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去世时,为何当时身边没人?与其生活习惯有关

清末民初以后,随着新思想的涌入,民众思想很活跃。特别是妇女的解放,当时出现了很多有才气的女人,比如

林徽因、萧红、石评梅等人都称为才女。“民国才女”的叫法很笼统,既有清末民初的那些才女,也有后来成长起来的才女。但在这些才女中,其中张爱玲是近些年来被人推崇的一位。


张爱玲去世时,为何当时身边没人?与其生活习惯有关


张爱玲出身名门,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而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父亲是少爷型的人物,母亲则是新式女性。在这样一个家庭影响下,张爱玲从小就才华横溢。不过让张爱玲备受诟病的则是他后来跟了汉奸胡兰成,1947年6月两人分开。


张爱玲去世时,为何当时身边没人?与其生活习惯有关


张爱玲此后赴港为美国人做事,1956年与美国赖雅结婚,直到1967年赖雅去世。张爱玲文章在这里暂且不说,但这位才女在美国最后日子过得很清贫,而且死时身边没人。


张爱玲去世时,为何当时身边没人?与其生活习惯有关


晚年生活

张爱玲晚年居住的地方很简单,并没什么家具,只有一张写字台,一沓纸盒。据说她晚年所写的《小团圆》、《对照记》等作品就是在种环境里完成的。

张爱玲屋里有台电视,她喜欢躺在床上看电视。据说张爱玲是靠看电视忘记病痛和催眠。张爱玲晚年一个人生活,没人敢去打扰她,而且她也不邀请任何人去。关于她晚年生活,有人在她去世后,在其家中推断出她晚年生活状况。


张爱玲去世时,为何当时身边没人?与其生活习惯有关


张爱玲家里没有箱子,据说她嫌搬家麻烦,而用了很多纸袋,盛放自己的衣物和其他杂物。而且浴室里只是一些一次性纸巾,还有随时用完扔掉的橡胶拖鞋。她死后家里还有几包没拆封的沐浴用的拖鞋。

就连厨房里用的餐具都是一次性的,比如纸碗、塑料刀叉,用完就扔。家里的金属餐具都未拆封。不过咖啡壶是张爱玲经常用的。

张爱玲还有一小仓库,里面有她的英文著作及一些文学的手稿。这是张爱玲晚年隐居在美国洛杉矶的公寓里情况。她曾在文章里提到过她所住的公寓:“厌倦了大都会的人们往往记挂着和平幽静的乡村,心心念念盼望着有一天能够告老归田,养蜂种菜,享点清福,殊不知在乡下多买半斤腊肉便要引起许多闲言闲语,而在公寓房子的最上层你就是站在窗前换衣服也不妨事”。


张爱玲去世时,为何当时身边没人?与其生活习惯有关


不过张爱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经常换公寓,1984年至1988年的三年里,她平均每周搬一次家,据统计她搬了180次家。她给好友写信说过搬家的事。据说晚年张爱玲在家中,不见客人,不接电话,吃快餐,而且她通宵都开着电视与电灯。她既不与人来往,还怕黑,这就是张爱玲的晚年生活状态。

悄然离去

1995年9月8日,离中秋节还有两天,当地洛杉矾警署的警察,在罗契斯特街公寓一个房间里。一个穿红色旗袍的华裔老太太,安详地躺在屋里一张精美的毯子上去世了。旁边还有稿纸以及没合上的笔。这位老太太就是张爱玲。

据资料记载,发现张爱玲死亡的这一天中午,张爱玲把遗嘱的执行人林式同接到张爱玲伊朗房东女儿的电话,房东女儿告诉林式同,张爱玲去世了。

林式同当时不相信,因为前几天前还通过电话,但房东女儿告诉他,由于没发现张爱玲房间有声音,就报了警。


张爱玲去世时,为何当时身边没人?与其生活习惯有关


林式同是谁?

林式同是张爱玲朋友庄信正在美国大学的同学,林式同最初不认识张爱玲,是庄信正托付他照顾张爱玲。

当林式同听说伊朗房东女儿报警后,才知道事情不好,于是他决定马过去一探究竟。他刚要走时,就接到电话,原来是洛杉矶警察局打来的电话,林式同这才确定,张爱玲已经去世了。

当林式同到达张爱玲住的罗契斯特街公寓后,他看到警察和房东都在忙碌着,因为要确定张爱玲的死因。但经过法医检验,张爱玲死于六七天前,死因是心血管疾病。林式同只知道张爱玲平时有牙痛和皮肤病,但没想到是心血管疾病。


张爱玲去世时,为何当时身边没人?与其生活习惯有关


由于张爱玲平时不让任何人进她的家,林式同也是第一次来过。他看到电视开着,灯还亮着,张爱玲躺在一张行军床上,很安详的样子。张爱玲还把各种证件和信件都放在门边显眼处,显然临终前已经意识到不久于人世,提前进行了整理。


张爱玲去世时,为何当时身边没人?与其生活习惯有关


遗产分配

张爱玲晚年已经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因此,对于她仅有的遗嘱提前进行了交待。林式同作为张爱玲遗嘱的执行人,公布了张爱玲的遗嘱:所有财产赠给宋淇夫妇,死后立即火化,不举行追悼会,如果死在内陆地区就将骨灰撒在无人处。最后张爱玲的骨灰撒到太平洋。


张爱玲去世时,为何当时身边没人?与其生活习惯有关


更多关于张爱玲的资料,请用今日头条APP搜索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