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免疫低下的腫瘤患者作為易感人群,該如何加強防護

近期,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許多的患者給我留言:

“我目前已經確診了,是不是需要儘快手術!”

“疫情這麼嚴重,又不敢出門,我這麼等下去腫瘤會不會快速長大甚至轉移,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我的治療已經推遲一週了,再推遲效果就不一樣了!”

的確,對於慢性肝病患者來說,本身因為機體的免疫狀態相對低下,特別是肝臟腫瘤患者,由於疾病本身、手術、放化療、靶向等治療後處於特殊免疫狀態下,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易感人群,較正常人群更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針對慢性肝病這類特殊人群,現就有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流行期間如何預防、治療、就醫的相關事宜介紹如下,希望通過科學防控、規範診治,確保慢性肝病患者的安全與療效,供患者及家屬參考。


新冠疫情下,免疫低下的腫瘤患者作為易感人群,該如何加強防護


1.疫情期間,慢性肝病患者日常注意事項

衣:由於目前處於冬春交界,天氣冷暖不定,出門應該都需要穿外套,此時返家後應該把外套換下來,儘快洗滌,如果不能洗滌,應懸掛在陽臺通風處,通過太陽的紫外線照射來消毒

也可以使用掛燙機,通過掛燙機的高溫對衣物進行一定消毒,特別是袖口、衣領等易髒的地方。同時注意穿衣也需要注意保暖。


新冠疫情下,免疫低下的腫瘤患者作為易感人群,該如何加強防護


食:在居家隔離期間,也應適當增加高蛋白食物,如蛋、奶、魚、肉,保障營養,同時進食新鮮蔬菜、瓜果等補充維生素,但是對於有肝性腦病風險的患者就需要減少蛋白質的攝入。

為了避免接觸傳染病毒,生食和熟食要嚴格分開,在準備食物時也要特別注意衛生,如果接觸了生食,需要勤洗手。儘量不要食用冷飲、冷菜。餐前便後都要勤洗手。適量多飲水,每天不少於1500ml。規律作息並充分保證睡眠時長;根據個人具體情況適合開展體育鍛煉。


新冠疫情下,免疫低下的腫瘤患者作為易感人群,該如何加強防護


住:房間需要經常通風透氣,最好能保證每天一到兩次新鮮空氣。由於冬天裡氣溫較低,換氣時也要注意避免受寒。

對於可能攜帶病菌的物品,可以用75%的酒精擦洗表面,但是需要注意酒精為易燃物品,請特別注意防火安全。如果沒有特別緊急的事,最好不要請人來訪,做到“您別來,我無恙”!


新冠疫情下,免疫低下的腫瘤患者作為易感人群,該如何加強防護


行:儘量居家隔離,能不出門,不要出門;如果必須出門,最好能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同時全程佩戴口罩。養成良好習慣,在外時要注意衛生,及時洗手。

由於居家時間較長,所以可能導致能量消耗少,所以建議每天還是需要適當的運動,如果不能出門,應進行一些居家的運動,從而減少脂肪的堆積,避免脂肪肝等加重。


新冠疫情下,免疫低下的腫瘤患者作為易感人群,該如何加強防護


藥:對於慢性肝病特別是乙肝患者來說,此時仍然需要堅持服用抗病毒藥物,避免因為停藥而引起的病毒復發造成不必要的肝損害;對於肝臟腫瘤患者,如果目前在使用靶向藥物,也建議繼續服用,如果使用週期性的免疫治療,需要及時與主管醫師聯繫,根據情況調整用藥間隔。


2. 有相關疫區接觸史的肝病患者怎麼辦

慢性肝病患者在14天內有武漢地區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遊史或居住史;14天內曾接觸過武漢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聚集性發病或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學關聯的情況下,建議暫時不要前往專科醫院就醫,需要居家隔離14天后再行就診。

再次呼籲不要隱瞞病史及接觸史,避免給患者本人和家屬以及他人帶來巨大健康風險。


新冠疫情下,免疫低下的腫瘤患者作為易感人群,該如何加強防護


3有發熱症狀的患者怎麼辦?

如果在既往72小時內曾有發熱的患者建議前往當地綜合醫院發熱門診進行就診排查,如果確診為疑似病例後,應立即在有隔離條件的醫療場所隔離治療,及時告知醫師既往的肝病病史,避免因為治療引起二次肝損傷。對於肝臟腫瘤疾病相關問題可經腫瘤專科醫生會診後綜合診治。而如果明確排除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普通發熱患者,建議綜合醫院感染科系統診治病情平穩後轉入肝病專科進行治療。

有的肝臟腫瘤患者比如膽管細胞癌的治療可能需要進行藥物化療,那麼在此期間出現發熱時,應考慮是不是因為腫瘤放化療等抗腫瘤治療後,因免疫狀態下降導致發熱,建議腫瘤專科聯合感染科、呼吸內科等多學科會診後進行系統綜合治療。

新冠疫情下,免疫低下的腫瘤患者作為易感人群,該如何加強防護

4.疫情期間,腫瘤患者還要不要去醫院做化療?能推遲嗎?

化療是癌症治療中常用的一種治療方式,由於化療藥物本身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每個療程之間會有間隔期以便患者恢復體力和精神,從而獲得更好的化療效果。

腫瘤患者本身免疫功能低下,而化療引起的相關不良反應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等無疑是一種雪上加霜,導致免疫力進一步下降,因此讓化療患者成為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因此,如果需要化療的患者,建議在及時與主治醫生聯繫,在主治醫生指導及不影響病情的情況下適當延遲化療時間或者改用口服的化療藥。

從目前疫情發展來看,不是我們稍微推遲一兩週化療就能夠消除風險的,所以需要做的化療還是要做,如果當地交通封閉,可以在當地醫院化療。如果實在做不上化療,等疫情過去,要和主治醫生商討後續方案。


對於肝癌來說,大多數靶向藥物都是口服的,在疫情期間如果無法就醫,此時可以繼續口服靶向藥物治療,如果因為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此時可以與主管醫生聯繫根據用藥的量給予調整劑量。對於無法到院進行購藥的患者,建議可以通過網絡醫院等渠道進行購藥,避免因為疫情導致無法到醫院就診而影響治療。


新冠疫情下,免疫低下的腫瘤患者作為易感人群,該如何加強防護


6.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腫瘤患者注意事項

目前有部分肝臟腫瘤患者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目前國內主要為PD-1抑制劑)治療患者,由於其免疫抑制作用和聯合其他藥物治療情況下,機體抵抗病原體的能力可能更弱,

是腫瘤患者中更易感人群,需要進一步加強上述日常防護措施。

另外,由於免疫治療後有部分患者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包括免疫性肺炎、免疫性腸炎等,在臨床上的表現和影像學特徵存在與“新冠肺炎”有一定的類似之處,所以在就診時需要進行嚴格鑑別診斷,患者及其家屬需向就診醫院(建議綜合性三甲醫院)提供詳細抗腫瘤藥物史,要求就診醫院醫生與腫瘤專科醫生密切溝通並指導相關治療。


7. 準備手術的患者該怎麼辦?

①對於肝臟良性腫瘤來說,比如肝血管瘤、肝囊腫、局灶性結節樣增生等,如果沒有破裂、感染等急診的風險,或者沒有局部的壓迫症狀,可以暫時延緩手術時間,不必在這個時候來醫院就診治療。

②而對於肝臟惡性腫瘤來說,因為腫瘤發展速度相對比較快,大多都是惡性程度比較高的,有的肝臟惡性腫瘤患者可能因為兩三週時間的延誤從而倒是病情的巨大變化。同時肝膽手術本身難度大,圍手術期併發症多,對患者機體的影響大,術後免疫力下降也可能出現感染等風險。所以建議需要通過全面詳細地評估身體狀態和手術風險後,

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開展手術治療

③部分患者可惡意先進行介入聯合靶向的治療,控制腫瘤的發展,待情況好轉後再行手術治療


8. 慢性肝病患者病情穩定如何複查

對於慢乙肝、肝硬化等慢性肝臟患者來說,在病情穩定情況下,此時建議繼續口服抗病毒藥物及護肝藥物,待疫情結束後再返院就醫。

對於惡性腫瘤常規復查患者,建議在不影響疾病預後的前提下延緩複查;提倡進行網絡就診,根據主管醫師建議就近複查;如果能夠在門診複查的,應儘量避免住院複查;複查過程中儘量簡化複查程序及手段,減少在院時間。


9.患者如何就醫

由於醫院目前可能是病毒的高風險地區,而且目前全國的醫療資源也主要用於對付疫情,所以患者如果能夠暫緩的治療或者檢查都儘量暫緩。為了避免長途本部加大感染風險,建議患者因病就近就診,尤其儘量避免跨市、跨省等跨地域就診。就醫儘量乘坐私家車或出租車,儘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門診就診及住院期間儘量減少陪同人員數量,並佩戴口罩預防飛沫傳播;儘量避免在公共場合逗留,注意保暖和個人衛生,勤洗手。如果需要去醫院,請儘量預約就診,減少在醫院的等候時間,也儘量避開門診高峰時段。


新冠疫情下,免疫低下的腫瘤患者作為易感人群,該如何加強防護


【溫馨提示】

1. 以上建議措施均是在新冠狀病毒這種特殊時期採取的臨時替代及保守治療,並不代表標準的治療方案,所以一旦疫情得到控制,應立即來院調整治療方案。

2.肝病患者本身免疫力低下,所以在居家隔離期間也一定做好個人防護,注意飲食及保暖。

3.病人的護理應由家裡專人護理,避免病人接觸過多或任何可疑感冒發燒的親友。

4.患者在口服化療藥期間,應定期就近有條件的醫院進行血液學檢查,監測化療的副作用,避免因為骨髓抑制導致引起感染等風險。如果出現骨髓抑制等情況,應儘快就醫並根據醫師意見停止服用化療藥物。

5.由於患者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機會,除外必要的身體檢查外應儘量避免到醫院等高危感染風險的地區,門診藥物由家屬來取藥。

6.患者還應定期門診行影像學檢查(CT或核磁),評估腫瘤的療效。

7.在服藥期間,有任何異常感覺或不適應可通過網絡平臺及時聯繫醫生,由醫生來判斷進一步的治療方案。


新冠病毒來勢洶洶,侵擾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病毒戰中,我們應該理性判斷、科學預防,讓病毒沒有傳播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