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常山趙子龍",為何關羽自報家門的時候只用了兩字

"我乃常山趙子龍",為何關羽自報家門的時候只用了兩字

大家也都知道,中華文明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而三國時期即便如今,也是人們茶餘飯後之後討論的話題。而在古代朝代的更替,自然是需要打仗的。將領打仗的時候,都是要自報名號呢。三國時期要說起猛將的話想必很多人想到的都是趙雲。趙雲每次要打仗的時候,都會大喊吾乃常山趙子龍也。赤壁之戰中甘寧圍堵曹操時也是張口暴喝:"東吳甘興霸在此,曹賊休走!"由此看來,三國時基本都是非常霸氣自信的報上名號。但是輪到關二爺就不一樣了,要麼一聲不吭揮刀就斬,要麼就是淡淡的兩個字"關某"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實際上,關羽的自稱並不只有"關某",這只是他用過最多的稱呼。他也自稱過小將、關雲長等。但他從來沒有像趙雲、張飛那樣高呼一聲"某乃河東關雲長!"這和當時的情況以及關羽的性格、經歷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是分不開的。我們都知道關羽的河東解良人,後來因為看不慣惡霸橫行鄉里出手打抱不平,沒想到失手打死了人。成為殺人犯的關羽為了躲避官府的通緝遠走他鄉。他的這段經歷對他的自稱有著重要影響。

姓,是由祖先傳下來的,是不能輕易改動的。而名字,是父母所賜,除非為了避諱等原因,若非迫不得已也是不能變動的。而字是古人成年後為自己所取的,並且是公共場合下與別人所用的稱呼。而關羽的性格比較自負,行得端做的正,比較有那種一人做事一人當的感覺。他是不會為了躲避通緝就改名換姓的。但是自負不代表沒有頭腦,如果直來直去的不知變通就會有很多麻煩。所以他稱自己關某,這樣既避免了被人發現的麻煩,也維護了自己的內心。

實際上關二爺對曹丞相的感覺一直是很複雜。因為關羽熟讀《春秋》,又深明大義,後人都贊其為義絕。當時剛與大哥、三弟結拜的關羽也是時刻吧忠義二字置於心頭,這樣一個自負又時刻標榜義薄雲天的人,降曹了。雖然說是降漢不降曹,但實際上怎麼回事大家都知道。關羽自己也是比較抬不起頭,也不願意張揚自己的名字。所以自稱關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