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植樹節 讓我們“雲種”出一片春天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3月11日報道:滿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3月12日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的植樹節。受疫情影響,今年植樹節有些特殊,大部分活動由線下現場轉到了線上。這個春天雖然少了往日的熱鬧,但也讓我們意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記者從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獲悉,今年市民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綠色上海”全年在線認建認養。全市共有120處公園綠地可供選擇,可認養的樹木共108萬棵(已認養1680棵)。

具體方法為:在“綠色上海”微信公眾號中,從微服務中選擇義務植樹後就可進入認建認養模塊,市民只需挑選認養地點,點擊“我要認養”按鈕,預留手機號等簡單信息後,相關工作人員就會致電幫助您完成認養手續。同時,義務植樹界面中還提供了證書查詢,對認建認養行為予以鼓勵。

(認建認養情況表見文末)

辰山植物園:50棵浪漫櫻花待認養

陽春三月,辰山植物園內早已萬物復甦,草長鶯飛。但由於疫情影響,今年植樹節期間,辰山植物園將以雲認養的方式,讓市民遊客邂逅浪漫櫻花。

2020年植樹節 讓我們“雲種”出一片春天

據介紹,本次認建認養報名時間為3月12日至3月15日,可提供50棵染井吉野櫻供認養,認養費用為300元/株/家庭,認養期限為1年(2020年3月-2021年2月)。活動限50個家庭報名參與,額滿即止,每組家庭限3人。

待開園後,園方將與認養家庭確定來園時間,開展認養掛牌、授予認養證書,以及現場家庭合影等認養儀式。參與的家庭還有機會獲得辰山植物園精美文創品一份。市民遊客可致電021-67657812或在辰山植物園微信公眾號內查閱認建認養報名貼預約參與活動。

辰山植物園表示,此次植樹節活動旨在培養人們愛綠、護綠的習慣,激發市民熱愛環境、保護環境的熱情,用實際行動去保護大自然,共創美好家園。

2020年植樹節 讓我們“雲種”出一片春天

共青森林公園:櫻、桃、杉、松、海棠飽含深意

今年共青森林公園將推出互聯網+線下植樹認養活動。市民遊客可通過網絡平臺參與到樹木認養活動中,認養者還將收穫具有紀念意義的認養證書,到共青森林公園親手許願。

“線上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的開放認養時間為3月12日-3月31日,市民遊客可以通過綠博士微信公眾號、中國網絡植樹公益網上海網,認養池杉,數量300株。

2020年植樹節 讓我們“雲種”出一片春天

桃花

2020年植樹節 讓我們“雲種”出一片春天

海棠

而在“線下認養”活動中,公園將推出以“櫻花、桃花、海棠、杉樹、雪松”五大樹種和部分古樹名木供個人和企事業團體認養。遊客可去電諮詢相關事宜,並在開園後的工作日到共青森林公園親手許願,掛牌。

園方相關人士介紹:這五大樹種飽含著深意:“櫻花表達思慕之情,桃花象徵美好生活,海棠的花語是溫和美麗,杉樹莊重又高雅,雪松剛毅長青,都符合了當下全民抗疫的必勝決心。”

此外,共青森林公園還精選出多株香樟樹供企事業單位認養。這些香樟樹高大挺拔、亭亭如蓋,他們撐起了共青森林公園的林冠線,在這片土地上屹立了近半個世紀。

2020年植樹節 讓我們“雲種”出一片春天

杉樹

2020年植樹節 讓我們“雲種”出一片春天

雪松

上海植物園:不僅“雲植樹”還有“雲觀樹”

上海植物園是首批國家“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在全民“抗疫”的這個春天裡,上海植物園充分發揮“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的資源優勢,策劃 “心繫一棵樹 共建生態城”3·12植樹節系列活動,以在線“雲植樹”的形式,為廣大市民遊客奉上一場生態“大餐”。

此外,上海植物園還貼心地帶來了一場“雲觀樹”。原來,以往每年植樹節前後,都會有這樣一批人趕來上海植物園,或是白髮蒼蒼的長者,或是一臉稚氣的孩童,亦或濃情蜜意的戀人。他們不約而同,在上海植物園內尋覓著能與自己“結緣”的樹木,親手寫下寄語與心願,為它們掛上專屬的認養牌。有人甚至每個月都要來植物園觀察和記錄自己認養的樹木的生長狀況,什麼時候萌芽,什麼時候開花和落葉都瞭如指掌。

2020年植樹節 讓我們“雲種”出一片春天

疫情防控期間,大家認養的這些樹,目前長勢又如何?木蘭園是大家認養較集中的區域之一,早在今年2月4日,便有第一朵白玉蘭綻放在枝頭。到了二月下旬,白玉蘭全面進入盛花期,其他的玉蘭品種也陸續開放,截止目前,已有34個玉蘭屬下的種或品種進入花期。時下的木蘭園在大家的關愛下,已是滿滿春意。

同屬木蘭科的含笑,也是大家非常喜愛的一種樹木。目前新含笑已然零星開放,廣東含笑已經露色,含笑花、樂昌含笑等其他含笑屬植物也已經冒出了毛茸茸的花芽,預計四月份就可以見到它們白色或淡黃色,帶著濃郁芳香的花朵。至於北美木蘭屬的廣玉蘭,青翠依舊,預計五月初才會開花。

2020年植樹節 讓我們“雲種”出一片春天

同樣被認養的舟山新木姜子,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它的幼枝與嫩葉密被金黃色絹狀柔毛,在陽光的照耀和微風的吹拂下閃閃發光,因此又稱“佛光樹”。近日,它的金黃色小芽已然躍躍欲試,隱隱得見一絲“佛光”。

還有雪松、柏樹、樟葉槭、榧樹……它們有的終年常綠,蒼蒼貫四時。有的響應春日的氣息,欣欣吐新芽。雖然採取了臨時閉園措施,但上海植物園閉園不停工,工作人員依然馬力全開,有條不紊地開展園容園貌的維護和植物養護工作。因此這些“名花有主”的樹木正在被專業的養護團隊精心地照顧著,保持著最良好的生長狀態。

2020年植樹節 讓我們“雲種”出一片春天

上海造林項目已逐步復工

植樹節前夕,全市造林項目已逐步復工。《上海市“四化”森林建設總體規劃(2019-2035)》明確,至2021年,建成一批規模品質俱佳、季相色彩絢麗、樹木層次豐富、結構類型多樣、林冠線自然的“四化”示範試點項目。

至2025年,建成佈局合理、品種豐富、管養精細、技術先進的綠化系統,初顯春花爛漫、秋色斑斕的“美麗上海”空間格局。

至2035年,將新增森林面積39010公頃,市域森林覆蓋率達到23%左右,主要道路、重要區域、郊野公園、重點鎮和村的彩化樹種比例達到40%以上,全市彩化森林面積佔森林總面積的30%以上。新建郊野公園13個,全市郊野公園總數達到20個以上。

此外,今年全市計劃新建各類綠地1202公頃,新建綠道203公里,新建立體綠化41公頃。廣受市民歡迎的街心花園預計將實施完成50個,力爭到年底街心花園總數達到200個。

植樹節的由來

植樹節是按照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並組織動員群眾積極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提倡通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79年,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

2020年植樹節 讓我們“雲種”出一片春天

2020年認建認養情況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