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傳來好消息!今年裝備規模令人欣喜,可能換上“中國芯”

殲-20傳來好消息!今年裝備規模令人欣喜,可能換上“中國芯”

有媒體報道,殲-20戰機已經恢復了生產,可以看出在疫情較為嚴重的情況下,軍工產業雖然受到了影響,但生產卻沒有停止。成飛有消息傳出:已經確定了未來十年殲-20的生產目標,儘管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但不會放慢生產。與此同時,研究機構內部關於武器的研究工作也不會停止。

殲-20傳來好消息!今年裝備規模令人欣喜,可能換上“中國芯”

殲-20戰機是中國最新型的第五代隱形戰機,是一款具有高隱身性,高戰場感知,高機動性的重型戰機。該戰機於1997年開始研製,2011年首飛,2017年逐漸列裝部隊,2019年列裝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王牌部隊,並且形成戰鬥力。放眼當今世界,真正意義上的五代戰機只有美國的F-22、F-35,俄羅斯的蘇-57以及中國的殲-20。

殲-20傳來好消息!今年裝備規模令人欣喜,可能換上“中國芯”

目前,外界普遍認為殲-20的生產線有2條或3條,而每條生產線的生產量大約為每年12架,也就是說每年能夠為空軍提供24或36架殲-20戰機。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生產技術的不斷改進,生產效率也會逐步提高,同時新的生產線也會逐步到位,因此對於中國而言殲-20的產量還是不錯的。

殲-20傳來好消息!今年裝備規模令人欣喜,可能換上“中國芯”

現代戰機尤其是五代戰機的生產要求技術較高,生產過程繁瑣複雜,生產週期也很長,因此每年幾十架的產量並不算少。美國的F-22戰機被稱為世界上最先進的戰機,在2009年該戰機停產,在此時F-22戰機累計生產187架,在役184架,其中有三架墜毀。F-35戰機截止目前生產了500多架,保持著每年100架的產量,即便是美國這種工業製造業極強的國家,也不過保持著每年百餘架戰機的產量。當然,洛馬公司有計劃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將F-35戰機的生產數量提升至每年300架,但這需要海外市場的開拓,因為單憑美國軍方是不需要這麼多戰機供給的。

殲-20傳來好消息!今年裝備規模令人欣喜,可能換上“中國芯”

有軍事專家稱:在2020年中國只需要50架左右的殲-20戰機便足以應對周邊威脅。如果按照本文中所說的產量顯然是不夠,但中國軍工企業仍然保持著其他戰機的生產,殲-16戰機是一款性能十分優異的四代戰機,配備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戰機有12個掛載點,可掛載各類導彈,對空,對地,對海作戰的能力都相當強,載彈量達到了12噸,火力很猛。這種戰機保持生產服役,可以有效彌補殲-20產量不足帶來的缺口。此外,中國還大量從俄羅斯進口蘇-35戰機,這種戰機出口過很多國家,其性能得到了很多國家的認可。

殲-20傳來好消息!今年裝備規模令人欣喜,可能換上“中國芯”

五代戰機生產要求的技術很高,製造所需的頂級材料也費用頗高,因此導致戰機的造價不菲。據外界估計,殲-20的單架造價約為1.4億元,鑑於如此昂貴的價格,殲-20戰機在短期內肯定不會大面積裝備空軍部隊,在分配上需要斟酌再三。

殲-20傳來好消息!今年裝備規模令人欣喜,可能換上“中國芯”

限制殲-20戰機產量的因素有很多,一直以來飽受詬病的航空發動機也可能是限制因素之一。中國自主生產的殲-20戰機竟然要使用俄羅斯的AL-31F,原因就是中國大推力發動機的技術不過關。發動機是戰機的心臟,受制於人總歸不好,近期有人從曝光的照片中分析出,殲-20戰機很有可能已經換裝了國產的渦扇-10B發動機,其推力達到了14.5噸,但這種發動機的推力仍不足以使該戰機發揮出最佳性能。渦扇-15發動機推力達到了17噸,也許是有關部門考慮到沒有必要生產太多使用著渦扇-10B發動機的殲-20,不如等一等渦扇-15的研發生產,等到其技術成熟能夠量產之後,再大幅提高殲-20的生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