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漢俳起源於哪個時期?有何依據?

方言蠶語


中國的漢俳產生五四新文化運動後,1980年由趙樸初定型。

古老中國與東瀛日本的文化交流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公元一世紀漢武帝時,就有驛使往來,隨著漢文化傳入日本,漢詩也逐漸在日本流行,由於漢詩的影響,再加上日本詩壇的變革,出現了新的詩體,這就是俳句,或者是俳諧連句。這種短詩,言簡意賅,靈動精巧,詼諧滑稽,深受人們喜歡,同時也反映了日本詩人獨特的審美理念。

新中國成立,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後。1980年5月30日,中日友好協會首次接待日本以大野林火先生為團長的“日本俳人協會訪華團”。當時日本詩人還送來松尾芭焦(日本俳聖)、與謝蕪村、正岡子規等歷代俳人的詩集(日本俳句的大師的名箸)。在兩國詩人歡聚一堂之際,趙樸初老先生詩興勃發,參考日本俳句十七音,依照中國詩詞傳統的創作聲法、韻法、律法等特點,即席賦詩一首,共三章:

上憶土岐翁/囊書相贈許相從/遺愛綠蔭濃

幽谷發蘭馨/上有黃鸝深樹鳴/喜氣迓俳人

綠蔭今雨來/山花枝接海花開/和風起漢俳

於是,就以趙樸初老先生這首詩最後一句為準,將中國詩人吟詠和創作的俳句體定名為漢俳。一時間,中國大陸、港澳詩人群起響應,二十幾年間顯示出蓬勃生機和迷人的魅力。





春暖125778


漢俳是仿照日本俳句(HAIKU)的形式,以中文創作的韻文,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後,

中日文化交流的產物。最初的漢俳是依照日本俳句句式翻譯的作品,後來再出現直接用中文創作的漢俳。

中日邦交正常化後,兩國的學者、詩人交往頻繁,促進兩國文化交流,亦讓更多中國人認識到俳句。

1980年5月30日,中日友好協會首次接待“日本俳人協會訪華團”。趙樸初詩興勃發,參照日本俳句十七音,

依照中國傳統詩歌創作的聲法、韻法、律法等特點寫了三首短詩,就是中國詩歌史上的第一組漢俳。

1981年4月,林林和袁鷹應日本俳人協會之邀訪問日本,在日本《俳句》雜誌上發表《架起俳句與漢俳的

橋樑》一文,“漢俳”亦隨之定名,正式成為一種韻文體裁。1982年5月9日《人民日報》也發表了趙樸初、

鍾敬文等人的漢徘,引起當時的中國詩壇注目。

漢俳的形式

 漢俳分三句,共十七字,為“五、七、五”的體制。句子節奏參照五言和七言近體詩,五字句的節奏

一般為二三式、三二式、一四式;七言句的節奏一般為二五式、三四式、四三式,個別的還有一六式等。

分自由體和格律體兩種。

自由體---自由體又稱散體、新詩體,即無任何平仄和押韻規定,可用白話文寫作,近似新詩。

格律體---格律體規定平仄和押韻,每句自由選擇格律詩的平仄規律來完成。即一三五不論,

二四六分明。近似詞的小令。

 五字句的平仄規律有四種:      ①平平仄仄平

 ②平平平仄仄

 ③仄仄平平仄

 ④仄仄仄平平

七字句的平仄規律也只有四種:  ①仄仄平平仄仄平

 ②仄仄平平平仄仄

③平平仄仄平平仄

④平平仄仄仄平

可見,七字句的四種平仄規律,各自去掉前面兩字,

就是五字句的平仄規律了

漢俳是不整齊的“五、七、五”三個長短句組成的,不存在像律詩那樣做到上下句“粘對”,

漢俳的各句,選用哪種規律的平仄句,也是沒有限制的。所以,寫作格律體的漢俳,

比寫格律詩還是寬鬆多了

關於押韻,押韻可以是三句全押、首尾押韻和後兩句押韻,可押平韻或仄韻。

押韻選用古韻或者選用新韻都可以,但不要古、新兩韻混用。押平聲韻,也可押仄聲韻

漢俳可以一題連寫,也可以寫成組詩。連寫,是指一個題目下面,

用“五、七、五”為一組連續寫下去。組詩即在一個總題目下面,有兩首以上有小題目的同屬性的詩。


一棵紮了根的楊樹


漢俳源自於日本俳句,日本俳句從中國古詩詞發展而來,以固定的格律填寫。俳句出現在中國最早是在上世紀初期由日本俳句翻譯成中文的版本。

中國的第一首漢俳是由趙樸初在1980年5月30日接待“日本們俳人協會訪華團"時運用俳句的形式所作的詩。發表在《詩刊》第六期。

因詩的最後一句“和風起漢俳”而將中國的俳句稱為“漢俳”。



雜談今古


漢俳是仿照日本俳句的形式,以中文創作的韻文,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後,中日文化交流的產物。最初的漢俳是依照日本俳句句式翻譯的作品,後來再出現直接用中文創作的漢俳,1980年由趙樸初定型。現在漢俳已為中日詩人和學術界認同,日本有出版《現代俳句·漢俳作品選集》收錄漢俳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