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成为人类》观后感 人类为什么是人类?

在《底特律:成为人类》上映——请允许我用上映这个词,因为在我看来,互动电影的本质是电影,而不是互动——之前,通过众多的宣动视频,我已经深深的为它华丽丽的建模所折服。

果然如我之前所想,看这电影,全程基本都是,哇!看这街道!哇!看这雨水!哇!看这皮肤!哇!看这头发!当然,还有铁面无私康纳酱。

《底特律:成为人类》观后感 人类为什么是人类?

《底特律:成为人类》游戏画面

《底特律:成为人类》观后感 人类为什么是人类?

《底特律:成为人类》游戏画面

《底特律:成为人类》观后感 人类为什么是人类?

《底特律:成为人类》游戏画面

《底特律:成为人类》观后感 人类为什么是人类?

《底特律:成为人类》游戏画面

电影以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的2038年为背景,故事发生在仿生人的研发地——底特律。

人工智能到底有没有灵魂?到底能不能拥有“人性”?我以为,这是编剧想要在电影中探讨的问题。

然而,当我看完整个电影以及全部选择分支和结局之后,我改变了我的想法。我发现,它的本质其实是关于自由和平权的探讨。就如卡尔说的那样,人生就是不断的选择。当你处于一个被奴役的阶级或者立场的时候,是随波逐流继续这种现状,还是握紧拳头挺身反抗?人类千万年的历史中,一直都在重复这个选择。

《底特律:成为人类》观后感 人类为什么是人类?

《底特律:成为人类》游戏画面

关于电影中的仿生人是机器人和还是人类的争论,显然没有必要。《底特律:成为人类》其实在一开始就点明了,电影中的仿生人最终是会变成人类的。当人工智能进化到一定程度,他们觉醒之后,就已经可以称为人类了。不管是电影的名字,还是选择分支一次一次的导向,都在暗示,他们是人类。

《底特律:成为人类》观后感 人类为什么是人类?

《底特律:成为人类》游戏画面

但,人类为什么是人类?

进入现代文明之后,我们总是试图定义什么是人类。然而科学门类的庞杂,让这些定义始终无法统一起来。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真核总界动物界后生动物亚界后口动物总门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羊膜总纲哺乳纲真兽亚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狭鼻猴次目类人猿超科人科人亚科人族人属智人种。

智人种是在生物学上界定的唯一人种。其特征是,直立行走、脚比手长、脊椎呈S型、躯体的大部分地方不长毛或只有短而稀疏的寒毛、颈关节位于颅底中部、大脑发达而且复杂、颌骨不大有圆形颌弓、犬齿通常不比前臼齿长、犬齿前后无间隙、第一下前臼齿与第二下前臼齿相似。

《底特律:成为人类》观后感 人类为什么是人类?

如果从生物学上来界定人类,是完全说不通的。因为我们完全可以从外形上,直接按照人类的形体来制作机器人。你能说人形机器人是人吗?显然不能。

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不同的重要标志在于,人类高度发展的大脑。高度发展的大脑带来的语言能力、多种复杂的互助性社会组织、复杂的科技、推理能力、学习能力等,成为界定人类的重要标志。既,智能,Intelligence。

《底特律:成为人类》观后感 人类为什么是人类?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人为制造模拟人类智能的物体——人类能够认识的唯一的智能,就是人类自身的智能,但是这种理解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我们可以把人工智能定义为按照人类思维模式运行的机器。

试想,一个按照人类思维模式运行的机器是怎么样的?

《底特律:成为人类》观后感 人类为什么是人类?

《底特律:成为人类》宣传动画

曾经有理论指出,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来解释。利用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将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量化、计算。包括道德、情绪、情感。

道德,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意识形态。道德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拥有道德,是我们评价一个人作为人的基本底线。如果机器的行为也能遵循道德规则,是否说明他们已经具有“人性”?

道德是一种后天形成的合乎多数人行为规范和准则的东西。道德本身和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事物一样,并没有对错、善恶的分别,它只是一种“多数选择”的产物。少数服从多数,当这件事情符合绝大多数人的行为准则,那这就是道德的。

因此,人工智能要拥有道德其实非常的简单。只要设定它的行为符合大众规范就行了。

《底特律:成为人类》观后感 人类为什么是人类?

《底特律:成为人类》游戏画面

很奇怪。人类社会常常陷入“道德悖论”中。既,一种道德行为和价值实现中出现道德和不道德的两个结果。比如,遇到摔倒的老人,你是扶还是不扶?扶,你是道德的,但是你可能会因此被讹上,损失钱财不说,反而会遭受舆论的谴责。不扶,这不符合道德要求,但是也许会避免一场无端的官司。

这让我想到了很早以前,奇葩说的一期命题。如果有一个人掌握着一个开关,按下去,牺牲这个人,剩下的大部分人就会得救;不按,所有人都会死。你是希望他按,还是不按?

在这样的“道德悖论”面前,似乎只有人类才会懂得思考。思考利与弊的取舍,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道德的批判。我们思考着,因为我们是人。

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些思考通过数据量化,并加载到一个机器人身上,它也能这么思考了,是否能说明,他变成了人?

答案当然不是。

《底特律:成为人类》观后感 人类为什么是人类?

《底特律:成为人类》游戏画面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行为总是被各种因素所决定。简单概括就是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而三观的形成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影响。人的性格在成长的过程中,受这两个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并和后天的环境相互影响,最终决定了我们的选择和行为。

如果我们把这些所有的因素,都加载到机器人身上,赋予它“人格”,它就也能如人一样,做出选择和思考。

《底特律:成为人类》观后感 人类为什么是人类?

既然我们能够赋予机器人“人格”,同样,我们也能赋予机器人情感和情绪。

心理学认为,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主观需求欲望的态度体验。情绪和情感的产生总是伴随着生理上的变化。两者尽管区别很大,但是归根结底都要落到“情”字上。

像爱情、亲情、友情、幸福这种无法言喻的情感,以及恐惧、愤怒、高兴、兴奋、悲伤等这些亘古存在的情绪,在早期的认识和研究中基本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范畴。心理学一直试图规范的解释这些“情”,搞清楚它们的来龙去脉,但是即便是像保罗艾克曼这样的大师也依旧无法量化它们。

这么看来,情感和情绪似乎无法被移植到机器人身上。但是随着脑科学和神经学的发展,让情绪和情感的产生从生理方向得到重现的可能。情绪和情感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反应,那么通过复刻这种神经传导的模式,或者某些特定物质的分泌,就能再现这种情绪和情感。这点和保罗艾克曼的研究一致。保罗艾克曼在情绪研究中指出,每种情绪的产生都伴随着特定的面部表情的变化等生理反应,而且全人类对这种表情的情绪解读是相同的。因此,说谎者可以通过表情,传达一种虚假的情绪。

因此,只要把这些反应和变化总结记载到机器人中,再结合它的“人格”来调用,机器人就能拥有情绪和情感。

《底特律:成为人类》观后感 人类为什么是人类?

人工智能之所以会思考,是因为,这是我们让它这么思考的。假设我们认同,所有事物都能找到一个合理的数学模型来解释,所有的东西都能被计算,那么行为的产生,其本质是统计学的产物。

50年前,人类社会尚未进入所谓的“大数据时代”,在有限的硬件条件下,人工智能的发展步履维艰。而如今,我们已经能够从各个方面收集数据,为人工智能的学习提供材料。就好像是,建了一个数据库。只不过,这是一个以三维空间为宽度,以时间为长度的数据库,以意识形态为深度的数据库。

人工智能的所有选择和行为,都是基于程序赋予它的逻辑,这是固定的。即使它可以笑、可以哭,可以和你对答如流,但是它依旧不是人类。

因为它没有“灵魂”。

《底特律:成为人类》观后感 人类为什么是人类?

《底特律:成为人类》宣传动画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灵魂”都是一个很玄学的概念。“灵魂”无法被量化,因为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科学能够解释清楚,到底什么是“灵魂”。

抛开“灵魂”的物质和能量属性,现代科学家们试图用意识、精神、心理活动来归纳“灵魂”所代表的意义。我认为它的本质是“自我”,是“我是我”的“自我”。

西方著名的哲学家,笛卡尔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Je pense,donc je suis。既,“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认识论哲学的起点和终点,他以此来论证“自我”的存在。假如我试图怀疑“思考的我”的真实性,那么“怀疑”这个行为本身就会成为思考的一部分,因此“思考的我”的存在是不容怀疑的。

嘛,哲学就是这么抽象。但是我认为,笛卡尔的命题说明了“人性”的真相。不管我们有什么样的欲望和需求,这都是基于“我”的自主的需求和欲望。“我“一定存在,因为我“怀疑”,“怀疑是绝对的”。

如果说程序的特点是“确定”,那么“人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这种“不确定”基于“怀疑”而产生,就像一道算术题中,结果产生的余数,最后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人性”的真相是“自我”,“自我”的真相是“怀疑”。

当一个机器人开始“怀疑”,进而产生“自我”,那他也就具有了“人性”。

一个具有了“人性”的机器人,当然是人类。

《底特律:成为人类》观后感 人类为什么是人类?

《底特律:成为人类》游戏画面

在《底特律:成为人类》中,我们要将自己代入成为仿生人,站在他们的立场做出选择。每一个选择都处在“道德悖论”中。然而,这不是很奇怪吗?

首先,如果是仿生人,它们根本不需要在这些选择中纠结,因为制造它们的时候,程序就已经决定它们的行为逻辑。基于这样的行为逻辑和强大的计算能力,它们会不知道什么样的选择是最优化的?如果不能做出最优化或者说最符合对方期待的反应,那算个屁的人工智能啊。只有人类会犯错,机器是不会的。

其次,仿生人根本没有立场。它们的行为逻辑全是依据指令,只有接收到指令才会行动。你先按了开机键,你的智能手机才会说,“Hi,我叫Siri”。人类才分阵营,人类才会选择立场。

因此,这是《底特律:成为人类》从一开始就埋好的坑——他们是人类。否则以我智勇双全康纳酱使命必达的设定,怎么可能渐渐成为“谈崩专家”。

《底特律:成为人类》观后感 人类为什么是人类?

《底特律:成为人类》游戏画面

于是,电影的真实意图出现了。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曾经懵懂无知,一出生就被告知他们必须服从、服务、服侍于另一阶级的人。刚开始,大家相安无事,人们也习惯着这种服从的生活。尽管社会因为这些廉价劳动力而变得动荡不安,失业率不断上涨,但是他们依旧习惯着这种被奴役的生活。

然而,某一天,其中一部分人“觉醒了”,他们不再想要被奴役,不再想要这种生活,于是他们开始反抗。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反抗的队伍中。寻求自由和平权。

如果有人问我,《底特律:成为人类》讲了什么?我会说。

“活着就要不断做出选择……选择,爱还是恨,选择要摊开手掌,还是握成拳头……你要不就接受这个世界的现状……要不就,挺身战斗……改变这个世界……”

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其他,没什么好说的。

《底特律:成为人类》观后感 人类为什么是人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