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將功成萬骨枯,成也丞相,敗也丞相

導語

所謂的輝煌和偉大,旗下必有千萬個白骨所堆砌而成,能夠把你帶上來的,終究也會拉你下水。在權力的漩渦裡,沒有誰能夠獨善其身,默默下場,在利益的天秤下,只有永不停止的爭鬥。

倉廁觀鼠有感

戰國末年,汝南上蔡的李家剛添了一個男孩子,名李斯,字通古,從小就善於獨立思考的李斯,所謂格物致知,長大以後,在上蔡的一個小地方擔任了郡小吏,按理來說一個普通職員,是怎麼一步步爬上秦國丞相之位的呢?

早年的李斯師從荀子,與本為貴族子弟的師弟韓非不同,李斯身份地位低下,雖為同門,但倆人發展軌跡大相徑庭,然而這並不妨礙李斯想要往上爬的決心。有一天,李斯在茅房裡看到吃糞便的老鼠,小心翼翼的防著貓和狗,看到人就會四處逃跑。

在米倉發現的老鼠卻有恃無恐,大搖大擺,毫無一絲恐懼,米倉老鼠跟茅房老鼠相比,竟是前者體格壯碩不少,對比之下,李斯得出了自己的結論,天下萬物都是一樣的,本身並沒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有沒有出息,能不能發展起來,是由於自身所處環境而決定。人的聰明才智沒有多大區別,能不能身居高位,獲得自己想要的,全看個人本身是否能夠抓住機遇和選擇環境。於是,李斯就辭了自己的職位,來到齊國,拜了荀子為師,這些經歷和學問,為李斯日後的發展鞏固了基礎。

一將功成萬骨枯,成也丞相,敗也丞相

不甘人下,門客手刃伯樂

李斯是一個事事精打細算的人,在齊國學成之後,便想投奔到秦莊襄王的座下,奈何秦莊襄王英年早逝,膝下雖育有嬴政一子,但朝政大權始終把握在呂不韋和趙太后手中,聽聞呂不韋較仰慕荀卿之學,李斯便藉著這般由頭順利見到了呂不韋,受到呂不韋的重用,拜為郎將。步步高昇的李斯迎合呂不韋去盡力取得嬴政的信任和認可。

如此說來,呂不韋是賞識李斯才能的伯樂,但倆人都不是等閒之輩,豈可願在他人之下忍氣吞聲,李斯打了個小算盤,向呂不韋推薦了嫪毐。嫪毐,戰國末年的秦國人,呂不韋的門客,倍受趙太后的寵信,甚至被封為長信侯,這樣的嫪毐成了呂不韋的眼中釘,但是想要盡力除去嫪毐的呂不韋卻沒料想到自己被嫪毐反將一軍,提前去了極樂。倒合了李斯的意。

正在嫪毐這個宦官的威望越來越高的時候,李斯向秦王嬴政透露嫪毐目中無人,並且自稱嬴政的繼父,秦王大發雷霆,嫪毐慌亂之中發動叛亂卻沒有力挽狂瀾,最終處以極刑,車裂而死。一下子少了兩個競爭者的李斯的官途從此坦坦蕩蕩,平步青雲。

一將功成萬骨枯,成也丞相,敗也丞相

輔秦王,滅六國,車同軌,書同文

李斯早年苦學帝王之術,輔佐秦王,算是嬴政最為尊敬的老師,看著秦國大業高臺壘築,各諸侯國戰亂頻繁。李斯深知抓住機遇的重要性,便鼓動秦王滅了六國,完成前朝歷代君王統一天下的願望,李斯向秦王提供離間六國的計策,率先提出先滅韓,後滅其他各國的順序,嬴政聽完李斯的言論,一拍即合,兩人一見如故,且大力支持李斯的所作所為,冊封長吏,時不時討論治國方略。

其他六國聽到秦國想要出兵攻打他們城池的消息,紛紛向秦國派遣間諜去秦國進行思想工作,李斯非但沒有驅逐,反而勸秦王取消逐客令,在那之後被封為廷尉。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了六國,李斯獻謀劃策,設郡縣,統一文字,度量衡等等,修築長城抵擋匈奴的騷擾,秦國越發強大,作為秦帝國開國人才之一的李斯,最終被秦始皇封為丞相,風光一時。

一將功成萬骨枯,成也丞相,敗也丞相

沙丘之變,遭受滅門之禍

政治的爭鬥,李斯從未輸過,但是趙高是市井流氓,潑皮無賴,像李斯這般的讀書人真不會懂得這種人心中的糜爛。

因為懼怕公子扶蘇即位之後滅了自己,便想聯合眾人矯詔,甚是荒唐,但也有人跟著他幹,因為人都是自私的,這點很簡單,李斯也一樣,為一己私慾,與趙高同行一起參與偽造遺詔。

趙高這樣的流氓最懂得攻擊人的弱點,李斯最在意的莫過於丞相之位,趙高將他與蒙恬作比較,威脅他,如果公子扶蘇即位,他的丞相之位就會不保,聽完這般言論的李斯當下立刻同意矯詔,命公子扶蘇自盡,立幼子胡亥即位。

一將功成萬骨枯,成也丞相,敗也丞相

疏不間親,趙高指鹿為馬

李斯保住了他的相位,但是老毛病還沒改,渾然沒有意識到今時不同往日,趙高身為秦二世胡亥的寵臣,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與李斯抗衡,有一回,在朝堂之上,趙高為了確認自己的威望,便在朝堂上拉來一匹鹿,指著便說這是一匹馬,堂下眾臣不敢吱聲,紛紛附和趙高,唯有李斯當眾說這是一匹馬,趙高沉思了一會兒,覺得李斯這人留不住了,不過也不好動他。

過了沒多久,李斯看不慣趙高的所作所為,便向胡亥揭發趙高,沒想到胡亥非但不信,還痛罵了李斯,在這之後,趙高便開始記恨。最終在天下反秦起義的動亂時刻,胡亥大興土木,修建阿房宮,徵發徭役,李斯數次上書的行為惹火了胡亥,被下大獄,多次上書被趙高扣下,趙高藉機汙衊李斯謀反叛亂,秦二世大怒,在公元前208年被殺死於獄中。

一將功成萬骨枯,成也丞相,敗也丞相

結語

所謂風水輪流轉,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李斯一生風光不斷,榮華富貴,再精明也抵擋不住利字當頭。沙丘之變的錯判,將秦國大業倒退了幾百年,一個人雖要進取,不能只是一頭闖到底,一個聰明人不但要有百廢待興的勇氣和才能,還要有急流巧退的心性,大是大非面前,明哲保身才是重頭戲,若李斯懂得,也不至於在胡亥繼位之後,慘遭滅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