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職場:想辭職、跳槽、創業,但現實很骨感……

如果不是因為這場疫情,你今年的工作計劃是否已經順利落實了?換了一份新工作,或者開始創業,準備開闢一片新天地……

……

今年,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響,各行各業的經營都受到了不小的經濟衝擊。

甚至有很多企業已經陷入了在倒閉邊緣徘徊的困境。

一場猝不及防的疫情,加劇了行業洗牌的速度。

正所謂適者生存,為了維持公司的運轉,有人選擇裁員自救,也有人選擇降薪甚至停薪以共克時艱。

疫情下的職場:想辭職、跳槽、創業,但現實很骨感……

近日,攜程CEO孫潔在內部信中稱:

從本月開始,自己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將0薪,而其公司的高管層也提出自願降薪,最低半薪。

可見,不管是大企業還是小公司,在大環境的影響下,誰都無法做到毫髮無傷。

疫情下的職場:想辭職、跳槽、創業,但現實很骨感……

而當企業選擇了降薪或停薪的經營方式時,員工們的經濟收入自然也會連帶地受到影響。

在過去的2月,大都數人都只能領基本工資,薪資調整變動,但房貸、房租、車貸的數額卻巋然不動,經濟壓力一下子加重了。

是該馬上辭職跳槽?還是咬牙先挺過眼前難關再做決定?

相信不少人每天上班都跟自己來幾輪思想鬥爭,以尋找到最佳的答案。

但當被大環境裹挾著的時候,很多事情就由不得自己了。

疫情下的職場:想辭職、跳槽、創業,但現實很骨感……

不久前,58同城發佈了《2020就業趨勢調研報告》,該報告部分內容顯示:

疫情結束後,將會有33.8%的職場人計劃改變工作狀態,有83.3%的會選擇在當地城市換工作,而有23.5%的則選擇去其他城市就業。

由此可見,疫情過後,職場上必將會迎來一波人員大變動浪潮。

很多人早已制定好但不得已被擱置的工作計劃,不管是辭職換工作,抑或是選擇創業大展拳腳,等大環境恢復正常狀態時就會被重啟實行。

疫情下的職場:想辭職、跳槽、創業,但現實很骨感……

如今,無論是企業還是員工,絕大部分都是處於身不由己的狀態。

良心企業若不是陷入了水深火熱,觸及到了生死存亡的界線,也不會選擇大幅度降薪甚至是裁員,但只有生存下去了,才能有反彈的機會。

此外,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面對薪資的調整,員工心裡有想法、有委屈也是情理之中,大都是肩抗家庭責任的社會人,誰都不容易。

只是,相比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在疫情特殊時期下,能有一份餬口的工作握在手裡,似乎也算是一種“幸運”。

疫情下的職場:想辭職、跳槽、創業,但現實很骨感……

疫情總會過去,在被烏雲籠罩著的時候,最重要的不是天天陷入自我鬥爭的狀況,而是要進入自我戰鬥的狀態。

在職場裡,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是常理。

當你在自怨自艾,虛無度日時,別人早已奮起直追,不斷地自我增值,靜待疫情過後的更上一層樓。

不管是哪個年代,遭遇什麼樣的境況,首先被淘汰的定是碌碌無為、混日子之人。

疫情下的職場:想辭職、跳槽、創業,但現實很骨感……

在疫情下,絕大部分人的境況都相差無幾,甚至更糟糕。

當工作生活的傳輸帶被卡住時,不要一味地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棄。

地球可不會因為你的怠惰而停止轉動,每天的太陽照樣升起,而努力了也總會有收穫。

當知道所面對的困難與被適應只是暫時的,坦然接受總比無力抗拒輕鬆得多。

疫情下的職場:想辭職、跳槽、創業,但現實很骨感……

有理想有計劃固然是好事,只是,要實現它們終究是要靠物質來維持。

仰望星空時,不能忘了雙腳需要腳踏實地。

“月亮你夠不著,六便士又嫌少”。

在豐滿的理想與骨感的現實面前,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才不會被生活盲目地牽著走。

即使是在疫情環境下,先把眼前的工作事情做好才是明智的。

至於後續如何發展,只要保持努力上進的態度,自然會水到渠成。

疫情下的職場:想辭職、跳槽、創業,但現實很骨感……

期待2020所有計劃都被順利重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