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PS4這麼早就出了,卻依然能夠運行當下新遊戲?

于濤


原因很簡單啊!因為PS5還沒上線啊!

因為PS5還沒上線,所以遊戲開發商想要在在索尼主機市場賺銷量賺錢就必須考慮PS4的配置與性能啊!

題主的這個問題是邏輯的出發點有點偏差!

要知道,不論遊戲有多麼優秀多麼好玩,它始終是一個商業產物,要滿足其商業價值!

也就是說,遊戲廠商做遊戲不是全心全意為玩家服務,是為了從玩家手裡賺錢才為玩家服務!

那麼當他考慮製作一款遊戲併發售的時候,就需要考慮這個遊戲要登錄哪些平臺,如果只上PC,那麼PS4不論性能夠不夠都玩不到!

如果他想在PS4的平臺賺錢,就必須考慮根據PS4的性能跟配置進行調整,也就是所謂的針對優化,保證其在機器的性能範圍內提供給玩家更好的遊戲體驗。


所以不是PS4早不早晚不晚的事兒,而是隻要遊戲廠商想往PS4上放遊戲,就必須得根據PS4的性能配置作遊戲,不論遊戲多新發售沒發售,只要他確定想在PS4賺錢,那麼他們肯定是基於PS4的性能做的呀!


補充一句,開篇提到PS5,那麼PS5正式發售了,PS4是不是就玩不到當下最新的遊戲了?

當然也不會這麼絕對啦!因為PS5發售初期,不論銷量有多高!總不可能超過PS4用戶數量吧?

那麼遊戲廠商也會考慮到這一點啊!難道為了一臺未知銷量的機器,就先把原本能賺的錢放棄掉嗎?傻子才會這麼想這麼做!


OK,我是11粑粑,一個常年帶娃偶爾問答的PS4老玩家!


11粑粑


我有個哥們買的ps4 。而我後入坑,買的ps4 pro,然後他在我家玩了一晚上pro。然後和我說,他的ps4明顯玩萬代家的遊戲,有丟幀的感覺。就算是同系列的遊戲機,機能的提升也是能提高遊戲運行穩定性的。打個比方,玩家玩一款動作遊戲,上來給你看遠景,特寫,講劇情,場景沒那麼多動態物體,遊戲節奏緩慢,這時候針對畫質固定視角開遠景,讓玩家覺得畫面好,然後玩家截圖,誇遊戲畫面好,實際上宣傳pv就是這麼做。戰鬥的時候,敵人群毆主角,各種特效,節奏很快,同屏角色多,玩家專注於戰鬥,這時候截個圖怎麼樣,很有可能這個截下來的畫面就糊了。這也是為了保證玩家手感,以及畫面流暢的一些機制。遊戲機遊戲可以設計為動態分辨率,不不同場景關卡,根據製作者的需求,調節硬件資源分配。有諸如刺客信條大革命,或是三國無雙8以及一些,或是日本的作坊級遊戲,所謂的優化不好的遊戲,就算打起來畫面糊了,也是不能保證流暢的。


愛搗鼓的小孩


PS4這類遊戲的設計與PC電腦是不同的


PC電腦的配件是可以靈活更換的,不存在明顯的世代交替。然而PS4這類主機並非如此,它們通常都是有較長的生命週期的,例如:

PS1發售於1994年12月3日,\t2006年PS1正式停產,生命週期12年
PS2發售於2000年3月4日,\t2012年11月3日正式停產,生命週期12年
PS3發售於2006年11月11日,2017年6月1日正式停產,生命週期11年
PS4發售於2013年,PS4Pro發售於2016年

也就是說一款遊戲主機在設計之初就已經提前考慮到了這個生命週期內的遊戲所需要的機能上線了。而現在很多遊戲公司製作遊戲時,也不單單是隻為了PC遊戲,也會為主機遊戲所考慮。

為了讓一款遊戲能夠滿足更多玩家,擴大銷量增長,為特定的平臺做優化是必要的。也就是說能在PS4上看到一款遊戲的運行,是由於開發者對其進行了一定的處理,而非開發了一款遊戲,碰巧PS4能夠運行。


AGamer


大家好,我是愛玩遊戲的魔方鍵。

PlayStation 4俗稱ps4,它是索尼公司推出的家用遊戲機的第四代。因為2015年ps4進入中國市場,也可以說標誌著中國遊戲主機的飛黃騰達的開始吧。


ps4目前已經有5年的歷史了,遊戲也在不停的更新。不過主機只有3種,並沒有太大的變動,為什麼還能運行當下的新遊戲,按照pc的觀念的話,老電腦運行新的大作,能點擊開始就謝天謝地了。

1.ps4的系統相對統一

ps4的結構不像電腦那麼的複雜,電腦的部件可以隨著時代進行進行更換,而ps4因為設計之初,就沒有打算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自行更換零件。所以運行的環境相對的比較統一。索尼對新研發的大作進行好的系統優化,使遊戲能以一個比較流暢的狀態運行。

2.遊戲廠家的專屬優化

我覺得這一點非常的關鍵,因為ps4和pc的操作系統完全不一樣,需要做到比較好的優化,才可以讓遊戲在ps4上流暢的運行。為了流暢的運行遊戲,所以畫面設置,畫質的表現什麼,用戶根本沒有辦法自己來設定。玩遊戲的時候畫質只能處於一個比較中等的狀態。用戶想要追求極致的畫質,還是十分困難的。但是也正是如此,新出的大作也能有比較好的遊戲體驗。

3.AMD

廠商的遊戲優化

ps4因為考慮到體積的大小散熱等問題,所以把CPU、GPU和聲卡集合到同一個芯片上,性能自然會比較縮水,想要有比較流暢的遊戲體驗,自然少不了AMD的專屬優化,AMD使芯片的能力發揮到極致,並且根據新出的遊戲,進行專屬優化才可以讓玩家們有更好的遊戲體驗。


以上為個人觀點,喜歡的小夥伴,可以點個關注。


魔方鍵


1.ps4能流暢運行遊戲的很重要一個特點就是遊戲廠商優化,由於ps4硬件是統一的,因此遊戲開發商能夠針對遊戲性能進行合理的分配,在儘可能保持流暢的情況下再開光影水波紋等特效,因此不是ps4能流暢運行當下游戲,而是不能運行的遊戲壓根就上不了ps4平臺。再比如最近ns平臺上的巫師3,本來畫質也很低有些馬賽克的感覺,但是最近波蘭蠢驢的細心優化導致遊戲打了高清補丁,重獲新生,但實際上應該還是在一些玩家不注重的細節上進行了閹割,將性能進行了合理的運用。

2.跟pc對比,ps4的絕地求生雖然也能玩,但是鎖幀30而且畫質較低,而pc最高可以達到全極致特效+4k+144刷新率,如果這個特效用ps4玩,估計也會卡成ppt,其實目前看來ps4的配置已經有些落伍了,大表哥2只狼等遊戲pc畫質確實好很多。

3.索尼大法的黑科技算法,比如棋盤格插值算法,pro用這個算法將2k分辨率插值到4k,感興趣的話你也可以上網研究一下,其實也是利用人眼特性進行相應的畫面優化,說不定還有類似華為的ai降分辨率技術,給人營造流暢的遊戲體驗。

最後,儘管黑科技再多,ps4機能確實也比較落後了,後面的遊戲優化估計也優化不出流暢的感覺了,你看ns玩異度之刃2動態分辨率有時候還會卡,玩3A還是需要比較好的視覺體驗,所以當前階段還是等ps5吧,索尼大法好。


小白看科技


這個問題問得好問得妙,我都不知道要怎麼回答了。

就好比我這個問題一樣,為什麼手機系統早就出了,卻依然能夠運行當下APP一樣。

你在做一個軟件或者一個遊戲,或者一個產品,都會根據所要受眾的人或者物,讓這個產生的東西可以更好的運行或者利用。PS4本身就是一個受眾遊戲方面的,那做PS4的遊戲肯定要受眾於它,以至於讓更多的人或者物利用它,已達到利益最大化。



瘦老張


頂配電腦的效果自然是比PS4好,一張顯卡都能買兩臺ps4了。pro的極限效果說穿了最多到4K顯示,而頂配PC並不侷限於此,什麼HDR隨便來。

  主機(不僅限於ps4)的優勢在於廠商的針對式優化和對機能的理解。一臺主機早期的遊戲使用的機能可能也就20%,到後期基本都探開了之後效果自然是大幅度提升,針對式的優化加上不需要防破解系統,自然流暢度就提升上去了,所以幾年都不需要更換硬件但是遊戲體驗幾乎如一。

  要知道主機市場比國內看到的要好太多,遊戲廠商主要利潤來源也是主機。主機性能在那,那廠商就不能突破這個上限去做遊戲,除非更新換代了,比如pro這種半代甚至PS5的出現。

  主機遊戲針對的市場是國外中產階級,“家裡不會配備一臺頂配PC,打遊戲就用遊戲機就好了”的這部分人,高端pc不是人人都會買來用的。

  第二戰場日本對PC打遊戲更是不對味,因為他們更喜歡家用機來玩遊戲。

  你想,3000塊配一臺非專業工作電腦,2000塊買一臺遊戲機。省錢,省事,玩的爽。

  土豪的話早就全機種制霸了,頂配pc,三家機器,各種手柄,海量遊戲。

  所以想要的畫面,當然還是頂配PC,但是想要性價比,那自然選擇遊戲機。


小杜擺電腦


ps4平臺和硬件都是固定的,如果單獨與pc比較配置肯定不如主流pc。但就是因為ps4遊戲機硬件是固定不變的,程序員才可以對其進行最大化的優化處理,因為在優化過程中程序員不需要把過多的時間放在測試兼容性上,只要優化固定的硬件設備就可以了。這就像ns上的巫師3,開始的版本畫面很爛,但是經過程序優化就可以的到很好的顯示效果。主要也是因為硬件是固定的,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充分挖掘硬件的機能。

再者就是遊戲機的cpu和GPU都是定製。遊戲開發商可以拿到很高的編程管理權限。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把硬件性能提升到最高。


315學術網


Ps4就像一個框架,然後製作商在這個範圍內,做遊戲,要不然說主機遊戲雖說能早玩兒,但是畫面一般,電腦的畫面比ps4的畫面好的不是一星半點,我是主機玩家,只要你電腦配置夠了,你想怎麼玩兒就怎麼玩兒[機智]


端木丶墨柒


因為是按照ps4性能開發的,一對一定製,怎麼能不合適玩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