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子弟以卫宗室的利与弊,以及"推恩令”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封建子弟为诸侯王,借此以屏卫宗室,确保封建王朝一家一姓“家天下”的统治地位不可动摇,是历代王朝的惯用手段。

一、分封制的负面消极作用,及其在明朝的体现

在古代历史上除秦、唐、宋、清等极少数王朝没有“实授子弟为地方诸侯”,以防其做大危及王朝的稳定以外,其他封建王朝多是采用实授子弟为王,并赋予其或大或小的军事权以及对地方事物的临机处置权,让诸侯王们起到屏卫四方捍卫中央的作用。

明太祖朱元璋在取得了天下后,便不顾群臣的反对,毅然分封朱家子弟为诸侯王,并赋予其兵权以及对地方官员的监督权。然后再企图借《皇明祖制》来约束诸侯王,使其既能安心于对地方的统治,而又不能对朝廷产生威胁。

封建子弟以卫宗室的利与弊,以及

明太祖朱元璋


然而其结果却是众所周知的:朱家子弟非龙即虎,哪儿会甘心受人制约?于是就在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不久,不甘心被建文帝朱允汶削藩的燕王朱棣,便不惜铤而走险举兵反造反,公开打出了诛杀齐泰、黄子澄“清君侧”的旗号,和朝廷的讨伐大军真刀真枪地杀将起来!在短短的数年之内,便一举突破了建文帝的围剿追杀,兵锋直指南京!逼得走投无路的建文帝举火自焚,藩王朱棣就此夺取了皇帝宝座,后世称其为明成祖!

由此可见藩王尾大不掉和武将拥兵自重,所带给朝廷的危险几乎是别无二致的。因此企图依靠藩王对朝廷的忠诚度,以及那种肉烂在锅里的心态,来赌藩王们不会造自家政权的反,事实上就是在进行一种以江山社稷为赌注的危险赌博!因为一旦藩王反噬必将给朝廷带来灭顶之灾!

封建子弟以卫宗室的利与弊,以及

明太祖分封诸子为王


二、分封制的负面消极作用,以及其在西晋时代的体现

类似的例子还有西晋,西晋的例子更为惨烈!晋武帝司马炎,在夺取了曹魏政权以后,因为看到了曹魏政权,因为皇帝畏惧诸侯王拥兵自重,从而引发其对朝廷的觊觎之心,所以对曹氏诸王采取了严加约束的策略,结果导致在司马氏夺权时,曹氏诸王只能眼巴巴地观望,干着急却无从发力相助!

故而司马炎为避免发生司马家族在遭遇权臣逼宫时,诸侯王们毫无作为的悲剧出现,便大肆分封司马家族的子弟赴各地担当诸侯王,并赋予其用兵权和对地方官员的监督权!晋武帝司马炎想:这下总可以保证我司马家的江山千古不变万世不更了吧?孰料,权力是个难以驾驭的魔鬼!司马家的子弟们一旦大权在手,也同样会起异心!晋武帝异想天开的做法,无异于在为帝国掘墓埋雷!隐患已经埋下,危险正在逼近!

封建子弟以卫宗室的利与弊,以及

世子司马炎


于是就在晋武帝去世后不久,西晋帝国酝酿已久的危机便被引爆了!而引发它的却是弱智的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贾南风是权臣贾充之女,而贾充则是辅助司马炎登上帝位的大功臣!正是因此那位在历史上留下了,矮、黑、丑之名的贾南风才会一步登天,飞上枝头变凤凰成了晋惠帝的皇后。但是贾南风此人虽然相貌丑陋,可是野心却是比天高比地厚的!

贾南风几乎没干过什么好事儿,在她掌权后只知一昧打压晋朝的贤臣良将,并肆意排斥和诛杀异己。搞得朝廷上下人人自危,群臣畏之如虎视之若蝎!贾南风嫌胡作非为还不过瘾,居然又打起了废黜太子的主意!在她的构陷下弱智的晋惠帝信以为实,竟然真的将太子废掉了。而后贾南风又派人毒死了太子,以便斩草除根!贾南风之心何其毒也?

贾南风此举激起了群臣的不满,于是掌握禁军大权的赵王司马伦便趁机发动了兵变,将士们攻破宫门杀入了内廷,一举将贾南风及其党羽诛杀殆尽!这下晋惠帝又落入了赵王之手,成了任由司马伦摆布的傀儡!赵王的举动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局势一发而不可收拾!于是乎,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成都王司马颖等大大小小的王爷们,为了控制皇帝掌握朝廷大权,接连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混战!一直打到周边异族乘势而起,刘渊在北方割据建立了“汉”政权,李雄在四川割据建立了“大成”政权!

一直打到中原百姓民不聊生,饥荒四起人心离散!一直打到中原元气大伤,司马睿南渡建康!一直打到中原百姓为了逃避战火,纷纷南渡长江避乱于江南之时!一直打到中原大地沦落五胡作乱之时!就这样那曾经气吞蜀吴的司马家族,便因藩王混战而将整个北方拱手送于五胡之手,将中国带入了东晋南北朝的极端黑暗时代!其始作俑者是谁啊?晋武帝司马炎是也!西晋王朝因诸王攻杀而导致王朝倾覆的历史,充分说明了分封制的弊端:如果失去了控制的藩王们大搞内讧,必将给国家和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

封建子弟以卫宗室的利与弊,以及

晋武帝


三、秦朝败亡的原因,及其与分封制的关联

既然分封制如此危险,那么弃之不用不就可以了吗?秦朝的历史教训说明,这或许也并非上策。秦始皇在兼并六国之后,因为认识到了周朝因封建诸侯而导致诸侯做大,并架空周天子为虚名无实的“天下共主”,致使周朝虽在名义上维持了近八百年的统治,但是整个天下其实是处于烽火连天、弱肉强食的态势之中的!因此周朝的统治是徒有其表的!秦始皇为了避免天下再度陷入战乱之中,故而采纳了丞相李斯的建议,坚决废除分封制,大力推行郡县制。如果从推动历史发展进步的角度出发,应该承认秦始皇在全国推行单一郡县制的做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正确的。

但若从维护一家一姓“家天下”的角度出发,就会发现秦始皇废除分封制的做法,其实是不利于维护嬴氏家族的政权稳固的。因此才会在出现了“始皇崩而天下乱,祖龙死而天下分”的不利局面时,秦始皇的子弟们因为皆非分封于地方的诸侯王,所以无法起到“封建地方屏卫中央”之作用。秦朝宗室子弟的地位,甚至还不如明朝后期的朱家子弟。朱氏诸王尚可受封王爵坐镇一方,虽然受朝廷的严密监控,但却犹能在宗室垂危之际有所作为。比如南明时代的各个政权,无不是分封于各地的朱氏藩王建立起来的!

而秦朝在天下大乱之时,行将败亡之际,却因没有子弟做诸侯王,而失去了对整个天下的控制能力——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苦秦已久的天下万民群起而响应,原六国贵族更有死灰复燃之势。于是乎,在秦二世执政以后的短短数年之内,强大一时的秦王朝便灰飞烟灭了!秦朝败亡之快,固然有其内施悛法不爱百姓,外恃武力穷兵黩武的原因。但是在秦朝大厦将倾末倾之际,缺乏宗室诸侯王的鼎力相助,也是秦朝暴毙的重要原因!

封建子弟以卫宗室的利与弊,以及

秦二世胡亥


四、汉朝的两制并行之利弊,以及汉武帝时代推恩令的作用及其利弊

因此到了汉高祖刘邦占有了天下后,便接受了秦朝败亡的教训,转而采取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共存的策略——企图借分封刘氏子弟为诸侯王,来确保刘氏的江山万年不易!同时吸取了周朝的因弱而亡的教训,用推行郡县制的政策,来确保朝廷拥有足以碾压各个诸侯王的实力。应该说刘邦的策略成功了一半儿,为什么呢?因为在刘邦去世吕后专权时,正是因为有刘氏诸王坐镇各地,才使得吕后始终无法变刘氏江山为吕家天下。而且在吕后去世后,更是因为有了齐王起兵反吕的压力,才打乱了吕产、吕禄的部署,给了周勃、陈平等老臣以诛杀诸吕的机会!因此可以说刘邦分封子弟为王的策略成功了一半儿,分封制仅有的优势只此而已。

封建子弟以卫宗室的利与弊,以及

汉高祖刘邦


那么不成功的那一半儿又是什么呢?那当然是诸侯王在其实力壮大以后,必将因此而生出异志。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诸侯王们都是皇室子弟,他们与皇帝的血脉也是相同的,因此便都认为自己拥有登临大宝的资格。所以一旦假之以时机,自然会挟其经营已久的实力,行挑战朝廷之冒险。故而自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宗室诸侯王叛乱之事屡有发生,使汉文帝因此而忧心,汉景帝因此而苦恼!汉景帝时代的最大叛乱是“七国之乱”,可七国之乱的爆发绝非偶然因素所致,乃是由于七国之王具备了可以挑战朝廷的实力,所以才会生出挑战朝廷的野心啊!

因此到了汉武帝执政时,便吸取了以往历朝历代之教训,接受大臣削弱诸侯国,以免其尾大不掉的谏言。况且早已有了汉景帝拆分梁国为五份,分封梁王的五个儿子为王的先例。而梁王刘武不仅是汉景帝的亲兄弟,更是为平定七国之乱立有汗马功劳。但是当梁王去世后,汉景帝依然还是拆分了实力强大的梁国!既然分封制不可废除,那就设法削弱诸侯王的实力,以免因其势力过度膨胀而作乱。在文帝和景帝致力于遏制藩王做大的示范效应下,汉武帝便也广泛地对诸侯国实施以“推恩于诸王之子,使其得享爵禄之荣华”为名,行削弱诸侯各国实力之实的“推恩令”!汉武帝的策略还是有效果的,当一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被分割出了若干个侯国的时候,则其实力必将遭受严重削弱,从而丧失了挑战朝廷的实力。

而且采取推恩令的方式,既可以起到“肢解诸侯国于无形之中”的作用,又可以避免引发诸侯王们的反弹。更因为受到“推恩”的都是诸侯王的庶子们,而他们本无资格获得王国中的权益,因为那是嫡长子才拥有的资格!因此庶子们对朝廷的“推恩令”是持欢迎态度的。所以就算是诸侯各王明知“推恩令”是杯苦酒,却囿于畏惧王国发生内部变乱,而不得不硬着头皮喝下去!

汉武帝的推恩令起到了稳固汉朝统治,避免汉朝再度发生内乱的积极作用,因此有其正面作用。然而还是那句话: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其利必有其弊!推恩令在维护国家稳定方面的确起到了无可置疑的作用,消除了因诸侯王尾大不掉,而对统治秩序和国家稳定之挑战。然而却是也有其弊——因为推恩令推得实在是太猛了,也把诸侯王们推得太狠了。

结果导致了诸侯王们空有屏卫朝廷之名,而没有了屏卫朝廷的实力!于是在王莽篡汉之时,尽管汉室宗亲遍及朝野之间,但却无一人拥有对抗王莽的能力,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王莽把假皇帝做成真皇帝,把汉朝政权篡改为新莽王朝!如果说推恩令有什么不足之处,或许就在于此吧?正所谓: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结束语:分封制与郡县制孰优孰劣?如果不是从单单为了维护一家一姓之“家天下”的角度上看,当然是郡县制要好于分封制!可假如是为了维护一家一姓之江山不变,那么分封子弟于地方,让其起到屏卫宗室之作用,还是具有一定的客观需要的!而推恩令的作用更像是给分封制去火、降温的凉药,可以起到抑制因诸侯王实力过强,而产生挑战朝廷之野心的作用!因此只要推恩令不是用得过于简单粗暴,而是能够根据现实需要,调整对诸侯各国的削弱力度,使之既不过于强大也不过于虚弱,或许更能起到“封建地方以卫中央”的积极作用吧!

封建子弟以卫宗室的利与弊,以及

汉武帝刘彻


注:资料来源《史记》、《汉书》、《资治通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