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功成万骨枯,成也丞相,败也丞相

导语

所谓的辉煌和伟大,旗下必有千万个白骨所堆砌而成,能够把你带上来的,终究也会拉你下水。在权力的漩涡里,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默默下场,在利益的天秤下,只有永不停止的争斗。

仓厕观鼠有感

战国末年,汝南上蔡的李家刚添了一个男孩子,名李斯,字通古,从小就善于独立思考的李斯,所谓格物致知,长大以后,在上蔡的一个小地方担任了郡小吏,按理来说一个普通职员,是怎么一步步爬上秦国丞相之位的呢?

早年的李斯师从荀子,与本为贵族子弟的师弟韩非不同,李斯身份地位低下,虽为同门,但俩人发展轨迹大相径庭,然而这并不妨碍李斯想要往上爬的决心。有一天,李斯在茅房里看到吃粪便的老鼠,小心翼翼的防着猫和狗,看到人就会四处逃跑。

在米仓发现的老鼠却有恃无恐,大摇大摆,毫无一丝恐惧,米仓老鼠跟茅房老鼠相比,竟是前者体格壮硕不少,对比之下,李斯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天下万物都是一样的,本身并没有什么区别,一个人有没有出息,能不能发展起来,是由于自身所处环境而决定。人的聪明才智没有多大区别,能不能身居高位,获得自己想要的,全看个人本身是否能够抓住机遇和选择环境。于是,李斯就辞了自己的职位,来到齐国,拜了荀子为师,这些经历和学问,为李斯日后的发展巩固了基础。

一将功成万骨枯,成也丞相,败也丞相

不甘人下,门客手刃伯乐

李斯是一个事事精打细算的人,在齐国学成之后,便想投奔到秦庄襄王的座下,奈何秦庄襄王英年早逝,膝下虽育有嬴政一子,但朝政大权始终把握在吕不韦和赵太后手中,听闻吕不韦较仰慕荀卿之学,李斯便借着这般由头顺利见到了吕不韦,受到吕不韦的重用,拜为郎将。步步高升的李斯迎合吕不韦去尽力取得嬴政的信任和认可。

如此说来,吕不韦是赏识李斯才能的伯乐,但俩人都不是等闲之辈,岂可愿在他人之下忍气吞声,李斯打了个小算盘,向吕不韦推荐了嫪毐。嫪毐,战国末年的秦国人,吕不韦的门客,倍受赵太后的宠信,甚至被封为长信侯,这样的嫪毐成了吕不韦的眼中钉,但是想要尽力除去嫪毐的吕不韦却没料想到自己被嫪毐反将一军,提前去了极乐。倒合了李斯的意。

正在嫪毐这个宦官的威望越来越高的时候,李斯向秦王嬴政透露嫪毐目中无人,并且自称嬴政的继父,秦王大发雷霆,嫪毐慌乱之中发动叛乱却没有力挽狂澜,最终处以极刑,车裂而死。一下子少了两个竞争者的李斯的官途从此坦坦荡荡,平步青云。

一将功成万骨枯,成也丞相,败也丞相

辅秦王,灭六国,车同轨,书同文

李斯早年苦学帝王之术,辅佐秦王,算是嬴政最为尊敬的老师,看着秦国大业高台垒筑,各诸侯国战乱频繁。李斯深知抓住机遇的重要性,便鼓动秦王灭了六国,完成前朝历代君王统一天下的愿望,李斯向秦王提供离间六国的计策,率先提出先灭韩,后灭其他各国的顺序,嬴政听完李斯的言论,一拍即合,两人一见如故,且大力支持李斯的所作所为,册封长吏,时不时讨论治国方略。

其他六国听到秦国想要出兵攻打他们城池的消息,纷纷向秦国派遣间谍去秦国进行思想工作,李斯非但没有驱逐,反而劝秦王取消逐客令,在那之后被封为廷尉。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了六国,李斯献谋划策,设郡县,统一文字,度量衡等等,修筑长城抵挡匈奴的骚扰,秦国越发强大,作为秦帝国开国人才之一的李斯,最终被秦始皇封为丞相,风光一时。

一将功成万骨枯,成也丞相,败也丞相

沙丘之变,遭受灭门之祸

政治的争斗,李斯从未输过,但是赵高是市井流氓,泼皮无赖,像李斯这般的读书人真不会懂得这种人心中的糜烂。

因为惧怕公子扶苏即位之后灭了自己,便想联合众人矫诏,甚是荒唐,但也有人跟着他干,因为人都是自私的,这点很简单,李斯也一样,为一己私欲,与赵高同行一起参与伪造遗诏。

赵高这样的流氓最懂得攻击人的弱点,李斯最在意的莫过于丞相之位,赵高将他与蒙恬作比较,威胁他,如果公子扶苏即位,他的丞相之位就会不保,听完这般言论的李斯当下立刻同意矫诏,命公子扶苏自尽,立幼子胡亥即位。

一将功成万骨枯,成也丞相,败也丞相

疏不间亲,赵高指鹿为马

李斯保住了他的相位,但是老毛病还没改,浑然没有意识到今时不同往日,赵高身为秦二世胡亥的宠臣,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与李斯抗衡,有一回,在朝堂之上,赵高为了确认自己的威望,便在朝堂上拉来一匹鹿,指着便说这是一匹马,堂下众臣不敢吱声,纷纷附和赵高,唯有李斯当众说这是一匹马,赵高沉思了一会儿,觉得李斯这人留不住了,不过也不好动他。

过了没多久,李斯看不惯赵高的所作所为,便向胡亥揭发赵高,没想到胡亥非但不信,还痛骂了李斯,在这之后,赵高便开始记恨。最终在天下反秦起义的动乱时刻,胡亥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征发徭役,李斯数次上书的行为惹火了胡亥,被下大狱,多次上书被赵高扣下,赵高借机污蔑李斯谋反叛乱,秦二世大怒,在公元前208年被杀死于狱中。

一将功成万骨枯,成也丞相,败也丞相

结语

所谓风水轮流转,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斯一生风光不断,荣华富贵,再精明也抵挡不住利字当头。沙丘之变的错判,将秦国大业倒退了几百年,一个人虽要进取,不能只是一头闯到底,一个聪明人不但要有百废待兴的勇气和才能,还要有急流巧退的心性,大是大非面前,明哲保身才是重头戏,若李斯懂得,也不至于在胡亥继位之后,惨遭灭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