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的你》:近乎“不知所云”的終極智慧,閱讀中會“入定”

楊定一博士這本《全部的你

》 (TheTotality of You),是本不易讀懂、卻十分特別的著作。

《全部的你》:近乎“不知所云”的終極智慧,閱讀中會“入定”


書中敘述的語法,有時甚至是“不知所云”,例如:

“「是」到底,也只是這樣。不可能不是。也不可能更是。所以,也只能是。”

這樣的描述,若非獨具慧根的讀者,可能很容易“瘋掉”。也由此可見,楊博士這本著作,與學醫出身的他以往之著作,大不相同。

他嘗試要介紹給我們一個很大的題目,真所謂“道可道,非常道”。

雖然行文方式特別,但楊博士的文字,有種特殊的魔力。

在閱讀著他那充滿停頓、斷句、反問的字句時,文字會釋放一股能量,彷彿讓人不自覺會進入一種平靜、甚至“入定”的狀態。

和其他靈性著作一樣,讀這本書,不能用你的「理性」去分析、判斷,要呼喚你的「靈性」登場。

你的靈魂,會直接接收這些內容,幫助你探索楊博士所說的“全新的意識狀態”、或「第四意識」-- 「醒覺」。

《全部的你》:近乎“不知所云”的終極智慧,閱讀中會“入定”

——

“你,快樂嗎?”

楊博士要回答的“大問題”是什麼呢?就是:

你快樂嗎?

這當然是個千古大哉問。

絕大部分的現代人都不快樂。事實上,人生本來就充滿“痛苦”。這也是為什麼古今聖賢,一直指引著世人“解脫”之道。

那我們接著要問:

人為什麼會不快樂?

楊博士在此,可說是扮演了古今聖賢智慧,承上啟下的角色。

他本身具備深厚的科學家、醫師專業背景,嘗試用現代的語言,融合佛教、上帝、道家的智慧,加上他自身的修行體悟,將這些人生的大問題,展開獨到的描寫。

這本書讀來,有一種“靈感寫作”的感覺。

不是經過“頭腦”的思考,是直接接收“天啟”,靈性智慧直接透過博士口中、筆下流淌出來。

(我推想,楊博士應該已達到某種接近“開悟”的狀態了?!)

《全部的你》通過人的種種「念相」、「情緒」、「萎縮體」等概念,解答了“為什麼人會不快樂”,並教導我們,透過時刻覺察「這裡!現在!」的當下瞬間,回到平靜。

時刻提醒自己,從人生的「前景」,找回生命的「背景」,找回“醒覺”的意識狀態。

如此,便能輕輕鬆鬆,找到快樂,便能“解脫”。

《全部的你》:近乎“不知所云”的終極智慧,閱讀中會“入定”

——

難道我不再需要“努力”了?

我認為這本《全部的你》,應該可說是楊博士試圖詳細描述一個人「開悟」、「醒覺」後的“狀態”與“境界”,以及在“這個狀態”下的人,對於「人間事」的看待、處理的方式。

楊博士也對「全部生命」,或「一體意識」(或“大我”、“本體”,總之古往今來大聖人們用不同方式表達),做了很多比喻,或提供很多“路標”,試著讓我們理解。

讀這本書,可能最大的“人間矛盾”就是:

難道我不再需要“努力”了?完全不要在乎“升遷”、“功成名就”了?

分析、邏輯的「二元對立」思維完全要放棄、毫無價值嗎?現代先進科技文明、企業經營,不是都奠基於此?

因為楊博士一再在書中強調:不期待、不追求、不設定目標、不那麼認真、沒有絕對的重要。

這和我們「頭腦」理解的“自我放棄”的人生態度,有何區別?

或許,這正是最神奇、奧妙之處。

《全部的你》:近乎“不知所云”的終極智慧,閱讀中會“入定”

——

「最科學的科學」

這本書的每一篇,可以獨立閱讀。每一篇要講的,似乎有所重複,卻又似乎有新東西。

我想這是因為楊博士試著從各種角度、比喻、或“路標”,描繪同一個“終極一體狀態”,這也符合這個宏大問題“渾然一體”的本質。

楊博士也指出,這些“真實”(reality)並非他發明。古今聖賢、宗教的內含,都已記載同樣的事實。他是用現代的簡單語言,用「全部的你」,來表達這一終極狀態。倒不是和任何宗教相關。

這些終極智慧,只能透過修行者的親身體驗,無法用所謂「現代科學」去檢證。必須從「腦」落到「心」,無法用頭腦分析、批判。

雖然似乎“不科學”,但楊博士在古今中外各聖哲典籍中,卻看到了完全的一致性,也和他“個人體悟”一致。

所以他說,未來,相信這將會是「最科學的科學」,也可能是人類演化的下一個重要階段狀態。

《全部的你》:近乎“不知所云”的終極智慧,閱讀中會“入定”

——

結合「靜坐」與「催眠」療愈

這本《全部的你》,是我在2017年就讀過,現在回想,當時對書中的“道理”,還只是用“頭腦”在“理解”,覺得很高深、但也不排斥、似懂非懂。

近兩年,歷經了一些人生挫折,開始真正開啟靈性修練,接觸「靜坐」、「冥想」,親身體會了靜坐那種“介於清醒與睡眠”之間、覺察“當下”、”腦波呈“∝”波的意識狀態,也對所謂「開悟」(enlightenment)狀態有了基礎認識。

在這樣的靈性基礎下,重讀這本書,才比較能用正確的“姿勢”,掌握、醒悟楊博士所要表達的終極智慧。

這本書,可能需要讀很多次。不能說書中的“信息量”太大,因為《全部的你》傳遞的,不是「知識」。

我們的「靈性」,需要透過楊博士的文字、路標,經過多幾次洗禮,才能不斷敲醒自己,回到全然醒覺、合一的狀態。每次的閱讀,也是靈魂能量共振的過程。

書中文字的能量,也可以回到「靜坐」實修中,做為一種“內功心法”。在催眠諮詢時,書中也可找到豐富的智慧、能量,可做為療愈個案的珍貴資源。

其中最重要、最簡單的一點,還是回到「這裡!現在!」,回到當下。

當我們試著這樣做時,能創造出人間最強的能量場。與此同時,外在世界的一切問題,往往就「順」起來、「轉化」了,問題都不再是問題。

很神奇?簡單到令人懷疑是吧?

人世間的種種痛苦、愛恨糾纏,能如此輕易就“一筆勾消”?

這也正是楊博士在書中,花如此多的篇幅,試圖描繪這一違反常識的“神奇法則”的“理論基礎”——

其實,也根本不能用“理論”來表述,因為不是通過頭腦,邏輯、理性,推理得來。

它,就是。

催眠療愈中,本來就提供了很好的工具,能有效、快速幫助個案,進入一個「放鬆」狀態。通過身體的「放鬆」,達到心、靈的「放鬆」,也更容易引導個案覺察「當下」,此時此刻。

試著「相信」,允許自己全然「接受」、「臣服」生命中的一切。回到當下,回到平靜。

再回頭看看、覺察:困擾你的問題,還在嗎?

《全部的你》:近乎“不知所云”的終極智慧,閱讀中會“入定”

——

絕非“無所作為”,而是“無心而為”

在「醒覺」的“境界”下,照楊博士的描述,似乎很“消極”,但我認為完全不是。

我們認為“消極”、不“努力”、不“追求”,其實是我們太習慣用“人間”、“頭腦”的判斷。

醒覺的狀態,我想,應該正是道家所謂的「無為」境界。無為,絕非“無所作為”,而是“無心而為”。

當然,這裡的「心」,應是前面說的「腦」。

我們從小就習慣行動前,經過頭腦思考。而在「醒覺」狀態,在內在全然「靜」的狀態下,直接與永恆無限的「一體意識」接軌合一,從腦落到心,產生一股心流、或靈感。

這時,無需思考,最偉大的創意、最適當的行動、言語,自然會流淌出來。

從這個層面來看,這也是《全部的你》的智慧中,最積極的終極意義。

2020.02.18

《全部的你》:近乎“不知所云”的終極智慧,閱讀中會“入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