間就會出現疼痛,可以是鈍痛、抽搐痛或跳痛等,疼痛為陣發性,極少數患者出現持續疼痛,衣物摩擦或接觸會使疼痛加劇,年老體弱的患者疼痛更為明顯。帶狀皰疹患者出疹後疼痛持續3個月以上仍疼痛,稱之為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老年人為什麼更易得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的特點

帶狀皰疹治療主要是抗病毒。排除腎功能及血液系統疾病,應早期、足量地使用核苷類抗病毒藥物,包括阿昔洛韋、更昔洛韋、泛昔洛韋等。止痛藥物:可選擇非甾體類抗炎藥、三環類抗抑鬱藥等。營養神經藥物:甲鈷胺、腺苷鈷胺、維生素B1等,用藥時間視病情而定。糖皮質激素老年患者一般不主張使用。局部處理可使用爐甘石洗劑及抗病毒類外用藥。另外也可以用一些物理治療。

五、老年人易患原因

當我們接觸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後,它會“潛伏”在我們的感覺神經末梢,然後沿著神經纖維,向脊髓後根神經節移動,多存在於背根神經節、三叉神經節等部位,長期“蟄伏”於此。在免疫力低下的時,這時一直潛伏在神經根的病毒會大量繁殖,一方面侵犯神經,引起神經炎症,導致神經功能受損、壞死,出現神經痛;另一方面,病毒沿著神經纖維“逆行”回皮膚,出現皰疹。

而因為老年人的免疫力大部分較弱,或者在近期感冒、腸炎、過度勞累、營養不良、壓力過大等因素的影響下可能被喚醒病毒,而發生帶狀皰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