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何體統”說起,這才是符合我們社會最大體統的人(好文)

“成何體統”是一句口頭禪:“年紀這麼大了,做這種事,成何體統!”“你已做爸爸了,還講這種話,成何體統”你是個軍人,這樣穿軍裝,成何體統”……言下之意,如果不是大人,做這種事無妨;如果不是爸爸,講這種話無妨:如果不是軍人,這樣子穿衣服也無妨。

體統,究竟是什麼呢?這先得看“大人”、“爸爸”、“軍人”究竟是什麼。“大人”、“爸爸”、“軍人”都表現為一種身份,這種身份,在社會學中就叫做“角色”。從年齡來說,對小孩而言,是大人;從家庭關係來說,對兒女而言,是爸爸;從職業來說,對平民而言,是軍人。人在社會中,在各種社會關係中都要居一定的地位,也就是說要擔當起一定的角色。在一定的意義上,人就是他所擔當的所有角色的總和。

從“成何體統”說起,這才是符合我們社會最大體統的人(好文)

體統,就是在一定的社會中,人們按照社會的行為準則對一定角色的要求、期望和規定,用社會學的話來說,叫做“角色規範”。一個小孩淌著兩條鼻涕,至多被認為不衛生,但一個大人淌著兩條鼻涕,人們肯定要說不成體統;如果這位成人又從事著教師或外交官的職業,那簡直是奇恥大辱了。從這樣的小事也可看出,社會對不同的角色的規範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要做一個真正成體統的人,就要透徹瞭解我們社會對各種角色的規範並且要處理好自己所擔當的各種角色的關係。

從“成何體統”說起,這才是符合我們社會最大體統的人(好文)

那麼,這種關係應當是怎樣的呢?一言以蔽之:多樣而統一。為什麼多樣?因為社會生活很複雜,處理不同的人際關係,要求有不同的方式方法、言談舉止。用對同事講話的方式去同愛人講,當然太欠溫存;對孩子講話的口氣,同領導交談,當然太不敬。一處成體統的,在另一處就會不成體統。為什麼要統一?因為所有的角色規範,都打上了所在社會、所屬階級的烙印,有共同的要求;不但如此,而且,不同的角色期待是相互滲透的。例如教師,雖不在學校裡,但旁人只要知道你是教師,在其他場合也會以教師應有的規範來期待你。所以,在多樣中要時時不忘統一。

從“成何體統”說起,這才是符合我們社會最大體統的人(好文)

除了上述這一點容易使人發生“不成體統”之外,不成體統最易發生在新角色形成的時候。

如一個青年就業後,會不自覺地把做兒女或學生的體統直接用作“工人”的體統,就會發生自己滿是道理,但還要遭到別人批評指責的情況。當然,大而言之,時代變了,社會在進步,人還得不時調整自己的行為,以符合新的更高要求的角色規範。只有這樣,一個人不但在各種場合都是個受人稱讚的舉止有度的人,而且具有完整的良好品行作風,這才是符合我們社會最大體統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