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2年退休,在单位每天几乎什么都不干,不关心单位的事,也没人理,这种人是什么想法?

清风云影590


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营盘是不断汰旧换新的,就象公司平台需要长久运营;而兵是有来有往,新老交替。当一个人几乎用一生的时间为公司奉献或者做了多年的价值付出之后,我们大部分的国企或者事业单位还是非常人性化地处理一一虽然还有一半年退休,但是默认他已不在状态,和谐交接,难道非要背上一个"飞鸟尽,良弓蔵,狡兔死,走狗烹。"的骂名吗?毕竟谁都会有退出职场这一天。卸磨杀驴的事是绝对不可以干的。除非严重违法违纪。

而对于即将离职退休的老员工来说,也会认真考虑退休后的生活安排:是含饴弄孙,还是种花养草,是学习一些新的技能,还是闲不住再找份工作发挥余热。百人百态,不一而足。所有的想法,其实都是在有退休金的护持下,过一份为自己,为家人可以自我选择的较为理想的生活。至于在单位什么事也不干,什么也不理,说实话,这都在公司和自己的默契里。能够有始有终仼劳仼怨地干到退休那一天固然令人起敬,但工作了大半辈子最后为自己谋点私利领导也都一切尽在不言中。其实他们更怕快退休的人心有不忿和他们硬杠,会里外不是人。为自己的声誉着想,不算太出格的事睁只眼闭只眼就算了,无欲则刚的人惹不起啊!

所以对于这些行将退休的老员工来说,请保持我们的敬意,毕竟我们也会有这一天,而这些老员工们也在适应无职一身轻的状况,虽说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也该歇歇了,但怎么歇,还是需要象职业生涯规划那样有些个筹划的。夕阳红正是他们的向往。多些宽容,多些情怀,我们的世界会多一种色彩,一抹人情味。


蓝色背包哥


我就是这种情况:

2017年8月,我所在的县第三中学撤并到一所新开办的实验学校。我原任副校长,主管学校总务后勤工作,撤并后,教育局领导找我谈话:一,年龄大了,让年轻同志上,二,挂个虚职,正股级干部。

到了新学校后,没有安排我任何行政工作,也没安排教课,仅安排担任学校报刊分发。

我从事学校管理工作22年,至今离退休还有两年,我也觉得整天闲着没事不好!但我一个退居二线的老同志,我能主动去做什么?学校新班子新领导们的工作根本就不需要我去扦言,至今两年多了,学校各种管理方面的会议都没有让我参加过一次,我也觉得参加了也没有意义了!

所以,退下来的老同志,临近退休了,单位上的事最好不要去扦手扦言,保持沉默是最好的。

责怪老同志不负责任,其实是错怪了老同志,不理解现在的领导的意图,是一种错误的理解和认识。


知乎天命


我就是单位这样的人,单位领导比我年轻10多岁,中青年一大把,人家给我什么任务也不分了!我实际处在尴尬的境地时多,去年省上某部门征文,剩10天,领导打电话要我帮忙,我勉为其难,给给完成了,发过来的文件中,要求作者并一名领导开会,但正式会议没通知我,年终总结,向上级汇报,说单位参加省上征文获3等奖之类,就没人提到我,我也没脸面问!自己在如此环境中,能不知夕阳西下,气息奄奄的味道么?在以官职大小决定人生价值的当今,他们早视我为累赘!我想这样的老人不止我一个吧!青年人见了都不好称呼


月涌大江流795


正所谓退休前见人品,很多人年轻的时候是无法区分的,只有到了快退休之前,无法提拔了,职位也到了天花板,才能分辨。


我单位里面有个老李和老张,都是我的前辈,我参加工作的时候,他们都是年轻的干部,那时候身壮力健,两个人的工作都很积极,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但是到了他们快五十岁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老李还有几年就要卸任科长了,但是他工作还是加班加点,早上7点多就到办公室,开始整理办公室的卫生,他从来不用阿姨帮忙搞卫生,凡事都是亲力亲为,有时候当天工作做不完还要加班完成,他经常对我说:当日事要当日毕。很多时候我都开玩笑跟他说:你干嘛这么认真呢,你都快退休了,老李笑着对我说:我还有几年就退休了,所以我要珍惜在位的时间,努力为人们服务,退休后我再好好休息。


反倒是老张这个人变化挺大的,经常迟到早退,满腹牢骚,私下经常跟我说:我都快退休了,反正事情慢慢干,如果你们谁要急的,那就自己做,不要催促我,偶尔还对积极工作的我冷遭热讽。


老张之所以这样肆无忌惮,是因为现有的体制下,他只要不犯严重错误,领导和组织都拿他没办法,不能开除,不能处分,甚至奖金也不能扣除,领导也希望他早点退休,用他的编制重新再进一个人。


这个年纪的人,领导对他也降低要求,只要不吵不闹,不过分要求,哪怕工作少做一点,领导已经很满意了。


为什么老张会有这种想法呢?


1、把升职加薪当成目标


老张觉得这个时候职位已经到顶了,不可能还能有升迁,以前年轻的时候干劲十足,是当初有盼头,还有机会升职加薪,所以火力全开,现在就算加班加点也没有用,不管再怎么努力付出都不能再升职,所以慢慢就什么事情都不想管了,只是在等退休。


2、做这个事情有什么好处


老张凡事都会算计,做了这个事情对升职有帮助,立马干,做了这个事情对升职没有帮助,那我不干。以前还经常在我们面前说某人的资格不如他,某人的能力不如他,自己要不是某个领导不开眼,早就提拔了他了。


3、心态发生变化


老张心态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心理上认为自己可以放松下来,不愿意面对工作中的事情,把工作当成自己的负担。而且经常都会埋怨同事,埋怨领导,给他安排的事情太多了。面对工作采取了回避的态度,经常就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持丰富的经验,喜欢倚老卖老,尤其喜欢对年轻人指指点点。


关注@令狐开讲了,专注职场领域,致力于让更多的人活的更明白、更清楚、更成功!

令狐开讲了


干了一辈子了,离退休还有两年,真好轻松的过度一下,适应退下后的空闲!不该对这些老人再说三道四了!还是厚道些好!


教堂下


反正过不了多久就退休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好,省心,省事,也省力。

后台有一位朋友的留言就是如此,他在机关事业单位上班,离退休还差几个月,但他真正闲下来却是两年之前。

两年之前他特别焦急,因为自己就如同一个局外人,想要干活却不知道怎么干,他之前所从事的工作已经有人接手,而他如同一个摆设。那段时间,他很焦急,因为他害怕在退休之前便被辞退,最重要的是他所从事的工作已经分离出去,而他每天如同一个闲人一样,每天三点一线,即轻松又紧张。

就这样,在焦虑中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发现并没有人管他,领导也没有想要请退他的意思,他才安心下来,清闲到现在。

他在留言中说,他现在在单位如同空气,只要每天按时上下班,根本没有人管他,也没有人理会他,而他,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

之前是他想要找事做找不到事做,现在是他每天除了消磨时间,不会再想着任何主动找任何事做。

这种情况可以理解,虽然他很清闲,但他起码曾经主动想要去改变这种现状,主动去找过事情做。

回到问题上来,还有不到2年退休,在单位每天几乎什么都不干,不关心单位的事,也没人理,这种人处于什么心态?

这种人处于什么心态,要看他处于什么立场。

如果是因为他找不到事做或者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再或者说自己的工作已经被人取代,自己充当的角色形同摆设,那么这是可以理解的。

作为员工来讲,他不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那么这时候管理层也对其不闻不问,不理不睬,员工什么都不干责任在于管理者的分工除了问题。

但如果管理者给此员工安排了工作,此员工在单位还什么都不干,不关心单位的事,那么是员工的不对。

作为员工,既然还没有选择离职,那么就有责任与义务做好领导安排的工作,即便领导没有安排工作,那么也有义务关心单位的事,不然就是一位不合格的员工。

所谓在岗一天,就得敬业一天,作为员工既然你还在用人单位工作,那么就要遵守用人单位规则与维护用人单位利益。


肖军说职场


我见过2种退休人的状态,这2种人是两个极端。

第一个,我大伯,提前3年内退,退下来后,两耳不闻单位事,一心就去钓大鱼。后来家人不让他往远的湖边跑,他就在郑州紫金山公园,那里有个钓鱼的小铺子,他每天早上去那花钱钓小鱼,钓了放,放了钓,不图钱不图鱼,就图个乐子。

第二个,我远房大爷,他在公职机关退下来后,一刻也没闲着,先是返聘,返聘到70多,实在是不行了,就开始管理老家的一个商会,一个70几岁的人了,整天跑来跑去参加各种活动,剪裁,忙的不亦乐乎,生怕自己跟不上步伐。 这是我见过的两个极端。你说的那种应该是我大伯这种,不关心单位的事,不理人,也没人理。

其实这种人,可能是两种情况:

第一是在单位本来就混的一般,马上要退下来了,也不想得罪人,别人呢,也是看他快退下来了,无利可图,也就不上赶着巴结。大多数人都是唯利是图,没有利益支撑,那门可罗雀是必然的。

第二是在自己看开了,本来就是快退下来的人了,辛苦一辈子,平平安安退下来,拿着养老金,比什么都强,懒得管太多人情冷暖,都是没用的东西。所以你不理我,我倒还谢谢你了。


职场精髓


我妈就是这样的,体制内工作,2018年端午节尿毒症住院开始透析,每周三次,没有办法上班。按照正常时间,她应该是在2020年5月退休,期间刚好两年。


得病之后,基本没有再去上班,连混日子都算不上吧,期间,分管领导找过谈话,意思是说要不就病退下来,把机会留给年轻人。我妈是高级职称,事业单位,高级职称聘任也是有指标的,所以她不退,意味着有的人就没有机会上,影响别人工资水平。

我们一家商量后,觉得虽然病退比正常退休的工资会少一些,但是领导既然都要求了,自己身体又不允许继续上班,那就退吧,退了回来安心养病。

2018年底,我们把相关病退资料都交上去了,等市人社局通知,结果却被驳回病退,说尿毒症需要连续透析一年以后才能申请病退。


于是,我们一合计,透析一年后再申请,等办下来离正常退休的时间也就差不了几个月了,提前这么几个月,退休后工资还要少一截,感觉也帮不了别人什么,还让自己紧吧了,于是就算了,等到今年5月走正常流程退休就好。

其实,有的时候并不是说还有两年就混吃等退休,有的时候也确实身不由己。像我妈每个月工资一多半都交医院去了,这还是国家提高了尿毒症透析的报销比例后,如果没有医保报销,我们根本承受不起!我们也想给大家方便,不愿一直占着位置,但是规定也多啊,不是你想退就能退得了的,所以,经历了我妈这事,我就特别理解那些老同志,希望大家也能多理解下他们!


晓琴是谁


我觉得这种事情第一得分人,第二得分单位

1.兢兢业业的人


有的人属于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自己的活干的特别好,无论自己是什么岗位,这样的人心里都会有一种信念,那就是只要在这岗位上一天,就要干好自己的工作。如果有的人因为年纪大了,单位的领导一个比一个年轻,他们更喜欢把活安排给自己年轻的职工。年纪大的,尤其是快要退休的人想多干都没机会,感觉自己慢慢被边缘化了。有心想干,也没机会,久而久之肯定是什么也不管了。

2.浑浑噩噩的人


很多人从年轻都是浑浑噩噩,天天混日子一样,这样的人难不成还能年纪大了更优秀吗??不可能!58岁的年龄,还有两年退休,浑浑噩噩的对单位一切事都不关心,拿工资吃闲饭,这样的人每个单位都有,而且和年龄没关系。有很多年轻人一样混日子,吃闲饭,活不好好干,天天混吃等死。这样的人之所以没有解除合同,一是法律保护这些距离退休不足五年的人,二是很多人否惯着他。

3.单位风气不一样

别说我们小时候学的南方的橘子到了北方是苦的,就是人也是一样的。每个单位的风气不一样,比如说有些领导看不见那些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干活的人,天天就喜欢那些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人,无论是分奖金还是晋升,踏踏实实干活的人得不到任何的好处。如果在这样的单位干活,大部分人都会变得浑浑噩噩,混吃等死。当然,也有极少部分人依然会踏踏实实干活。如果单位风气好的话,单位必然是所有人坚守岗位好好上班的。无论年龄大小,都以工作,奉献为荣。


HR杂谈


哈哈哈哈,我55了,虽然调来现在的单位才九年,但由于随和性格,让我很快适应并融入新工作和新环境。尽管不担任任何职务,但绝大部分同事都愿意和我吹大炮,领导知道我当过原单位一哥,形式上还是表示尊重,纵然有一堆严肃的制度规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