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對壘韓信索要假齊王,如果你是漢高祖劉邦,你如何處置韓信?

冷光劍影


照著劉邦的處置

呂后殺韓信,並不等於沒有劉邦默許,或者劉邦不知情。

韓信呂后殺的,彭越難道也算呂后。

你說韓信要齊王是趁火打劫,這個估計韓信想的我是學王翦,要官要地好安你心。

如何處置韓信,照著劉邦的處置就行了,畢竟最後韓信真的謀反了,雖然是被逼反的。


葉飄刀


楚漢雙方簽署鴻溝協議之後,劉邦在張良的勸說下,一面撕毀協議,一面密令韓信、彭越等人率領手下軍隊前來圍攻項羽,準備給予項羽最後一擊,當時,韓信剛剛平定齊地,還藉此機會給劉邦上了一書,內容是齊地剛平定,必須得封個王才能鎮住,說白了,韓信就是要向劉邦索要齊王的封號。

韓信是劉邦的直系手下,在劉邦重用韓信之前,韓信名不見經傳,劉邦給了韓信一個平臺,不僅足兵足糧,而且在軍中抽調了不少精幹將領協助韓信,比如孔將軍、費將軍、曹參、灌嬰等,讓韓信獨立領軍開闢黃河以北的第二戰績,韓信才一步一步建立巨大的軍功,劉邦給韓信的封賞也從大將軍到相國。

劉邦用韓信

按道理來說,韓信的軍功巨大,功高無二,劉邦就必須得封韓信,但是韓信在拿下齊國後向劉邦索要代理齊王,還是出乎了劉邦的意料之外,韓信和英布、彭越、張耳等人不同,英布、彭越、張耳原本一直就是相對獨立的勢力,尤其是英布和彭越,都是靠自己獨立領導的,才在秦朝滅亡後被項羽分諸侯王的。

但韓信不同,韓信是劉邦的手下,原本劉邦沒有打算封自己手下為王的想法,因為他想要繼承秦朝遺留下來的郡縣制,在自己直嫡手下最大也只能封侯,而不是王,對於那些原本獨立的諸侯王,或者項羽已經分封的諸侯王,劉邦也不想改變現狀,仍然讓他們為王,但是韓信不能為王,這將打破利益分配,至少劉邦是這麼想的。

項羽與韓信

尤其是在那樣一個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君是君,臣是臣,臣如果敢要挾君主,那就是大逆不道,歷來只有君主賞賜臣下的,沒有臣下主動索要封賞的,那樣就違背了倫理等級與封建秩序,是不可接受的,如果人人都向君主索要封賞的話,那劉邦這個君主也當不下去,除非就是個傀儡。

所以韓信索要代理齊王讓劉邦非常生氣,但劉邦畢竟是劉邦,連美色、金錢、財物都能忍住不收,何況是韓信索要代理齊王呢,在張良的暗示下,劉邦不僅同意了韓信的要求,而且還更進一步,省略了代理齊王,直接封韓信為真的齊王,這就是劉邦的高明之處。

劉邦與韓信

劉邦非常清楚地明瞭,當下的主要敵人是解決項羽,所以劉邦對韓信隱忍了,同時韓信的這一行為,成為他日後悲慘命運的原因。至少在當時,劉邦處理韓信的方式是非常正確的,封賞了韓信和彭越之後,韓信、彭越等人就率軍前來合圍項羽,在垓下一戰擊敗並消滅了項羽。

別以為劉邦當時只有被迫接受封賞韓信一個辦法,劉邦有一百種辦法讓韓信屈服,只是選擇了風險最小的一種,別以為蒯通勸說韓信自立,是因為韓信不願意背叛劉邦,其實是韓信沒有實力背叛。

韓信獨立率軍打仗後,劉邦至少三次奪取了韓信的兵權,第一次是直接派個使者來調走了韓信在擊敗魏國之後的精兵,第二次是劉邦親自到韓信軍帳奪了虎符和印信,調走了軍隊,第三次就是垓下之戰結束後,劉邦直接奪走了韓信的兵權,還將韓信從齊王改成楚王。

楚漢相爭

劉邦三番五次削奪了韓信的兵權,韓信就這麼傻傻的認為劉邦不會處理他嗎?為何韓信對劉邦一點防備也沒有呢?

因為韓信沒有實力。

幫人家打人,做個職業經理人,和跟自己當老闆,白手創業那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能做好職業經理人,並不代理你就能做個好老闆,不信你就看看現在的職業經理人,有多少人不願意自己創業,就是因為白手創業的難度實在太大,而且成功機會也不大。

一個職業經理人工作非常出色,建立了很大的功勞,然後這個職業經理人就開始和老闆談股份,老闆如果不給股份的話就要單幹,你覺得老闆會高興嗎?或者你覺得職業經理人能成功嗎?

這都是有風險的,而且韓信沒有成功的機會。以前幫劉邦打工時,韓信不需要考慮人員、裝備、糧食、物資供應,這全部有劉邦的另一個手下蕭何來提供,韓信也不用管來自南方的威脅,因為劉邦不會攻擊他,然而最重要的是韓信的內部核心成員,全部都是劉邦的親信。

韓信

比如孔將軍、費將軍、曹參、灌嬰等人,韓信要是自立,這些人會跟隨韓信嗎?當然不會,孔將軍、費將軍從劉邦在芒碭山起就跟隨劉邦,曹參是劉邦的同鄉,一路打拼過來的,灌嬰是在反秦戰爭中就跟隨劉邦的,還是劉邦的騎兵首領,這些人會跟著韓信一起反對劉邦?劉邦用人水平和個人魅力遠遠超過了韓信。

就說劉邦進入韓信軍營中奪兵權這事吧,當時劉邦和夏侯嬰兩人進了韓信軍營,然後又進了韓信的軍帳,直接拿走了印信,韓信的警衛隊全是吃素的,安全保衛工作如此之差?當然不是,因為是劉邦來了,這些人本來就是劉邦的親信,劉邦所以才能輕易進入軍營及大將軍的臥室,要是當時劉邦殺韓信的話,韓信早就死了。

再說了,韓信軍事能力非常超強,但是為人非常差,尤其是人際關係,從後來的兩件事就能看出,一是劉邦統一天下後有人告韓信謀反,然後其他將領都爭著要領兵攻打韓信,好像是爭功一樣,其實也是落井下石,要不是韓信為人太過驕傲,也不會被如此多的將領落井下石了。

劉邦

另一件就是韓信被貶為淮陰侯,有一天到樊噲家裡,樊噲仍然把韓信當王一樣祭拜,但韓信卻說:我居然淪落到和樊噲這樣的人為伍的地步!韓信這話就是看不起樊噲,樊噲好歹是劉邦的親戚,開國功臣,大將軍兼相國職務,當時與韓信是平級的,韓信都看不起樊噲,那韓信要是王的話,得有多驕傲啊。

韓信這樣的性格根本不適合自主創業打天下,同時韓信沒有這樣的實力,要是自立的話,韓信手下的將領一半都會反了他,不用劉邦出手,韓信都會損失一大半,再說了,韓信自立的話,很多東西都得獨立自主解決問題,不再有劉邦的背後支持,要知道韓信拿下齊地,可是在背面偷襲的,酈食其都已經說服了齊國,韓信又突然襲擊,齊國人民自然不服,他們還有那個忠烈的齊王田橫呢,韓信能不能把齊地搞定都是個問題,更別說自立對抗劉邦了。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楚漢對壘韓信索要假齊王,這件事還得從劉邦從彭城戰敗後說起!

劉邦在彭城被項羽打的一敗再敗,緊帶領十幾騎逃生,等逃回滎陽後,劉邦採取了韓信”:北舉蒸,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與滎陽”,對楚實施戰略包圍的建議,

在堅持對楚軍作能的同時,劉邦又讓韓信領兵出征平定了魏、徇趙、脅燕、平定齊後,這時的韓信對權力有點彭脹了!

派人向劉邦上書說:“齊國狡詐多變,是個反覆無常的國家,應該設一個王來統治,我希望做假齊王,這樣局勢才能安定”。

而此時的劉邦正被項羽圍在滎陽,看到韓信要求封假齊王的書信,肺都快氣炸了,大罵韓信:他就是一個混蛋,不來救滎陽之圍,卻想著稱什麼假齊王!

此時張良站在劉邦的身旁,慌忙用腳踢了一下劉邦的腳,劉邦也是一個聰明之人,立即反應過來,忙改口罵道:“韓大將軍平定各諸侯國有功,要做就做真齊王,做什麼假齊王啊!你說他是不是一個混蛋"。

如果我是漢高祖劉邦,遇到韓信在這個時候要封假齊王,我會怎麼處理韓信呢?

第一:如果我是一個自以為是、又不聽勸阻的劉邦,在自己正被項羽打的狼狽不堪之時,你韓信還來問我要官,我不但不會封你為真齊王,而且在一氣之下還有可能對韓信撤職查辦,如果是這樣離真敗也不遠了。

第二:如果我是一個庸俗的劉邦!在自己被項羽圍困之時,又收到韓信要求封假齊王的信件之時,我會被嚇的六神無主,連忙招集手下謀士們商量這件事該怎麼辦,商量來商量去重人七嘴八舌,如果是這樣的劉邦終究是成不了大事的。

第三:如果我是一個聰明,遇事殺伐決斷,能成大事的劉邦,當時自己正和項羽交戰不知勝負,突然又收到韓信要求封自己為假齊王,當時是非常生氣,但考慮到目前的戰況和拉攏人才,會毫不猶豫的封韓信為真齊王,以並穩住人才,為自己所用。


司馬小絹


楚漢對壘的背景,秦末天下大亂,諸侯各自為王,以漢王劉邦、西楚霸王項羽最為強大,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謀在楚漢初期就用的淋漓盡致。那麼我們從韓信的處境和劉邦的處境分析一下,再得出結論。

一、韓信處境

韓信乃劉邦開國大將,西漢功臣,秦末參與項羽部反秦,後得不到重用而轉投漢劉邦。經過蕭何月下追韓信,幾經波折劉邦韓信才真正對話,之後被韓信對天下大勢的分析和東征楚國的計謀所折服。漢王劉邦惜才,悔恨相知甚晚,於是拜韓信為上將軍,給予兵符,領漢兵一路幫劉邦打天下。所以韓信的才能在劉邦這裡展現的淋漓盡致,劉邦以禮相待、平等對待韓信,韓信深表知遇之恩。於是後來韓信東征西戰一口氣滅掉魏趙燕齊等諸侯國。滅齊之後有個問題,就是齊國南臨楚國,如果韓信隨便立個齊王會很容易判漢歸楚,這樣的話齊國他就白打了,所以需要立個靠譜的齊王 。因此想到了自己,就寫信給劉邦說為了穩定齊國,他暫時想做代理齊王,要知道只是暫時做,韓信當時確實沒有自立為王自立門戶的想法,確實只是暫時想做,以表劉邦知遇之恩。

所以韓信當時的處境是這樣的,若不自立代理齊王以安撫齊地,另立他王等韓信走的時候項羽會反過來重新說服齊王歸楚,因為齊楚是挨著的,這樣韓信齊國就白打下來了,更何況一旦失齊地,燕趙魏國也會重新被奪回去,所有的仗都白打了。這是韓信當時的處境。

二、劉邦處境

在韓信打下齊國之後,劉邦這時恰好被西楚霸王圍在滎陽揍,被圍的水洩不通就要被攻破了。而項羽知道自己的鄰邦諸侯國齊國被韓信滅了,內心著急的一批,想早點弄掉劉邦回去,但又來不及,所以派人去卻韓信自立為王和楚聯盟,但是韓信以當時在項羽手下得不到重用,在劉邦這裡得以重用,感謝劉邦知遇之恩為由拒絕項羽,所以也可以看出韓信並非小人之徒。而此時劉邦要被攻破了,若不立韓信為齊王繼續為自己效力,必定會造成君臣嫌隙,韓信也有可能不會來救自己。而此時的韓信打下了很多地盤,並且安撫百姓深得民心,完全有能力稱霸一方。

因此我們通過韓信和劉邦的處境可以得出結論,即使我是劉邦,我定會立韓信為齊王,這也是他應得的,以此舉大度做法,會得韓信忠心,何樂而不為。所以如果我是劉邦,我一定會立韓信為齊王,而且是真齊王,這樣韓信本來只要個假的,但我立他真王,韓信並非小人,日後必更加忠心。

結語:廣開言路,善用人才,乃古時帝王安邦之道也。





李小小湘


首先,劉邦在與項羽對壘,可以說處於生死存亡之際,如果沒有韓信救援,那麼劉邦有可能性命不保。那這時候無論韓信提出什麼樣的條件,估計劉邦都會答應的,因為劉邦從一無所有起家,在沒有得到天下之前,所有的人都暫時屬於他,只有性命屬於自己。而且劉邦性格向來屢敗屢戰,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性格,肯定會答應的,大不了秋後算賬就是了。

再次,歷史上記載,韓信並非劉邦所殺,劉邦只是解除韓信的兵權,降低封爵來警告韓信,而是呂后讓蕭何誆騙韓信去未央宮,被呂后所殺。而且事後,劉邦也沒有就殺韓信這件事做追究,說明劉邦對殺韓信這件事並不反對,有可能授意也不一定。

最後,韓信向劉邦討要齊王職位,而並不是自立為齊王,說明韓信還是尊劉邦為主的,說明韓信並沒有反心。這樣無論誰是劉邦,只是不傻,還是要答應他的,最起碼首先不僅可以保命,還能避免韓信起別的心思,甚至是自立為王,坐視自己被滅。又或者聯繫項羽,分定天下。這些比起來都不如,封其為王。先共同對付大敵項羽為好。

綜上所述,如果我是劉邦,還是要答應封齊王的,待滅掉項羽,天下穩定之後,再處理韓信的事情。劉邦的做法,也是當時最好的選擇了。


華夏長河五千年


假設我是漢高祖劉邦,開始我的表演!

公元前202年十月,天已轉冷,固陵的天氣冷得像項羽憂慮的心情,缺少援兵,糧草也快沒了

我率軍追擊項羽也來到了固陵,

我的心情也冰冷如鐵!為什麼呢?原來與韓信,彭越約好合兵一處,一起攻破楚軍,但這兩人的軍隊連個鬼影都不見!

這時候,楚軍又趁擊反攻,漢軍大敗。我只好一邊固城防守,一邊派人去催韓信和彭越。

韓信很快回復,他想重新得到自己故鄉的土地,只要我封他為假齊王,把陳縣以東到沿海一帶封給他,他立馬趕來固陵;彭越也是要把睢陽以北到谷城的土地封給他。

我這人最恨別人要挾我,現在還沒得天下呢,就想和我分天下,真恨不得親手殺之而後快。我用冷水洗了把臉,平靜下來,成大事者要能忍,韓信這小子都能忍胯下之辱。好吧,欲滅之必先與之,給他們,讓他們各自為自己爭取的利益而戰,等我打敗項羽再找個機會收拾你們!

一切按計劃進行。

項羽烏江自刎,西楚平定,天下大事已定。我就找了個理由杯酒釋兵權,封韓信為楚王。

終於等到一個機會,我聽到項羽的大將鍾離眛還在楚地韓府躲藏,鍾離眛是韓信的故交好友,我故意命韓信捕殺鍾離眛。果然,韓信自己背叛朋友,提著鍾離眛的人頭來向我請罪。

我命人將韓信綁了,以勾結項羽餘黨意圖謀反之罪,將韓信處死

當然,這整個過程中有張良和蕭何的出謀劃策和配合!他們目前還是有用之臣,等我劉家江山坐穩,再來收拾他們!

王者天下,血仍未冷


東秋妮


這個問題問的有水平,我平時就佩服劉邦遇大事不急噪,還能冷靜處理,也很欣賞韓信,沒依賴祖上任何之業,白手起家,官至王侯。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淮陰(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一說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劉邦彭城兵敗後,韓信破楚軍於京、索間,先後平定魏,代,趙,燕四國,東擊齊,南滅楚於垓下,名聞海內,威震天下。

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漢王劉邦被楚軍圍困於滎陽(在今河南鄭州西)。正等著各路漢軍來救漢王出重圍,沒想到韓信自平定四國後,有些飄飄然,自認為功高天齊,與此時還是大將軍之身份及不相稱,欲加王冕方為時適,遂上書漢王曰:“齊地人多奸詐,反覆無常,極難管理,臣乞大王封在下為假齊王,這樣才好節制其地,統制其人”。漢王一聽,火冒三丈,大罵韓信是個白眼狼,你原來帶自己都養不活,靠乞討度日,投項王麾下不得重用,轉投到我這裡,我這麼看重你,明知我現在被楚軍圍困,不來救我,反而還要我封他為假齊王,這是什麼意思,是要另立門戶麼?旁邊謀士張良、陳平連忙用腳撞了一下劉邦,使個眼色,示意來使在這裡,不便這樣說。劉邦又是何等聰明人?當然馬上開悟,並接著繼續罵韓信,這怎麼行呢你韓信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天下的英雄,是眾諸侯的楷模,要讓我封他假齊王有啥用?要封就封他個真正的齊王,也免得天下人笑我劉邦太小家子氣。劉邦平時都愛罵人,他這一通罵,韓信的使者絲毫沒看出來一點破綻,上下句結合的嚴絲合縫。遂下詔書封韓信為真正的齊王。

這件事要擱我是劉邦並來處理韓信這件事是這樣的:我頓時氣得撕了韓信的上書,殺了來使,撤了韓信的職,揚言有機會突出重圍後,興兵滅了韓信,其結果仗又打不贏韓信,反被韓信所滅,歷史就會改寫,歷史上也就沒有漢朝,也許就是韓信坐了天下。

到底劉邦比我高明萬倍,馬上意識到自己現在處於劣勢,形勢還很危險,不能與韓信把關係弄僵,還得利用他打仗,救百姓於水火,統一天下,讓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就強忍了這口氣,使事件由大化小,輕易地解決了矛盾,併為建立大漢帝國鋪平了道路。





民俗傳人


觀點:給!必須得給。而且還要很大方,就像劉邦一樣。

楚漢之戰正值關鍵時期,韓信向劉邦索要“假齊王”的封號。劉邦的第一反應是不予允許,但是劉邦還是採取了張良給出的建議:封韓信為真齊王。也就是直接把“假”字拿掉,也突顯出劉邦的豪爽和對韓信 的信任,使得韓信非常高興。於是,韓信出兵援助了劉邦,最後,還憑藉韓信的軍事消滅了項羽。

也正所謂:韓信帶兵多多益善。如果沒有韓信的參與,楚漢之戰勝負還是未知之數,劉邦賬下是有張良、蕭何、樊噲,但全沒有統帥三軍的大將,而韓信恰恰就是統帥三軍的將才。

再加上當時環境,如果不封賞韓信,韓信有可能不會出兵援助,那楚漢之戰的勝負有可能顛覆。要知道,楚霸王的名號不是白得的,單單一個項羽,漢軍之中又有誰人能敵?

歷史的結果證明了劉邦的選擇是對的,也正是劉邦的豪爽,才使得韓信出兵援助,並最後戰勝了楚霸王項羽。

所以:如果真的帶入的話,當時的環境下,對韓信的毫不吝嗇的封賞,是完全有必要的。不過也正是韓信的此番無理,也造就了他最終以悲劇收尾。


八零後愛做夢


韓信向劉邦索要假齊王是發生在楚漢滎陽會戰之時,當時項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劉邦一行人圍困在滎陽,劉邦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四處救援。此時被劉邦寄予厚望的韓信遲遲沒有發兵相救,只是派人捎來書信,說齊地之人,過於狡詐,反覆無常,必須要有一個王,才能很好的管理這個地方,韓信在信中自我推薦,想讓劉邦封他做假齊王。

劉邦看到書信之後,都懵圈了,這是什麼情況,自己這邊被楚軍圍的跟鐵桶一般,大家都眼巴巴的盼著援軍來呢,再沒有援軍趕來,估計大家都要涼涼了,你韓信竟然還想著什麼假齊王,氣的劉邦當場就爆粗口:我尼媽做什麼假齊王……這時張良和陳平連忙示意劉邦要淡定,張良湊到劉邦耳邊小聲說:現在軍情緊急,而韓信是兵強馬壯,萬不可激怒韓信。劉邦瞬間就明白了這裡面的玄機,於是畫風突變,立即改口道:韓大將軍,居功至偉,要做就做真齊王,做什麼假齊王。

要說高祖劉邦那可真是心智過人,不僅應變自如,且能忍常人不能忍,情商不是一般的高。反觀韓信在這方面就差的遠了,韓信和項羽類似,打仗那是沒話說,但情商太低。韓信向劉邦索要假齊王,其實就是在試探劉邦,此時的韓信早已不是當年那個胯下受辱的韓信了,而是戰必勝,攻必取的大將軍,估計是有點膨脹了,他想用假齊王這個名頭來試探劉邦對自己的心思,但他並不是想反叛劉邦。就好比一個小孩跟自己的媽媽賭氣,離家出走,看媽媽是否出來尋找自己是一樣。劉邦封了韓信做齊王,韓信欣然接受,感覺幸福來的很突然,以為劉邦是充分信任自己,瞧,韓信的情商就是這麼低。殊不知劉邦雖然是答應了,但心裡肯定是膈應了一下,韓信這是在為自己提前挖了一個坑。



如果說換作我是劉邦,在韓信索要假齊王的時候,估計也沒有其他好的辦法,雖然可能會氣的冒煙,但也只能答應,因為這個時候確實需要韓信,如果意氣用事,那就等於又多了一個敵人,得不償失。

滾滾長江,悠悠青史,千載之下,我們不得不佩服高祖劉邦的度量和格局,以布衣之身,終成帝王之業,此變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宿鳥歸飛急


他們三兄弟桃園結義,誓同生死,從張飛丟失徐州,想要以死謝罪,劉備打了張飛一巴掌,說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衣服破了尚可補,手足斷安能在續,還有他們被曹操打散,每天相思之情,見了之後熱淚盈眶,這種感情是發自內心的,在後來關羽丟失荊州,劉備不顧國家安危執意伐吳,可見他們兄弟之情,勝過一切,勝過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