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腎臟日 倡議我們童行 我寫科普是認真的

今年的三月十二日這一天是世界腎臟日,在這特殊的日子裡,推薦給每一位寶爸寶媽,讓我們的寶寶健康快樂成長!歡迎有育兒問題留言。。

今天是世界腎臟日 倡議我們童行 我寫科普是認真的

世界腎臟日

科普 瞭解我們的腎臟

問:請問腎臟有什麼功能?

答:腎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藉以清除體內代謝產物及某些廢物、毒物,同時經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質,如葡萄糖、蛋白質、氨基酸、鈉離子、鉀離子、碳酸氫鈉等,以調節水、電解質平衡及維護酸鹼平衡。腎臟同時還有內分泌功能,生成腎素、促紅細胞生成素、活性維生素D3、前列腺素、激肽等,又為機體部分內分泌激素的降解場所和腎外激素的靶器官。腎臟的這些功能,保證了機體內環境的穩定,使新陳代謝得以正常進行。看來我們的腎臟是非常重要的器官乃。

今天是世界腎臟日 倡議我們童行 我寫科普是認真的

腎的功能

請問那些事會損害腎臟?

答:1.飲食過鹹:

經常吃一些過鹹的東西如鹹魚、鹹菜等等,會導致血液當中鈉離子濃度過高,引起酸鹼性平衡失調,而為達到平衡狀態,腎血流和腎小球重吸收和過濾作用便會加快,長此以往,腎功能由於負擔過重,便容易受損。

2.飲水過少

正常情況,人體當中一天的飲水量應在2000ml左右,由於工作繁忙或是其他原因,很多朋友都是等到口渴的時候才想要喝水,這樣長期下去就會造成體內缺水,尿液減少排出,廢物也就容易堆積,從而影響內環境的穩定。

3.憋尿行為

生活中,不少人會存在憋尿的行為,實際上憋尿對於腎臟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因為尿液在膀胱當中存在的時間過長就會造成細菌滋生,從而容易尿路感染的問題。

4.過度喝飲料

過度喝飲料是不少青少年存在的問題,由於碳酸飲料以及某些運動飲料一般偏酸性,而機體當中酸鹼平衡正常情況下為ph7.2,過量的飲用偏酸性飲料會給腎臟調節酸鹼性功能帶來很大的負擔,一旦超負荷,就會造成腎功能損害。

今天是世界腎臟日 倡議我們童行 我寫科普是認真的

腎的求救信號

如何保護好腎臟

既然腎臟對我們的健康很重要,那麼我們該如何去保護好我們的腎臟乃。首先應該注意生活習慣其次是觀察孩子的尿液和尿量。

今天是世界腎臟日 倡議我們童行 我寫科普是認真的

保護腎

以下幾種的生活習慣需要家長注意

1.暴飲暴食

暴飲暴食對我們腎臟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雖然我們的腎有著排毒的功能,但是並不是無限的,如果經常暴飲暴食就會導致腎臟的壓力增加,在腎臟承受的壓力到達極限之後,便會導致腎臟受損,甚至會導致腎臟衰竭這種危險的情況出現,糾正方法 孩子的飲食要有時間規律,要按月齡來給孩子有選擇的給孩子配置飯菜,大孩子要葷素搭配,不要讓孩子養成挑食偏食的習慣,這不但會對孩子的生長髮育不利,也會給腎臟增加負擔。

2.亂用抗生素

孩子因年齡小,免疫差所以生病是非常常見的,由於醫院路程比較偏遠的關係,導致了有些家長會去藥店給孩子購買藥物,因此家長第一時間會選擇藥房,而經過沒有診斷的孩子,其實藥房的藥有些並不適合孩子服用,還有一些藥物如果沒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會讓腎臟出現中毒這種症狀,時間長了,腎臟之中積累大量的毒素,就會導致腎臟受損,甚至會讓腎臟出現衰竭這種危險的情況,所以藥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而且要對症治療,病也會好的快,也不會傷到腎。畢竟孩子用藥的計量是有規定的。孩子生病一定要去兒科醫院因為我們是一群專業的兒科醫生。

3. 熬夜

由於疫情的關係,孩子熬夜成了家常便飯,其實熬夜的傷害是非常巨大的,不光是對於腎臟對於大腦、心臟、腸胃、肝脾、血液等等也有著傷害,熬夜會讓腎臟處於超負荷的運作得不到休息,腎臟一直運作知道出現了傷害,熬夜還容易出現貧血對腎臟也有著巨大的危害,所以對於熬夜我們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4. 憋尿

憋尿會給腎臟帶來最為直接的傷害,甚至會導致腎臟衰竭、破裂等情況出現,要知道腎臟的容量是有限的,經常憋尿對於腎臟的壓力十分巨大,並且尿液之中含有大量的細菌,長時間憋尿很容易就會導致腎盂腎炎等疾病,孩子有尿不管在什麼時候一定要讓孩子排尿,平時要給孩子說,尿不能憋,否則會對你健康不利。

今天是世界腎臟日 倡議我們童行 我寫科普是認真的

改正孩子飲食習慣

兒醫有話說

1.建議孩子每年進行1~2次的尿檢查

  ①尿液顏色變化:正常尿液呈淡黃色、清亮。如果尿液呈“洗肉水”色或血樣甚至有血凝塊的尿,稱之為血尿,小兒血尿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原因是腎臟疾病。尿液混濁,常提示尿路感染;醬油色尿液常提示身體存在嚴重的溶血。

  ②尿液氣味變化:新鮮排出的尿液沒有特殊的氣味。如果存在特殊的氣味,如腐臭味,須警惕尿路感染。

  ③尿液中泡沫增多:排出的尿液出現不容易消失的泡沫,常提示尿中蛋白質的含量顯著增多。

  2.警惕“感冒”“扁桃體炎”對孩子腎臟的損害

  冬春季是孩子感冒、扁桃體炎的高發季節,在患這些“小病”的同時及患病後1~3周內均可以引發“IgA腎病”、“急性腎炎”。家長應該重視預防這些小病,注意查尿,尤其是對學齡期兒童需要多留個心眼。

  3.不可小瞧“皮膚感染”對腎臟的損害

  皮膚膿庖瘡、癤腫、蚊蟲叮咬後皮膚破潰感染,這種被人們稱之為小病的皮膚感染,可以在2~4周內導致急性腎炎,出現水腫、血尿、蛋白尿、高血壓、急性腎衰竭等,輕者比較隱蔽僅出現顯微鏡下血尿。家長要重視保護好孩子的皮膚,出現皮膚感染者除了治療感染外,不要忘記化驗尿液。

  4.“皮膚紫紅色小點或紫斑”可能是腎損害的前兆

  在春秋季節,多發生於2~8歲兒童的一種被人們誤認為皮膚病、血液病的疾病——過敏性紫癜。最常見的表現為皮疹,可伴有關節腫痛、腹痛及腎臟損害。而腎臟損害較為隱蔽,需要醫院化驗尿才能被發現。皮疹比較具有特色,表現為四肢皮膚紅色、或紫紅色小點狀皮疹,部分可以融合成片,常以雙下肢皮膚多。這種病對腎臟具有非常大的殺傷力,理論上100%的過敏性紫癜患兒有不同程度的腎損害,腎臟損害症狀多見於出現皮疹後4~8周內,少數至數月後出現。患過敏性紫癜的孩子,注意觀察尿液,定期去醫院檢查尿液,需要觀察的時間不少於6個月,如果一旦發現尿液檢查有異常,應在腎臟病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今天是世界腎臟日 倡議我們童行 我寫科普是認真的

健康快樂成長是每一個兒科醫生的心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