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的刘禅:悲剧性人生下隐藏的真相


刘禅(图片来自于网络)


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而称帝,国号"魏",建都洛阳,史称曹魏;公元221年,刘备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公元229年,孙权于武昌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


至此,三国鼎立格局正式形成。在三国鼎立之前,三股势力吞并了数百个武装势力,正如《三国演义》的开场白,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武力对峙此消彼长使然,数十年的征战不仅使政治秩序衰败,人民大量流离失所,社会经济近乎崩溃。


这样的大背景下,平民百姓早已厌倦了战争,渴望大一统的格局形成,而三国鼎立,是第一步,历史的车轮不会停止前进,三个政权所代表的各自势力,也必然不愿长久和平相处。


从实力上看,魏国最强,土地面积和人口都数倍于东吴和蜀汉,蜀汉最弱,但刘备又他的优势,即称帝名正言顺,以汉朝皇室之后为噱头,打出匡扶汉室旗号。这在以儒家思想深入人心的时代里,极具诱惑力。


三国鼎立(图片来自于网络)


《三国演义》所代表的世俗观点,大力扬刘抑曹,书成后,蜀汉的诸葛亮及五虎上将被民间神化,而曹操被斥为"曹贼",背负数百年骂名。


然而,政权更迭,最终还是要靠实力说话,著名学者金文京做过大量研究,列出了三国灭亡之时的人口数据,蜀国共28万户,94万人;吴国共52.3万户,230万人;而魏国共66万户,443万人。可以看出,魏国的人口大大领先于蜀国和吴国。


这在冷兵器时代,优势不言而喻,足够的人口才能养活数量庞大的军队,诸葛亮多次北伐失败,不仅仅是军事上的问题,更多的是补给不足,可见人口和经济的重要性。


这是大背景,故事的主人公刘禅,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被推上了帝位,或许他没有意识到,他将开始被人们嘲笑一千七百多年。与刘禅紧密相连的两个成语,一个是"扶不起的阿斗",一个是"乐不思蜀",嘲弄意味十分明显。


那么历史中真实的阿斗,是否真的是那么让人"扶不起"?投降后,是否也真的"乐不思蜀"?在功高盖主的诸葛亮身边,他又是如何应对的?要解开这些真相,需要回到他的成长起点,一步一步追踪探寻。


生于乱世,命途多舛


公元207年,刘禅出生于荆州,生母是甘夫人,刘备的小妾,此时的刘备已四十六岁。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四处奔走,在各股势力之中来回权衡,此时正处于事业的低谷,但这一年,真正让他欣喜的并非是中年得子,而是这年年底,三顾茅庐请出了卧龙先生诸葛亮。


诸葛亮出山时,才27岁,在年龄上要低关羽、张飞很多,刚开始二人都认为刘备太过礼遇诸葛亮,颇为不满。但不可否认,诸葛亮有大才,是名副其实的战略家,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势力,最终刘备占得益州、荆州,而后入蜀,割据称帝。早年投靠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不得不说,诸葛亮的功绩甚大,刘备对他几乎言听计从。


三顾茅庐(图片来自于网络)


不管怎样,刘禅出生于刘备的事业低谷期,还在襁褓时,曹操派兵南下,刘备慌乱中弃了妻儿逃走,还是赵云带着他的妻儿杀出重围,得以保全,这段历史在《三国演义》里被用来神话赵云,说其七进七出救出刘禅,真相显然不可能如此,据《三国志·赵云传》记载,

"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可见,刘禅尚在襁褓中差点被曹军所虏,却是事实。那时的刘禅想来不会知晓自己经历了九死一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意识到父亲要干的事业了,同时也在战场中长大,没有史料记载他在其中有何表现,这一段历史空白,留给了后人发挥空间。


不难想象,战争瞬息万变,刘备还处于艰苦的创业期,需要四处征战,本身实力也并不强,需要权衡利弊,做出最正确的战略方向,好在一切还算顺利。公元208年,刘备联合孙权于赤壁大败曹操;公元210年,从孙权手中夺取荆州,拥有了重要的战略基地;211年开始入蜀,不断占据各地,最终于公元214年夺取了益州。


赤壁之战(图片来自于网络)


益州最早由汉武帝设置,全国十三州之一,位于西南地区,到了三国时期,范围达到了顶峰,包含了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部分地区及缅甸北部,湖北河南小部分,治所在成都。


这为七年后刘备称帝提供了最可靠的基础。刘禅在刘备称帝时,才十四岁,显然在蜀汉开创基业上没有什么发言权,而刘备早年最重要的幕僚关羽、张飞也都死了,只剩下诸葛亮这位神一般的存在军师,在蜀汉集团里,有着巨大影响力。


事实上,刘禅在刘备带领部下四处征战时,更多的是在荆州长大,又继母孙夫人(孙权妹妹)抚养,史料有记载的,是刘禅在十四岁的时候,也就是刘备称帝后,请董允教授刘禅,"先主立太子,(董)允以选为舍人,徙洗马。"(《三国志 · 董允传》)


后来,还请诸葛亮列了一大堆儒学经典来学习,同时习武,但刘禅在年幼时,没有得到真正的战场历练,在刘备集团的大本营里长大,严重缺爱,也没有乱世枭雄应当有的战争经历。可见这些都影响到他的性格成长,唯唯诺诺,不刚不强。


年少登基,身不由己


公元223年,刘备病重,召来丞相诸葛亮和尚书令李严交待后事,据《三国志》记载,话说得十分直白,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是给诸葛亮免死金牌啊,随时可以取刘禅而代之。不仅如此,刘备还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诸葛亮,这不等于告诉刘禅,诸葛亮代替的是刘备的位置吗?


刘备死后,刘禅即位,年十七。刘备留给刘禅的,是夷陵之战失败后颓废的蜀国,经此大战,国力凋敝,蜀国之地本身多山,经济不发达,比不过曹魏和东吴。为此,在诸葛亮的主持下,与东吴谈和,重新缔交联盟,蜀国进入休养生息阶段。


"三年春,务农殖谷,闭关息民。"(《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即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蜀国开始大力推进百姓恢复耕种,城塞关闭,休养生息。然而,三年后诸葛亮开始了他的北伐之旅,从228年春至234年冬,诸葛亮对曹魏发起了五次战争。


诸葛亮北伐(图片来自于网络)


关于诸葛亮北伐原因,众说纷纭,按照诸葛亮著名的《出师表》里的说法,原因有二,一是北伐为了巩固蜀汉政权,以攻为守;二是为了完成刘备夙愿,北定中原,匡扶汉室。《出师表》是上书给刘禅的,但感动的是世人,刺激的却是刘禅。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开篇就说先帝创业不易,还没完成就死了,现在虽说天下三足鼎立格局形成,但曹魏虎视眈眈,随时想灭了蜀汉,然而我们这些为人臣感激先帝的礼遇,也不敢忘记先帝的遗愿,现在将这些抱负寄托在陛下您身上啊。所以陛下你应当多听取意见,弘扬军士们的志气。


夷陵之战(图片来自于网络)


换成刘禅的角度来解读,可谓句句威胁,想来诸葛亮知道刘禅并不愿意这么劳师动众北伐,况且实力悬殊,毫无胜算。与其面临灭国之灾,还不如偏安一隅。诸葛亮在这段话里,点明了刘禅没有发言权,反而要他多听取部下意见,而当时在蜀汉集团中,还有谁的声音能盖过诸葛亮的?


当然,这并非是说诸葛亮有私心,相反,诸葛亮能被神话,被后人所喜欢和敬仰,必然是有道理的,大公无私、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北伐之路,为的是蜀汉基业,而非自己个人功绩。但是,打战最终要靠实力说话,不能仅凭一腔热血。


前后五次北伐,战果无多,诸葛亮最终在五丈原去世,虽说在一定程度上,北伐确实巩固了蜀汉政权,但长期的战争,让原本家底就不厚的蜀汉更加捉襟见肘。有数据显示,蜀汉人口不足百万,但部队和文官加起来达到十三万左右,对于财政来说,是个沉重负担。


刘禅是否反对北伐,无确切资料,但可以从诸葛亮的上书内容可以侧面推测出其可能并不十分同意,然而反对无效,诸葛亮影响力实在太大了。乃至北伐战败,还得想方设法安慰诸葛亮,胜败乃兵家常事。


作为统治者,要照顾多方面,军事仅仅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刘禅登基开始,就十分休养生息。《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中,"大赦"出现了十三次,可见刘禅并非昏聩颟顸,无视百姓疾苦。


投降亡国,不敢思蜀


诸葛亮死后到刘禅投降亡国,有整整29年。诸葛亮刚死,就发生了魏延造反事件,最终魏延兵败被杀,蜀国实力又受到了削弱。


不可否认,刘禅天资一般,后天在神一样的人物中长大,处处显得愚钝,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功绩,诸葛亮去世,蒋琬统领国事,似乎也没刘禅什么事,作为皇帝,大事决定不了,小事无需参与,剩下的就只能是饮酒作乐这样的皇家标配了。


随着诸葛亮钦定的一些部下逐渐老去,刘禅开始彻底掌权,然而,能力不足的缺点在独立掌权时暴露无遗,最关键的是,其宠信宦官黄皓,破坏了原本的政治生态,姜维曾上书刘禅,直言黄皓干预朝政,应当处死,刘禅没当一回事。


公元263年,姜维打探到钟会在汉中兴兵的消息,上书告知刘禅,黄皓从中做出错误判断,认为他们不会攻打蜀国,刘禅压下上书,不曾与大臣们商量,错过了最佳准备期。同年,司马昭派兵分数路攻打蜀国,其中邓艾经绵竹攻到成都。


《三国志·邓艾传》记载:艾至成都,禅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馀人面缚舆榇诣军门,艾执节解缚焚榇,受而宥之。刘禅就这样选择了投降,他的嫔妃李昭仪和五子刘谌于灭国当天自杀,反衬了刘禅的软骨。


魏灭蜀形势图(图片来自于网络)


很快,刘禅被虏到洛阳,在那里,他被封为安乐公,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八年时光。正是在洛阳,一次司马昭宴请刘禅,在席间试探刘禅,问他是否想念蜀国,刘禅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乐不思蜀由此传世,成为亡国之君的最高嘲讽。


相对于大多数亡国之君,刘禅与他们并无太多不同,年幼甚少经历,国力本身不强,加上有强大的外敌,这些因素造成了他们的选择并不多,注定要被历史的车轮碾压,成为悲剧性人物。然而,似乎没有哪一位帝王像刘禅这么受人嘲笑,以小名阿斗直呼,"扶不起的阿斗"和"乐不思蜀"两个俗语更是人尽皆知。


但当我们去探寻为数不多的史料,会发现刘禅并非那类十恶不赦、贪图享乐之徒,虽能力一般,但善于听从意见(至少早期如此),很多重大事件他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最终以亡国之君的身份,承受了所有。


分析众多客观因素之后,与其说阿斗扶不起,倒不如说是蜀汉扶不起,实力不济,终将会被吞并,只是刘禅的存在,阴差阳错,成为了最突出的悲剧性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