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寫作真的是天賦嗎?可以後天培養嗎?

張立經


有天賦,再培養,那叫錦上添花。

沒天賦,硬培養,那叫水滴石穿,穿了要等多少年?

有天賦的人,生辰八字裡是要麼帶文昌要麼帶華蓋的。按我們現在的解釋就是生下來就帶了作弊器。會認字的時候就會創作了,並且大開外掛。和讀書多少沒有關係的。

比如李白,一個浪蕩遊俠而已。若論讀書的數量和質量,當時強於李白的人能從長安排到劍門關。

比如元好問,一個少數民族罷了,書讀得再多還能比得過江南靈秀之地的南方士子麼?可他就是這麼橫,以一人之力對抗所有中原江南文人不落下風。

還有那個叫蘇東坡的牛人,自打寫文章起,按照他自己的話說,就已經“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答謝民師書》)”了,這是別人窮極一生都達不到的高度。到了後來,東坡更是形容自己寫詩文“從心所欲不逾矩”

人比人,是真的會氣死人的!

推而廣之,都是學的數理化,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根愛因斯坦附體似的,自己家的孩子才智如路人。還有湖南臺的《最強大腦》裡面的那些妖人,其恐怖之處真是後天學來的麼?

天賦是存在的!

高興的是,理論上每個人都有一種天賦狂勝他人。痛苦的是,這種天賦經常無法找到,比如一個只有小學畢業文憑的瓦匠,可能骨子裡對甲骨文有著莫名的敏銳,可是更可能一生都看不到甲骨文。

先天不足後天補,理論上是存在的,可錢鍾書先生說“理論通常是不實踐的人制訂的”,你很難想象一個羅圈腿的女人努力學習芭蕾舞是一種何等的痛苦與堅持。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可我特麼是一塊豆腐啊,咋成針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