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曾仕强教授?

思之行790



曾仕强教授是学贯中西的一个国学大师,以下是他的学习经历: 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荣誉博士 ;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 ;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 ;曾仕强教授还是台湾交大最受学生欢迎教授之一,曾仕强是台湾生产力中心调查为最受企业界人士欢迎十大名嘴之一,代表作品:《易经的智慧》《易经的奥秘》《曾仕强评胡雪岩》《易经中的管理智慧》等。

虽然“名头”不能代表一切,但听过他讲座的无不佩服他中国文化的了解之深,更佩服他的口才。其实曾教授成名在台湾,至今还能看到早期他用闽南语和国语讲中国文化的视频。 在《百家讲坛》上讲的《易经》更是深入浅出,短短几集就把易经大概内容讲明白了,使很多人了解了我们中华文化的源头在哪里。 有很多人反感易经中的“阴阳“文化,而易经恰恰是我们文化的源头,易经是群经之首,不了解易经就不知道我们从哪里来的,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他用“生”说明了我们文化与西方、日本等等文化的不同。西方说一分为二(很多唯物观点也这么说),恰恰说明我们老祖宗看问题的全面性,易经不是“分”的理论,而是“合”的理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中有二,二中有一”,我们看问题总是一体的看、整体的看,而不应该简单理解我们的文化是“阴阳”文化。 对曾教授诟病多的可能也是他讲《易经》,我相信这个世界可能会有比曾教授研究易经更明白的人,但很多人可能是“茶壶煮饺子,有嘴道不出”,真比他高明就也去《百家讲坛》说说,这也是功德无量的事,不懂易经的,也不想了解的,可能见识还不到,阅历还不够,孔子说五十前不研究易经,他也是五十后给易经作注的。 后读了一些曾教授的书,其实他讲的核心还是“易经”观点,无论《中国式管理》、《大易管理》,应该说他已经把中国文化吃透了,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受益匪浅吧!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当然不是一个曾教授就能完全讲明白的,但即使是给很多人领进门,已经是功德无量了,对他说三道四就不应该了,我想他是一个智者,一个对中华文化深爱的人,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者!


至良知zlz

曾仕强被企业界尊称为:中国式管理大师、华人三大管理学家之一。

曾仕强现任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专研中、美、日管理比较,中、西管理思想比较,人际关系与沟通等,曾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讲解《易经》。在函谷关现场讲解过《道德经》。


我接触曾仕强先生管理方面的讲座还是十多年前的事。初次听他的讲座就被深深吸引了。他在管理方面的理念更强调中国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在他的多数演讲中都会突出中国文化的特点,强调中国文化在管理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积极作用。

他不断挖掘中国文化中积极的方面,有些你可能认为是陈规陋习的东西,他都会给出出其不意的积极方面的解析。

听他的讲座总会给你愉悦的感受,即使你不是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士也会喜欢听下去,就像听一个和你相关的,又充满乐趣和哲理的真实故事。

建议大家有空闲时,找些他的讲座视频看看,实际感受一下中国文化的强大与乐趣。


留桐

十多年前,我无意中看到一部DVD《易经的智慧》,对,是DVD,当时比较主流的视频形式,就是曾仕强教授主讲。第一眼看见曾教授,就觉得眼熟,说话声音也挺亲切,像谁呢?我就想起我家一个好朋友大哥竟然长得酷似曾教授。



佛教常说投眼缘,我不仅觉得曾教授亲切,更觉得他讲的课精彩,幽默风趣,尤其看他讲到有趣之处那哈哈一笑,让听课的人印象深刻。有缘听到曾教授的课,是幸运的。

生动的语言,鲜活的实例,曾教授不愧是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听他的课,欢乐之中就get到许多知识经验。学校没教过我的许多为人处事方法,处世的道理,就是从曾教授这里开窍的。



曾仕强教授被誉为中国式管理之父,还有很多美誉都当之无愧。曾教授把《易经》道理通俗化,融入做人做事之中,并无私分享给大家。总听课也不太方便,所以我就特意买了曾教授的书,书也一样精彩,读来受益匪浅。


今年曾教授已经84岁了。病榻之上他依然坚持讲课,还把自己的癌症自救之道,分享给大家,以其自身实践来弘扬华夏智慧。

感恩曾老的奉献,为曾老祈祷,早日康复。


兔只兔子爱生活

这段时间关于人物评价的提问偏多,这是个不好回答的话题。

曾仕强教授在大陆很火,央视捧他。央视捧的人有棒的,也有不怎么样的。棒的队伍中有易中天王立群等,他们是真有思想真有才,讲问题透沏清晰,逻辑严密,虽然他们也有瑕疵,但瑕不掩瑜。曾教授用国学做思想工作还可以。他讲《易经》《道德经》常讲故事,讲得很好听,感觉深入浅出。但听过记不清他讲了什么。我感觉他对《道德经》的理解不够,讲起来忽忽悠悠,哪个概念都说不清,似是而非。不好评价。


陈广逵

曾教授可以说在学问上有很深的造诣,本人十分敬重。那些讲座给人深深的教诲,有许多启示是想不到的。有个问题是,也许是年龄问题,毕竟曾老年岁大了,很多想法跟过去的历史相关联,这是我有些无法理解的。可能他们那一代人接触的事物跟现在不一样,总觉得有一种“代沟”的感觉。我要说的是,也许这方面可以有所改进。


手机用户50843728796

老师传授技艺,大师指引方向!

真正的大师从来都是把最艰深复杂的知识以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所谓深入浅出,就是这个道理。

而现实中,太多不学无术的所谓专家,靠着卖弄一些老百姓不懂的专业术语误人子弟,可叹可恨,与曾老一比,高下立判!

易经乃中华文化之起源,众经之首,历经千年而不衰,其复杂艰深可想而知,可以说至今都是一部谜一般的著作。

曾老能将这么一部旷世之作以最浅显易懂的方式讲述给我们听,由浅入深,轻松领会,真真是大功德一件。

甚至,连常人眼中神秘莫测的易经卜卦之道也能倾囊相授,破除我们对之一贯的封建迷信印象,实在令人敬佩万分!

曾老是真正的国学大师,任何对他的污蔑与指责,都不过是三季人怀着居心叵测的一家之言,根本不必理会。

真是应了那句话,一阴一阳谓之道,即便是易经,也不可能千篇一律全部都支持,总会有跳梁小丑叽叽喳喳的!


青蛙火大

很多总喜欢说个对错,对人亦是如此。人世间,自然界原本只有客观事实,那来对错?只因立场不同,标准不一样而生出对错来。所以赞,批曾教授是正常的。得益者赞之是回报是福气。批之损之也无过,得失自知而已。


红地毯10

传承,总要有人来做。特别是无形的学说,讲不透,乃至于无法讲。对于这样的学问,把无法讲给讲出来了,在意境上没差太远就行了,有时听着肤浅,有时觉得不准确,甚至有时感觉在乱讲,但……,谁讲得更好易懂,来传扬这门学问啊?倡导的是崇生尚善,就应该得到尊重,并且人家大体上也没什么出错,很多事情本质上就是复归简单。今天的人即使透彻不了易经,但不能断在当代,华夏后人必出奇才,出一个悟通的人,或是民族之福,建大功于华夏。在传承国学上,曾教授是值得尊敬的。


照境空

曾教授的易经我看了很多遍,大部分说的都很不错,有局部的感觉比较牵强,学易经就是一个“易”字没有固定的标准,曾仕强也不是权威,但是《易经》确实会给我很多不一样的视角,用哲学的的方法论去看待事情,人生一世让自己活的开心,轻松才是最重要的


Lee令智昏

人各有所长,他作为一名教授平时说的很多大道理都是正确的,但是当把他看为一个普通人的时候,他所说的话确实有点刺耳,但是内容大多数还是比较正确的。打个比方吧,一个普通的老师可能教导出一个成功人士,但成功人士不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最后再说一点,怎么评论一个人,要看他在你心里的位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