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各位家长们,你们会主动给自己的孩子阅读《道德经》和《论语》吗?为什么?

幽幽云中君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举个历子。我曾经读过《道德经》,还有《论语》《道德经》我读了有100多遍。《论语》读得有个三四十遍,当然我指的是全文阅读。

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但是我目前还没有孩子。如果我以后有了孩子,我一定会让他读《道德经》,或者是《论语》包括《大学》《孟子》《中庸》等等。

为什么我会支持读这些经典?接下来我来说一下读这些经典的好处。

中华文化上下5000年。能留下来的一定都是精华,否则它一定会被历史长河所淘汰。

一、读经典可以增加孩子的识字能力

这些经典里边有大量的可能是孩子小学用不到的字,甚至是孩子生活中不常用的字,我们在读的时候,会让孩子认识很多很多的字,孩子只有认识字了,他才能去阅读,所以读经典可以增加孩子的识字量,是非常好的。

二、学习先贤们文化

我们现在的社会可能一个人一生会出好多本书,甚至一本书只需要半年至一年两三年。但是古代的先贤们,他们一生可能只有一本书,甚至好几个人才能完成一本著作。所以一本书里面容纳了很多人的思想,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

三、了解我国历史

为在读这些书的时候,你可以给孩子讲一下关于这本书历史背后的故事。比如说论语这本书,您可以给孩子讲一下孔子,他曾收了很多很多的学生,包括他学生的一些故事。

四、为初高中的文言文阅读打下基础

要说现在学生最头痛,什么是英语吗?其实不是。更多的是对于我国文言文的理解。孩子小的时候已经把一本几千字甚至几万字的文言文读过,那些初高中的文言文只有短短的数几百字,对于孩子来说简直太简单了。

五、腹有诗书气自华

孩子小的时候你给他什么就是什么,你给他一个手机,他可能整天说的就是打游戏等等。你给他一本书,他可能讲的就是书里边的故事。那你给他一本我们的国学经典,孩子们说的也就是我们的国学经典。在阅读国学经典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孩子腹有诗书气自华。

所以我很支持孩子,从小开始读国学经典。感谢您的阅读,我是举个历子。更多关于孩子怎么有兴趣的读国学经典,欢迎给我留言。


举个历子


会的

看惯了黄河的水是黄的,就忘了黄河水是清的,家长有责任帮孩子找到“母亲河”源头的那股清泉。

《道德经》和《论语》一天道,一人道,圣人圣典,是中华文化智慧源头,靠代代薪火相传,我们有责任接棒传承。

对孩子终身影响,小到对己对事的修为、堪当,大到对家对国的责任、情怀,于己于人,与公与私,《道德经》和《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文化基因与元素符号,对孩子影响都是无处不在而终身的。

随着高考制度改革,以及教材内容、形式设置带来的改变,文言文阅读容量势必加大,《语文》教学承担立德树人、文化传承的使命势不可挡,家长主动给孩子阅读有助于孩子早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

当然,孩子不一定懂,但从《道德经》和《论语》整体内容来看,前者重认知,后者重实践,无论是对孩子从学习上还是从生活上来说都与其精华息息相关,家长先不要有心理预设和暗示,大胆给孩子推荐。


花木年华


我以为应该是论语罢。《论语》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对话集。学生问孔子老师一些问题,孔子来回答,或者学生之间相互讨论问题,发表一些意见,汇集起来。所以也叫做孔子思想,以及他的弟子们发挥老师思想的一个言论集,随时记录下来的。孔子是春秋末期人,他逝世之后,弟子们将平时听讲的东西汇集起来,汇集起来之后就是听讲的记录了,古代给它一个名词,叫“论”。我们今天有论文、论说,将这些言论集中起来,就叫做“论”。学生们系统的整理孔子平时的话,学生也发挥孔子思想,大体上孔子逝世之后,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整理出一个定型的东西。后来随着版本的变化,我们就不去繁琐的推论它了,大体上成型了,孔子死后三十到五十年的时间,将《论语》里重要的内容大体上整理出来了。孔子的出生年是公元前511年,到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末期。春秋末期还有一个大的思想家,也就是老子,将来如果有机会,我们也可以说一说老子的《道德经》。《论语》影响中国这么长,不管你赞成还是不赞成它,反正它存在了二千多年。还有朝代全盘否定它,但是否定不了,否定之后,到了一定时间又起来了,有一定的道理,究竟为什么?这个火焰还扑不灭,不想让它在社会上发生影响,不可能,一定会在社会上起影响。《论语》也就是一万二千七百多字,我们今天的博士论文还写十万字呢,《论语》消灭不了,完全否定不了。


小智教育


《道德经》太难懂,在《论语》中选些短小易懂的段落读给孩子听,等到孩子读三.四年级时,就引导他们自己读,让他们慢慢体会经典的意味,逐渐懂得做人的道理。

如: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溫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岁寒,然后知松柏知后凋也。

这些简单的,易读易记易懂的段落,让孩子们产生阅读兴趣,慢慢.地就会自觉读经典了。


汇侃


会的!《道德经》是老子所著,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是经典的传统文化著作;《论语》是孔子和他的学生所著,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经典的传统文化著作。这两本著作是中国的哲学代表,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二千多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受其影响。


劲节清风


不会,都不是启蒙教育。


漂78526257


还要先看孩子兴趣爱好吧,国学经典当然也必须适时引导


杜康2020


论语孩子更喜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