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和孩子一起“爬”,有這麼多好處呢

前一陣子因為疫情一直“悶”在家裡,閒著沒事看了一下《人類簡史》這本書。這裡面的一句話,讓從事母嬰行業的小編深以為此:

直立行走也有不利的一面,原本,人類的遠古祖先歷經數百萬年,才發展出以四肢行走、頭部相對較小的骨架,而要將這種骨架調整成直立,可說是一大挑戰,而且還得撐住一個超大的頭,更是難上加難。

接下去還有一句:於是,為了能爬遠、能有靈活的雙手,現在人類只得面對背痛、頸脖僵硬的苦惱代價。

這兩句話,構成了今天小編想說的主題:行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寶寶在學會行走之前,“爬”真的很重要!

而且,“爬行訓練”可以延伸到成人領域,所以,跟著寶寶一起爬,既是美妙的親子時光,說不定還能緩解頸椎痛呢。

原來,和孩子一起“爬”,有這麼多好處呢

1、讓孩子爬究竟有多重要

可能很多爸爸媽媽都聽過“感統失調”這個詞,爬行就是目前國際公認的預防“感統失調”的最佳手段,可以開發寶寶多器官協作能力。

原來,和孩子一起“爬”,有這麼多好處呢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好處:

最好的全身運動。

爬行中,寶寶抬起頭頸、胸腹離地,四肢支撐並交替移動,不僅鍛鍊了肌肉,還促進了骨骼生長和韌帶靈活,為之後的站立、行走打下基礎。

對大腦發育非常有益處。

大腦分為左右兩半球,各個半球控制一邊的運動神經。爬行需要雙眼,雙手和雙腳的配合,勢必需要兩側大腦共同協調,這對大腦發育非常有益。

給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間。

會爬之後,寶寶就從被動到了主動的狀態。對於寶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從不能移動身體,到可以靠近自己想要的物品。通過爬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寶寶就咯咯咯笑了。這會讓寶寶有成就感。

2、兒科醫生建議寶寶爬夠500小時

“三翻六坐七滾八爬“,這是老輩總結的規律。

一般說來,寶寶從6個月-8個月左右開始學習爬行,也有晚的寶寶到1歲才學會,沒關係,寶寶什麼時候學會爬都是正常的。

原來,和孩子一起“爬”,有這麼多好處呢

從學爬到會走,這中間就是一段非常寶貴的爬行期,很多兒科醫生甚至建議寶寶要爬夠500小時。

倒不是說一定要計算幾個小時,但如果寶寶到了爬行的階段,每天都要給到讓寶寶爬的時間。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可以爬行了呢?一般來說,當寶寶可以獨坐之後,很快就會爬了。

3、該怎麼幫助寶寶爬行?

首先就是創造良好的條件讓寶寶爬。

比如說買一塊合適的爬行墊,給到爬行的足夠空間。先讓寶寶練習”趴“,接著到了爬行的階段,就可以在上面爬了。

其次,不要一直抱著寶寶。長輩總是喜歡將孩子摟在懷裡,覺得這是最好的愛。諸不知,給到孩子自主發展的空間,才是最棒的愛。而這,也可以解放大人的雙手啊,不至於育兒過程中那麼類。

原來,和孩子一起“爬”,有這麼多好處呢

另外,就是別急,當寶寶會爬了之後,不要刻意去訓練走,更不要給孩子使用學步車。一旦寶寶會站了之後,他就不大願意爬了,因為站著可以看到更遠的風景啊。

原來,和孩子一起“爬”,有這麼多好處呢

但急著讓孩子走路,壞處不少,比如下肢、脊柱骨質柔軟脆弱而難以承受超負荷的體重,尤其較為肥胖的寶寶,不僅容易疲勞,還可使骨骼彎曲、變形,出現“O”形腿或“X”形腿。

但爬有很多好處啊,所以別急,多讓寶寶趴一趴、爬一爬。

如何鼓勵寶寶爬呢?

就像小編開頭說的,跟寶寶一起爬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寶寶和大人都達到了運動的作用呢。或者運用發聲玩具、顏色鮮豔的玩具在前面引導寶寶去拿,這會讓寶寶覺得很有趣。

其實,寶寶的大運動發展是水到渠成的過程,是隨著寶寶的成長自然而然完成的,所以即使什麼都不做,孩子最後也會坐、會爬、會走。但好的引導也很重要,所以在學會走之前,讓孩子發現爬行的樂趣也很關鍵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