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厭惡到偏好,轉變風險觀念,利用"反脆弱性"找到破局機會

對於風險,我們總有很多誤解:

  • 不願意承擔風險還想掙大錢;
  • 幻想把風險降到零;
  • 面對風險總是存在賭一把的僥倖心理

你聽過火雞的故事嗎?

農場裡養了一堆火雞,火雞的生活一直很好,直到感恩節的前一天,所有的火雞都被宰殺了。因為感恩節有一個習俗,吃火雞。這個故事讓我覺得,很有必要重新認識風險和波動。

疫情對於很多人的打擊都很大。如何才能不成為火雞?今天將會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討論:

  • 三元結構:脆弱性,強韌性,反脆弱性;
  • 哲學家的智慧以及處世之道;
  • 我們可以採取的策略,這樣就可以避免“火雞問題”。

一、三元結構:脆弱性,強韌性,反脆弱性

1.反脆弱

面對一些突發的事情,每個人的反應都是不一樣的。其實,這也跟行業有關。

很多服務行業都等著過年期間大賺一筆,結果遭遇了滑鐵盧式的大跌,天天計較損失,越想越肉疼,簡直要過不下去了。這樣的人,是脆弱的。

有些企業,想著總要做點什麼,挽回一些損失。比如,把餐飲的員工,調到超市去當打包員。也有一些餐飲行業,開始自產自銷,給客戶配送服務。

當然,最厲害的,就是非典期間,被隔離的馬雲的公司,反而孵化出了現在的大型購物類app。這就是反脆弱的表現。

從厭惡到偏好,轉變風險觀念,利用

聽起來,反脆弱性質的東西,簡直像開了掛一樣的厲害,越是災難發生,越是生命力頑強,生長越旺盛。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具有反脆弱屬性呢?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那麼,什麼是反脆弱?

作者塔勒布給出的定義是,反脆弱性:有些事情能從衝擊中受益,當暴露在波動性、隨機性、混亂和壓力、風險和不確定性下的時候,它們反而能茁壯成長和壯大。

2.三元結構

《反脆弱》作者塔勒布揭示出一個道理,事物具有三元結構:脆弱性,強韌性和反脆弱性。區別在於,他們對於承受風險和波動的態度和能力不一樣。

脆弱是說,風險波動中,失去的大於得到的。反脆弱則可以從風險中得到收益,而且這個收益大於損失。具有反脆弱屬性的人或者事物,就像打不死的小強,越挫越勇。比如,風可以吹滅蠟燭,但是卻可以扇起大火。

從厭惡到偏好,轉變風險觀念,利用

我們舉幾個栗子。

希臘傳說中,有一個阿諛奉承的大臣叫達摩克利,暴君在他頭上懸了一把劍。達摩克利是脆弱的。雖然有權力,但是刀子就在頭上,時刻都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一旦刀子落下來,毫無還手之力,一招斃命。達摩克利是脆弱的

龐貝古城是強韌的。根據歷史記載,這個城市被催過過好多次,每次災難結束,勤勞的人們都會再次重建古城,一切恢復如初,井井有條。

九頭蛇怪就具有反脆弱性,每次砍掉一個腦袋,他都會新長出兩個腦袋。凡是不是殺死我的,都使我變得更強。

二、哲學家的處世之道

1.斯多葛學派哲學家:塞內加

哲學家塞內加是羅馬帝國最富有的人之一。他說過一句話,財富是聰明人的僕人,愚笨者的主人。

從厭惡到偏好,轉變風險觀念,利用

他曾經遭遇過不幸事件,後來他在自己的文章中說,我一無所失。不僅是他,斯多葛學派的創始人遭遇海難之後,也說過類似的話,他說,我十分幸運,現在了無牽掛,終於可以潛心鑽研哲學了

為何他們可以損失看得這麼“輕”?因為他們建立了強韌性,避免情緒對自己的損害。

心理學上有“損失厭惡”這種說法,損失100塊的感覺,遠遠大於得到100塊。對於一個富豪來說,失去財富的痛苦,遠遠大於得到同樣金錢的快樂。

塞內加的方法就是,通過心理練習,弱化財富在自己心中的地位。這樣,發生意外,就不會受到強烈的刺激。他也是這樣做的,每次外出旅行,他都會帶一床被子。因為如果發生海難等意外,他有這個被子用來睡覺。

這其中蘊含的道理就是,每次都預想到最糟糕的狀況,把這個情況給明確化,明晰化。如果在開始就能接受最糟糕的狀態,那麼,即使真的發生什麼,就不會那麼恐慌了

《反脆弱》的作者塔勒布,受到塞內加的啟發,自己寫了一封辭職信,放在櫃子裡,保存。假裝自己已經辭職,這樣,保持一種自由感。心態放平了,工作起來,就沒有那麼多情緒的困擾。

發生波動和意外事件,從中

受益大於損失,那麼這件事情就具有反脆弱的屬性。這種智慧,讓我想起古代的一個小故事。

窮和尚想去南海,於是找富和尚商量。富和尚說,我幾年來想要僱船沿著長江下游,尚且沒有成功。子何恃而往?窮和尚說,吾一瓶一缽足矣。

等窮和尚從南海歸來,再去找富和尚,富和尚羞愧難當。

2.哲學家泰勒斯

先來講一個可以發財致富、但是依然選擇鑽研哲學的哲學家的故事。

從厭惡到偏好,轉變風險觀念,利用


泰勒斯(Thales)是古希臘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當時有一種說法,“有能力的人經商,其他人從事哲學”。他受夠了這種說法,於是,做了一件事,讓所有的人閉上了嘴巴。

他用很少的代價,以很低的租金租用了當地所有橄欖油壓榨機的季節性使用權。那一年,橄欖大豐收,泰勒斯賺取了一大筆收入,讓嘲笑他的人閉嘴。這筆錢還可以讓他繼續潛心研究哲學。他向所有人證明,我不是因為窮才說不喜歡錢,我是真正喜歡哲學。

在這個租賃合同中,他沒有義務,只有權利。符合反脆弱的屬性。


從厭惡到偏好,轉變風險觀念,利用


我們接著聊“可選擇性”。只有面對選擇,並且有選擇權的時候,我們才能知道,自己喜歡的是什麼。就像那個著名的伊索寓言,吃不到葡萄,狐狸就說,葡萄是酸的,為吃不到葡萄編造了一個藉口。

泰勒斯因為已經得到了財富,他有選擇權,選擇了繼續研究哲學。他可以說,自己喜歡哲學。

不止如此,泰勒斯現在有了更多的可選擇權。因為,他有錢了,不需要資助了。這樣,他就不必告訴資助他的人,他要做什麼。因為已經實現了財富獨立,即使不知道自己想要去哪兒,自己可能產生怎樣的成果,他也可以繼續往前走。

選擇權的一個屬性是,不關心平均結果,只關心有利因素。損失限定在一定的範圍之內,損失很小,而收益可以做到無限大。擁有了選擇權,不必做到每次都正確,不需要太多的智力,洞見,技巧。應該怎麼做呢?

反脆弱的屬性是:收益大於損失,因此,一方面,避免自己犯愚蠢的錯誤,不要做不明智的事情。另一方面,不斷付出成本很小的“試錯”。

因為在試錯的過程中,最大的損失是已知的,而一旦成功,則可能獲取很大的收益。

比如,賈森·卡拉卡尼斯寫過一本書《富人思維》講述如何進行天使投資。裡面提到,不需要每次投資都正確,只要投資中有一兩個“獨角獸”公司,就可以產生很大的收益。那麼,如果投資很多公司,一家獨角獸公司都沒有投中,怎麼辦?你損失了7%的資產。

原話是:

如果你有250萬美元的淨資產,想成為一名天使投資人。最差的時候,你可能損失淨資產7%左右,但是一般損失應該是1~3%,盈利20%。


從厭惡到偏好,轉變風險觀念,利用


知名投資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失敗多少次都沒有關係,只要對一次就夠了。

選擇權=不對稱性+理性。每次看到不對稱性,他就看到了選擇的機會。理性之處就在於,不拒絕顯著優於從前擁有的某種東西。

注意:承擔風險不是賭博,可選擇性也不是買彩票。

三、怎麼才能不當火雞?

1.槓鈴策略


從厭惡到偏好,轉變風險觀念,利用


《反脆弱》中提出了槓鈴策略,是一種反對平庸和折中的策略,說的是同時採取截然相反的兩種策略。

舉例來說,一個朋友,連續多年從事最穩定的工作,然後從事最具風險的工作。一個作家,只需要用其中的60天密集從事寫作,其他的300天“什麼也不做”。用這個思路,選擇一定的投資組合,不僅僅是為了攤薄風險,更是為了最大化利益。

這樣的槓鈴策略具有韌性,符合反脆弱屬性,可以在波動和風險中生存下來。選擇天平兩端的極端策略,拒絕折中和平庸。或許能帶來很多啟發。

2.投資對象為“人”

不要以商業計劃為投資對象,而以人為投資對象。最好尋找在職業生涯中能夠換6到7種,甚至更多種工作的人。


從厭惡到偏好,轉變風險觀念,利用


馬克·安德森是硅谷著名投資人,他非常看重“人”這個因素。

在投資中經常會犯兩種錯誤:一個是投資的項目失敗,另一個就是沒有投資成功的項目。大家都容易忽略第二種錯誤。所以,如果當初在收到商業計劃書時就將這些計劃撕得粉碎,只看簡歷,結果會更好。如果只單純地評估人,會做得更好。

所以,在面對選擇權的時候,不要只是看最表面的文字介紹,要深入背後,看看其中的人是什麼。

3.可選擇性

上文已經提及,只有具備了可選擇性,才能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是什麼。如果想要找到一個出路,或者說解決問題的方法,先要尋找,梳理出自己的可選擇性,自己具備的選項。對於自己想要從事的業務,工作內容進行排名。

4.開放式回報

最好選擇有開放式而非封閉式回報的業務。封閉式回報的業務看似穩定,沒有壓力,然而,這樣的工作,需要對付的是黑天鵝事件。一個看似沒有風險的工作,偏好穩定的事物是脆弱的。

選擇有開放式回報的業務,就是選擇了波動偏好,是具備反脆弱屬性。

結尾

《反脆弱》發現並且命名了反脆弱這個屬性。擁有反脆弱屬性的事物,遇到挫折和風險只會越挫越勇。這篇文章回顧瞭如何具備反脆弱的屬性。還是那句話,風可以吹滅蠟燭,但是,卻能使火苗越燒越旺。那些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加強大。

明白了其中的原理,我們就可以調節自己,讓自己具備反脆弱的屬性。比如,古代的哲學家們,就明白這些屬性。跟著哲學家的步子,構建自己強大的心智模型,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