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究竟哪裡人最愛吃燒烤?

BjMr_T


本期導讀:全國究竟哪裡人最愛吃燒烤?

提到“全國究竟哪裡人最愛吃燒烤”,這個問題似乎沒有絕對性,其實很多地方人都喜歡吃燒烤。地域環境不同,燒烤的方式也不同;食材的選擇不同,吃的味道也不同。因此,全國究竟哪裡人最愛吃燒烤真的沒有絕對性!

▶▶舉個例子:

新疆人愛吃燒烤,食材以羊肉見長,他們習慣了吃羊肉,這是地域特色!

武漢人愛吃,也更愛燒烤,遍佈三鎮的燒烤店不下千家,夜宵的經典系列!

東北那旮沓,瀋陽,大連,東北大叔光著膀子,喝著啤酒,一股子煙燻氣,凸顯東北人的豪爽個性!

............

如果非要探究哪裡人最愛吃燒烤,我列舉一個例子,那就是新疆

在新疆,羊肉是他們的特產,也是地域特色,餐桌上的常客,不管是自己吃還是待客,羊肉招待最適合不過的!

燒烤的起源來自哪裡?那就是新疆,無論去哪座城市,見得最多的還是“羊肉串”。

許多地區的燒烤興起,也是因為改革開放後,新疆人來到內地擺攤烤串,本地人加入效仿,逐漸發展演變而成的。因此,從這個角度說新疆是中國的燒烤之源,也並不為過。

他們操著濃濃新疆味的口音,穿著新疆民族服飾,一把似乎神器的小扇子,會把滾滾肉香往你鼻孔裡猛扇,一頓新疆烤肉足以讓所有煩惱灰飛煙滅。而正宗的新疆燒烤至今還保留著自己的特色,優質的羊肉,肉夠多,肉塊夠大,烤熟後,表面流油,咬上一口,肉汁充盈鮮嫩可口。可見新疆人吃烤肉的豪氣!

我有一個大學同學,家是新疆伊犁的,聽他講,他們當地吃羊肉有很多種吃法,最好吃的要數【紅柳烤肉】和【架子肉】

紅柳烤肉好吃,新鮮的紅柳汁滲入羊肉中,汁水可以去掉羊肉的腥羶味,吃起來味道清香,口感獨特。紅柳枝串起大塊的羊肉,撒上孜然粉和辣椒麵,經過炭火的烤制散發出誘人的油脂和肉香,還有一股淡淡的焦糊味,那真是“勾人心魄”的味道。如果羊肉夠好,是可以不加任何的作料的,只需撒點食鹽,混合這紅柳的清香味,一樣能烤出美味的烤肉。

除了紅柳燒烤,還有架子肉,也是一種燒烤。它是將帶骨頭的羊肉或者羊排切成小塊,經過料汁的醃製,串起在鐵架子上,放在炭火上烤制。肉質的選擇就比烤肉要豐富多,可以是羊身上任何帶骨頭的部位,比如羊排,羊裡脊等,做燒烤同樣能夠享受烤肉帶來的樂趣!

上面介紹的只是新疆燒烤最經典的吃法,其實像羊心,羊肚和養肝都是可以烤來吃的!用一句話來形容:“物盡其用,各盡其才”,最適合不過了。真的是一點都不浪費!真正把羊肉燒烤做到了極致的,我也只能佩服新疆人!

相對於新疆的羊肉燒烤,如今的全國燒烤也是遍地開花

各種蔬菜,瓜果,麵食,肉類,菌類等都是燒烤食材中的主力軍,真的很佩服國人做美食的想象力。

想吃燒烤也不侷限於肉質,喜歡吃哪種食材的,什麼口味的,只要掌握對方法,你也能做出美味的燒烤!但是不管怎麼樣,新疆的燒烤終究是全國燒烤的源頭。正是有了它的興起,才能在全國各地開花結果,這也是凸顯中華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布丁愛生活


我覺得這是因人而異,每個人的口味問題。其實全國很多地區都很熱愛燒烤。要不幹嘛聚會都辦燒烤呢。

我也好喜歡吃燒烤,記得還是在好多年前,有次QQ網友聚會,我們就選擇吃燒烤,我們一群人到了一個燒烤山莊,食材都是山莊準備好的,我們一到山莊就動手烤起來燒火的燒火,烤肉的烤肉。

很快烤肉滋滋發出聲響,一滴熱油順著飽滿的肉的紋路慢慢滑下,令人心醉。細細的嗅,慢慢的聞,饞蟲迅速被勾起。終於忍不住,顧不得燙,一咬就是一大口,哇!爽!滿口火熱沸騰,滿滿的幸福感真是好吃。

肉經炭火洗練,本就香氣四溢,又因椒鹽辣醬的增色,變得更加入味。嫩滑,焦酥,鮮鹹,麻辣一瞬間都在口中翻騰起來舞蹈起來,真美。好香啊!美味的口感直達舌苔尖端滿嘴的肉香,讓我大吃特吃。

要問最愛吃燒烤是哪裡人,我認為每個地方都有愛吃燒烤的人。我就情有獨鍾於燒烤,現在我們這裡開了個烤肉店,經常和老公一起去大吃特吃一餐。





春花秋月愛生活


#吃在中國#關於燒烤這個事情,我全國去了那麼多的地方,無法界定哪個地方最愛燒烤,很多地方都有很愛燒烤的人群,南方和北方都喜歡,但燒烤的主要食材還是會有不同。

最初,燒烤是人類最原始的烹飪方式。在人類進化脫離了生食階段,最早接觸的熟吃應該就是燒烤這樣的形態。

只不過燒烤大行其道我個人感覺應該是從新疆的羊肉串開始逐漸演化。現在的燒烤幾乎是每個城市的一個風景了。以前都是在街頭巷尾,但因為太汙染環境,後來都移入室內,但這烤出來的煙霧對環境的汙染還是很大的。

我從幾次在不同城市的燒烤經歷來回復一下題主的問題。

90年代,在北京出差,同行的同事很喜歡燒烤,當時我對燒烤很沒有感覺,他喜歡那麼大家就一起去。在崇文門那裡的一個巷子裡面,一個西北的小夥子租了一個門面,裡面擺了幾張桌子,但他烤串都是在室外,在店門口支了一個燒烤的架子在那裡烤,主要烤的還是羊肉串,牛板筋,脆骨什麼的,基本上都是羊和牛身上的東西。基本沒有什麼素的食材。想吃素的就是店裡面給炒。後來和同事去吃過幾回之後覺得這玩意還不錯。這應該就是最初的燒烤,品種不會超過十幾種,主要還是以羊肉為主。

後來在成都住過幾年,成都的燒烤和我在北京見過的就不同了,這裡的燒烤食材明顯的多了不少,有一次和當地的朋友去吃,他們點的什麼烤韭菜、烤雞皮、烤雞冠、烤肥腸、烤豆腐乾;反而烤羊肉串不一定佔據主力位置。這就讓我感覺很詫異,這韭菜烤了還咋吃?雞皮也烤著吃。。不烤的話也許覺得太肥難以下嚥嗎?第一次對於南方的燒烤有了新的認識。

後來有一次回老家,朋友叫上一起去徐州吃燒烤。徐州這個城市很有意思,佔據蘇魯皖豫的咽喉,他們的生活習慣完全融合了這四個省的一部分,你怎麼也想不到,徐州的燒烤在整個環淮海地區那是相當的有名氣,和朋友晚上到了徐州,感覺整個城市都在燒烤,特別有氣氛。坐下來一點菜,朋友們點的都是烤羊球、烤羊鞭、烤羊腰子,我去,還有烤這些的,這怎麼吃呢?感覺還是很震撼!

這張圖片和上一張圖片哪個是羊球哪個是羊腰子?

平時住在麗江,我們小區周邊沿著馬路有好幾家燒烤店,打的招牌都是湖北燒烤。。這又讓我感覺差異,這湖北我知道,做窗簾的,全國目前第一,做鋁合金門窗的,全國第一,這做燒烤的,他們是不是也是全國第一?這個不知道,我看了麗江很多的燒烤店有很多都是湖北人開的。

湖北人開的燒烤店,白天幾乎不開門,下午三四點開始營業,然後可能通宵。他們也是,晚飯前後把燒烤爐子支在門口的空地上,爐子前面放一個很大的鼓風機,燒烤的煙霧就通過鼓風機吹向人行道。。

所以,這個問題我的答案就是,沒有哪個地方人更愛,哪個地方都有很喜歡燒烤的人們,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很喜歡燒烤的群體。但如果論燒烤肉類的話,北方人更愛烤肉類,南方人喜歡烤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有一次去廣西憑祥,街頭還有烤老鼠的。。

我的回答就是這樣,朋友們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


山川一道同雲雨


這個問題,回答雲南西雙版納,應該不會有人反對吧?在版納,燒烤可能不是最好吃的,但是種類肯定是最多的吧!


在版納,少數名族比較多,他們的飲食文化大多就是以燒烤為主,慢慢的,這種飲食習慣也就成了版納文化的特色之一

在版納,燒烤的種類太多了,真的!各種品種繁多的烤串,包燒,就連個烤魚都有著n多種吃法,真的是隻有你想不到,沒有版納人烤不到的!現在大街小巷白天黑夜,都是隨處可見的燒烤攤,幾乎都可以看到人滿為患,雖然都知道這個食品它不健康,但為了它的美味,很多人願意捨棄一點點健康,就像很多人都知道辣條和方便麵不健康,還是會有很多人在吃,一樣的道理。


吃燒烤,在版納就是一種習慣,甚至可以發揮正餐,每天下班,約幾個朋友,在燒烤攤上一坐,點一些愛吃的燒烤,聊聊天,喝喝啤酒,可以坐到深夜一兩點,最後散夥時,還意猶未盡!特別在我們這裡,去朋友家吃飯,不管傣族,哈尼族,漢族家裡,都會有幾道燒烤,在版納,燒烤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飲食文化,更是一種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習慣。不只是版納人,來旅遊的遊客,到版納,肯定是會去享受一頓燒烤大餐。

版納的燒烤一般都是傣味的居多,它的製作材料更為奇特,香茅草,大芫細,小米辣,檸檬,芭蕉葉等是讓傣味獨具一格的主要原因。檸檬,小米辣,大芫細呈現出了傣家燒烤的最主要特點。

傣族的包燒是一道非常有特色的美食,主要原料是魚肉和各種版納特有的配料,它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烹飪方法,不用鍋具,就是用天然的芭蕉葉作為烹飪工具,把鹽把要燒的食物包在裡面,用炭火中烤熟而來,那個味道,太絕了,肉的香味和芭蕉葉特有的葉子香味,配在一起,味道簡直絕了



所以我說西雙版納是最愛吃燒烤的城市,真的一點也不為過了。


版納瑛子


愛吃美食燒烤的莫屬於新疆了,本人出生于山東,生活於新疆,在夏天的話,基本上是一週有兩到三次在外面吃燒烤,夏天的話比較熱,無論是朋友聚會,家人聚餐,吃燒烤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大部分的燒烤都在露天之下進行的。聚集的人比較多,比較熱鬧。

再者說了,新疆的羊肉呢非常純正,都是天山山脈之下,孕育的水土,養育的小羊,羊肉不膳是烤肉的主要源泉,我們都知道,這個羊肉如果不好吃,那烤出來的肉肯定不地道,根本沒有食慾,就沒有進行下去的興趣。然而新疆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就是常年日照時間長,溫差比較大,常年乾旱少雨,適宜小羊生長,天山腳下都是綠油油的一片草場,羊兒滿天山腳下活躍的吃著天山的小草,上天給予了我們豐盛的草地,小羊吃的豐肥,烤起來過癮!


烤羊肉好吃,做工非常講究。將切好的羊肉放在冷藏櫃裡面,在烤制的過程中,羊肉上烤爐,烤到羊肉啪啦的響聲,徹底的把羊油烤出來。刷上醃料,再繼續烤制,烤制羊肉再次冒油時撒湯,主要是孜然與辣子面、少許鹽巴,香噴噴的烤肉加工完成,裝盤即可使用。


餐餐美味


幾乎每個人的口味都不一樣,但有一種食用方式大部分人都特別喜歡吃,而且在大街小巷都可以尋找到它的蹤跡,它就是燒烤。雖然知道這個食品它並不是非常健康,但為了它的美味,很多人還是顧不上太多~~

提到最愛吃燒烤的城市,我認為全國每個地方都有愛吃燒烤的人。但腦海中一下就蹦出的是新疆羊肉串、西昌的火盆燒烤等。生活在成都多年,每到夏天的晚上,都會看到一些新疆烤羊肉串的固定攤位,現場串新鮮的羊肉串。

老闆也是新疆人,一般都是一家人一起做。而且每次都是很多人排隊,每人都是來上一大把幾串或者十幾串。肥瘦相間,口感細嫩,老闆調味不會很重,要吃辣一點,一定要多加辣子面,絕對給力!吃新疆羊肉串怎麼能不吃烤饢?超大一個,比臉還要大!熱乎乎的烤饢夾著幾串肉串,直接籤子一拔,擼下來夾著吃!別提多過癮了!

來自四川西昌的火盆燒烤,幾乎和這款美食叫法一樣,一個大大的鐵盆裡面燒滿了柴火,將西昌本地特色的生態豬肉剁成大塊,穿在大竹片上,置於火上烤制,一邊喝朋友家人聊著天,一邊喝著酒大塊吃肉,這是一件多麼豪爽的事啊。

所以問題本身全國究竟哪裡的人最愛燒烤,個人認為燒烤這種將食材烹飪成美味的方式,幾乎沒有人會拒絕,大家都是喜愛的。同時燒烤對於身體健康有一定影響,也不能天天吃燒烤,所以對於燒烤的愛,大家都要節制一點才行哦。


四川美食匯


那必須是新疆人呀。


麥麥提大串王昌裡東路673號

晚上八點多,昌里路一條街的各種小吃店,正是生意最好的時候,來往行人熙熙攘攘。

魔都的這個季節,但凡稍微好吃點、有名點的燒烤店都要排隊排得七葷八素,這家也不例外。小小的店面只有幾張桌子,早已座無虛席,更多的食客三三兩兩隨意的坐在門口,邊納涼邊擼串,順帶侃大山,好不熱鬧。

燒烤的攤子就支在街邊,昏暗的燈光下煙霧繚繞,幾個新疆小哥一刻不停地在忙碌,恍惚間,就好像走進了《人生一串》的現場。

門口的選材區,清一色的是各種肉類,真的,一個素菜都找不出來,完全就是為本花和鉅作這樣的肉食愛好者定製的天堂。選好自己食材交給小哥,就會拿到一個號碼牌,然後便開始焦灼的等待。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比起坐在乾淨得纖塵不染的店裡,吹著空調冷氣,吃著電磁爐烤出來的串,本花更喜歡這種街角巷尾的小店,縱使被煙熏火燎嗆得眼淚直流,也捨不得挪不開半步,眼巴巴的瞅著炭火上的肉,一邊嚥著口水,一邊翹首以盼。

只見生肉串在炭火上整整齊齊的碼成一排——

在小哥的手中翻轉,跳躍——

漸漸變得色澤金黃,滋滋冒油,空氣中瀰漫著濃烈肉香味……

最後,再趁熱撒上孜然粉和辣椒麵,為烤肉注入靈魂。

也就幾分鐘,卻彷彿有一個世紀那樣漫長。

等到肉烤熟之後,座位也等到了……進了店才發現牆上掛著一張菜單,定價十分簡單粗暴,幾乎都是10元一串。

同樣簡單粗暴的還有每張桌上擺放的配菜——一盤大蒜,而且是一整顆的。

滿滿一盤金燦燦的串端了上來,對面的老闆兩眼放光了。瞧瞧這每根釺子上肉的塊頭和分量,還算對得起10塊錢一根的價格。

招牌羊肉串 15元×3

牛蹄筋 10元×3

掌中寶 10元×2

牛肚 10元×1

雞胗 10元×1

雞中翅 10元×3

牛肉串 10元×3

牛板筋 10元×2

羊腰子 10元×2

共計 215元


招牌羊肉串

羊肉基本沒有羶味,以瘦肉為主,肥膘偶爾點綴其間。肥瘦混在一起入口,咀嚼起來很香,也柔滑了口感,總的來說還當得起“鮮嫩”二字,但“多汁”就差了點。局座率先擼完一串,然後盯著我手中的串,幽幽的發問:“你吃到肥肉了嗎?”

哎?雖然不多,但還是有的。

本花對比了一下生料和烤完的,店家應該是在選肉的時候直接選用了肥瘦相間的肉,而不是像一般燒烤店那樣,先把肥瘦肉分離,再1+1串起來。因此在這裡吃羊肉串,一串能不能吃到肥肉、吃到多少肥肉,就全憑運氣了。像局座那種特別喜歡肥油一點的,可能滿足不了肉慾噢。

牛蹄筋

半透明的質地,滿滿膠原蛋白的質感,局座說這是他的最愛。

咬一口,竟然還能拉絲!

這應該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牛蹄筋了,以往吃的牛蹄筋大多嚼不爛,這一家的牛蹄筋烤得恰到好處,口感Q彈十足,富有彈性的同時還軟糯黏牙,在唇齒間好生廝磨了一番,才順著食道滑下去,回味悠長。一串還沒吃完,就感覺是要上癮。

好的,現在它也成功當選為本花的最愛了。花式馬屁奉上:“老闆果然好品味……”

牛板筋

雖說就差了一個字,但是口感大相徑庭。相比起牛蹄筋來說,牛板筋韌了不少,比較“耐斯”—— 一咬一撕都是整整齊齊的一絲絲的纖維,引起視覺上的極度舒適。

有嚼勁,好嚼,但不會嚼不爛或者塞牙,牙口好並且喜歡咀嚼的人,一定會愛上這個口感。

可惜“鉅作”仍然有點不滿意,總覺得比他前幾次來要烤得更老,有一點點偏幹了。看來,烤串的火候的把控真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要不長不短、剛剛好才行。老闆真的好嚴格哦(小聲bb)。

雞中翅

嚯,雞中翅呈現一種“爆炸”狀,這個賣相真是賺足了口水。外面一層皮烤得金黃微焦,撒上了紅彤彤的辣椒粉;咬下去也沒有令人失望,酥脆帶點焦香,裡面的雞肉也比較嫩。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刀口劃得太深,甚至裸露出了骨頭,在烤制的過程中,雞皮的油流失了大半,使得雞肉稍微有點柴,缺少了油的滋潤,沒有那麼豐腴。

本花又到門口仔仔細細的觀察了生食材,發現雞翅上並沒有很大的刀口,那麼大膽猜測一下,應該是烤的時候剪開的……如果是因為客流量大加快烤熟的速度,那這個犧牲有點大,畢竟對於我們這種大老遠專程而來的吃貨來說,寧可多等幾分鐘,也願意嚐到最完美的口感。

吃到這裡,辣椒麵的威力開始顯現出來了,舌頭好像著了火,本花瞅準了牆邊的冷飲櫃——

冰鎮奶啤。

酸奶和汽水兒混合的味道,吃到額頭冒汗的時候來上一口,真真兒是神清氣爽,賽過活神仙。大口擼串就要配大口喝酒才是。

當然,如果你比較剛,還可以試試烏蘇啤酒對瓶吹——

掌中寶

這家的掌中寶比其他家大了一個size,都是大顆的還帶圈肉,每一口都有軟骨,脆脆的口感很是過癮,嚼起來也特別有味道,這個我愛了愛了。


吃貨霸王花


說到最愛吃燒烤的地方,不得不說起新疆。

其它地方一般都是夏季燒烤為主,但新疆是一年四季都在燒烤,從全國各個地方的新疆餐廳就能看出,一年四季,無論你什麼時候去,基本都在賣燒烤。

而我最愛吃的一定少不了新疆烤羊肉串,比起其它地方烤羊肉串,我覺得新疆的羊肉串羶味更小,味道更美味。而且在肉質上更有保證,因為從其它店的烤羊肉來看,經常出現造假和以次充好現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觸到這點。

新疆烤羊腿也是很多人心中的一道硬美食,肉嫩入味,而且沒有羊羶味,但是因為烤羊腿價格並不便宜,所以我每次去新疆餐廳大部分都是以點羊肉串為主。

新疆燒烤拼盤,經常去新疆餐廳的小夥伴們可能都知道,菜單會有一種燒烤大拼盤,通常拼盤包括羊肉串,羊排或羊腿,烤雞塊,羊肝之類,然後再配上個烤青椒或者烤番茄來點綴下顏色,這種吃起來也是相當過癮,當然價格也不菲。

最後可是一道大菜出場了,烤全駱駝,這道硬菜可得準備個一天或者兩天的,然後放入烤窖裡烤整整六個多小時,最後出鍋,色香迷人,一道頂百道菜的感覺。





箭上弦


整理了一些數據,可以供大家感受一下:

1)北方人,特別是東北人愛吃燒烤

應該是全國人民的共識了,這點可以從當地的燒烤商戶滲透率(也就是燒烤商戶佔美食商戶的比例)

a.東北人實在是太愛吃燒烤了,平均每10家餐廳就有1家是做燒烤的!(和我在東北看到的一樣!)

b.條形圖是按緯度順序來排的,明顯越北方燒烤店越多!

還有一點有點顛覆我的認知,內陸省份的燒烤商戶滲透率竟然高於沿海(靠海的同學們,還不老實交代,你們都拿海鮮去幹啥了?!)

2)一線城市,特別是北京天津上海

城市方面,一線城市的燒烤人氣最旺,北京又是旺中之旺,北京同學應該深有感觸,簋街,擼串的。

而且北京天津上海這些城市的燒烤店更迭率特別高,競爭激烈啊,要是沒有人氣,誰上杆子的此起彼伏開燒烤店啊!





生活美食分享


看到這個問題,我腦海裡第一反應就是肯定是“一天三頓小燒烤”的東北東三省地區。而且有數據表明,在東北每十家餐廳就有一家燒烤店。可以想見東北人對燒烤有多麼熱愛,多麼喜歡。 還有一句流傳甚廣的話,更能說明東北人愛吃燒烤,“在東北沒有什麼事,是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要是有,那就兩頓。”。

每到夏季,不要說東北地區,就算我們秦皇島也是深受東北燒烤擼串兒的影響。在炎熱的夏季能拯救我們的除了空調以外,就是啤酒加擼串兒。



在90年代初,我們這個沿海小城湧進了大量的東北人,他們有的在我們市場裡賣服裝,有的則是在夜市上擺攤兒做燒烤。 大量東北人的燒烤攤兒的出現,直接改變了我市人們夏天吃完飯,在自家庭院裡納涼的生活習慣。而是三五成群聚集在燒烤攤兒前,喝酒擼串兒,談天說地。

那幾年在我記憶中每到夏季的夜晚,華燈初上,甚至於天還沒有黑的時候,在城區的四面八方都有燒烤攤,在燒烤攤兒前是黑壓壓的人群。,無論是穿著體面的精英階層,還是大褲衩老頭衫兒,穿著拖鞋的普通百姓都是坐在小馬打上。面前一個小桌子,擺著各種燒烤的肉串兒。旁邊兒則是擺滿了啤酒瓶子。 這是我對那個年代夏季裡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那時候我認識一個東北的大哥,他在市場裡賣服裝,在他嘴裡聽到的最多的,就是吃飯吃的的是燒烤。無論是中午還是晚上。 這都極大地顛覆了我對“吃飯”的概念,在我那時候的認識裡,吃飯就是家裡邊燜米飯,饅頭加炒菜或者是麵條烙餅加炒菜。 極為不理解他經常把燒烤來當飯吃。 後來在他的帶動下也開始接觸燒烤,只吃了兩回就喜歡上了燒烤擼串兒。牛羊肉串兒烤的滋滋冒油。撒上孜然,辣椒麵兒,鹽,非常原始的烤法兒,


卻激發出肉串兒自有的香氣,再多烤一會,烤的火大一些,肉串兒微微有點發焦的時候,吃在嘴裡,越嚼越香。再加上冰鎮啤酒,在夏日裡真是莫大的享受。

燒烤源於新疆,是不爭的事實,而發展壯大於東北,甚至直接可以說東北的錦州也是不爭的事實。 在改革開放之初,新疆人民開始向內地流動,烤串兒攤兒大受歡迎,成了他們就業的重要選擇。就像陳佩斯經典的小品《羊肉串》那樣,新疆人烤羊肉串兒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以至於讓人學習模仿。而這其中學習模仿最成功的就是東北的錦州燒烤。



在這座礦產豐富,風光秀美的遼寧沿海城市。80年代時街上有新疆人開始烤串兒,後來本地人模仿他們的烤法,開始烤制其他的食物。錦州對於新疆燒烤接受並改良有兩方面的重要貢獻。其一是把原來 烤串用的竹籤和紅柳枝,直接改為鐵簽,可以說錦州是鐵籤燒烤的鼻祖。 如果說鐵簽一說無從考證。那麼第二方面錦州燒烤絕對是毋庸置疑的,就是把原本只用於烤牛羊肉的烤法,用在豬肉,海鮮,蔬菜,雞爪等更多食材上了!

因此,當新疆的烤羊肉串兒千里迢迢來到錦州,就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這扇大門的後邊兒是烤茄子,烤五花肉,烤蠶蛹,烤雞脆骨等等,林林總總多達100多種。而且勤勞的錦州人不但拓寬了食材,還發展出“蘸,刷,灑,烤,翻”的手法和十多種調料。

在2005年的時候,錦州全市有燒烤店,燒烤攤兒200多家。 到了2010年。錦州燒烤已經開到了北京,深圳,瀋陽,大連等地在全國打著“錦州燒烤”招牌的店不下1500家。


其實全國各地的人們對於燒烤都非常喜愛,情有獨鍾。如果定論東北人最愛吃燒烤。 那麼恐怕湖南,武漢,南京,四川,廣西,廣東人民群眾會不服。但是按2015年大眾點評 研究院公佈的《中國燒烤大數據報告》 ,黑吉遼三省燒烤店兒佔所有餐飲百分比 分別為9.5%,9.9%,8.9%,排 第四的是寧夏6.0%,其他省份都是弱弱地維持在5.0%以下。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並且根據大眾點評全國各地對於燒烤滲透率的數據顯示。北方高於南方,內陸高於沿海。除了 稱霸的東北三省之外。內蒙古,寧夏,湖北,四川,完勝江浙滬。北上廣深只有廣東勉強入圍。在國內城市中式燒烤門店數TOP10中, 東北三個省會城市哈爾濱,瀋陽,長春包攬2--4位。 此外。通化,雙鴨山,七臺河,四平等東北地區城市還包攬了國內城市中式燒烤品類佔比TOP10。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1000個東北人心中揣著1000個燒烤情結。每個人的心中都珍藏著幾家食材新鮮,手法一流的燒烤攤兒。夏夜涼風,啤酒,孜然,辣椒麵兒,烤肉串,這是勞累一天的平凡人,最大的 慰藉與享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