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日本翻译官,也是台儿庄大捷幕后的“英雄”,死后仍被骂汉奸

他是日本翻译官,也是台儿庄大捷幕后的“英雄”,死后仍被骂汉奸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感慨写道:“何君(指夏文运)冒生命危险,为我方搜集情报,全系出乎爱国的热忱。渠始终其事,未受政府任何名义,也未受政府分毫的接济。如何君这样的爱国之士,甘作无名英雄,其对抗战之功实不可没。”

引子

1912年,清政府被推翻,民国正式建立,国内派系林立,军阀横行,各派别由于内部和外部的斗争激烈,为了保存实力或谋取利益,某党派或个人投靠侵略者,此类被称为汉奸。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就出现了许多为日本人卖力的汉奸,如汪精卫、陈公博、丁默邨等人都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汉奸。但是也有些“汉奸”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背负着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罪名,冒着生命危险为中方提供日本情报,就如夏文运

他是日本翻译官,也是台儿庄大捷幕后的“英雄”,死后仍被骂汉奸

夏文运


一颗读书的“苗子”

夏文运,满族,1905年出生于辽宁省。幼年时期居住在大连金州城的夏家祖屋中,由于其自幼聪慧,长得又白白嫩嫩,深受其奶奶喜爱,并且奶奶还觉得夏文运像是一颗读书的“苗子”,支持其读书。

夏文运在其十二岁时考入了关东州公学堂南金书院高等科,十四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日本人开办的旅顺师范学堂,在其毕业后,得到了满铁公费,以交换生的名义远赴日本留学,就读于日本广岛高等师范学校。于1932年毕业,之后就回到了中国。

他是日本翻译官,也是台儿庄大捷幕后的“英雄”,死后仍被骂汉奸

夏文运(后排右一)


报效祖国,万死不辞

“九·一八事变”后,夏文运失业在家,由于其学历过人,精通日语,有日本留学经验,经人介绍,担任伪满洲国军政部秘书兼翻译,之后又担任了日军参谋部第二课课长和知鹰二的翻译,深受日军器重,结识了日军高层人事。由于在日语中“夏”与“何”发音相似,因此夏文运又名“何益之”。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夏文运认识了李宗仁,被李宗仁一语点醒,当场向李宗仁表示:“如有机会替祖国报效,万死不辞!”李宗仁见其语气诚恳,让其做秘密情报人员,刺探日方的机密,因此夏文运成为了潜伏在日军身边的特务。

他是日本翻译官,也是台儿庄大捷幕后的“英雄”,死后仍被骂汉奸

李宗仁


台儿庄大捷幕后的“无名英雄”

在抗战期间,夏文运凭借着与和知鹰二的密切关系,获得了许多重要的日军机密,并多次向李宗仁提供日军情报。在台儿庄战役时,及时的向李宗仁提供重要情报,阻止了板垣征四郎的日军第5师团与矶谷廉介的第10师团会合,歼灭了日军两万多人,并缴获了重大武器包括大炮31门、装甲汽车11辆等,使得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台儿庄也因此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

因为夏文运是潜伏在日本人身边的卧底,其真实身份无法公开,因此被人们骂为汉奸、卖国贼,其父母的坟墓也因此被人破坏。抗战结束后,夏文运依旧背负着汉奸、卖国贼的罪名。

他是日本翻译官,也是台儿庄大捷幕后的“英雄”,死后仍被骂汉奸

台儿庄大捷


两个日本夫人

夏文运大夫人那氏,是由父母包办,并且比夏文运大8岁,那氏为其孕育了两女一儿,分别是夏桂枝、何蔚敏、夏尊江。

二夫人佐佐木,日本人,是夏文运在日本读书期间的同学,婚后两人并没有子女。

三夫人陈桂珍,比夏文运小16岁,为其孕育了两个女儿,分别是夏碧蒂、夏绿蒂。

四夫人藤田智荣,日本人,是夏文运沦落到日本时,认识的护士。藤田智荣比夏文运小25岁两人孕育了一儿一女,分别是夏尊潮、夏蒂子。

1978年11月15日,夏文运因病去世,葬于公墓东京上野林光院。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于今日头条首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