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好習慣決定他的一生?你是如何培養寶寶的好習慣的?

啟明星138717721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好的習慣是培養出來的,幼兒期的孩子習慣需要從生活中點滴小事做起,比如說吃飯、睡覺、上廁所等等,只要我們持之以恆的從細小的事情要求,就可以達到“促其思、曉其理、激其情、導其行”的教育效果。

1. 從小事做起

好的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積月累,從小事慢慢培養,比如寶寶吃飯坐不住,跑來跑去,吃一口玩幾分鐘,沒吃幾口飯都冷了,因此可以給寶寶買個寶寶餐椅,讓寶寶學習大人的樣子,吃飯的時候就在餐桌上吃飯,漸漸的寶寶一到吃飯時間就會主動要求坐到餐椅上。

2. 家長身體力行

一歲多的寶寶模仿能力已經很強,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孩子的品質和習慣的養成,比如吃東西之前要洗手,可以帶著寶寶一起洗手,慢慢的寶寶就養成了洗手的好習慣,因此做父母的要身體力行,父母喜歡看書就會培養一位愛閱讀的小寶寶。

3.不要經常說“不”

這個危險,不能碰,經常會有家長在寶寶身邊叮囑,其實幼兒期的寶寶好奇心很強,越是不讓他們碰的卻總是想辦法摸摸,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進行示範性引導,比如寶寶看見大人掃地,我們可以示範給寶寶看,讓他跟著做;看見大人在洗衣服,他們也想動手洗,我們可以帶著他們一起,慢慢的你的一舉一動就在寶寶腦海中記憶下來,我們可以給與他們鼓勵,漸漸的從模仿你的動作就會喜歡上這些,開始養成了做家務活的好習慣。

4.持之以恆

做事情要有始有終,不能半途而廢,習慣的養成更是這樣,剛養成自己吃飯的習慣,有的父母就擔心寶寶吃的慢,弄得到處都是,於是就開始喂寶寶吃飯,這樣寶寶就更不願意自己吃飯了;平時可以給寶寶講些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比如《孔融讓梨》 、《狼來了》等,潛移默化中對孩子進行教育。

總之孩子的習慣養成不是一日之功,我們要在平時生活中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建立養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祝大家的寶寶都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育兒之路小桔燈


很多家長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想要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而杜絕孩子的壞習慣。比如說不希望孩子玩電腦太久,不希望孩子因為玩電腦而不吃飯,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一個比較殘忍的方法就是懲罰,直接不讓他吃飯,讓他長記性,養成按時吃飯的習慣,另一個做法是,讓孩子邊吃邊玩。大部分家長都會盡量選擇第一種方法,因為他們覺得孩子養成一個好習慣很重要。

這樣的做法就是讓孩子形成一個概念,如果孩子沉溺於電腦,你就會吃不到飯。如果你讓孩子邊吃邊玩,那就默認了孩子這種行為,就永遠也不會記得按時吃飯。如果孩子能做到按時吃飯,放下手上的電腦遊戲,那就在一定程度上養成了一種專心吃飯的好習慣了。

首\n先,孩子的成長不是因為父母的行為,而是和父母的情感關係有關。比如,如果想讓孩子養成“獨立”的性格,不是說從小訓練他獨立,而是要積極回應他,滿足他\n的需求。如果家長對孩子的需求積極回應,孩子就覺得他是有依靠的。是有自信的。如果你從小就訓練孩子獨立,什麼事情都靠自己,孩子就可能一輩子都會有一種\n無助感。就沒有能力去自我實現了。

形成好習慣的另一個關鍵在於愛的流動。其實每個人都有不好的習慣,父母也不例外。\n很多父母擔心自己的壞習慣會被孩子學去。這樣的例子很多,因為每個孩子都渴望在情感上接受父母。如果在意識上不被允許,潛意識就會補償,而潛意識會支配我\n們的行為,所以變成了在行為上認同父親。

所以,父母其實這樣做:告訴孩子“壞習慣”並不影響彼此尊重和相愛。孩子長大後就會有廣闊的人際關係。無論是行為缺陷,還是看法不同,這些都沒關係,關鍵是,給孩子底氣:無論如何,愛都存在。

最後,影響孩子性格和習慣的,其實不是父母的行為,而是和父母的情感關係。要想讓孩子有個好習慣,關鍵是在於給孩子足夠的愛和支持。有了充足的愛和流動,孩子的好習慣自然就會被養成。


育兒專家wendy


都說孩子從小能看大,看一個小孩現在的習慣大概能知道他以後會是個什麼樣的人,比如一個從小偷偷摸摸的人長大以後大部分不會是好人,所以孩子的習慣對她的命運真的有決定作用,那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呢?



1.首先家長要做好榜樣

比如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辦到,給孩子樹立一個守信用的好習慣,如果實在不能辦到就在孩子提出要求的時候拒絕如果是答應了而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辦到,一定要給孩子道歉,別看這是小事,但是對孩子的成長真的有影響。

2.不斷灌輸好習慣

父母要有意識地提高孩子對好習慣的認知。 孩子在年幼的時候,對於好習慣、壞習慣是沒有概念的,這就需要父母在有意識地引導過程中,不斷地向孩子強調好習慣的重要性。如果孩子缺乏對好習慣的認知,他就有可能在家長提醒的時候注意一下,家長不提醒,問題就又出現了。只有孩子深深地意識到好習慣的重要性,孩子才會主動地強化這種良好的習慣,避免出現與此不相符合的壞習慣。




3.及時的批評和表揚

當孩子做錯了事就要明確的指出她的錯誤,不要想著反正孩子還小,以後就會好的,當孩子做錯了事而家長沒有指出那麼她潛意識裡就會認為這是對的,錯誤就會一直延續下去,當然孩子我好表現時一定不要吝嗇讚美,讓孩子繼續堅持下去。


清檣


成功的教育是從習慣的養成開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學會做人。習慣是一個人存放在神經系統的資本,一個人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專家孫雲曉指出:“習慣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將會終身受益,孩子小時候是培養習慣的最佳時間。有一個公式:早期教育花1公斤的氣力=後期教育花1噸的氣力。說明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如幾年前,當幾十位諾貝爾獎得主聚會時,記者問其中一位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請問您在哪所大學學到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這位科學家平靜的說:“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學到了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拿,東西要放整齊,做錯事要道歉,仔細觀察事物”。這位科學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說明了兒時養成的良好習慣對人一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在家庭中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六個原則。習慣的養成是行為積累的結果,孩子從某種行為中獲得了成功感,自然就會重複這種行為,從而變成他的習慣。習慣決定人的性格,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培訓要從小開始,從家庭開始,在促使孩子養成好的行為方面,家長可遵循以下六個基本原則:1、有利的環境。必須給孩子提供養成好習慣的適當環境,儘量避免任何破壞這種好的環境的行為。家長要努力營造和諧、安定的家庭環境。軟件方面,要不斷提高家長自身的文化修養和內涵,克服不良的生活習俗,創造寬鬆、民主、對話、交流、溝通的人文環境,喜愛探討、鑽研的學習情趣,和睦的親子關係等。硬件方面,居室燈光的設計、字畫的張貼、書籍的購買、衛生的打掃、物品的擺放等要體現的和諧、舒適,讓家成為親子雙方共同感到舒心和溫暖的港灣。2、耐心的引導。望子成龍的心情人人都有,但操之過急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我們不能要求孩子馬上養成許多好習慣,必須有耐心,慢慢地引導孩子。3、及時的稱讚。發現孩子無意中有良好的行為表現時,家長應立即給予稱讚,以示鼓勵,強化孩子的這種行為。4、良好的示範。家長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孩子的眼睛,必須以身作則,時時刻刻給孩子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5、堅決的態度。在孩子面前,家長必須有主見,做每一件事都要態度堅決。家長自己拿不定主意,孩子就會受到影響。6、默契的合作。成人之間態度的不一致極大地阻礙著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即使成人有不同意見,也要在孩子不在場的時候討論,大家在商談中尋求一個共同的解決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