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的這40天,我做了許多以前想做而遲遲未做的事情

從1月22日公司放假,到3月2日公司復工,長達40多天的假期,這對工作四五年的我來說,還是第一次。


聽說宅在家裡就是為國家做貢獻,我老老實實宅在草潭鄉下,這是粵西一個濱海小鎮。除了每日擔心遠在湖北的家人外,我的生活被無聊與空虛佔據著。也許無聊的人不止我一個,有人無聊地在家用瓜子擺圖形,有人忙著立掃把,有人根據小視頻用電飯鍋做蛋糕,有人在為熱搜的種種事情而義憤填膺……


宅在家的這40天,我做了許多以前想做而遲遲未做的事情

草潭鎮


宅在家的這40天,我做了許多以前想做而遲遲未做的事情

草潭鎮


是的,我也要找點事情來做。於是,每日翻越圍牆跑到朋友的果園裡看木瓜熟了沒有,看母雞下蛋了沒有。這樣的事情,每天都要重複兩三次。


宅在家的這40天,我做了許多以前想做而遲遲未做的事情

木瓜


可即便這樣揮霍著光陰,還是有大把時間。於是,我開始揮霍家裡的麵粉。前前後後連續做了一週的包子、饅頭、花捲。從最初的不知是把發酵粉直接混合在麵粉中,還是把發酵粉調和在溫水中,一點點實踐,一點點試錯,到最後做出來的成品如街上賣的一樣好看又好吃。成就感也在無形中就成長起來了。於是乎,更加痴迷地去重複和麵、剁餡、捏合、蒸制,而吃包子這件事,已經沒有太多滋味,大概早已吃膩了。


宅在家的這40天,我做了許多以前想做而遲遲未做的事情

還不錯吧


宅在家的這40天,我做了許多以前想做而遲遲未做的事情

一口一個


如果不是因為這次在家宅到發瘋,我大概永遠不會去學做包子。在我的印象裡,每次母親做包子好像都大動干戈,忙得飛起,剁餡炒餡(我老家做包子、餃子,所用餡料都會炒至五六分熟),和麵(用老酵子泡水,現在已經有更方便的酵母粉代替之),捏合,這些步驟母親都不會讓我插手,怕我搞破壞,嫌我在一旁礙手礙腳。所以我也從來沒機會親身見證一個包子的誕生歷程。反而因固有觀念裡的印象覺得做包子是件極其棘手麻煩的事情。


宅在家的這40天,我做了許多以前想做而遲遲未做的事情

親手做的包子


宅在家的這40天,我做了許多以前想做而遲遲未做的事情

炒麵條


宅在家的這40天,我做了許多以前想做而遲遲未做的事情

第一次做湯


宅在家的這40天,我做了許多以前想做而遲遲未做的事情

做煎餅


宅在家的這40天,我做了許多以前想做而遲遲未做的事情

做菜


可以這麼說,做包子這件事給我帶來了莫大的成就感。既然這麼難做的事情我都學得有模有樣,那麼我應該就著這股子勁兒再挑戰一些其他的事情。


比如,學習繪畫和練字。學習了兩週,每天下午定個鬧鐘,練習一小時。雖未學有所成,但是想到繪畫和練字也是在腦海徘徊過千萬遍但卻從未實際操作過的事情,就覺得又進步了一些。


以往,總是到了要簽名的時候,看見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好,才痛恨從未著手練過字;一無聊的時候,才驚覺自己該培養一個興趣愛好。不通樂器,四肢又不協調,想來想去只有繪畫最適合自己。


還有許多類似的體驗,諸如拉著朋友去附近的海域趕海,釣魚,學攝影,去做許多隻有餐館才能吃到而現在卻無法吃到的菜,體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感覺。


宅在家的這40天,我做了許多以前想做而遲遲未做的事情

趕海


宅在家的這40天,我做了許多以前想做而遲遲未做的事情


說出來別人大概不信,我是讀文科的,但從未看過書籍版的四大名著。在這次宅到讓人懷疑人生的假期裡,我嘗試著讀一直想讀而又總是找藉口沒時間讀的《紅樓夢》。起初讀著有些晦澀艱難,後面讀著讀著,也就有了一些感覺,大概是自己先前也看過幾眼影劇版劇情的原因吧。

我有個朋友,是資深旅遊達人,靠國內外到處旅遊發佈視頻、旅遊攻略等來賺錢,因為疫情影響,他也只能宅在家裡,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怕脫粉,焦慮失眠得睡不著覺。可沒過幾天,就看見他找到了出路,天天在家開直播。

由最初的呼喚自由、焦慮不停,到現在學會試著分散注意力(大概很多人早就懂得這個),心靈的自由,不期而至。




再來幾張我拍的草潭大海~


宅在家的這40天,我做了許多以前想做而遲遲未做的事情


宅在家的這40天,我做了許多以前想做而遲遲未做的事情


宅在家的這40天,我做了許多以前想做而遲遲未做的事情

以及後院的花草樹木~


宅在家的這40天,我做了許多以前想做而遲遲未做的事情


宅在家的這40天,我做了許多以前想做而遲遲未做的事情


宅在家的這40天,我做了許多以前想做而遲遲未做的事情


宅在家的這40天,我做了許多以前想做而遲遲未做的事情


宅在家的這40天,我做了許多以前想做而遲遲未做的事情

南方常見的木棉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