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一族覆灭的真正原因,身为外戚却卷入中央与诸侯之间的斗争

诸吕乱政是指西汉开国之初,汉高祖死后,以太后吕雉为主的吕氏外戚势力迅速做大并最终掌控汉朝大权的政治事件。

诸吕乱政是汉朝历史上的第一次外戚干政,其无论是在政治方面还是在社会方面都给当时的汉朝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其行为也激励了后世的外戚,导致有汉一代,外戚干政不断,甚至发生了王莽篡汉这种恶性事件。

不过,与诸吕乱政的历史地位相比,它的落幕反而更有研究价值。因为诸吕乱政的落幕根本不仅仅是刘氏与吕氏之间的斗争,也是中央政权与地方势力之间的隐形交锋。

一、汉惠帝即位后由于其性格庸弱,一度导致中央权威下降,是吕雉以铁腕手段连杀三位诸侯王才确立了中央的权威,但此举也把仇恨引向了吕氏一族

有很多人都认为汉朝中央与地方的对立主要是在文景时期,但是事实上,这种对立早在汉惠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吕氏一族覆灭的真正原因,身为外戚却卷入中央与诸侯之间的斗争

汉惠帝

我们都知道,相比刘邦,汉惠帝的性格相对比较软弱。如果是一个普通人,这样的性格到也没什么,但问题是汉惠帝是当时整个汉朝的最高统治者,一个执掌生杀大权,决定整个帝国未来走向的怎么能是软弱之人呢?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整个大汉王朝的不负责。

鉴于此,在他即位之后,其母吕雉就开始有意地通过自己独特的身份地位接手了一部分来自汉惠帝的权力。而朝中大臣为了保持汉王朝的稳固和发展,也都默认了吕后的这一行为。

吕氏一族覆灭的真正原因,身为外戚却卷入中央与诸侯之间的斗争

吕后

事实证明,这个选择还是很可取的。吕后掌权之初就强势杀掉了刘邦最喜欢的赵王刘如意,虽然在后人看来,此举是私怨居多,但不可否认,刘如意的死在某种程度上除去了一个中央政权的潜在威胁。

刘如意幼时颇受刘邦宠爱,一度有被立为太子的可能性,所以在刘如意的潜意识里,他恐怕早已确立了自己才是太子的观念。

而且此后其母戚夫人又因私怨而被吕后折磨至死,这就更加剧了他对中央政府仇恨。只不过他当时年纪小,这一切都没有显露出来而已。但一旦任其成长,前文所述的任何一个原因都足以让他举起反抗中央的大旗。

此后,吕后又通过政治手段对刘肥、刘恢、刘友等刘邦直系子嗣进行迫害,直接导致了刘恢、刘友惨死,刘肥不得已献上大部分领土并积极交好吕后爱女鲁元公主才幸免一难。此间种种,虽然很不人道,但却在实际上加强了中央的力量,确立了中央的威信。

如果局势一直如此,中央的权威便能得到彻底的巩固,汉初的诸侯王问题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但天不遂人愿,在吕后打压诸侯王正火热的时候,一个巨大的变故诞生了,汉惠帝刘盈驾崩了。

这对于意气风发的吕后而言完全就是晴天霹雳,不仅仅因为汉惠帝刘盈是他的亲生儿子,更因为汉惠帝刘盈的身份太重要了。

汉惠帝刘盈虽然没有什么厉害的政治手段,在位期间也没有做出什么突出的功绩,但是有一点是所有人都无法忽视的。他是宗法礼教认可的嫡长子,是群臣拥护的正统大义,是整个大汉王朝公认的皇帝。

吕后之前不断兴风作浪却一直顺风顺水全部都是因为有刘盈这个天下公认的皇帝在为她做保,否则哪怕她是太后也不敢连杀三位诸侯王,还都是刘邦亲子。

有刘盈在,这一切就可以解释成皇室内斗,大臣和百姓最多唏嘘两句,绝对没有掺和进来的想法。但刘盈一死,吕后要是再敢这样,那事情的性质就完全变了,不再是皇室内斗而是后宫干政。

只是很可惜,吕后虽然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完全没有要收敛的意思。品尝过权力的甘醇后,她已经彻底醉倒在了政治的漩涡之中,现在的她,根本无法再抽身而出了。

于是,已然沦为政治赌徒的她用王侯之位绑架了整个吕氏一族,疯狂地向着大汉权力的巅峰冲刺。而她的所作所为也完全暴露在天下人的眼中,虽然迫于形式无人敢去充当出头鸟,但对吕后以及吕氏一族的仇恨已经在累积了!

二、吕雉死后,失去压制的吕氏一族和朝中大臣的矛盾日益加剧,开国元勋为了抵消吕氏一族掌握军权的优势,选择了引入地方诸侯王势力

吕雉的死无疑是诸吕乱政的一个转折点,虽然在汉惠帝死后的几年时间里,吕雉的所作所为一直让人不敢恭维,但她的威势和手段却也让人不敢造次。所以哪怕整个大汉王朝再怎么暗流涌动,至少在她在世的时候,没人敢兴风作浪。

因为虽然彼时的汉王朝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但严格讲起来也不过只有三方阵营,以陈平、周勃等人为首的朝中大臣阵营,以吕后为首的吕氏一族阵营和以齐王刘襄为首的地方诸侯阵营。


吕氏一族覆灭的真正原因,身为外戚却卷入中央与诸侯之间的斗争

陈平

只要吕后还在,凭借她丰沛旧人,开国皇后的身份,很轻易就能争取到朝中大臣的支持。而只要吕后争取到了朝中大臣的支持,剩下的地方诸侯也不敢再造次。所以吕后在世,整个天下的大势就是稳定,任何违反这个大势的人都会被三方势力无情镇压。

但是,随着她的死亡,整个大汉的势力平衡完全被打破了。

首先就是朝中大臣和吕氏一族不可能再密切合作了,一方面是因为吕后在世时,对吕氏一族封赏不断,算上已故的吕父和吕泽,吕氏一族竟然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一门九王。

但朝中大臣们当年都和刘邦发过誓,“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吕家的现状完全就是在狠狠地打他们的脸。以前是有吕后在上面压着,他们不得不服软,但现在吕后已经死了,他们要是还无所作为,那就完全说不过去了。

吕氏一族覆灭的真正原因,身为外戚却卷入中央与诸侯之间的斗争

刘邦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行政权的争夺。对于朝中大臣而言,行政权就是他们存在的意义。虽然吕后在世时,迫于形势不得不让吕氏一族染指行政权,但如今吕后都已经死了,吕氏一族竟然还想独霸行政权,这就触犯朝中大臣的底线了。

不过,朝中大臣也不是莽撞之辈,虽然他们已经决定要和吕氏一族决裂,但吕氏一族毕竟掌握着军权,公开决裂无疑是在找死。于是,在陈平、周勃等人的努力下,朝中大臣成功和各地诸侯结成政治联盟并最终打败了吕氏一族。可怜盛极一时,一门九王的吕氏一族,最后竟落得人死族灭、鸡犬不留的惨痛下场。

三、从诸吕乱政中暴露出的中央的弱势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汉王朝各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基础,直到汉武帝以强硬手段推进了中央集权,这个局面才被打破

吕氏一族虽灭,但大汉朝的乱局却并没有得到根本的平息。只不过吕氏一族被灭后,乱局的焦点就集合在朝中大臣和地方诸侯之间了,而这两者之间最大的矛盾就是齐王刘襄是否应该被立为皇帝。

齐王刘襄是刘邦长子齐悼惠王刘肥之子,诸吕乱政时,是他首起义军,振臂一呼才让其他诸侯王联合起来反对诸吕。开战以后,也是他的军队冲在第一线,死死抵住了诸吕大军的威慑。所以如果纯粹看功绩,这个人确实有资格被尊为皇帝。

但问题是,正是因为他的功绩太大,朝中大臣才不愿意他来当皇帝。功绩大就意味着威望大,更何况此人还骁勇善战,势力庞大。一旦让他当上皇帝,朝中大臣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所以,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朝中大臣放弃了齐王刘襄,转而拥立在他们看来“忠厚老实”的代王刘恒。

吕氏一族覆灭的真正原因,身为外戚却卷入中央与诸侯之间的斗争

代王刘恒

且不论朝中大臣的这番如意算盘最后有没有成功,但是立下赫赫战功的齐王刘襄最终竟然输给寸功未立的代王刘恒,他的郁闷可想而知。所以,可以想见,虽然刘襄最后罢兵回了封地,但仇恨的种子早已种下。

而且通过诸吕乱政,各地的诸侯王也看到了汉朝中央的虚弱。在之后的数十年里,即便执掌天下的是汉文帝和汉景帝这样的盖世明君,但各地的诸侯王叛乱依旧屡禁不止。文帝时有齐王刘襄之弟刘兴居和淮南王刘长作乱,景帝时期更是有震动天下的七国之乱。

一直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即位,才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真正巩固了中央的权威,使得汉朝的地方诸侯王问题得到解决。

吕氏一族覆灭的真正原因,身为外戚却卷入中央与诸侯之间的斗争

汉武帝

所以说,汉初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朝廷中央与地方诸侯之间的斗争史。在这场漫长的斗争之中,无数的人和势力都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其中。刘邦因此尽灭异姓诸侯王,吕氏一族因此举族覆灭,七国之乱更是因此点燃烽火。然而这种斗争却依旧不断地在后世的历史中上演,像一个绞肉机一样,无情地吞噬着封建制度下的芸芸众生。

参考文献:《汉书》

《后汉书》

《资治通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