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47億拿下申通,有人說順豐和京東危險了,你怎麼看?

何雪旋


2019年3月10日,持有申通快遞53.76%股份的德殷投資及申通快遞實際控制人與阿里巴巴簽訂了《框架協議》,阿里巴巴將作為新公司A股的戰略投資者入股,獲得其49%的股權,對價46.65億元。不過目前,新公司A和B尚未成立。


阿里巴巴在2015年投資圓通快遞和蘇寧物流,2018年投資中通快遞,加上2007年就已經投資的百世快遞,馬雲已經集齊了三通一達中的三通。


雖然說順豐和京東危險了有點早,但是隨著阿里佈局逐步完善,順豐和京東的業務必然受到劇烈衝擊。


順豐最大的優勢在於快捷和安全,但是這樣的優勢可以接近甚至超越。

京東最大的優勢在於正品、派送速度及售後,但是這樣的優勢同樣並非銅牆鐵壁。

以電信領域為例,幾大國字巨頭之間展開競爭,各自建設網絡,實際形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假如統一規劃,先建成骨幹網絡,再讓幾大運營商完善細枝末節,展開服務,一定可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相應大幅降低資費。


物流同樣如此,各家物流企業之間互相競爭,各自建立渠道和轉運中心,實際諸多業務重合,形成過剩產能和資源浪費。如果這個時候將部分資源整合,不僅僅可以提升效率,還能大幅降低成本。比如阿里巴巴可以將跨省運輸業務整合,增加車次頻率,集中運輸,就可以提升時效。


如果這一點能夠實現,物流成本有很大下降空間,國內大部分城市都可以做到48小時抵達,部分熱點城市則完全可以實現24小時時效,如果能把丟失補償做到位,順豐的優勢不復存在。


京東本質上更像是傳統的國美蘇寧到網上開店,作為一家龐大的經銷商來運營,自己有大量庫存,主要賺取差價。雖然利潤可觀,但是需要維護各地網點,需要龐大的人力資源,成本高昂,最終利潤也就所剩無幾了。


阿里巴巴的淘寶天貓與京東模式完全不同,搭建平臺收取管理費和營銷廣告費用,還能銷售額中抽取佣金。輕資產模式,只需要做好平臺就可以了,不需要關心庫存,不需要負責發貨,不需要售後,可以做到無限大。


模式的不同,決定了阿里巴巴只要不犯錯,一定可以笑到最後,並且收穫最豐厚的利潤。


阿里巴巴的天貓可以通過扶持品牌旗艦店及專賣店的模式打造正品形象,然後通過提升物流效率拉近與京東的時效差距,競爭力將急劇增強。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三五年內順豐的盈利將下滑,而阿里巴巴與京東的利潤差距也將越來越大,最終一騎絕塵而去。


財智成功


馬雲對助理說:幫我拿下申通快遞

一小時後,

助理:馬總,申通快遞已拿下。


近日,馬雲的阿里巴巴以46.6億投資申通快遞,

受此影響,申通快遞開盤一字漲停,市值高達344億元。

阿里巴巴作為全國最大的電商平臺,和快遞行業合作共贏的局面可謂是完美,

因此馬雲當初成立了菜鳥網絡,藉助阿里巴巴的大數據,整合快遞行業。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

面對京東自建的物流體系和強大的順豐,要保證以後商品的快速流通,

阿里巴巴必須有完善的物流體系才能保證後院安定。

至於京東和順豐,目前他們的商業模式已經相對成熟,短期內並不會因為此時受較大的影響。

如果長期來看,因為京東有自建的物流體系,與只有運輸基因的順豐合作可能性不大,

阿里巴巴在零售行業的一家獨大與菜鳥網絡確實相對來說更有競爭力。


Air客


收購了申通,撐死是給了順豐和京東一點點壓力,危險不至於。你只要記住一點,只要是馬雲投資收購的企業,都是從巔峰直接掉到體驗糟糕的地步,直至消失在人們視線。馬雲入股和收購的企業有雅虎中國、搜狗、口碑網、快的打車、萬網、UC瀏覽器、高德導航、美團、蝦米、優酷、土豆、華數傳媒、天天動聽,目前搜狗和美團已經脫離阿里系,剩餘的企業被馬雲收購以後,踢出原有創業團隊,自己接手運營,外行人領導內行,結果是在體驗方面,越搞越糟糕,直至無人問津的地步,天天動聽、優酷、土豆這三個頂尖優質軟件,活生生被馬雲折騰的邊緣化,音樂軟件和視頻網站,網易雲音樂、qq音樂、愛奇藝、qq視頻成為行業主流。馬雲投資申通,能把現在消費者對申通糟糕的體驗能變好就不錯了,貴重物品投遞以及商務件還是順豐強的一筆,這是快遞行業利潤最高的板塊,別的快遞企業還沒有順豐的信譽


天狼筱月


2017年,快遞排名:

順豐速運(83.4分)、郵政EMS(79.9分)、中通快遞(76.8分)、韻達快遞(76.5分)、圓通速遞(75.0分)、申通快遞(74.1分)、百世快遞(74.0分)、宅急送快運(71.9分)、天天快遞(即蘇寧快遞)(70.9分)和快捷快遞(67.3分)。

阿里巴巴2007年投資百世,2015年投資蘇寧物流和圓通快遞,2018年又戰略投資了中通快遞,再加上這次拿下申通快遞。

前十里,中通,圓通,申通,百世,天天這五家都已經納入阿里版圖,也就是說,阿里的快遞已經佔據了中國的半壁江山。

這樣一來,順豐和京東肯定會有影響。

不排除,阿里下一個目標就是韻達,畢竟都是通達系的,就差你一個了。

如果統一通達系,阿里必將佔領中國一半以上的快遞版圖,會有怎樣的變化呢?

變化肯定會很大。

  • 減少同業內部內耗式競爭;

  • 提升整體物流效率;

  • 順豐和京東等獨立快遞公司業務會受到影響;

  • 阿里電商優勢進一步擴大;

由此可見,阿里對快遞行業的決心之大,對捍衛電商市場老大地位的努力從未停止。

趙冰峰財經


馬雲拿下申通,申通就像脫胎換骨,浴火重生一般。

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馬雲現在還是淘寶的掌舵人。當馬雲拿下申通後,申通與淘寶電商的合作也會有一定提升,也會有一大筆快遞訂單流入申通。



第二,馬雲拿下申通,就像當時共享單車一樣,哈羅單車,摩拜單車一樣,得到了靠山,得到了支柱,想倒也是不太可能了,誰叫靠山有錢呢。所以申通快遞也會因此而得到資金輸入,更換運輸設備。使其在壯大,打破現在快遞行業的局面。


第三,馬雲的身份和地位也會影響到今後申通快遞的發展,也會使其它人跟風,去投資申通快遞,也有利於去衝擊順風快遞,和中通快遞的發展。


Shy子月


馬雲47億拿下申通,順豐和京東危險倒不是很危險,但壓力更大是必然。

其實,馬雲不僅只入股申通。

2015年5月,阿里巴巴與阿里系雲峰基金聯合對圓通速遞進行戰略投資,總金額為25.3億元。

2018年5月,阿里巴巴、菜鳥網絡和中通快遞宣佈達成戰略投資協議,阿里巴巴、菜鳥等向中通快遞投資13.8億美元(相當於92億元人民幣),持股約10%。

再加上現在的申通,也就是說,“四通一達”已經被馬雲拿下“三通”了。這是阿里巴巴在物流行業的大布局帶來的。

對於電商來說,平臺是基礎,是核心;但物流是關鍵。因為物流決定了電商,能夠將自己的東西,在合適的時間內,送到合適的地方。電商的物流,就相當於現實中的交通。要想富先修路,中國經濟能夠持續40年保持高速增長,是因為國家大力氣投資基礎設施建設,讓全國形成東西南北暢通無阻的交通網絡,這是非常關鍵的因素。物流、人流就是資金流,就是信息流。

同樣,要想將電商平臺做得更好、更強,必須在物流領域,有更大的投入與建設。阿里巴巴早期是專注於電商平臺的建設,所以有了淘寶、天貓的巨大成功。

那時候阿里巴巴,或者說馬雲,沒有更多精力在物流方面進行大手筆投資,所以弄了一個菜鳥網絡。菜鳥更多的是一種技術上的選擇,以及相對鬆散型的聯盟,已經不足以支撐阿里系的擴張。但在自家建設進入一個瓶頸期,這時候,阿里系已經足夠強大,有實力對物流行業進行整合,於是就大手筆先後入股多家物流企業。

這樣,阿里系就有足夠的底氣,面對任何競爭對手。

但阿里系的佈局越來越完善的時候,它的競爭對手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也是必然的。

包括京東這樣的電商平臺,肯定會感受到滿滿的“惡意”。還有順豐這樣的物流巨頭,也是感受到滿滿的“敵意”。

但對於京東來說,也已經初步形成自己的物流網絡,壓力巨大是必然的,只要大老闆不要沒事天天就記得喝酒泡妞去美國,也有自己的一些優勢。

而對於順豐來說,包括淘寶等阿里系,都算不上是自己的核心業務,影響肯定有,但順豐的市場定位,與“三通一達”還是略有差別的,危險說不上,因為企業在競爭中,最大的危險從來都是企業把握不住自己的方向,或者是戰略上的失誤,在中國經濟依舊處於高速增長的時候,行業之內依舊有很大的機會,如果因為對手做一些整合就斷言說危險,那是不科學的。只能說,增長勢頭受到遏制,是確實存在的。


波士財經


菜鳥物流的極限就是和順豐持平,速度永不可能超過京東,因為中國如此之大的土地,次日送達的唯一可能是自建倉庫 就近配送。

所以,順豐會很危險,非常危險。但是京東則沒有影響。

馬雲一旦掌控物流行業,拼多多危險了。因為馬雲隨時可以通過物流卡脖子,也隨時可以通過快遞數量預知拼多多的經營狀況,若是馬雲禁止快遞公司給拼多多接單,結果又如何?就算馬雲不敢這樣明目張膽的搞拼多多,在暗地裡使拌子事也是沒少乾的

馬雲是商人,追求利潤的本質永不可能改變,所謂的“為了人民”都是商人的謊言。

快遞速度99.99%的概率不會大幅提高,因為24小時送達的唯一辦法就是自建倉儲 就近配送。

快遞費99.99%的概率會上漲。因為以前是山頭林立 派系眾多 競爭激烈,現在天下歸一,馬雲怎麼可能不漲價。


最高運營官


馬雲以前自己搞過物流快遞,都不是很成功,所以改成曲線救國。而快遞市場上的龍頭企業馬雲也沒有辦法收購,只能收購申通公司來達到目的;當然對於順豐和京東會產生一定的威脅。

馬雲47億拿下申通,對於用戶來說未必是壞事,因為運費不斷提高加重商品的成本。但是其收購行為還不至於形成對同行很大的衝擊,因為在快遞行業一直都是順豐快遞和京東物流最為強勢,而且市場量份額非常之大。

但是現如今馬雲入股申通之後,在快遞行業將整合很多的物流數據。這些數據的收集,十分有利於阿里巴巴的長期佈局,但在短期內不會構成對順豐和京東的直接影響。

申通由於是加盟模式,所以對資金需求是很大的,馬雲注資申通無疑是個利好。但是從快遞的質量上來看,時效性,安全性上,順豐和京東有壟斷優勢,這個是直營模式的優勢。

馬雲收購申通也不能改變加盟模式快遞質量低的現實,所以暫時來看,快遞行業還是輪不到馬雲及其團隊做老大。未來的競爭將加劇,如果順豐和京東降低快遞費用,反過來對申通等加盟快遞是個重大的打擊。


陸燕青


還不至於到危險的程度,但壓力巨大是必然的。


現在中國的快遞行業,非常類似三國。阿里是魏國,已經收編了“三通”(中通、圓通、申通),同時還是百世快遞的大股東,快遞行業前七名,阿里已經佔據其中四個。而這次收編申通,就很像曹操下赤壁之前,降服了荊州的劉琮,統一了大半個快遞市場。


順豐,就像是固守江東的孫權。順豐一直以來也很強勢,在高端市場佔據絕對的優勢地位:順豐一年的營收高達900億元,是其他快遞100億~200億元規模完全不能比的。順豐擁有幾乎完全自營的快遞網絡,對自己品質的掌控力是非常強的。


京東就類似蜀漢(這裡說的是快遞業務,不包含電商)。京東的快遞業務,以前只是為自己的京東商城服務,起步比較晚,“血統”雖然比較好(畢竟背靠京東商城這個“爸爸”,就像劉皇叔),但實力相對來說要弱得多,地盤最小,去年才對外開放物流業務,京東才開始接外部的訂單。


雖然阿里現在佔據大半個江山,但它自身也有問題,畢竟它投資的這幾家快遞公司也只是戰略級投資,不屬於控股型,這些快遞公司仍然屬於創始人家族。由於這些快遞家族之間本身就有很強的競爭,所以阿里想要把他們整合到一起顯然是不可能的。阿里的算盤在於,要掌控這些快遞公司的數據,掌握了數據就相當於掌握了用戶。而正是因為數據之爭,導致順豐和阿里在2017年一度鬧得很不愉快,順豐掐斷了阿里的數據通道。


阿里收編快遞公司,一是為它的核心電商業務提供支持,二是為“新零售”構建基礎設施,所謂新零售,其實就是線上線下的完全融合——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盒馬鮮生,用戶到店消費和網上下訂單,沒有任何價格和品質的差異。


對順豐來說,商務市場、高端市場仍然具有絕對優勢,不是阿里聯合幾家快遞公司就能撼動的;而對京東來說,其核心的物流資源在於它強大的基礎設施,即遍佈全國的倉庫。


所以,阿里也好,京東順豐也好,都是有機會的,快遞行業的競爭,還會持續下去。


關注孔方財經,讓你第一時間瞭解熱點財經事件背後的經濟原理。


孔方財經


阿里入資申通,未來申通快遞,回來阿里這個平臺下快速發展,一方面會深度對菜鳥物流,使得申通的效率達到最高,另一方面會重新,啟動一個新的戰略,那就是第二個順豐,未來申通的效率,一定會在此基礎上再次提升,完成從數量到質量,以及速度的提升,這就是阿狸比較大的一個動作。



對阿里本身來講,他需要這個護城河,因為整個阿里系,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從支付寶,到淘寶,螞蟻金服,菜鳥物流,阿里媽媽,已經受夠了,太多太多的公司,都會在宣傳層面,以及其他的層面,進行各種佈局,而對於物流這一塊兒,一直是屬於阿里的短板,申通的到來,彌補了短板,未來的阿里,將會乘著快遞,在次一路快速發展。

順豐和京東,都在過著自己的好日子,各自在自己的領域裡邊,採取單點突破的方式,把自己玩大,而且玩的重資產,你可以說這兩家企業還是,有非常高的成本費用支出,從這一點上來看,阿里還是比較聰明的,從健身菜鳥物流,之後再到入資申通快遞,一步一步,建起了自己的護城河。

現在的阿里像是一個商業帝國,它的市值現在是接近5000億美金,京東也就是她的1/10,順豐也就是它的1/20,阿里投資40多個億,就跟玩兒一樣,而對於順豐和京東,那就是一筆重資產,今天可以收購順豐,明天還可以收購,三通一達,這對於阿里來講,不是太大的事兒,對於其他兩家公司來講,那就是大事,資本力量太強大了,關於對順豐和京東的構成威脅,這是這兩家公司內部人的一種危機感,其實沒有什麼威脅,各走各的路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