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難再續?一個人的異化究竟需要多大力道?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馬斯洛認為,人的心靈活動是由動機引起的,在人的自我實現中,動機始終伴隨著人的心靈活動。

《香火》難再續?一個人的異化究竟需要多大力道?

最近翻看電影,翻出了荒誕喜劇導演甯浩的處女作《香火》,據悉此作品在當年東京的電影節上還獲得了金獎。 

電影講述了一個一心渴望修建好佛像的和尚,在種種的方式用盡之後,心理隨著對於目標的渴望,而逐漸的背離初衷,而最終諷刺的是原本修好的佛像,卻被宣佈再一次坍塌。和尚所期盼的香火最終難自續。

究竟是什麼使得和尚傳承的香火難自續,造成了結尾的悲劇?

這其實是心理異化驅使造成的轉變。

什麼是心理異化?也就是“非己”,變得不像自己,也稱之為“人性異化”。是心理學家弗洛姆透過社會經濟繁榮和生活富裕的表象,從人本主義出發,看到各種現實問題,矛盾和危機,發現在這一環境下人的性格結構和心理機制發生了改變,而提出異化這一概念。


事實上心理異化是有跡可循的,它是一個逐漸轉變的過程,指的人們沉醉於物質,使得精神處在一種不健康的狀態,進而人也變得不健康。

《香火》難再續?一個人的異化究竟需要多大力道?

1、現實存在和潛在本質相矛盾,沒有實現自己的真正本質。

和尚最初的初衷是想修好佛像,一是自己作為一個出家人有個歸宿,二是為這個以屠宰羊為生的村莊人們洗刷罪惡。

他帶著這樣的願景出發了,去了文物辦,宗教辦,親戚,朋友,所有他認為能找的人。然而卻無人在意他的需求,他救贖人的願景與他人而言也不過是他養家餬口的營生,冷漠不予理會。

和尚想到了唯一出路,那便是化緣,然而化緣的錢還沒捂熱,就被派出所以非法所有沒收了!並將他同妓女關在了一起。

這裡妓女同和尚的對話以及和尚多次未達成的物質願望(籌錢築佛像),讓和尚的潛在本質因為現實存在而有了第一次的轉變,這也是心理異化的契機之一。

這也是電影中極盡諷刺的一處。

妓女甲說:你快別了,你那個錢能修佛像?

妓女乙回答:大家湊湊不就能修了?

妓女甲說:你咋就不明白呢?

聽到妓女們這樣說,蹲在那裡的和尚陷入了矛盾與糾結,從最初的不同意到最終答應用妓女的錢來修佛像。

諷刺的現實在於,一個和尚騎著自行車後座馱著一個招搖的妓女,走街串巷,像是顯示著什麼?又像是改變了什麼?

從這裡開始,和尚築佛像的初衷改變了!從心無雜念,一心與佛,到了為了社會物質需求心態轉變,甚至無奈妥協下的自我麻痺,使得自己真正修築佛像的本質開始改變。

異化逐漸顯性,和尚為了物質需求開始在現實情境下滋生了惡。

和尚開始擺攤算命,說些“你開始轉運”“很合”等等人們樂意聽的吉祥話,開始騙錢滿足自己的物質欲。   

而當這些錢財再一次被小混混洗劫一空的時候,在回村的路上,當他遇到真正苦難的一家人時,將他心理異化呈現到最大,此刻也是他初衷完全因物質欲改變的一瞬。 

面對常年積病的一家人,生活已然十分困苦,和尚因被物質欲所支配,喪失了修行之人該有的同情和憐憫,甚至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他用12塊錢地攤買來的小金佛騙取了那家人3000元。

和尚心理異化的過程,其實就是在於物質欲的無法滿足,也就是心理活動中所謂的動機!而他最終為了所謂的動機,忘記了自己的初心。

從當初的一個為殺羊都要贖罪,充滿憐憫的慈悲之人轉變為泯滅良心,為了物質,為了私慾而無所不用其極的物質人。

至此,和尚完全異化,已然不再是當初,這或許也是電影最後所諷刺的,儘管錢夠了,佛像也修了,廟也建好了,上面一紙命令,佛像因佔了地,要被拆除。

物是人非!這或許是最好的說明。

已然異化的和尚,又何再需要一處供其信奉的廟!和尚心中的信仰已然隨著這次佛像的坍塌而坍塌!

自我在世俗物質面前妥協異化!丟失了修行的本質!

《香火》難再續?一個人的異化究竟需要多大力道?

2、善惡是人性的兩面,時刻存在,相互制約

你所埋葬的存在物會隨你的消瘦而肥大起來,如果你經由拒絕來擺脫自己不喜歡的特質,你就會變得越來越不能覺知自己的存在,你越來越宣佈自己為非存在,你的惡魔會越來越肥大。—榮格

心理學家榮格所言,惡存在於你的潛意識中,當它越是被壓抑的越深,反彈的力量越大!甚至有可能將你吞噬。

和尚也是凡人,也是有惡的,不過是平時的修行壓抑了潛意識裡的惡,是社會激起了他內心隱藏許久的惡,如果環境是善意的,那麼和尚就擁有足夠壓制惡的能力。

正是見識了社會的惡,在無法改變的絕望下,激發了自身的惡,使得自身成為其中追尋物質,為了物質而揚惡的一員。 

社會的惡:

和尚最初騎著自行車一趟趟的去宗教辦申請修廟,而宗教辦科長的無視和和尚的被驅逐,讓他第一次覺察到了冷漠。 

當他發現窗檔是個文物,去文物辦一次次的乞求,希望拿到兌換錢,文物辦卻不為所動,給他打了一個白條,他的想法再一次被現實擊碎。 

甚至當他想到最後一個辦法化緣時,依舊如此!不過是在一次次的打擊下,讓他認清了現實,向現實

妥協。 

心裡開始想,反正都是人,妓女也是人!這是他在一次次現實打擊下,第一次開始喚醒心中的惡,此時尚且還未完全異化,因而和尚試圖說服自己求得心理慰籍。

《香火》難再續?一個人的異化究竟需要多大力道?

這讓我想起了《羅生門》中的一幕,一個強盜看到一個老婦人在一個年輕女屍體上拔頭髮,一開始他不能忍,衝上前去罵老婦人沒人性,連死屍都不放過,然而當老婦人說是為了用頭髮做頭套賣錢,況且這個女人生前不是什麼好人的時候,這不由得讓他思考,在對於現實環境所面對的兩個問題,要麼死要麼惡時,他有了說服自我的理由!哦,原來對惡人行惡不算惡?我這麼做也是為了生存。

於是,他從有惡的想法都感到愧疚到為了生存而行惡。 

和尚的心理變化和這個強盜何其相像,惡非我本意。我不過也是為了生存,為自己行惡披上了一層虛偽的外衣,心安理得的做惡。

自我的惡:

和尚為了錢,欺騙了一家窮困需要普度,需要憐憫的一家人!而和尚卻為了自己的慾望,縱容了自己的行為,而不自知

這惡的關鍵是不自知,和尚心態和初衷已然發生了改變,而他自己卻沒有察覺。這就在於無能為力之後,惡的反彈,已經將和尚自身吞噬。 

《香火》難再續?一個人的異化究竟需要多大力道?

3、社會之下,引發思考,你我皆要小心被異化

我們有沒有曾經為了生存,為了物質而無可奈何的屈服過?

在弗洛姆看來,異化是一種病態的心理體驗,是一種心理現象,異化與人類社會是共存的,只是再不同的社會中所表現的形式不同,內容不同,廣度不同,深度不同而已,人類歷史就是人不斷髮展同時又不斷異化的過程。

在生活中,我們被異化,逐漸生成出一種“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精緻利己主義思想。而不再覺得善良和良好品德的重要性。

就像疫情中,有人為了自身利益,高價販賣口罩,肆意撿拾回收用過的廢棄口罩。

在職場上,為了利益異化,為了目標不擇手段,甚至陷害他人,詆譭他人,只為求得自身利益。

現實何嘗不是如此?當你為了實現目標,付出重重努力,遭遇種種挫折依然不如願的時候,當你發現有一處能夠實現目標!即便它不可取,可你為了這一目標努力如此,真的甘願放棄嗎?

一念之間!善惡分明,我們可能就為了物慾而跨入異化。

而被異化的我們,是否也是同和尚一樣,當千方百計實現自己心中的目標時,當我們為了目標忘記了初衷,丟失了自我,最後真的實現了目標嗎?還是僅僅是收穫一片虛無。  

在甯浩荒誕式的批判中揭示主題,或許應該引起我們反思:

一旦被異化背離初衷,信念被扭曲,就算佛像修的再好,信仰丟失,“香火”也難以延續。

《香火》難再續?一個人的異化究竟需要多大力道?

而人作為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存在,在社會發展的如今,在物質慾望欲加膨脹的今天,我們更應該盡其所能彰顯精神的力量,呼籲社會的發省。

拒絕異化,做一個溫暖善良的人。

就好比逆行武漢的抗疫者,那一個個為了疫情剃光頭的美麗女孩們!在用她們的心靈和行動,喚起這個國家每個人的內在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