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缴纳养老保险,每年往银行存一万,30年后能养活自己吗?

Norahs

每年往银行存1万元,从目前4%-6%的理财利息看,往复30年会是一笔相当大的财富。

但是这笔财富仅仅是从现在来看。

30年之后,又会时过境迁,不知道当时的社会平均工资是多少了。

我可以拿一个青岛市的历年社会平均工资变化情况跟大家参考一下。


1993年我们的社会平均工资是300元,2016年社会平均工资是4910元。增长了18倍。如果说,我们1993年坚持每年存上两个月的工资,到2016年,我们是要存上600元而已。这仅仅是23年的变化。

大家觉得以为以前的600元和现在的600元购买能力差别有多大。

还是购买现我们的社保好。

我们的社保是抗击通胀的一个最有效手段。因为他是跟社平工资挂钩的。社会统筹金就相当于现代的年轻人养活以前退休的老年人。总是与当时的物价水平挂钩的。

国家还会每年增加退休人员的待遇,保证他们的生活水平不变。

不过大家不用质疑,个人储蓄还是有自己的作用的,它的灵活性是社保比不了的。

在没有更好的理财方式的时候,买完社保与前进行银行理财也是值得称道的。

所以,我的看法就是先交社保,剩有余钱再进行理财,这才是对自己真的好。


暖心人社

可以帮助到别人的养老。

银行利率非常低。5年期定期存款的利高的也就4%多。按这个利率,肯定是被通胀吞噬,基本等于是赔钱。

清华大学有个女教授,在1980年代初的时候,拿出一张5元的钞票,对自己说,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这5元钱一定不能动,这样万一哪天山穷水尽,这5元钱至少还能让我活一个月。

是的。1980年初的5元钱,确实可以活一个月。然而,到了30年后的今天,5元钱连一份盒饭都买不到,也就买两瓶矿泉水。

今天的1万元,如果只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话, 可以活一年没问题。但是30年后呢?在比较好的情况下,可能也就够活一个月。30万,加上利息,大概也能活几年,算不错了。

那么交社保是不是就更保险呢?其实也差不多。今天看,领社保的老人们过得还不错,但这是今天的情况。今天有庞大的适龄劳动人口在交社保金,给这些老人发。但是30年后,随着人口的急剧老龄化,交的人少,领的人多,社保能否维持还是一个问题。

现在很多老年人被各种高回报的金融骗局骗,很多人责怪这些老人贪婪,但这些老人其实也有自己的苦衷。因为养老金总是在被通胀贬值,不追求高回报,也是心有不甘。

不管怎样,持有现金就是风险。比起存银行,可能还是配置一些资产更合算吧。但是这需要多学习财务知识,时刻关注经济形势的变化。因为资产价格也会有很大的变动。但是,付出学习的时间,总比拿着现金贬值要好。


邓新华全面回忆

除非您的生活极其简谱,不然是不能的。

首先,让我们算算我们具体需要多少财富才能够在退休以后过上轻松惬意的生活。市面上常见的观点是,在退休第一年,从退休资产中提取4%的资金。这笔资金应该相当于退休前的收入或者可以接受的退休后的收入水平。然后,每年从退休资产中提取越来越多资金,直到死亡。算上这期间的资产投资回报,这种方法大致可以保证三十年内过上符合要求的生活。

然而不幸的是,最新的研究显示,伴随着人类寿命越来越长,退休时间越来越长,金融投资的收益又越来越不稳定,现在更加推荐的办法是退休第一年提取3%的资金。

换句话说,在退休的那一年,总资产的3%应该是你所渴望的年收入。假设我们希望到时候拥有折合今天10万人民币的年收入。如果在大城市的话,10万人民币一年并不算特别宽裕。但是考虑到年纪大了可能已经解决住房问题,也没有特别多的奢侈开销,10万人民币应该还是可以活得不错。那么我们退休时候的总资产就应该折合现在300万人民币。

其次,300万人民币是折合到今天的资产价值。伴随着通胀,资产价值是会逐渐缩水的。最近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通胀水平接近2%。考虑到官方数字偏低,我们假设在未来通胀都是2%。(实际上,这是一个严重低估的数字。很多海外估测认为中国实际的通胀可能会超过两位数。)假设我们再工作30年退休,按照2%的通胀水平,今天的300万人民币相当于30年后550万人民币。

当然,上述的核算做了大量的简化。但是整体的数量级是没有问题的。现在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今天的你每年收入10万人民币,再未来的三十年里,你能赚到550万吗?

不能的话,就该有危机感了!


科学地摇尾巴

每年仅仅往银行存一万?30年后就想养活自己,想得也太美好了吧!

我这可不是危言耸听,30年前父母那代年轻人每个月才挣30块钱,这还是以工资高福利好著称的工人,农民以及打零工的人赚得就更少了,如果那个时代有人说,每年存100块,30年后就可以养老了,你是不是觉得滑天下之大稽,30年后的人看现在的你,估计也是这么想的。

通货膨胀是很可怕的,它的可怕之处不但在于每年收你的铸币税,还在于它温水煮青蛙一样一点点稀释你的财富,短时间你还浑然不觉,当你反应过来,你的财产已经被时间和通货膨胀的大浪冲刷得差不多了,悔之晚矣。何况现金和银行存款是这世上最不保值的东西,从来没听说过有人是通过把钱存到银行里来致富的,三十年前万元户觉得自己把钱放到银行里存着,靠利息都能过一辈子了,现在一万块根本不是什么稀罕物,月赚一万都不算多。

养老保险是应对通货膨胀的一种手段,靠自己攒钱和投资来养老,根本应付不过来通货膨胀的压力。不用说把钱存到银行里了,就算买股票之类的高收益高风险投资,普通人能赚钱的又有多少,股市里一大堆散户一次次被割韭菜,别说赚钱养老了,不赔钱都是好样的。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不靠养老保险,试图靠个人攒钱养老的人都凉凉了,我家的亲戚就是那样。我一个远房叔叔,二十年前需要交2000多块钱作为养老保险,他那时候觉得两千多块太多,交给国家谁知道几十年后这笔钱到哪儿去了,不如自己做点小生意,靠自己赚钱养老,坚持不交这笔钱。现在年龄大了,生意不景气没攒下来多少钱,现在每个月没有收入不说,还得让儿女每个月给养老钱维持生活,悔不当初。

所以说,养老还是要靠保险,不要高估自己的赚钱能力和投资能力。

评论员:TQ


首席投资官

现在不缴纳养老保险,每年往银行存一万,30年后能养活自己吗?

视频解释: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486346528930660878, "media_id": 51052764558, "vname": "2-\\u591a\\u5730\\u53c2\\u4fdd\\u4e0e\\u9000\\u4f11\\u91d1\\u7684\\u5173\\u7cfb.mp4\

社保分析师

1、首先我们来分析分析,你每年存1万,30年后一共可以获得多少资金:

(1)假设我们都以最简单的定期一年,每年自动转存,目前银行一年期的利率只有2%左右,这是最近20年来最低的,没有参考性,我们取最近十几年一年期存款的平均利率3.5%左右计算,那么一年一万,30年后大概可以收到多少钱呢?

1万元*1.035^30+1万元*1.035^29+1万元*1.035^27+.......1万元*1.035^1=53.4万元,(这个复利计算你可以去下载一个EXCEL,通过POWER(X,Y)来计算,其中X为1.035,Y代表年限),因为你确认是30年后才要用的,其实你前期存的钱可以存3年期及五年期的,这样利率更高,那么每年1万元,30年后,你的本金翻一倍达到60万元,是很有可能的;

(2)接下来我们来分析:30年后,你手上持有60万元的本金,这60万元,你无需一次性全部用完,就单纯利息来说,还是以3.5%计算,60万元,一年的利息有:60万元*3.5%=21000元,21000元,平均每个月1750元,这金额对一个普通的老人家来说,应该勉强差不多够生活,但是你还有本金60万元,可以随机应付,虽然每一次动到本金会使得你未来每年的利息有所下降,但是你一次动用的一般不多,变化不大,所以应该来说,退休后这笔钱,在你无病无灾的情况下,支撑你使用三四十年应该是足够的。


鲤行者

第一情况,能!

如果30年内你身体健康,没病没灾,正常上班挣钱,每年存一万块。按每年2%的利率,复利计息(就是每年连本带息转存),30年后大概就是41.3万。假设你此时60岁,假设你再活30年,也就是90岁离去,那么每年就可以有13767元的费用可以支配,每个月呢就是1147元生活费,只要你后面这30年依然没病没灾,活着肯定是没问题的,或是找个生活成本低的地方,种点地,自给自足也可以,但品质就别提了。

第二种情况,不能!

第一种情况具体数字你也看了,除非假设能实现,但那些假设实现的机率几乎为零吧。只要生一次大病,恐怕你存那几万块钱就得所剩无几,只要家中有点事情发生,存的钱也有可能留不住。

养老保险本身也是强制性的储蓄,一部分你自己交,单位再给你补一部分,这样退休后可以有个基本生活保障,注意啊,这里叫基本生活保障,也就是维持你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也做不到品质养老生活。你那每年存的一万块,可以作为退休后养老金的额外补充,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好。

【话外音】

另外不要光是存银行,如果不喜欢风险,可以选择债券、货币基金、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基金定投的方式来进行多种方式的理财。还拿一年一万来举例,平均到每个月就是每个月投833,做长期基金定投,亏损的风险几乎为零,定投30年,按5%的复利计算(这个对于长期定投来说,不高),30年后可拥有近70万。

举例只为说明银行存款真的收益太低了,有很多风险系数跟银行存款差不多的方式可选择,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一个是分散风险,一个是增加收益,才能更好的规划自己的生活。


狮子座保险规划师

每年往银行存一万,30年后不计算利息就是30万,我们就按照一年2.25%的利率计算,一万元为250元利息,所以计算利息情况下等到了30年后肯定不止30万,具体看你是活期还是定期。30年后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多,按照现在的工资水平与物价来看,绝对可以养活自己(大病除外)。

1、养老保险较之更有保障,为何?因为无论30年后一颗白菜是几毛钱还是几百元,都可以保障你买得起。这就是养老金的调整机制决定的。拿养老金的知道,我们的养老金每年都在调整,近些年一直是在上涨,为什么上涨?

因为工资水平提高,物价上涨,为了保证退休人员可以满足日常生活,必须做出相应上涨。那么你存进银行的钱不会因为物价上涨给你30万变300万。

2、养老保险更划算。这个意思就是你现在每月拿到的养老金与你之前每月缴纳的哪个更多?无疑肯定是拿到手的养老金。那有人说我不确定可以活到多少岁,这个不稳定因素会影响我拿多少养老金。这个确实无法控制,但是现在人们的平均年龄已经达到74岁多,按照这个标准你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早已全部领回,而且还在享受养老金。假如没有领取多少年就死亡的,那么你个人养老金账户余额是可以继承的,也就是自己缴纳的那部分,还有国家财政给社保补贴。所以你觉得哪个更划算?

最后如果你是上班一族那是必须缴纳社保,说句真心话,很多个体经营户很羡慕有单位的人,他们反而要去买商业保险,而我们缴纳的社保其实不算多,都是单位缴纳的金额比较多,如果个人缴纳养老保险,比例会比我们通过企业或者单位缴纳的大。现在我们每月都在缴纳所以感觉很亏,等到你真的领取养老金就不会有此感觉了。


秋叶小叔

你这个问题问得不全,譬如:30年后你已不在或你只过一年就翘了,就不存在养活不养的问题了。

有几个问题是需要知道一下的:

1.你打算30年后这存的钱再养你几年?

2.你对所谓养活你自己1年需要花多少钱有没有个数字?

3.将来30年及30年后的CPI与银行存款的利率差是多少,是正数还是负数?

第1个问题就不要我再说了吧,存30年的钱养你1年与养你30年是不一样的。这里且当后者来推。

第2个问题,你是否认为现在用,1年1万元是否够了。也且认为你够用了,现在1年1万元能养活你自己。(目前绝大多数人应该是觉得不够的)

第3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一般,越不发达国家,CPI越高,是远高于存款利率的。比如印度,高的时候达10%以上,它的银行利率比CPI要小得多,这样的国家钱存银行是大贬值,所以存30年后远买不到现在1万元的东西,当然将来就不够用了。发达国家CPI一般很低,但其存款利率更低,有的甚至为负,这样的存30年后也没现在的1万元值钱,也生活拮据。再比如像中国目前这样的,长期银行存款与CPI持平或略高于CPI的,如果将来能一直维持这样,30年后的1万元基本等同于或稍高于现在的1万元,如果你又觉得现在1万元够用,及再养你30年,那么勉强说可以。

但以上假设能成立的不多,尤其是CPI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关系,随着中国逐渐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出现倒挂的可能性更大。

基于以上都是以够用为准的特殊案例的最大化考量,将来都很难说得上够用,故本人认为是不够用的。

只闷头存钱养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这社会,如果不懂一点理财让钱升值,又没投资自己做点事情,等于让自己的劳动一天天贬值。这如同前些年存了钱但没买房的白领,现在想起来买房,其将来的生活可能还不如前年些借钱买房的清洁工。


互联网电商集结号

题主问的问题,估计非常多的人都比较关心,结论很简单肯定养活不起,我来从数据上给大家分析一下,从两个方面分析:(1)每年存1万,30年后能拿多少钱 (2)30年后拿到的钱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1、每年存1万,30年后能拿多少钱

银行3年含以上的定期存款利息为2.75%,以2.75%为参考利率,粗略算一下30年后的本息等于多少?

  • 第一年存的1万,30年后本息=1万*(1+2.75%)^30

  • 第二年存的1万,29年后本息=1万*(1+2.75%)^29

以此类推,按照等比数列求和:每年存1万,30年后本息=46.95万

2、30年后46.95万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2017年年末和2016年年末M2的货币量余额分别为167.7万亿和155万亿。 一年增加了12.7万亿,货币增长率为8.19%,按照M2计算,30年后的46.95相当于现在=46.95万/(1+8.19%)^30次方=4.42万。

每年存1万,30年后能拿46.95万,但是按照现在的M2货币贬值计算,30年后的46.95只相当于现在的4.42万,现在手里拿着4.42万,能养活自己吗? 题主可以自己算一下。

我是互金圈,持续发布财经领域分析内容的头条号,感谢阅读,觉得好点个赞,以资鼓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