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宋為什麼一直內鬥不斷

宋明帝劉彧晚年因為害怕他的弟弟們會來篡奪他兒子的皇位,把他幾個弟弟休祐、休仁、休若殺死,只有一個休範因為才能不足免於一死。特別是休仁,和劉彧年少時是非常好的玩伴,劉彧當初在前廢帝劉子業時期,和休仁、休祐一起被召進宮中,因為肥胖原因經常被劉子業稱作肥豬,還差點被劉子業殺死,是劉休仁在旁說了好話才保住性命,因為猜忌,便把親情友情全然不顧,讀來實在心酸,權力的遊戲從來是如此殘酷冷血。要說劉氏南宋,從劉裕開始,雖然這個草根皇帝雄才大略,可是在家庭和皇權的問題上做的實在不好,他的兒子劉義隆就曾經為了權力剪除自己的親弟兄,給後人一個很差的示範,宗室內鬥貫穿整個劉宋一朝,給了蕭道成可乘之機。

劉宋為什麼一直內鬥不斷

劉彧



這當然不是劉宋朝的專利,自古王朝內鬥的事也沒少發生,為什麼單挑劉宋講呢?我覺得有兩個方面。

  1. 第一是劉宋一朝忠臣、名將、大學者很多,它完全是有一統天下的潛力,但從劉裕手下名將沈田子、王鎮惡內鬥開始,這裡面的權力制衡就出現了異常,我認為可能和北方南渡士族有關,在東晉時期,北方士族的權力中心是王瘐桓謝幾大家族,另外如郗鑑、陶侃之類的家族都是從北方遷過來的,世家話語權很大。劉裕上臺後,本身劉裕是一個北方流民,草根出身,跟隨著晉室南渡,後來他在謝玄北府軍裡快速成長,依靠內憂外患的戰功一步步掌握權力中樞,雖然他聲稱自己是劉邦後人,其實已經就是普通人,身上的草根痕跡是抹不去的,在世家門閥勢力盛行的晉朝,他的成功刺激了很多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不是傳說,大家都不甘人後,試圖給自己尋找一個舞臺,激化了內鬥的潛在因素。更重要的是他並沒有處理好家庭和皇權的關係,使得劉義隆在位並不能按部就班,這就暴露出他草根的缺陷,如果當時換作是謝家或者其他世家掌權,我敢說這種權力的平衡會好很多,因為他們有這種世代接替的傳統,現在流行說血脈,世家確實流淌著一種貴族血脈,他們的家教、見識決定著他們生下來就會做很多權力上的支配,這不是瞧不上劉裕草根身份,而是當時這個環境,劉裕不比亭長劉邦,也不比癩和尚朱元璋,在當時權力的話語權很大程度是世家說了算,甚至北方在五胡亂華破壞了上百年,到了北魏,世家依然有很大話語權,哪怕拓跋燾因為世家和宗室的矛盾,借國史案清除了一批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這樣的豪門,依舊改變不了這個局面。所以像劉裕這種一上臺就大肆任用寒門,宗室又沒有傳統,世家遭到冷落後,扇陰風鼓邪火肯定是少不了的。大內鬥由此而來,也不奇怪。
  2. 第二個呢,劉宋雖然人才濟濟,北邊的魏王朝也是蒸蒸日上,歷來人只要找不到出路,就會窩裡鬥,窩裡鬥還能和北方保持長期的南北穩定,說明南方除了依靠地理因素,依舊有很大的潛力沒有被釋放,試想,如果劉宋一朝能做到君臣和睦、上下一心,不說恢復漢朝榮光,起碼攻滅後秦,黃河以北沿線的地區能夠守住,長安在劉裕攻下沒兩年就被赫連勃勃拿下,這很大原因就是劉裕把十一歲的小兒子劉義真留在長安,節制王鎮惡和沈田子兩個功臣,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造成第一輪大內鬥,不然赫連勃勃也不能那麼輕易拿下長安,北魏又乘火打劫,讓黃河以北喪失的那麼快!有黃河以北和沒有的區別是很大的,特別是長安、洛陽,依靠河南、河北、山東、關中這樣的人口、地勢重地,北魏氣候也不會養成如此之大!這當然是事後諸葛亮了,就是說劉宋的潛力和機會存在著,卻因為種種因素走成了另外一個局面,實在令人嘆惋!
劉宋為什麼一直內鬥不斷

東晉末期時局圖

劉宋為什麼一直內鬥不斷

劉裕北伐圖



今天讀《資治通鑑》到劉彧殺兄弟這段,心潮湧動,權力的鬥爭,人性的轉變,大業的走向,統統在幾行幾頁中淋漓盡致的體現著,我自己也在一家企業做著一個小管理,也略知權力政治和企業發展的複雜性,考慮的事多是人與人之間的算計制衡,還夾雜著一點做實事的心,也見到了各種各樣的嘴臉和心思,發現我能力如此之弱小,很多情況局面紙上談兵非常簡單容易,落到實處,難度大到讓人寢食難安,有時仍舊做不好,可別人用另外一種方式打開了局面,你說天賦也好,取巧也罷,別人就是技高一籌,甚至依靠特殊關係可以不用那麼焦慮,依然順風順水,所以真的無法去批駁古人,他們在當時當地的那種環境,或許他們已經做得很好了,鬼知道他們面臨多少制衡呢?一些事情落到實處又有多大的可操作性呢?但人我覺得有時候說不清,那種人定勝天,或者雄才大略力挽狂瀾,你真的得相信天之驕子這個說法,劉宋做不到的事,註定就是要楊堅來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