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什麼?怎麼樣判斷自己是不是得了尿毒症?

尿毒症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慢性腎功能衰竭進入終末階段時出現的一系列臨床表現所組成的綜合徵。尿毒症可導致貧血、凝血功能障礙、酸中毒、高鉀血癥、骨病等多種併發症

,甚至危及生命。瞭解尿毒症的危險因素及症狀特點,對於預防及早期發現尿毒症有指導意義。

  • 判斷是否出現疑似尿毒症的症狀

(1)出現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不適。

(2)有貧血、出血傾向,口有氨臭味。

(3)出現心絞痛、勞力性呼吸困難、疲乏、體重減輕等。

(4)出現皮膚乾燥、瘙癢,面色晦暗、色素沉著、浮腫,有稱為“尿毒症面容”。

(5)出現骨痛、肌肉痙攣、抽搐、脫水或水腫等。

(6)出現頭痛、頭暈、神志恍惚、表情淡漠、失眠或嗜睡等。

  • 判斷是否存在患病的危險因素

(1)有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糖尿病腎病、高血壓性腎損害、狼瘡腎炎、過敏性紫癜腎炎、遺傳性腎炎和多囊腎等慢性腎臟病變史

,甚至出現復發或加重。另外,如果急性腎損傷導致尿素或肌酐突然升高,也可能引起尿毒症。

(2)有慢性腎病史,且合併高血糖、高血壓、蛋白尿、低蛋白血癥、高脂血症、泌尿道梗阻、感染、高鈣血癥、肝衰竭、心力衰竭等病變。

(3)有慢性腎病史,出現貧血、營養不良的情況。

(4)有慢性腎病史的老年患者。

(5)有慢性腎病史,仍舊長期吸菸,容易發展為尿毒症。

(6)長期使用含腎毒性藥物,會增加發生尿毒症的危險。

  • 就醫檢查

若患者出現以上部分情況或更嚴重的情況時,應高度警惕並及時就醫排查。醫生會通過以下檢查項目輔助診斷:

(1)血常規檢查:可通過血紅蛋白水平判斷是否有貧血;根據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水平判斷是否有感染。

(2)尿液檢查:尿沉渣檢查可有為數不等的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和顆粒管型,可以協助判斷基礎腎病類型。

(3)生化、電解質及代謝相關檢查:可以判斷腎功能狀態、是否有代謝性酸中毒、瞭解代謝紊亂的情況等。

(4)腹部B超和CT:對確定腎的位置、大小、厚度以及有無腎盂積水、結石、腫瘤等有幫助。通常情況下,尿毒症患者雙腎萎縮,皮質變薄。

(5)放射性核素腎圖檢查:可瞭解兩側腎臟的大小、血流量、分泌和排洩功能,以判斷腎功能受損程度。

經過一系列檢查後醫生會給予明確的診斷,並根據患者特點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


尿毒症是什麼?怎麼樣判斷自己是不是得了尿毒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