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地通過測土嚴重缺磷,為何過磷酸鈣用量再多,缺磷症狀不能緩解?

鄂東三農


磷是小麥生長必需的三大營養元素之一,對小麥的生長,產量的提高和品質的改善都有顯著的影響,因此,作為種植者來說,必須要重視磷肥的施用。

磷元素在所有營養元素之中被稱作“能量元素"。在作物的生命體徵中,主要發揮著營養物質運輸和能量傳遞的作用。因此離開了磷的參與,作物能量不能傳遞,物質不能運輸,就會出現缺磷的生理性病狀。



但是磷在土壤中是以磷酸根和磷酸氫根的形式存在,作物對磷酸根的吸收要比磷酸氫根快。因此,當土壤中缺少磷酸根或磷酸氫根時,小麥根系無法從土壤中汲取到這兩種含磷的養分或者雖然汲取到這兩種成分的養分,但由於外界條件干擾(如極端性天氣出現)時,使小麥生理機能失調出現了紊亂,而使這些含磷有效成分不能被充分利用,就表現缺磷症狀。

由於磷在土壤中的移動性較差,而在小麥植株體內的移動性好,所以,小麥缺磷時一般情況下都是先在老葉上表現症狀,然後由下向上逐漸表現病狀。



這是土壤中缺磷時,在小麥植株表現缺磷的病狀及原因。但是,有時在小麥缺磷時,在土壤中施用了很多過磷酸鈣,小麥為什麼仍然表現缺磷呢?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過磷酸鈣在高溫條件下失效,不能發揮磷肥應有的效應。



因為磷肥是酸性固體肥料,百分之八十五的有效磷溶於水,但如若保存不當時出現磷肥失效或者水溶性磷肥流失,施再多這樣的過磷酸鈣都會無濟於事。

二,小麥生理機能失調不能有效吸收和利用磷營養元素。



也就是說小麥植株本身的原因導致了磷的缺失。使小麥植株體內碳水化合物轉移受到抑制或阻礙,致使細胞代謝活性變差,能量在小麥體內不能傳遞,各類營養物質在小麥體內不能正常運輸。

三,過磷酸鈣退化造成。

有兩種情況可能造成過磷酸鈣退化。一是過磷酸鈣本身的組分中,硫酸鋁硫酸鐵的含量較高,如若貯藏保管不當,在高溫條件下,放的時間赿長肥效退化赿快。即水溶性磷與雜質硫酸鐵和硫酸鋁發生了置換反應。



因為在磷肥的組分之中,有效磷的含量只佔百分之十二至百分之二十,遊離酸的含量佔比為百分之五,而硫酸鐵硫酸鋁的佔比為百分之二至百分之四。

二是土質原因。當土質中含鐵,和鋁離子較重時,過磷酸鈣也容易退化失效。即過磷酸鈣中的水溶性磷與土壤中或組分中的硫酸鐵硫酸鋁結合,生成了不溶於水的磷酸鐵和磷酸鋁。


清江鶴


多謝旭日東昇付先老友邀請!

過磷酸鈣是普鈣,含磷量較低,五氧化二磷有效含量只有14%——20%左右,含磷酸二氫鈣倒是高,適合作追肥、基肥、種肥。如果缺磷土壤補磷,倒不如補充有機磷肥。

過磷酸鈣是水溶速效肥,施肥後,大部分被農作物吸收了,土壤中含量降解後較低。過磷酸鈣適合旱地作物小麥、玉米、大豆、紅薯、蔬菜水果種植上使用,有固氮的作用。

過磷酸鈣在基肥上使用,每畝15公斤——30公斤,追肥上使用15公斤——20公斤。小麥地深耕後撒入15公斤/畝過磷酸鈣,氮磷鉀複合肥15公斤/畝平整土壤,開溝起壠,播種小麥前,要打封閉除草劑,10天后播種小麥。

小麥追施過磷酸鈣,要在拔節期,過磷酸鈣溶於水,可在下雨間歇期,每畝15公斤——20公斤撒入小麥田裡,要均勻撒入。北方小麥可結合澆水追施。過磷酸鈣是水溶速效肥,開春回暖,追施很快就會被小麥吸收。

在農業生產上,過磷酸鈣適合大部分旱地作物,肥效快,增產效果明顯,深受農民認可。過磷酸鈣呈灰色粉末狀和灰白色顆粒狀,鑑別過磷酸鈣質量優劣可以拿一杯水,撒入過磷酸鈣粉未後,看看是否溶於水,完全溶於水,質量上乘,有沉澱物肯定質量劣質。

購買過磷酸鈣肥,要去正規農資經銷商那裡購買,選擇大廠生產的購買,選擇知名品牌購買。要仔細閱讀說明書,瞭解有效含量,產品批准文號,質量檢驗證號,要了解一下生產者資質,經銷商的資質。

過磷酸鈣只能用於農作物種植施肥,對土壤補磷,還是選擇磷肥,磷肥不溶於水,撒入土壤後,會沉積在土壤中,不會被農作物一次性吸收。如果施用含含量較低的過磷酸鈣,效果肯定不明顯。


長江三農


磷是小麥生產的三要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小麥的光合作用和產量,對於嚴重缺磷土壤,小麥苗期突出表現為生長緩慢,分櫱、返青、抽穗延遲,植株矮小,分櫱少,根系弱!因此適量增施磷肥是獲得小麥優質高產的關鍵之一,但為何過磷酸鈣用量再多,缺磷症狀不能緩解?

第一,未與氮、鉀、鋅肥合理配施,過磷酸鈣用量再多,不能緩解症狀,說明追肥的理念就存在不合理施肥的現象,出現缺肥不是單靠增施一種元素肥就能改變。一般在施用磷肥時科學配合施用氮肥、鉀肥和鋅肥,既能有效補充土壤養分的不足,又能使磷肥的利用率提高20%-30%。

第二,可能與土壤酸鹼度有關,一般在中性和石灰質的鹼性土壤中,宜選水溶性的過磷酸鈣,過磷酸鈣呈弱酸性,可中和土壤中的鹼;但在酸性土壤中,施用過磷酸鈣效果則不佳,宜選用弱鹼性的鈣鎂磷肥。

第三,土壤中含鐵、鋁等元素過高,過磷酸鈣中的磷(主要是磷酸一鈣)可溶於水,容易與土壤中的鐵、鋁、鈣等元素結合成難溶化合物(如磷酸鐵、磷酸鋁、磷酸三鈣)而被固定下來。

第四,磷肥基施方式不當,磷肥移動性小,一般條施的利用率要比撒施的利用率高出28%,小麥應集中施磷肥在小麥根系附近,可縮小磷肥與土壤的接觸面,減少土壤中的固定。同時,小麥大量次生根冬前又主要分佈在10釐米以內的土層,若施用過深,小麥前期生長根系吸收不到磷肥,缺磷症狀不能緩解,採取播前溝施,切忌地表撒施。

綜上,土壤缺磷嚴重,合理追施磷肥需看田塊土壤有機質、酸鹼度,要與氮、鉀、鋅肥配合施用,用量要適當,一般畝施用量以不超過標準磷肥(過磷酸鈣)50-60公斤為宜,施肥方式以條施為好,切忌地表撒施。可以考慮在中後期葉面噴施少量的過磷酸鈣浸出液(畝用量過磷酸鈣2-3公斤),分別在小麥拔節、孕穗和灌漿期,也可葉面0.2%噴施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施2-3次,以磷酸二氫鉀更方便!

雲眾地服務宗旨:幫助農民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雲眾地】


雲眾地


小麥地嚴重缺磷,影響小麥根系生長,使小麥生長髮育受阻,形成小麥結粒顆粒不飽滿,空穗,白穗增多,嚴重影響產量。

在日常生產勞作中,人們常常都習慣土壤缺什麼就拿什麼來補,這往往會進入一個誤區,那就是像題主所說的那樣“磷肥用的再多,缺磷症狀仍然不能緩解”。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土壤酸性偏低或者鹼性過高。

我們都知道過磷酸鈣是用硫酸分解磷礦石直接製得的磷肥。在酸性土壤中(pH<6.5)含鐵、鋁成分較多,過磷酸鈣中的磷元素很容易與鐵、鋁離子形成不溶水的磷酸鐵鹽和磷酸鋁鹽;在鹼性土壤中(pH>7.5)含鈣、鎂成分較多,磷元素容易與鈣、鎂離子形成不溶於水的磷酸鈣鹽和磷酸鎂鹽。土壤中鐵、鋁、鎂等雜質含量高時會使過磷酸鈣變的粘結和潮溼,這樣就不利於過磷酸鈣分解和發揮,小麥也就吸收不到磷肥中的磷元素了。

二,土壤黏性過重。

土壤黏性過重嚴重影響土壤通氣狀況,磷肥主要是通過土壤通風透氣來擴散和分解的。黏質土壤不能有效吸收磷肥後,小麥也就不能吸收磷。

此外,溫度過高,土壤中積水過多也會影響過磷酸鈣的發揮。

正確使用過磷酸鈣:

①土壤PH值調到7.0左右做基肥施用。

②不能在乾旱的土壤上使用,可以先澆水後施肥。

③做水溶性肥料灌溉或者稀釋後做葉面肥施用。

④粘性過大的土質宜用腐熟的農家肥或者綠肥摻沙土調節疏鬆後再施用過磷酸鈣肥補磷。

綜上所述,小麥地缺磷元素,用過磷酸鈣不能緩解缺磷症狀是因為土壤ph值過低或者過高,以及土質粘性過重,又或者使用方法不正確引起。我們只有根據土質狀況,合理,科學使用過磷酸鈣肥,才能有效改善土壤缺磷和緩解小麥缺磷造成減產。


鄖陽老五


小麥禾苗期需要氮肥助生長,中後期磷鉀肥需要量會多一些。由於小麥地測土嚴重缺磷,會影響根系生長,需要及時補充磷鉀肥,但我國大部分土地偏酸性,pH值大都低於6一7以下,過磷酸鈣屬於酸性肥料,不容易被土埌吸收。如果配施碳酸氫銨,或草木灰石灰土雜肥等鹼性肥料來中和土埌酸鹼性,可能會取得明顯的效果。個人看法,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