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黃康銳


當我們觀看電視,收聽新聞的時候,總會聽到一些讓人揪心的消息,某某學校某某人自殺了,某某人離家出走了等等,這樣的消息出來後不禁讓我們感嘆,現在的孩子怎麼了,為什麼禁不起風風雨雨,自我就結束了這寶貴的生命。

現在的孩子應該說是生在蜜罐裡,長在父母的呵護下,沒有收到一丁點的委屈和挫折,甚至犯了錯都沒有關係,畢竟是個孩子呀。是呀,孩子的抗挫折性怎麼這麼差。有人做過統計,現在的孩子基本上沒有抗挫折的能力,別人一批評,孩子馬上就要死要活的,應該說現在的孩子心理脆弱的厲害,很容易走極端。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抑鬱症,焦慮症等症狀在孩子身上表現出來,有些症狀表現更加深入。因此我們說現在的孩子物質基礎相當豐富,但是精神基礎很貧瘠,甚至是欠缺的。因此面對將來的社會,作為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一、陪伴孩子,成為孩子的大朋友。

家長工作忙,這是自然的,哪個家長都是這樣的,但是孩子卻不一樣,有些孩子充滿生機,充滿朝氣,心裡陽光才會積極面對困難,才能不斷堅持,超越自己。有些孩子卻懶懶散散,什麼都不想承擔,總是退避三舍,把機會讓給別人。時間長久下去,就會越來越沒有自信心,自己與社會脫節,與朋友脫離,陷入自閉、憂慮的狀態。

因此,作為家長首先要陪伴孩子,努力讓自己成長為孩子的大朋友,知心朋友,放低自己的身份,平等相處才能讓孩子感到家的溫暖,父母的支持最重要。

二、支持孩子,成為孩子的後盾。

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被老師叫去學校的時候。作為家長,不要馬上發火,瞭解清楚狀況,不要只是一味地批評,打罵。反而影響孩子的發展,教會孩子犯錯誤要承認錯誤並想方設法去彌補自己的過失,勇於承擔責任,這本身說明孩子就是在成熟、敢於擔當,才能積極面對挑戰與困難。因此,家長要做孩子的堅強後盾。

作為家長要幫孩子,更要放手,這樣孩子才能去適應社會的發展,如果家長只是一味地幫,不去放手,孩子也就會沒有主見,越來越懦弱。因此,家長要放手,這樣孩子才會有更廣闊的天空、更大的舞臺去施展自己的才華。


說文寫作



作為一個孩子媽媽,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讓孩子什麼事情都要依賴媽媽,要學會獨立自主,獨自面對一些生活中的小小困難!

我記得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出去,她代了她一歲的寶寶,我們在電梯門口等電梯的時候,她寶寶不小心摔倒了,我以為她會立馬跑過去扶寶寶起來,但是她沒有,一直看著寶寶,剛開始寶寶摔倒以後開始哭,看著我們一直哭,但是她發現我們都無動於衷,就不哭了,開始自己努力爬起來,乖乖的跑到他媽身邊抱著媽媽。

對於小孩子,還是要狠的下心來,有時候你的心軟不但不會幫到孩子,反而會讓孩子形成一種依賴心理,像輕輕的摔倒這樣的小事,要學會讓她自己爬起來,一歲左右就可以開始培養了,從最小的事情開始培養,慢慢的學著自己吃飯,自己去拿東西,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真的特別重要,從小形成的這種習慣脾性對於孩子潛意識裡面形成的那種性格有著很大的關係,所以媽媽們一定要注意不能讓寶寶太依賴自己,學著讓他自己去做一些他能夠做到的小事情!

慢慢的,孩子會自己很懂事,該給的愛肯定要給,但該讓她做的事大人不要插手,漸漸的,孩子會有成就感和責任感!


小慧的新想法


高三數學課上,老師講到了堅毅,給我們舉了個例子,一片草地被人工圍了起來,草的生長情況一般,另一片草地,不時有牛過來啃食,但草勢卻挺旺盛。為什麼?因為小草具備抗挫折能力,用老農的話講,草是越吃越長。

老家院裡有顆杏樹,有手腕粗的時候,遭受了霜凍,主幹死了。第二年春天,主幹旁生了新芽,第三年長成了一顆小樹、第四年竟結了幾個果子,這讓我知道了什麼是死而復生。

小草,小樹,面對挫折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風貌,反觀我們的小孩,卻發現越來越多的小孩,在面對挫折的時候,表現往往是不知所措、一蹶不振,有的甚至還走向了極端。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就了了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差呢?

造就孩子抗挫折能力差的原因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3個原因。

1.家長過多的溺愛孩子。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每個家庭生育的孩子也少了,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又只生了獨生子女。

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把孩子當做是心肝寶貝,正是應了那句話拿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孩子要風給風,要雨給雨。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是全部滿足,更好的滿足。這在孩子的心裡就會產生一種錯覺,我有什麼要求,其他人必須滿足我,我就是天下第一,一切的一切都圍繞我轉。

在家,孩子可以為所欲為,但是走出家門,到了學校、到了社會,其他人還會像供祖宗一樣,供著你嗎,其他人會幹什麼都讓著你嗎?

沒有經歷過一絲挫折委屈,孩子是接受不了的,於是就會萌發悵然若失、萎靡不振的感覺。


2.孩子從周圍環境學習了一些不好的方面。

我們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他們會學習模仿周遭的一切,不管是好的,或是不好的,孩子都會對接觸的事物進行模仿。

父母感情不和,吵架,母親威脅喝安眠藥、割腕,孩子全部看在眼裡。當他們遇到挫折的時候,潛意識就會告訴他,可以模仿媽媽的行為。

網絡上經常有因為父母不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跳樓的新聞爆出。孩子知道了,潛意識已經將這種錯誤的做法學會了。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學好終年不足,學壞一日有餘。

3.家長工作忙,孩子學習任務重,導致孩子缺乏實踐的機會。

相對於我們的父輩,我們的生活壓力、工作壓力更大。同樣相比我們,我們的孩子的學習壓力更大。生活、工作佔據了我們大部分時間,學習佔據了孩子的多數時間,於是乎家長和孩子都有空閒的時間就更少了,在這少量的時間裡,父母去展開對孩子的實踐教育可謂微乎其微。

舉個我家孩子的例子吧。

有時候我會送孩子上幼兒園,一次送孩子去幼兒園,發現路上正在施工,路被挖了一個坑,坑的周圍散落著許多泥土,我領著孩子從泥土旁走過,孩子怎麼也不往前走,她說那不是路,不能走。我突然意識到,孩子的意識當中,只有水泥路是路,而土路就不是路。孩子對路的的認識,只侷限水泥路的層面,那一刻我有些自責。


家長對孩子的包辦式撫養,周圍不好的方面被無意識的學到了,孩子沒有實踐的機會,導致了孩子缺少對真實世界的理解,缺少經歷挫折的機會,以及對挫折的正確認識,最終導致孩子不能正確的面對挫折。


那麼怎麼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

孩子只有具備了抗挫折能力,才能在面對挫折的時候,不屈不撓。迎難而上。那麼怎麼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著手。

(一)、家長要給孩子獨立成長的機會。

家長要一改以前的做事方法,給自我孩子成長的空間,給孩子獨立成長的機會。具體做法可以參照以下3個方面。


1.家長從思想上認識到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

從時間上,作為家長,我們不能陪伴還只終身。我們的生命是一條線段,家長和孩子線段的指向是同向的,但是線段的起點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能陪伴孩子走完他的整個人生,總有一段時間需要他自己去面對。

從空間上,作為家長,我們不能時刻陪伴在孩子左右,孩子總要去接觸這個社會,認識這個社會,和這個社會發生千絲萬縷的關係。總有那麼一處空間,需要孩子獨自去認識。

不能在時間和空間上總陪伴在孩子左右,那麼就需要孩子去獨立行事,這就要培養孩子的處事能力,面對挫折的能力。

家長一定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

2.給孩子獨立應對日常生活的機會。

很多家長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採用的是保姆式包辦的方式。孩子生學習的方方面面,家長全都包辦了。尤其是爺爺奶奶輩,對孩子的隔代的疼愛更是無以復加,他們捨不得孩子受一點累,遭一點罪,受累、遭罪的事全由有他們代替了。

讓孩子自己去做他們力所能級的事,收拾碗筷,遞個杯子,收拾自己的書本、房間,,,,,,等等力所能及的事。

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的瑣碎的事情,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


3.給予孩子一定獎勵。

當孩子自己獨立完成某件事,或者做某件事有一定的難度,孩子經過一定的努力,很好的完成了一件事,請家長給孩子一定的獎勵。

獎勵可以是一個擁抱,也可以是一個小印章,或者是一個小貼紙等,現金或者貴重物品是不建議的。

通過給予孩子一定的獎勵,給孩子鼓勵,以期孩子能夠再接再厲,更加的獨立。


對於孩子成長,家長要充分認識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獨立完成某項任務的能力,必要的時候,給予孩子一定的獎勵,以期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二)、家長要給孩子做好榜樣並及時正確的引導孩子的思想。

孩子學習總是以消無聲息的模式進行的,不知不覺中孩子從簡章身上學習了家長的方方面面。同時對於孩子的思想,父母也要時刻關注。

1.家長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做好榜樣。

通常作為父母,在言傳方面做的比較多,比較好。相比較身教,言傳來的更快,更容易。所以家長朋友們就做得多些,但根據實際效果來看,言傳的效果並不是上佳之法。

身教是很好的教育方式,相比較言傳而言,身教難度大一些,但效果要好很多,100次言傳的效果,或許抵不過一次身教的作用。因此,在教育孩子的的過程中,父母要更加註重自己的身教,親身示範。

父母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吵架的時候,人事不理智的,行為也是混亂的,這時候做出一些不合適的行為也會被孩子無意中學會的,因此家長朋友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


2.家長要多關心孩子的思想。

作為父母,我們當中很多人都關心、在乎孩子的 學習成績,但是孩子的內心是怎樣的?

家長有沒有嘗試和孩子進行過深度溝通,充分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瞭解孩子的喜怒憎惡,瞭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是否快樂。

孩子內心是怎樣的,孩子有沒有什麼不好的、不健康的想法。當孩子有不正確的認識的時候,父母要及時加以正確引導。

比如,孩子知道一些小朋友用割腕、跳樓的方式威脅父母,在某種情況下孩子是有可能效仿的。當父母得知孩子有這方面的想法的時候,就要極力對孩子進行引導。告訴孩子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脆弱的,有問題要及時和父母溝通,父母是最最愛孩子的。

3.引導孩子向正向的人或事靠近。

孩子在小的時候的學習能力是最強的,不論什麼時候孩子都在學習。但是周圍的環境是我們不能把控改變的,對於不好的事情,我們要學會選擇性避讓。

人的思想如同一間屋子,光明多了,黑暗自然就少了。

對於一些正向的人或事,家長要努力帶著孩子去靠近,去學習。學習他們的事蹟,學習他們的品格。

到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看歷史,知名人軼事;學科技知識,瞭解自然規律;讀書,修養自己的身心。

比如,領著孩子參觀博物館,孩子知道了,以前的工匠要刻好、打磨好巴掌大的一塊玉,需要兩年的時間。孩子知道毅力對於做成一件事是多麼的重要。


家長要注意自身的行為,給孩子做出正確的榜樣,同時也要關注孩子的思想,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認識,給孩子灌輸正確的認知,瞭解學習他人的事蹟、品格。


(三)、讓孩子在運動中體驗、認知世間的萬事萬物。


1.堅持做一些達標性運動。

和孩子經常做一些達標性運動,比如說,和孩子一起一次奔跑200米,或是一次跳繩數量達到10個。200米、10個這是一個標準,設定相應的目標,孩子就會想辦法努力達到,在努力達到這一過程中,培養孩子堅持、努力的品格。

當然設定的目標,是一個動態的目標,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以及運動的熟練度的增加,這個標是可以往上浮動的。運動是培養孩子堅強性格的一個好辦法。

長久的堅持做一些達標性運動,會讓孩子具備一種目標思維,養成不服輸的性格,面對挫折,正確對待。


2.適當的短時間、短距離的旅遊。

孩子年齡小,可以帶孩子進行短距離、短時間的旅遊。讓孩子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優美風景,去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

也許你會認為,孩子去了看過了,什麼也沒有記下,其實不然,在孩子的潛意識,已經深深的烙下烙印,也許未來的哪一天,念頭會從孩子的潛意識迸發。

或許我們的時間或者經濟能力不允許,但週末帶著孩子去城郊、去鄉村、去田野,去感受不一樣的風景,也能夠增長孩子的見識,孩子至少可以知道,原來土路也是路。

寫到這裡,我不由的想到了樂嘉帶著4歲的女兒徒步沙漠;想到了姜文消失一年,帶著兩個兒子去新疆吃苦;還想到了印度劉德華——阿米爾汗的電影《摔跤吧,爸爸》。

3..徒步遠行或騎行,亦或是爬山。

當孩子年齡大一些的時候,帶孩子進行一次徒步旅行,亦或是騎行也可。讓孩子真切的感受優美風景的同時,接受炎熱、寒冷、飢渴、勞累的洗禮。

真正的經歷艱難困苦,成就一段逆著向上成長的閱歷,相信以後遇到艱難困苦,也會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奮發有為。

今年網上熱議的朔州老師蘭會雲,他帶著11名學生完成了由朔州到上海的1800公里的騎行洗禮。相信經過這次騎行,這次洗禮,他的學生會真正的體會到騎行路上的艱難困苦、體會到團隊協作的巨大力量,也會深刻的感悟師生情、同學情的真諦。在以後人生前進的都上有更多、更大的艱難險阻,我想相比較其他同學,這11位同學的抗挫折能力更強。


平日裡做一些達標性運動,閒暇時帶孩子做短暫的旅遊,條件允許帶孩子遠行,這都是鍛鍊孩子耐力、增長孩子見識、歷練孩子的品格的好辦法,家長朋友們都可以嘗試一下,為了孩子,父母們幹什麼都是願意的。

有一句話——實踐出真知,用在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方面,我覺得非常的恰當。


【結束語】: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只能靠實踐,讓孩子認識實踐活動,親身體驗實踐活動,接受實踐活動的思想改造、身體改造。通過實踐的改造,強大孩子的內心,磨鍊孩子的意志,鍛造孩子的品格。內心強大,外在剛毅,有什麼挫折能夠壓倒他呢?



曉曉筆記


孩子抗挫折能力應該從小陪養,不同的年齡階段,受挫程度需要家人適當控制,或者是給予適當保護。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娃娃剛學翻身,那是孩子剛三個月多點,我休假在家照顧他,有一天我把他放床上,自己在另外一屋收拾東西,過三五分鐘回屋看他一眼,開始還老老實躺著,等第三次看他時,發現他正在跟自己較勁!他要翻身!

我放下手邊活,就坐他邊上鼓勵他加油,他用嬰兒專用語言給自己鼓勁,手腳一起用力翻,五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他依然沒翻過去,就因為壓在下面的那隻手避擋住了,最後他把自己全身力氣消耗差不多了,也沒翻過去,失敗告終,全過程,我除口頭鼓勵,其它幫助一概沒提供。雖然失敗,但看小傢伙一臉放鬆表情,在心裡總結下心得,眼神更堅定了,這是越戰越勇嗎?呵呵,這次之後第三天,他終於成功翻身做主人了!呵呵

所以,我覺得只要時機對,狀況能控制,挫折感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綠蘿一葉子


我是一直堅持先摔跤比後摔跤效果好的那種人。現在社會複雜、凌亂、作為處女座強迫症媽咪,必須練就孩子的抗打擊技能。

我的女兒十一個月學會走路,之後我就開始對她進行挫折教育,從走路開始!小淘氣剛開始跟喝高了一樣,摔了就哭,我不會大難臨頭的驚呼著去扶她,我會蹲下來給她說:寶寶站起來。有時候看她實在沒有力氣站起來,我會遞給她我的手指,讓她自己用力站起來。我是要告訴她:寶寶,你可以的!媽媽會一直在你身後支持你!

大了些,走的穩了就要跑。這下摔得就比較慘了,有時候還會流血。這時候,我會平靜的讓她自己站起來,她哭,我會抱著她,聽她講自己有多疼。不哭了,我會給她講為什麼會摔倒和要注意的事情,她也會似懂非懂的點頭,承諾下次會注意。

現在閨女兩歲半了,有了社交的需求,有搶玩具的,有不和他玩的,我都鼓勵她自己去解決,告訴她這是社會屬性,就是有不喜歡你的人和不講理的人,以及你對此可以充耳不聞,把心思放在其他開心的事情上面。

抗挫折能力培養沒有什麼時間限制,想開始隨時可以,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讓孩子不缺乏安全感,這事基本就能成!


佳佳佳佳7


我覺得從一出生就應該培養他的抗挫折能力。

比如我家寶寶在眼睛看不太清楚的時候,把手搖搖晃晃的,塞到嘴裡的時候,常常是費了很大很大的力氣都放不到嘴裡,終於最後放進來啃手的時候,成就感十足。慢慢長大一點的時候就是抓放在眼前的一個小玩具,反反覆覆的不懈努力,最後終於抓到了,再長大一點就是學走路,學著學著摔倒了,我從來不去扶他,鼓勵他自己爬起來。

從小就應該培養他的抗挫能力越挫越勇,內心就會慢慢強大起來。

孩子超強的適應能力是天性,適度的鍛鍊,父母做好引導。


北京一爸G2


其實從出生,挫折就無處不在啊。記得孩子剛出生那會兒,我奶水嚴重不足。醫生指導要求母乳餵養,所以每次兒子吃奶都很久,卯足了勁兒使勁吸。為了飽肚子嘛。隔壁床的媽媽奶水多讓我兒子幫吃,邊喂邊誇:“這孩子多有力啊!吃得好!我家的吃一點就不吃了。”現在聽辦公室的年輕媽媽說自己的孩子吃奶猴急,慢兩秒就呼天喊地。我還笑,我孩子知道得等媽媽衝奶粉,喊兩聲表達情緒就耐心等待了,脾氣順著呢!……生活中諸如此類的挫折無處不在,抗挫能力從懷孕就開始了。至於人為的製造困難為培養抗挫能力那就大可不必了。你看看戶外的參天大樹,哪一顆不是在環境中自然生長呢?



迪迦奧特曼168939216


我覺得從小就可以,任何時候。也不用特意去培養。孩子慢慢長大,扛挫能力也會越來越好,家長需要正確去引導。以我自己為例,長大後就覺得之前的挫折根本就不算什麼。我女兒2歲不到也不懂什麼是挫折,對她而言,只要是不順她意的就是挫折。可這個社會並不是什麼都順心順意的。多少人小時候覺得自己是皇帝,想要什麼就有什麼。長大後卻不得不幹著不喜歡的工作,做著不想做的事情,還不是被生活所逼迫。我女兒現在不願意坐小推車,喜歡自己走。也不喜歡牽著大人的手。讓她去摔吧,摔疼了走路就會越走越穩。做家長的千萬不要心疼,正像我配圖上寫的,挫折經歷太少,雞毛蒜皮都是煩惱。


我是橙子醬


“含在嘴裡怕化了” 會讓孩子永遠長不大

從成為父母的那一天起,我們都長大了,也學會了如何去疼愛人,尤其是對自己的寶寶,真的是“含在嘴裡怕化了”的心態,所以就有常常聽到一句話,“寶寶,你還不會做,媽媽來做吧”。


有一種愛叫“媽媽覺得我會冷”

還記得小時候,明明自己吃飽飯了,母親還一個勁的餵我吃;明明自己不渴,母親一個勁的餵我喝水;明明穿的挺暖和了,只因為外面颳風了,母親大老遠跑到學校給我送衣服。明明……想著這些,現在終於明白為什麼了。

其實,小孩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脆弱。一直放不開手,孩子就習慣了說,“媽媽,我不會做”。我們都有變老的一天,在變老之前,請讓自己的孩子學會說“媽媽,放心吧,我可以的”。

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從小做起。在地位平等的基礎上,給孩子足夠的鼓勵,多與孩子溝通,多給孩子一些建議,給孩子足夠的權利去決定自己的事情,學著讓孩子去承擔責任。不久的將來,孩子肯定會獨立的走的更遠。


耿耿167432030


最近聽一件事,一個同事兒子24歲,在北京上大學,學習一直很好,活潑開朗,談女朋友新疆烏魯木齊的,雙方都是獨生子,父母不同意去新疆,讓他們定在北京。考研放榜那一天,女朋友和他分手,考研沒考過,男孩從學校樓上跳下去,一點信息也沒給家裡。父母50多歲,就這一個兒子,死前一個電話沒給家裡,死因不詳。大家都說太順了,失敗一點就天塌了,不知道怎麼辦。看抗錯能力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