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這件小事,其實沒那麼簡單

前些天,學姐去了距離北京市區250多公里的張北。

可惜,那裡沒有草原天路,也沒有牛羊成群,你們對於“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所有幻想,學姐都沒有見到……你們猜,學姐幹嘛去了?

彆著急,先Po兩張圖你們感受下:

種樹這件小事,其實沒那麼簡單

圖片轉自愛卡汽車網,講真,這景和學姐當天去的地方簡直一模一樣

種樹這件小事,其實沒那麼簡單

學姐當天的行車路線圖

聰明如你,學姐此行的目的大概已經被猜到了吧。是的,學姐種樹去了!種樹的地方在渾善達克沙地南緣,也就是上圖中第二個畫圈的位置。學姐當天種的這棵樹學名叫做:樟子松。有圖為證:

種樹這件小事,其實沒那麼簡單

小苗苗在此,請大家多多關照。坑雖然醜了點,但每一掊土都是學姐一鏟子一鏟子刨的

如果你也是支付寶用戶大軍中的一員,對“樟子松”這個名字應該並不陌生。前段時間,支付寶螞蟻森林成功掀起了一股“全國人民來種樹”的公益熱潮且仍在持續發酵中,熱度堪比曾經紅極一時的“農場偷菜”,只不過相較於後者,這種“雲種樹”的行為使得人們在獲得遊戲愉悅感的同時還收穫了瑣碎生活中的稀缺品——榮譽感與使命感,遠方沙漠中的那一株綠苗也成了心中永遠的牽掛。

對於學姐這種只想默默圍觀絕不輕易入夥的“90後老人”來說,之前對“雲種樹”知之甚少,直到植樹當天才知道“樟子松”在螞蟻森林可是高級別樹種,大多數人還處在沙柳和梭梭樹的段位,為了能成功種下一棵樟子松,很多人不知道要付出多少買買買、走走走的財力和體力的雙重勞動,才能匯聚足夠多的能量在手機上“種下”一棵樟子松。再看看自己手機上一片空白的螞蟻森林(有圖為證),頓感何其有幸啊!

種樹這件小事,其實沒那麼簡單

兩位學姐的螞蟻森林界面對比圖

鐵骨[左]vs培養姬[右],培養姬學姐可是運動達人,我倆為沙漠綠洲所做的貢獻高下立判(慚愧臉)

相關鏈接:以為學姐秋冬時節去種樹是為了磨練意志?戳此視頻,答案您一定猜不到!

其實活動當天的植樹過程還是比較愉快的,挖坑、填土、剪枝,每項勞動工序中都充滿了學姐槓鈴般的笑聲。但植樹結束後,在與自己心愛的小樹苗深情擁抱依依惜別之時,內心五味陳雜,有不捨、有牽掛,站在這片近年來被許多植樹志願者親臨過的土地上,看著那一排排充滿生命力但還稍顯柔弱的樹苗,不禁感慨:數年前在這同一片土地上是否展示著綠草如茵,低樹成林,湖水盪漾,仙鶴翩翩的另一番景象?而它又經歷了怎樣撕裂般的痛苦才逐漸乾涸變得愈發醜陋?

種樹這件小事,其實沒那麼簡單

龜裂的大地

更可怕的是,真實情況遠比想象的要觸目驚心。學姐植樹的這片渾善達克沙地是我國十大沙漠沙地之一,北京85%的沙塵來自於這個方向,但這片沙地還只是地球上乾旱地區的一隅。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估計(1996),全球現有荒漠化土地面積為3618.4萬平方公里,約佔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且每年還在迅速擴展。

種樹這件小事,其實沒那麼簡單

而我國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為261.16 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一;沙化土地 172.12 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近五分之一。這些數字不是蒼白的存在,而是飽含著龜裂大地對於久旱逢甘露的強烈渴望,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土地荒漠化所帶來的嚴峻挑戰。

那麼,問題來了:治理土地荒漠化,種樹有用嗎?

“絕對有用!”(學姐可以堅定確定以及肯定地說)

要問為什麼,我們首先要來了解一下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專家們早有研究,有學者提出沙漠自古以來就存在的論斷,也有研究者將沙漠的形成歸結於氣候變化,還有人認為人類應該為其沒有底線的生產勞動買單……而土地沙漠化最直觀的表現之一就是降水不足,那麼什麼情況下才能產生降水呢?這裡有一個很關鍵的條件——相對溼度,它同時受到溫度高低和空氣中含水量兩方面的制約。科學研究表明,相對溼度達到100%是形成降雨的必要因素,但可惜的是,任何在降雨之後形成的溼潤空氣的相對溼度都達不到100%,所以,如何補充“達不到的這一部分”非常關鍵。已有研究表明:在不能形成地形雨(即氣流沿山坡被迫抬升引起的降水現象)的地區,降雨需要空中的溼潤空氣和地面水蒸氣二者的相互配合。因此,如何增加地面水蒸氣的體量就成了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注:相對溼度,指空氣中水汽壓與飽和水汽壓的百分比,即溼空氣中所含水蒸汽的份量接近飽和的程度)

種樹這件小事,其實沒那麼簡單

地形雨原理圖

那麼,誰能為我們帶來大量的地面水蒸氣呢?毫無疑問,就是植物,因為每株植物都是巨大的蒸發器,它們就像一臺功率強勁的抽水機,會源源不斷地將地表水分送上天空,從而為降雨提供了充分的條件。舉例來說,位於南美洲內陸深處的亞馬遜熱帶雨林雖然遠離海洋,得不到來自海洋的溼潤空氣的眷顧,但依然常年雨量充沛,就是因為那裡眾多的繁茂植物會釋放大量的水蒸氣,所以根本不愁沒雨下,很好地詮釋了什麼叫“自力更生,豐衣足食”。但是,不同的植物其蒸發量是不同的,一般來說:喬木(闊葉林>針葉林)>灌木>草,每棵喬木每年可以產生十幾至幾十噸的水分(學姐種的樟子松就是喬木的一種)。

種樹這件小事,其實沒那麼簡單

亞馬遜熱帶雨林

由此可知,當地面的植被由森林變為草原,蒸發量就會大幅減少,而草原退化為沙地,蒸發量會進一步減少,如此下去,氣候就會越來越乾燥,當沙地最終退化為沙漠之時,也就發生了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土地沙漠化)。

種樹這件小事,其實沒那麼簡單

“綠”變“黃”

種樹這件小事,其實沒那麼簡單

土地沙漠化

種樹這件小事,其實沒那麼簡單

土地沙漠化

種樹這件小事,其實沒那麼簡單

土地沙漠化

可是,當學姐興致勃勃地和身邊的小夥伴描述森林對增加降雨量如何重要時,學姐身邊的一位“質疑君”提出了異議:鐵骨,既然每棵樹都是一臺抽水機,那地下水遲早有一天要被抽完,種得越多,抽得越快,到時候,所有的土地都會乾涸,我們就沒有水喝啦!你這理論,不靠譜不靠譜。

聽完這番言論,學姐我真是欲哭無淚,但一時又不知該如何正面回應,遂採取曲線救國路線,先轉移話題。

我問他:那你知道機井嗎?

質疑君:機井?打地下水的井?

我:對。就是那些把一根鐵管一直打到地下,裝上電機和泵,作業時轟隆隆響的取水機器。

質疑君:只聽過,沒見過。

我:那你覺得機井會把地下抽乾嗎?

質疑君:這個……不好說。不過,我們都用了那麼多年機井了,現在不是照樣能喝到水麼。

我:說得沒錯,目前咱們國家地下水開採總量已佔總供水量的18%,北方地區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業用水和33%的農業灌溉用水均來自地下水。全國657個城市中,有400多個都是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的。

質疑君:這麼看來,我們離不開機井啊,沒了機井,我們還真是沒水喝了。

我:切莫以偏概全,你可知道,這機井的管子已經越打越深,大有一發不可收拾之態?

質疑君:那還不是為了能打到水嘛,可以理解。

我:可是,如果一個地方有一臺機井打到了80米,人們用它打到的水維持生活尚可理解。那如果10臺、20臺,甚至100臺機井都同時打到80米取水,你覺得這個地方地下80米的地方還會有水嗎?

他終於陷入了沉思……(我終於要開始反擊了)

我:一旦地下80米的地方沒了水,勤勞的人們就會堅持不懈地往下打,100米、200米,甚至更深,長此以往,就會形成惡性循環。不僅如此,機井的不合理開採,還會產生地面的沉降、地下水水質惡化等問題。試問,那些被化肥、化工物質汙染過的水,你還敢喝嗎?

質疑君:我……那我每天喝的都是什麼……

我看他驚慌失措的表情,連忙安慰道:我說的這些只是目前部分地區存在的問題,你每天喝的水還是有安全保障的,放心吧。

質疑君:謝天謝地。

種樹這件小事,其實沒那麼簡單

某地令人堪憂的地下水水質

種樹這件小事,其實沒那麼簡單

地下水汙染的流通之道

種樹這件小事,其實沒那麼簡單

墨西哥城由於持續抽取地下水,地面已經下沉6—7米

我:不過如果我們對這個問題不引起重視,依然過度、不合理地使用機井開採地下水,那以後水質怎樣可就不好說了。

質疑君:那倒是。不過你那個“種樹引誘降雨”的理論我還是不能認同,既然都是“抽水機”,原理相同,機井存在這麼多隱患,那麼種樹也一定存在弊端。

我:你終於說回正題了。我可以負責任地講:種樹不會把地下水抽乾,因為樹木是從地表取水的。而且,樹木的增多會使空氣更加溼潤,從而產生更多的降雨,就會更好地滋潤地表的植物,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啊,兄弟!

他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我不知道這是對我誠心誠意的解釋聊表心意還是真的懂了點什麼,不管怎樣,哪怕他只明白了其中一點,這星火足以燎原,也是好的。

相關鏈接:《大文豪說科普》第80期:秋冬要植樹,誰都攔不住

[1] 張建龍. 防治荒漠化 建設綠色家園[J]. 國土綠化,2017,(07):7-8.

[2] 廖理純.《對抗沙漠化——反省我們的生態觀(徵求意見稿)》

本文是中國數字科技館(www.cdstm.cn)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出處和作者,否則我們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