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紅色教育基地有哪些(上)

  吉安位於江西省中部,是舉世聞名的革命搖籃井岡山所在地。吉安古稱廬陵、吉州,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稱吉安,沿用至今。素有“將軍市”、“紅色搖籃”、“革命聖地”的美譽,那吉安市

紅色教育基地到底有哪些呢?下面紅色傳承小編為您列舉一些主要的,由於文章篇幅有限,分為上、中、下三篇,此部分為上篇,僅供大家參考。

江西省吉安市紅色教育基地有哪些(上)

  1.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位於江西省井岡山市茨坪紅軍南路,是1958年11月由國家文物局投資興建,1959年10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週年之際竣工開放的全國十大獻禮工程之一。2005年9月29日,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一號工程"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新館動工建設,2007年10月27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八十週年之際竣工開館,並於同年11月5日對社會免費開放。館藏文物3萬餘件,珍貴文獻資料和歷史圖片2萬餘份,珍藏黨和國家領導人、著名書畫家及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的墨寶珍跡千餘幅。

  2. 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

  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是茨坪中心景區新闢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觀。它位於茨坪北面的北巖峰上。陵園於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並開放參觀遊覽。1997年10月,由鄧小平題字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落成剪綵。陵園於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並開放參觀遊覽。1997年10月,由鄧小平題字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落成剪綵。陵園整體建築包括陵園門庭、紀念堂、碑林、雕像園、紀念碑五大部分。

  3. 井岡山革命遺址

  井岡山革命遺址,位於江西省吉安井岡山市境內,地處江西、湖南兩省相交接的羅霄山脈中段,四周環繞高山,中部多盆地,平均海拔1000米。1927年10月,秋收起義失敗後,毛澤東率領部隊挺進井岡山,在井岡山創立了全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根據地以茨坪為中心,擁有寧崗、永新、蓮花三縣和吉安、安福、隨縣、酃縣的一部分,方圓275公里。井岡山革命遺址主要集中在江西省井岡山市的茨坪、茅坪、大小五井及五大哨口等地。

  4. 井岡山會師紀念館

  井岡山會師紀念館共分六個展廳,即序室,堅實的基礎;引兵井岡山;千里苦轉戰;井岡大會師;會師後的發展和一個肖像長廊。陳列內容主要是介紹1927年9月底毛澤東率領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引兵羅霄山脈中段,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底,朱德、陳毅等率領南昌起義餘部及湘南暴動農軍到達寧岡礱市,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創建紅四軍的歷史,以及彭德懷、滕代遠領導的紅五軍到寧岡新城與紅四軍會合的艱難過程。

  5. 大井紅軍烈士墓

  大井村在井岡山斗爭時期,曾經是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滕代遠等同志居住的地方,也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大本營和紅四軍的後方基地。當年在井岡山區流傳的"行洲府,茨坪縣,大小五井金鑾殿"這首民謠,正是讚頌大井在井岡山斗爭時期所起的重要作用。1951年,遂川縣井岡山區人民政府為紀念為革命而獻身的先烈,在大井村背的山崗上,修建這座坐北朝南、墓門高2.66米、佔地面積為100平方米的"大井紅軍烈士墓",墓內安放著在大井壯烈犧牲的160多具革命烈士的遺骨。墓門上鑲刻著井岡山人民深切悼念革命先烈的碑文。

江西省吉安市紅色教育基地有哪些(上)

  6. 小井紅軍烈士墓

  小井紅軍烈士墓又名小井紅軍傷病員殉難處,距小井紅軍醫院僅百米之遠,這裡原是一片稻田。1928年12月,湘贛兩省的國民黨反動派發動了第三次"會剿"。 "可恨奸佞引賊入,烈士命隕紅土埋;井岡處處遺忠骨,松樹風格勵吾儕。1951年井岡山人民將部分烈士遺骨遷到茨坪重新墓葬,並建立了井岡山革命先烈紀念塔以示紀念,1969年在烈士犧牲的原地再建一座烈士墓和烈士紀念碑,碑上書寫著毛澤東題詞"死難烈士萬歲!"。1988年9月,井岡山市政府公佈"小井紅軍傷病員殉難處"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 大井毛澤東舊居

  大井毛澤東舊居,位於江西井岡山市大井村中央,房屋坐北朝南,土木結構,因牆壁為白色,當地人習慣稱它為"白屋"。1927年10月24日毛澤東率秋收起義部隊來到大井村時,駐紮在"白屋"中的農民自衛軍首領王佐,將他這幢兵營騰出給工農革命軍做營房,毛澤東便居住在此屋的東廂房內。在與毛澤東舊居相鄰的黃屋是朱德、陳毅的舊居。這棟房子原先叫"新屋下",共有44間,五個天井,面積近千平方米。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首次到達大井時就住在這裡,此後這兒便成為了毛澤東在大井的住地。

  8. 毛澤東祖籍淵源展示館

  毛澤東祖籍淵源展示館位於吉水縣城北文化公園西北角,設有三個展廳,一個為中央瞻仰大廳,一個展示吉水龍城歷史文化,另一個展示"毛澤東的光輝一生"。展示館陳列內容包括序廳、龍城九派、祖籍龍城、毛家驕子、尋根問祖等五個部分。近年來,吉水縣積極推進毛澤東祖籍景觀建設,並與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相連,將吉水八都建成一座集紅色旅遊、愛國主義教育及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形成一條獨特的"紅色旅遊"線路。

  9. 茨坪毛澤東同志舊居

  茨坪毛澤東同志舊居坐落在井岡山市中心--茨坪東山腳下,1927年10月下旬,毛澤東同志率領秋收起義部隊抵達井岡山茨坪後,房東李利昌便騰出此屋的一半給秋收起義部隊居住。從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澤東同志便常在這房屋的右後間居住和工作。在這裡,他代表井岡山前委起草了《井岡山前委對中央的報告》即《井岡山的鬥爭》一文,從理論上全面系統地總結了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經驗,闡明瞭"工農武裝割據"的嶄新思想。

  10. 上井紅軍造幣廠

  1928年4月下旬,朱毛兩軍在井岡山勝利會師,5月初正式宣佈成立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後改稱紅四軍),部隊不斷壯大,湘贛兩省敵軍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實行頻繁的軍事"會剿"和嚴密的經濟封鎖,根據地軍民面臨著嚴重的給養困難。1928年5月,在王佐的建議和推薦下,紅軍軍部將軍民們打土豪和戰場上繳獲大量的首飾和銀器具等,運用"謝氏花邊廠"的鑄造技術,請謝火龍、謝官龍等謝氏兄弟為師傅,在井岡山上的上井村借用農民鄒甲貴的民房,創辦了井岡山紅軍造幣廠,並先後在上井的牛路坑、大井的鐵坑、茨坪和金獅面的紅軍洞等地設立了造幣廠的粗坯車間和衝壓車間。

江西省吉安市紅色教育基地有哪些(上)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向井岡山進軍途中,在原寧岡縣茅坪村設立了一所簡易的後方醫院。1928年5月,毛澤東、朱德兩支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後,在井岡山的大小五井,建立了取名叫"紅軍醫院"的後方醫院。醫院分四個管理組:第一、二組設在大井村,第三組設在中井村,第四組設在小井村,院部設在中井村。曹?U任院長,肖光球任黨代表。1928年冬,在小井建成了這所杉木皮蓋的屋面、全木質結構、上下兩層共32間的紅軍住院部,取名"紅光醫院"。

  12.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建軍廣場舊址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建軍廣場舊址位於井岡山龍市景區龍江河東側。1928年5月4日,根據地兩萬多軍民在這裡隆重集會,慶祝朱、毛兩軍會師和成立紅四軍。大會由陳毅主持,何長工擔任司儀。陳毅首先宣佈成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後改稱中國紅軍第四軍),毛澤東任黨代表,朱德任軍長,陳毅任士兵委員會主任,王爾琢任參謀長。全軍下設三個師(十師、十一師、十二師)九個團(二十八團至三十六團)。當年,這裡是一塊沙洲,開會的會臺是用禾桶、木頭、門板搭成的,頂上覆蓋曬墊。新中國成立後,原貌修復,並在會臺前方矗立了一尊毛澤東、朱德握手銅像,以紀念朱毛會師和紅四軍的誕生。

  以上是吉安市主要的紅色教育基地,黨性教育學習培訓為主。河南紅色傳承教育培訓中心是一種集專題教學、現場教學、互動教學、情景教學、體驗教學、音像教學為一體的紅色教育培訓模式,意在提升學員們的黨性修養,增強思想開拓,在學習中不斷成長。

  更多信息請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