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疫線”綻放——記倒在抗疫一線的河南省永城市住房保障局職工、退役軍人劉慧欣

河南黨刊商丘訊:(張紅偉 特約通訊員 朱培倫 李學軍) “你走了,走的是那麼地突然,大夥都不相信,前方不遠,你就回到了家裡面,永城人民的好兒子,退役軍人的好標杆,你巍峨的身影,永存天地間。”

近日,一首小詩溫暖了春寒乍暖的中原大地,人們都在為一個年輕的生命惋惜和讚歎。他倒在了抗疫一線,倒在了他熱愛的工作崗位,倒在了剛剛走過29個春秋的人生路上。

在眾多抗疫英雄譜中,他只是普通的一員,讓我們記著這個普通的名字——劉慧欣,一個用年輕的生命照亮抗疫之路的平常人,用一腔熱血和對事業的忠貞,溫暖這個春天。

倒在“疫”線---來不及留下一句遺言

2020年3月1日凌晨,位於豫東的河南省永城市豐莊未來城小區B2樓,那盞溫馨的燈依舊亮著,那是妻子每晚都給他留著的一份掛牽,劉慧欣一家三口就租住在這裡。已經一個多月了,每晚,不管再累,當他拖著疲憊的身體,看到那盞燈,就感到暖烘烘的。

那是一盞照亮回家路的燈,那是一盞思念的燈。

已經連續一個多月奮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的劉慧欣看了一眼那盞燈,正準備上樓,忽然想到還有一個防控點沒有走到,他立即扭頭,駕車去到最後一個疫情防控點。已是深夜3點10分,當劉慧欣駕車行駛在淮海大道上時,與一輛卡車相撞,一個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9歲。

回首一個多月來的抗疫任務,永城市住房保障局的同志們心裡有桿秤:劉慧欣同志太累了,仗著是軍人出身,每天都要比別人多幹,身為共產黨員,劉慧欣總是主動請求到任務最重、風險最高的抗疫一線,全市115個小區的疫情防控物資供應和日常巡查工作,劉慧欣每天不知疲倦地往返。

“作為退役軍人,他身上一直有軍人那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在參加疫情防控期間,為了保障‘戰場’物資供應的充足,他一趟趟地往返於各級各部門、單位庫房、各住宅小區等。”永城市住房保障局張本瑞是劉慧欣的領導,他說著說著已經淚眼婆娑。

因為抗疫時間緊、任務重,短時期內單位買不到防疫物資,劉慧欣就連夜駕車去長垣購買單位急需的防疫物資。同時,擔任司機和搬運工的他一趟趟往返於疾控中心、廣告公司搬運各類物資,正是由於他高度的責任心,才使得一批批的防控物資、生活用品和宣傳資料能及時發放至115個小區物業處。各個物業疫情防控卡點、防控物資分發現場、疾控中心、廣告公司等地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

“哪裡召喚哪裡到,哪裡需要哪裡跑。”是劉慧欣每天工作的真實寫照。面對高強度的疫情防控工作,他從來沒有一句怨言,也從未喊過苦和累。他總說“守在卡點的同志比我們更辛苦、更艱難,做好他們的後勤保障是應該的。”

隨著永城市復工復產的加快,返城人員的增多,防控任務隨之加劇,夜晚巡查便成了劉慧欣的日常工作常態。

真沒想到,他走的這麼突然,連一句遺言也沒有留下,永城市社會各界無不為英雄年輕的生命感到惋惜,一位防控點內志願服務的大爺忍不住啜泣:好人吶,你咋這麼不長壽啊,他剛剛從我這離開不大一會,就出天大的事,要是知道這,我就要留下他喝口水,噴噴話,再讓他走啊。

永不褪色的軍人本色

永城,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一片紅色文化浸潤的熱土。當年淮海戰役的主戰場,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了革命的勝利,湧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和戰鬥故事。劉慧欣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從小就耳濡目染,受到當兵保家衛國革命傳統的薰陶。自入伍的那一刻,就立下了“當兵保家鄉,生命捍和平”的錚錚誓言,多年的軍旅生活練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軍人精神,磨礪了他“忠誠組織,無私奉獻”的政治品格。

2009年受射擊大隊嘉獎一次,2010年榮獲“優秀指揮士官”,2012年、2013年連續榮獲“優秀士兵”稱號。一張張榮譽,是用堅定地信念和刻苦的訓練換來的,一張張榮譽,也鑄就了劉慧欣鐵一般的品格和意志。

2013年12月,劉慧欣脫掉了戎裝,退役回到了永城老家。他服從安排,聽從分配,到市住房保障局工作。

雖說回到了地方工作,生活節湊不那麼緊張了,自己又是個職工,完全可以放慢腳步,該歇就歇了。可是,他依然像在部隊那樣,走路大踏步、一陣風,說話大嗓門、不打舌,幹起事來,一是一,二是二。同事們都說:“只要有劉慧欣在,沒有完不成的任務”。

他用滿腔熱情和對工作的無比熱愛,很快就成了單位的頂樑柱,大活小活,他都能玩得轉,年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工作之餘,劉慧欣還熱衷公益事業。三伏天,他主動要求到高莊鎮“三夏”幫扶,連續幾年不間斷。

2018年8月在永城市抗擊“溫比亞”颱風搶險救災中,他衝在最前面,被評為“抗洪標兵”!

2019年5月參加永城市人武部民兵訓練,表現突出,任應急連三排排長。

劉慧欣對軍裝的熱愛勝過生命。2019年5月份,在永城市民兵開訓動員暨鄉鎮武裝部規範化建設觀摩會現場,劉慧欣身著迷彩服,緊握右手,激情高昂,站在莊嚴的國旗下立下了鏗鏘的誓言。

“一個合格的民兵骨幹,既要有抓民兵的思想,更要有抓戰鬥力的頭腦。”這是劉慧欣經常說的一句話,訓練場上,作為民兵骨幹的劉慧欣,帶頭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刻苦訓練,高標準完成了隊列訓練、擒敵拳、體能、國防教育知識學習、應急排快速反應演練等科目。

“全市66個基幹民兵排長,劉慧欣是永城市民兵骨幹的佼佼者,作為一名年輕的退伍軍人,優秀的共產黨員,自身軍政素質全面過硬,從來都是衝鋒在前、鬥志昂揚,更是圓滿完成了上級民兵點驗檢查考核中隊列科目的演示。”市人武部部長黑團輝說。

“近年來,永城基幹民兵調整改革持續推進所取得的榮譽,與很多像劉慧欣一樣的優秀民兵骨幹的不斷積極努力和開拓進取分不開的,也充分展示了新時代永城市民兵隊伍過硬的軍事素質和精神風貌。”市委常委、人武部政委郭文奎這樣評價。

“奉獻、勤懇、敬業”,這是劉慧欣在不忘初心踐行使命主題教育中的發言題目,也是他用生命踐行的一句承諾和錚錚誓言,更是他軍人本色的彰顯。

黨徽閃耀在百姓心間

“慧欣就是單位的‘老黃牛’,是個熱心腸的好同事。平常一起工作關係就很好。昨天我們還說等疫情結束了,要一起去看芒山鎮的梨花,沒想到會突然發生這種事……”劉慧欣同事朱彥林說,得知劉慧欣去世的消息,他一夜沒睡,不敢相信這樣的事會發生在自己日夜並肩作戰的同事身上。

“他(劉慧欣)負責領取和發放防疫物資,那84消毒液一桶都百十斤,我們要從車上卸下來。他說‘你別幹了,年紀大,我自己就行’。”門衛郭大爺這樣描述道:“他仗著年輕,一米八多的個子,幹勁足。當兵的出身體質好,一會兒一車(物資)就卸完了。

“兄弟,雖然與你交往不深,很多時候只是同事間的禮貌寒暄,但在這月餘的共同工作中,我看到你的勤懇和任勞任怨。記得你隨口說過,疫情結束時一定要好好睡幾天,陪陪家人,萬沒想到噩耗突至,你就此長眠。”一起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的同事李東陽在朋友圈這樣寫道。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之前,劉慧欣除了負責永城市住房保障局自身崗位的日常工作,還是高莊鎮丁瓦房村的幫扶幹部。自從成為扶貧幹部以後,他始終牢記黨員的宗旨使命,堅守崗位,定期到村裡進行入戶走訪,把扶貧當“家事”,把群眾當“親人”,用真心換真情,用實策贏民心。

在永城市高莊鎮丁瓦房村黨支部書記丁志永的印象裡,劉慧欣是個熱心腸又健談的老實人。“他在村裡扶貧的時候,愛到群眾家裡走走,瞭解群眾的基本情況,是個特別愛幫助人的小夥子。誰知道會發生這種事兒……”提起劉慧欣的去世,丁志永一直不停地流淚嘆氣。

每年“三夏”秸稈禁燒期間,劉慧欣儼然一個大忙人。自從抽到禁燒辦公室以後,他幾乎每天都要下鄉到各個村去巡查秸稈禁燒工作。劉慧欣秉承了永城人古道熱腸的性格,每次下鄉,他不是給秸稈禁燒監督員做飯,就是幫村民修理出毛病的收割機,份內的份外的,他看到啥都想幫一把。劉慧欣每天都是乾乾淨淨第出來,髒兮兮地回家。妻子經常抱怨他傻:“別人下鄉都是轉一下看一眼就回來了,你這每天不是一身灰,就是一身油,衣服都洗不及。”好脾氣的劉慧欣聽到這句話總是樂呵呵地說:“咱是黨員,是幹部,做事總得時刻為百姓著想。看他們這麼辛苦,咱們也力所能及地做點自己能做的事,能幫一把是一把。”

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是丁瓦房村的廣大群眾對劉慧欣的評價。通過幾年的幫扶,熱心腸的劉慧欣和村裡的貧困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與村民打成一片,經常到他們家中走走看看,逢年過節,還不忘給他們送去現金和慰問品。扶貧幾年來,他用真心真情贏得了群眾的一致稱讚。

現在的丁瓦房村,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村容村貌日新月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提到劉慧欣的去世,曾經和他一起戰鬥過的扶貧幹部劉柄印雙眼噙淚,難掩內心痛苦:“丁瓦房村的變化,離不開劉慧欣的功勞。真的不敢相信,這麼年輕幽默又樂於助人的好乾部就這麼走了,真是令人惋惜。”

在部隊,他是最能吃苦的“兵哥哥”;扶貧路上,他是群眾心中最貼心的好乾部;2018年“溫比亞”颱風,他開著划艇衝在了最前面轉移群眾和物資,在水裡泡了一週之後,手腳都被水浸泡地起了皮……

在劉慧欣退役7年的工作生涯裡,幹了多少髒活、累活、難活,誰也說不清楚。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優秀幹部……一串串榮譽,是對劉慧欣勤奮工作的最好詮釋,也是對英雄最真切的告慰。

大愛無言亦柔情

離家雖近,白天從未回過;父母妻兒雖想,只能在心中忍著!這是劉慧欣每天工作的真實寫照。

每天,家人不知他何時出門,也不知他何時回來。5歲的女兒平時與爸爸最親,幾天不見,就哭喊著找爸爸。整個假期,他幾乎沒有陪伴女兒,只能通過手機視頻或通話安慰女兒;父母妻子對他心中雖也有怨氣,但看到他每天忙碌的身影,疲憊的神情,也把怨氣轉化為心疼!

劉慧欣的家庭並不富裕,父母都在農村老家,妻子沒有固定工作。五歲的女兒在幼兒園上大班,今年面臨升小學。在妻子劉利靜的眼裡,劉慧欣是個非常貼心的好丈夫,會在她工作累的時候遞上一杯熱水,並主動承擔起所有的家務;在她生日或者結婚紀念日裡準備一份小小的驚喜。而五歲的女兒和爸爸最親,每天放學回來第一件事就是讓爸爸抱抱。自從爸爸駐守到了疫情防控一線,女兒天天給他打幾遍電話“爸爸,你什麼時候能有空陪我一天?”“寶寶乖,等疫情結束了,爸爸就好好陪你。”自防疫工作開始以來,劉慧欣便將“家”搬到了單位。工作之餘,和孩子通會電話、視頻聊天,讓勞累之軀短暫得到放鬆和欣慰。

面對每天早出晚歸的劉慧欣,劉利靜最多的是心疼。她每天祈禱著疫情趕快結束,讓他們一家人好好坐在一起吃頓團圓飯,讓連日未歸家的丈夫好好休息,給女兒講她最喜歡聽的童話故事。但這一切在平常人看來最普通不過的願望卻在車禍發生的那一瞬間化為泡影,妻子再也等不到疼她愛她的丈夫,寶貝女兒也再也等不到爸爸的那個擁抱。

一個名字照亮英雄城

永城市委市政府領導在得知他殉職的消息後,非常關注關心,叮囑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一定要切實解決好劉慧欣同志家庭面臨的實際困難,落實好各項政策,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市委書記李中華、市委常委、人武部政委郭文奎、副市長、市防疫城建組組長孫虎一行第一時間趕到劉慧欣的家中,看望慰問劉慧欣的父母、妻子和女兒,鼓勵他們要堅強面對眼前困難,照顧好家庭。並表示市委、市政府始終是劉慧欣同志的強大後盾,一定會幫助他們儘快渡過難關。

市長高大立多次叮囑相關職能部門一定要做好劉慧欣同志的善後工作,讓家屬充分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

他殉職的消息在《今日永城》《漢興網》播出後,令160萬永城人民為之痛心!他英勇的事蹟經《中國房地產報》《東方今報-猛獁新聞》《中原國防》《中華建設網》《平安河南-河南法制網站》《今日頭條》等多家報刊、網站刊發後,引起強烈反響。

永城市人武部日前作出決定,號召全市民兵預備役人員要以劉慧欣同志為榜樣,自覺在疫情防控鬥爭中挺身而出、英勇奮鬥,與全市人民一起,風雨同舟、共克時艱,積極發揮先鋒隊、突擊隊作用,以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全力維護全市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一個向英雄學習,打贏防疫攻堅戰的行動正在永城大地掀起。全市幹群紛紛投入到防疫、復工和各項生產中,把對英雄的學習,變為具體的行動。

一個個復工項目,一座座建設工地,機器轟鳴,熱火朝天……劉慧欣同志的精神正激烈著160萬永城兒女在建設富裕、文明、和諧、幸福、美麗新永城中奮發有為、闊步前進......

新聞熱線:0371——659385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