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唱句山曲兒給你聽

「好文」唱句山曲儿给你听

唱句山曲兒給你聽

團拜會上,7歲小侄女唱了一首經典且流行的家鄉民歌《拉手手親口口》,聲音清亮、乾淨,神情投入、自然,男聲女聲自如轉換,還邊唱邊微微地搖晃著身子,“拉手手親口口,咱們倆個圪凹凹裡走”、“藍襖襖那個紅鞋鞋,走到哥哥跟前前來”、“想你呀真想你,實實兒地想死個你,睡到半夜夢見你,夢見咱倆一搭搭裡”……直到此刻回想起來,那純真無邪的樣子,那嘹亮純淨的歌聲,依然像在眼前、耳際。

「好文」唱句山曲儿给你听

蒙晉陝漫瀚調歌手準旗放歌。賀瑞紅攝

其實,這類民歌我們統稱為“山曲兒”,也有叫“酸曲兒”的,大概是歌詞內容比較酸溜的緣故吧,現在的正式名稱為“漫瀚調”(之前也稱“蠻漢調”),還是咱們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呢。百度百科上說,“漫瀚調是以蒙古族短調民歌為基礎、以漢族唱法為風格,精妙揉合而成的一個獨特的歌種。漫瀚調腔調熱情豪放,旋律樸實新穎,語言樸素無華,再加上句法整齊,節奏明快,又融合了鄉音土語,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山野風味,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在當地久盛不衰。”

在我看來,山曲兒跟晉陝蒙地區的信天游、爬山調、漫瀚調、二人臺、走西口、山歌、酒麴兒等都很類似,但靈活多變,無論唱詞還是曲調,往往演唱者就是創作者,隨口即唱、自由發揮,一曲多詞或一詞多曲的情況屢見不鮮。演唱一般都在親友相聚的場合,比如紅白喜事、生日喜宴等,多采用男女對唱的形式,配以簡單的民族傳統樂器如二胡、三絃、四胡、粗管笛子等伴奏,也有寂寞的牧羊人獨自在山樑上清唱解悶的。

山曲兒的內容多為情歌,主要表達對於心上人的渴望以及思念的辛苦,其樂曲結構短小,一唱一和,旋律起伏較大,具有北方高腔山歌的特點,唱詞熱烈、粗獷、大膽、直白、真摯、坦率,沒有半點忸怩作態,絕不似那種愛呀恨的無病呻吟、淺薄俗氣。由於歌者素質參差不齊,又可即興編造,也有極少部分唱詞過於露骨甚至下流,但瑕不掩瑜,它依然是家鄉人最美最好最精準最到位的情感表達形式,也是我們最深入骨髓的愛情啟蒙與幻想。我家爹爹年輕的時候就是因為唱了自己編的“胡麻開花藍各盈盈藍,要為朋友××蘭”,結果真的把心上人娶回了家。

一提起山曲兒,我的腦海裡首先蹦出來的一句就是“燈瓜瓜點燈半炕炕明,燒酒盅盅搲米不嫌哥哥窮”。初聽那時年紀很小,可是很奇怪,一聽到這樣的唱詞便會自然聯想到燈瓜瓜點起燈來的樣子,炕上只能照亮一半,另一半神秘而昏暗,燒酒盅盅裡的米只夠下鍋煮稀飯,但男女主人愛意融融,家裡充滿溫馨。那是多麼美好的景象呀,在我小小的心裡深深地紮下了根,以致直接影響到我成年後的婚戀觀,只要哥哥足夠愛,管他哥哥窮不窮。

還有一些唱詞堪稱經典,頻繁唱響,經久不衰。諸如“沙圪堵點燈楊家彎彎明,二少爺招兵忽撒撒的人”、“想你想得手腕腕酸,拿起那筷子端不起碗”、“我在圪梁你在溝,拉不上話話咱招一招手”、“蚧蛤蟆上山遭水災,十指指連心咱咋離開”、“二妹子好來實在好,走路好比水上飄”、“大不浪紅鞋沒後跟,哥哥你才是個好後生”、“山在水在石頭在,人家都在你不在”、“頭一回眊你你不在,你媽媽打了我兩鍋蓋;二一回眊你你不在,你大大打了我兩菸袋”、“三十里的明沙二十里的水,五十里的路上來看你,半個月看了你十五回,吃把哥哥跑成羅圈腿”、“打魚那個劃劃渡口口那船,妹妹坐上哥哥你來扳”、“雙山樑梁高來雙山樑梁低,我在那雙山樑梁圪凹凹裡等過你”、“大青山的石頭烏拉河的水,一路風塵來看你”……唱詞多用比興的手法,上句起興作比、鋪墊場景並提供音韻,下句切入正題,眼前的景象,身邊的器物均可入詞,信手拈來、隨心自在。唱詞還具有強烈的畫面感,三兩句就揭示出深邃的情感狀態或勾勒出逼真的生活場景,再配以獨特的曲調,情景交融,纏綿悱惻,聽來簡直勾魂攝魄。比較出名的曲名有《天下黃河》、《雙山樑》、《二道圪梁》、《栽柳樹》、《打魚劃劃》、《刮野鬼》、《三十里的明沙二十里的水》、《談不成戀愛交朋友》、《想你不想她》,以及現在比較出名的《拉手手親口口》等等。

印象中比較難忘的場景,有一年一位常年在蒙漢兩地走江湖當畫匠的親戚家娶媳婦,晚宴上,兩個蒙古族女人特別會唱,成唱了半黑夜,好幾個男人都不是她們的對手。她們的身形高大豐滿,皮膚白皙,看上去大方潑辣,唱起來聲音嘹亮,無論男人們唱句啥詞她們都能對答如流,一杯燒酒就這樣端在手上遞來遞去。有的男人眼看唱不過動了小心思,唱詞越來越酸,聽得旁邊的姑娘媳婦們都不好意思面紅耳赤想著開溜了,那兩個女人卻能淡然一笑,對上來的唱詞比他們的還酸,這下男人只得把酒喝掉乾笑兩聲換另一個接招了。從頭到尾,我睜著好奇無比的眼睛緊緊盯著她們的嘴巴,好像那兩張嘴巴會思考似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從容應對,鎮定自若,簡直令人大開眼界。

除了在事宴現場聆聽,那時還常在廣播裡、喇叭裡、收音機裡、錄音機裡聽到山曲兒,或者身邊的某個人,因了某種心情,忽然地來上兩句,也常聽到遠處山樑上牧羊人、半坡上耕地做農活的人們悠然自在的抒發。離開家鄉後,一下子聽不到山曲兒了,心裡空落落的彷彿少了點兒什麼,後來還是姨媽貼心,專門給我寄來幾盤唱山曲兒的磁帶,插入錄音機裡播放,果然,巴適,立馬連眼淚都熱乎了起來。近些年互聯網飛速發展,想聽什麼曲子隨時能夠聽到什麼曲子,我的歌單裡便添了許多山曲兒,工作間隙,上班路上,外出旅行,做家務時,抑或是睡前躺在床上,輕輕一點,便可以陶醉在那早已穿透靈魂的遙遠情境中。

“燈瓜瓜點燈半炕炕明,燒酒盅盅搲米不嫌哥哥窮”,這句山曲兒在我心中堪比《詩經》裡的內容,樸素、自然、真摯、純淨。這就是傳統文化的力量,潛移默化、深植腦海,它默默地陶冶著我們的情操,塑造著我們的情感形態。這種獨特的婚戀啟蒙,深深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家鄉人。

唱句山曲兒給你聽,這是家鄉人既含蓄又直率的情感表達。

「好文」唱句山曲儿给你听

郭文蓮,女,準格爾旗人,計算機高級工程師,海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業餘喜歡文學創作,已有數十篇散文、小說類作品發表於《海南日報》、《椰城》等報紙雜誌。著有個人散文集《律動的生命》。

更多新聞

【擴散】兩癌篩查公告

【關注】快看看準格爾旗這個社區書記是不是你們轄區的?

【本土】準格爾旗人這樣描述家鄉的那些時分八節

【本土】漂泊在外的準旗人,過年回來留下了這樣一篇文

「好文」唱句山曲儿给你听「好文」唱句山曲儿给你听
「好文」唱句山曲儿给你听

唱句山曲兒給你聽~

「好文」唱句山曲儿给你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