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求學者表現出何種態度時,孔子絕不會去啟發他?

東方國學


孔子奉行“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也曾自詡在師道方面做到“誨人不倦”,對自己來說並不難。但這並不意味著孔子是毫無原則的好為人師,《論語·述而》篇中提到孔子肯為求學者指點迷津的條件,即“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關於“不憤不啟”,南宋理學家朱熹在其《四書章句集註》中將“憤”解釋為:“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大意為所謂“憤”是指求學者絞盡腦汁思考一個問題,但未得要領的認知狀態;他將“啟”解釋為“啟,謂開其意”,意為幫助人開啟思路,類似於“啟示”。所以,“不憤不啟”大意為:若非求學者已經自己竭力探索、但未得其解時,孔子絕不會直接告訴他答案。


關於“不悱不發”,朱熹將“悱”解釋為“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大意為所謂“悱”是指雖然求學者對一個問題已經有了自己的思考,但無法用言語確切地表達出來的狀態;朱熹將“發”解釋為“發,謂達其辭”,意為引發人找到準確表達所思所想的措辭。所以“不悱不發”大意為:如果求學者在表達之前,沒有自己的想法,孔子絕不會直接告訴他表達的措辭。


關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朱熹將其中的“舉一隅”解釋為“物之有四隅者,舉一可知其三”,是說物有四個角,告訴他一個角,理應能類推出其他三個角,所以其中的“反”是類推之意,而“復”意為再告訴,即“復,再告也”。這句話大意為:如果一個人不能舉一反三,就先不要繼續告訴他更多了,先放一放,因為需要尊重循序漸進的認知規律。


上述三種情況發生時,孔子不會去直接告訴求學者答案。而無論是“不憤不啟”,還是“不悱不發”,亦或是“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都表達了孔子希望求學者能在請教前,先充分發揮自己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而反對未經求學者自己探索、師者就直接告訴答案的填鴨式教學方式,這也是當今存在的滿堂灌教育方式應該反思和改進之處。


東方國學


子曰:“不憤不咎,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

孔子說: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給他指出一個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舉一反三,就不再教他了。”


精衛填


不知道你就不想學?就不要你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