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蓮的死是逼武松上山的墊腳石!

這是本人宅在家中,無聊之言。不實之處,聽候大家批評指正。

潘金蓮出生大戶人家,也算得上大家閨秀了。因為她有三寸金蓮,就足以說明不是下地耕種的莊稼人。只可惜她命不好,在她九歲那年,有人說因為水災與父母失散被人販子賣與大戶人家張府作使女,也有人說因父親病故,家道破落,母親無以為計,被迫把九歲女兒賣到大戶人家張府作使女,使兒女日後生活有個依託。不管哪種說法,結果都一樣,潘金蓮進入了張府作了使女。潘金蓮生性乖巧聰明伶俐,長得有姿有色,習琴彈唱,描花刺繡,一學就會。轉眼就長成一個秀色可餐的大姑娘了,張老爺本想將潘金蓮納為小妾,於是經常給潘金蓮施點小恩小惠,以搏潘金蓮的喜歡,可是潘金蓮不為財物所動,寧死不從喜愛的那個人守身如玉,還特地裡還到張夫人那裡告狀。張夫人奈何不了張老爺,結果把怨氣發向了潘金蓮,認為是潘金蓮有意勾引老爺,張老爺也認為潘金蓮在夫人面前搬弄是非,也對潘金蓮產生怨恨。張老爺和張夫人都對潘金蓮有怨恨,潘金蓮在張府哪還有立足之地,張夫人認為潘金蓮不是自以為長得漂亮嗎?她便要將鮮花插在牛糞上,讓牛糞燻死鮮花,要把潘金蓮嫁給東街三寸丁枯樹皮武植作老婆。張老爺心想,你潘金蓮作小妾不從嗎?就把嫁給三寸丁武大郎為妻,等你想通了再娶你回來作小妾。張老爺和張夫人各懷鬼胎,但不約而地想到一塊去了,把潘金蓮嫁給東街醜陋不堪五三大粗賣炊餅的武植――武大郎。

武大郎和武松兄弟二人,從小父母雙亡,相依為命。哥哥武植武大郎,人稱"三寸丁枯樹皮",善做炊餅,在東街附近叫賣。弟弟武松武二郎,身高八尺,英俊魁梧,從小習武,練就了一身好武藝。武大郎做夢都沒想到這輩子能討上老婆,並且是個貌若天仙的大美女。他是又驚又喜,喜的是好人自有好福,驚的是從此會惹上是非。張大戶是倒貼錢硬是把潘金蓮嫁給了武大,武大娶回了金蓮,對金蓮也是體貼入微,恩愛有加。潘金蓮本是大家閨秀,只不過是家道中途破落,才落得被賣做使女的卑微地步,今既嫁了武大,武大對她也體貼關心,在"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理教下,她也心隨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和武大日子過得和和睦睦,早上武大出去賣炊餅,晚上她和武大一起做炊餅,日子不寬不緊過得還很恩愛。這其間張老爺隔三差五來找過武大,武大也無可奈何,為了躲避這種無奈,離開是非之地,武大和潘金蓮從清河縣搬到了陽穀縣。到了陽穀縣他們又平平穩穩的生活了一年。這期間潘金蓮沒有任何的故事。

自從武松在景陽崗赤拳打死了老虎成為英雄,潘金蓮在街上見過武松之後,潘金蓮就春心動盪不守婦道了,這一切都是作者安排的,其目的就是為了逼武松上山。武松是陽穀縣縣令樹立起來的打虎英雄。武松自打死老虎之後就到縣衙當差了,成了官家人,吃官飯。武大潘金蓮開始根本不知道打虎是他二弟,武松也不知他哥由清河縣搬到了陽穀縣。在陽穀縣兄弟相認後,武大要武松搬回來一起住,純粹為了照顧弟弟的生活,武松也願意搬回去住,也是為了兄弟情誼。至於潘金蓮對武松另眼相看也是人之常情,同為同胞兄弟,一個眉清目秀,氣宇非凡,一個不堪入目,一時的念頭一定會有的,若沒有倒不合情理,因為潘金蓮在張大戶家守身如玉,就是把身子獻給心愛的人,金瓶梅里說潘金蓮與西門慶通姦時還落紅,所以武松就是她一生想的人。但是在"三從四德"理教的約束下,她不可能對武松有那種越禮的舉動。暗戀和付之行動是完全不同的。潘金蓮在張大戶家裡那麼懂禮節循規蹈矩的,張大戶施小恩小惠調嬉她,她都寧死不範守身如玉,還去張大戶妻子那裡告狀,如今在心裡愛的小叔子面前更不可能那麼輕飄,只能更加淑女一般,"心急吃不得熱豆腐",結了婚的潘金蓮比小叔子武松更懂男女風情。為什麼潘金蓮要迫不及待呢?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調戲小叔子武松,使武松離開她家,再到武大那裡去告狀,說武松不是人,連嫂子都調戲,然後使兄弟倆反目成仇,逼武大武松兄弟生恨。這一招果然靈,武松覺得住在大哥大嫂家不方便,又搬回衙府住。潘金蓮果然把事先想好的一番話說給武大聽,武大開始不信,但武松從家搬走了住衙府了,金蓮又哭又鬧的,他又不得不信。兄弟倆的情誼因此有些疏遠,武松也不好再去看大哥大嫂了。

武松離開了武大家,本可以各幹各的。武大繼續賣炊餅,潘金蓮幫著做炊餅看家,武松繼續在衙門當差,相安無事過著平靜的日子。為了打破這種平靜,王婆把春心已動的潘金蓮介紹給採花大盜西門慶,他倆是一拍即合,一個是久早逢甘霖,一個是乾柴遇烈火。每日等武大出門賣炊餅了,潘金蓮就去王婆的裁縫店會西門慶官人。日子久了沒有不透風的牆,潘金蓮擔心武大知道,更擔心武大的弟弟武松知道。於是王婆替潘金蓮想出了一條毒計,看是讓潘金蓮與西門慶長久媾合,實則是逼武松殺人,把武松這個昔日的打虎英雄,陽穀縣的公差逼上梁山。想一想,西門慶果真想娶潘金蓮做妾,根本沒有必要犯下人命案毒死武大,潘金蓮寫下休書把武大休了,隨西門慶去就是了。為什麼要用砒霜毒死武大郎,並一把火燒掉武大的家。因為武松是哥哥武大郎帶大,武松一直視兄如父,對哥哥感情很深,武大死了,仗義的武松一定會替哥哥報仇的。武松知道哥哥被潘金蓮西門慶用砒霜毒死的詳情,殺了潘金蓮,西門慶和王婆。但他沒有逃跑而是投案自首,憑官府處之發落。縣衙瞭解到武松殺人有因,再加上他是聞名全國的赤拳打虎英雄,所以沒判死罪,而是遠發孟州服勞役。

沒有把武松逼上山勢不罷休。在護送武松去孟州的路上,有人買通了護送武松的衙役,要在路上了結武松的性命,實際上進一步把武松逼上山。在護送的路上,當有人要暗武松時,恰被施恩看到,施恩殺死了衙役,救下了武松,使得仗義的武松欠下了施恩一個大人情。武松為了報恩替施恩血洗了鴛鴦樓再次犯下命案。至此,武松再也無路可走了,只有上梁山。

所以在武松逼上梁山的過程中,嫂子潘金蓮只有毒死武松的哥哥武大,武松才會殺人,才會犯下人命,才會走投無路,才會上梁山。難道潘金蓮西門慶他們就不知道,他們毒死武大,武松不會要他倆的命嗎?所以再怎麼風流成性的潘金蓮都不會毒死武大與西門慶混鬼,潘金蓮要想長久地同西門慶斯守下去,有武松做保護的武大就必須活得好的。武大如果死了,潘金蓮和西門慶的日子也到頭了。所以潘金蓮和西門慶是淫婦姦夫的代表,但不會毒死親夫。

潘金蓮的死是逼武松上山的墊腳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