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地球上百分之九十的物種同時出現於10萬至20萬年前?

當今地球上百分之九十的物種同時出現於10萬至20萬年前?

紐約洛克菲勒大學的馬克·斯托克爾解釋說,對於地球上的76億人口,5億隻麻雀和10萬隻動物分析出遺傳多樣性“幾乎相同”。


基因測試可以提供有關進化的深刻見解,包括新物種的出現方式?


數年來世界各地數百名研究人員從地球上10萬種動物中收集的500萬個DNA並將其存儲在美國政府管理的GenBank數據庫。


紐約洛克菲勒大學的馬克·斯托克爾和瑞士巴塞爾大學的戴維·塔勒,他們上週發表一篇研究論文關於人類進化如何發展的結果。


例如,教科書生物學指出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口眾多,分佈廣泛的物種,將在遺傳上變得更加多樣化,你以為這就是定論嗎?


答案是不肯定的。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並說道:對於地球上的76億人口,5億隻麻雀和10萬隻動物顯示遺傳多樣性“大致相同”。


這項研究最令人吃驚的結果可能是,當今地球上十分之九的物種包括人類都是在100,000至200,000年前突然出現的。


這個結論雖然非常令人驚訝,但該研究團隊正在竭盡全力反對這一結論,因為如果該結論落實,或將造成進化理論崩塌。


從基因上講,如何解釋動物生命的90%大致處於同一年齡這一事實?


20萬年前是否發生過一些全球毀滅性的災難事件,又或許是誰抹除了地球生命的各種痕跡?


要理解答案,必須瞭解DNA條形碼。動物有兩種DNA。


核DNA,在大多數動物中都是由雄性和雌性父母傳下來的,其中包含每個個體的遺傳藍圖。


當今地球上百分之九十的物種同時出現於10萬至20萬年前?

在分析100,000種物種的DNA條形碼時,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明顯的跡象,表明幾乎所有動物都與人類同時出沒


由DNA組成的基因組由成對排列的四種類型的分子構成。在人類中,有著30億對,分為大約20,000個基因。


但是所有動物的線粒體中也都有DNA,DNA是每個細胞內部的微小結構,可以將食物中的能量轉化為細胞可以利用的形式。


線粒體包含37個基因,其中一個稱為COI,用於進行DNA條形碼編碼。


與不同物種之間的核DNA基因不同,所有動物都具有相同的線粒體DNA集,為比較提供了共同基礎。


線粒體DNA和核DNA的分離非常簡單。


2002年前後,創造了“ DNA條碼”一詞的加拿大分子生物學家Paul Hebert提出了一種通過分析COI基因來鑑定物種的方法。


泰勒說:“線粒體序列已證明對這種全動物方法是完美的,因為它具有兩個相互矛盾的特性的正確平衡。”


'中性'突變


一方面,所有動物的COI基因序列都相似,因此很容易挑選和比較。

另一方面,這些線粒體片段的差異足以區分每個物種。


該研究機構表示:“它與每個動物領域的專家鑑定的物種名稱幾乎完全吻合。”


在分析100,000種物種的條形碼時,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明顯的跡象,表明幾乎所有動物都與人類同時出沒。


他們看到的是所謂的“中性”突變缺乏變異,這種變異是幾代人之間DNA的微小變化,既無濟於事,也無損於個人的生存機會。


換句話說,它們與進化的自然和性驅動因素無關。


當今地球上百分之九十的物種同時出現於10萬至20萬年前?

一項新的DNA研究發現,當今地球上十分之九的物種(包括人類)誕生於100,000至200,000年前


這些“中性”突變彼此之間有多相似或不相似,就像樹環一樣,它們揭示了一個物種的大致年齡。


這使我們回到了問題:為什麼當今存在的絕大多數物種幾乎同時出現?


達爾文困惑


洛克菲勒大學人類環境計劃主任傑西·奧蘇貝爾解釋說,環境創傷是一種可能性。


並且說:“病毒,冰河時期,成功的新競爭者,被捕食的動物,所有這些都可能導致動物種群急劇下降的時期。”


“在這些時期,基因創新更容易席捲種群併為新物種的出現做出貢獻。”


但是最後一次真正的大規模滅絕是在6550萬年前,當時可能發生的小行星撞擊摧毀了陸地上的恐龍以及地球上所有物種的一半。這意味著人口“瓶頸”充其量只是部分解釋。


斯托克爾說:“最簡單的解釋是生活總是在發展。”


“更有可能的是,在進化過程中的任何時候,活著的動物都是最近才出現的。”


按照這種觀點,一個物種在進化為新物種或滅絕之前僅持續一定的時間。


然而,該研究還有另一個出乎意料的發現,即物種具有非常清晰的遺傳邊界,兩者之間沒有太多區別。


泰勒說:“如果個人是恆星,那麼物種就是星系。” “它們是在空序列空間中的緊湊簇。”


他說,缺少“中間種”物種也使達爾文感到困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