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你讀懂了嗎?——亦真亦幻說桃源


《桃花源記》你讀懂了嗎?——亦真亦幻說桃源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名作,說的是一個漁人無意間發現一個世外桃源的故事,寄寓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這樣一篇在中國家喻戶曉的作品,似乎沒有繼續討論的價值。然而,一些看似簡單的問題,細究起來,卻頗為耐人尋味。例如:本文何以被稱作千古名文?故事的男主角為什麼是個“漁人”?這個故事是虛構的還是真實的?接下來,讓我們一一尋找答案。

《桃花源記》你讀懂了嗎?——亦真亦幻說桃源

中國人為什麼嚮往“桃花源”?

看似簡單的《桃花源記》為什麼會成為千古名篇呢?我覺得可以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來分析。

就內容而言,《桃花源記》寄託了中國人的社會理想和環境理想。

先說社會理想。

在漁人眼中,桃源世界是這樣的景象:“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這種生活圖景對於每一箇中國人來說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沒錯,它反映的社會理想既是儒家的也是道家的。

先說儒家的。《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為梁惠王描繪的王道樂土的景象跟桃源的景象何其相似:“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再看道家的:《老子》第八十章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很顯然,《桃花源記》所描繪的生活場景融合了儒道互補的人生追求,而陶淵明本人就是一位介於儒道之間的人物,他的《歸園田居》《歸去來兮辭》等表達的也是這種人生理想。

以今天的評價標準來看,桃花源中,農、林、牧、副、漁各業幾乎應有盡有,完全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樣板。這正是本文千載之下贏得無數讀者共鳴的思想基礎。

《桃花源記》你讀懂了嗎?——亦真亦幻說桃源

再說環境理想。

北京大學俞孔堅教授認為:“中國所有的風水都離不開陶淵明桃花源的模式”。

我們可以把通往桃花源的那條“夾岸數百步”的桃林溪流視為一道進入核心景區的穿花遊廊,“竹徑通幽處”正是中國人理想的遊賞路徑。

走過那道“初極狹,才通人”的通道後,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豁然開朗”的人居環境。山環水繞的圍合空間像一個天然形成的四合院,而四合院恰恰是中國人最普遍的民居構造。

再者,“良賈深藏若虛”,“景愈藏而境愈深”,中國人不喜歡一覽無餘的居住環境,他們更鐘情迴環曲折之美。這在中國園林,盆景,文學,戲曲中也屢見不鮮。跟西方的城堡往往高踞于山巔之上不同,中國的建築格局不喜歡張揚,所謂“深山藏古寺”,正是中國人共同嚮往的居住形態。

世外桃源恰恰滿足了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

《桃花源記》你讀懂了嗎?——亦真亦幻說桃源

五起五落的敘述節奏

本文成為千古名篇的第二個原因在於它的寫法。《桃花源記》在寫法上看似平淡無奇,只是按照時間順序講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在敘事手法上卻有大巧若拙之美。如果以讀者的閱讀反應強弱為文章起落的標誌,那麼本文在結構上至少有五次起落。

看它開頭:“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娓娓道來,漸趨平緩。接下來“忽逢桃花林”,一個“忽”字,使文氣陡轉,讀者不由得眼前一亮。這是第一次落而復起。

在“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之後,讀者的審美期待逐漸得到滿足。隨後陶淵明再以“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引發新的期待。“甚異之”的不僅是漁人,也包括讀者。探索未知是人類的天性,每個人都好奇桃林盡頭會有什麼。這是第二次落而復起。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得一山,山有小口”這是頂針手法,陶淵明像個攝影大師一樣為我們迅速聚焦,也再次製造了懸念:山洞那邊會有什麼?接下來一個“豁然開朗”,讓讀者再次期待眼前非同一般的景象。這是第三次落而復起。

在描寫桃源內部景色之前,作者就以三落三起的手法讓讀者欲罷不能。

《桃花源記》你讀懂了嗎?——亦真亦幻說桃源

後來漁人在桃源中的生活自不必說,臨別前桃源中人叮嚀的那一句“不足為外人道也”,再次吊起我們的胃口。這個漁人會信守承諾嗎?他沒有,果然沒有!他第一時間就向太守告密。這時候讀者又開始替桃源中的人們擔心起來。他們如果被發現了會怎麼樣?讀到“遂迷,不復得路”,讀者的心又放到肚子裡。這是第四次起落,不過這一次是“起而復落”。

至此故事似乎講完了,想不到陶淵明又弄了個“尾聲”。他讓“劉子驥”出場,再次尋找桃花源。正在大家好奇之際,輕輕一句“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戛然而止。這是第五次起落。

常言說“文似看山不喜平”,短短一篇不足400字的小文章,五起五落,極盡曲折迴環之能事。

《桃花源記》你讀懂了嗎?——亦真亦幻說桃源

故事裡外全是故事

如果我問你,這個故事是真的嗎?真有世外桃源這個地方嗎?你一定會笑我幼稚,這當然是作者想象的產物。但你又不能說它完全出自想象,故事中還有很多真實的成分。

先說時間,“晉太元中”是一個真實的時間段。“太元”是東晉孝武帝司馬曜的年號,從376年至396年。而本文大約寫於劉宋永初二年,即421年,也就是劉宋王朝建立的第二年,距離“晉太元中”足有三四十年。這就相當於1950年的人說起“民國5年”(1916年)的事。劉宋初年,正是一個時局動盪政治黑暗的時代,陶淵明借說“前朝舊事”表達自己對現實的不滿。所以說,時間是“真實”的。

再說人物。本文是以漁人的視角展開敘述的,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以桃源中人的視角來看待這個過程,會有什麼發現呢?在初次閱讀的時候,我們會感慨於桃源人的熱情好客,他們各家各戶盛情款待漁人就是證明。但文中有一個句話卻暴露了人們的真實“心境”。“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出”字用得妙,好像是出份子,有攤派的意味。臨別前,他們叮嚀漁人“不足為外人道也”。至此,我們似乎明白了:此前村中人對漁人的熱情招待,也許是在藉此向漁人“行賄”,或者在向他交“封口費”,好酒好肉款待你,只希望你能守口如瓶,不要向“外人”出賣我們。

後來,在得到漁人報告之後,“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這也引發我們的猜測,有沒有可能村中人雖然叮嚀囑咐,還是放心不下,信不過漁人,於是尾隨他出了桃花源,把他一路上做的標記通通抹掉了呢。

看來,桃源中人雖然與世隔絕,但對人性中的貪婪和偽詐還是有著清醒的認知的。

這僅僅是故事“裡邊”的故事,其實故事“外邊”還有故事。

《桃花源記》你讀懂了嗎?——亦真亦幻說桃源

文末說的劉子驥真有其人,而且他的故事跟《桃花源記》中的漁人頗為相似。據《晉書》記載,劉子驥“好遊山澤,志存遁逸”。有一次他入衡山深處採藥,被山中美景吸引,流連忘返。沿著一條深澗前行,看到溪水南側有兩座石門,一個關閉一個洞開,他想進去一探究竟,可惜水太深難以跨越。想要返回,卻迷了路,幸虧遇到一個山中伐木之人,給他指路,才得以回家。後來,劉子驥還想再次尋訪該地,卻再也找不到了。你看,跟本文故事何其相似!

那麼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男一號,為什麼既不是採藥人也不是樵夫呢?他們都是原型故事中的人物,本文的男主為什麼要換成“漁人”?

先說採藥人,“武陵人採藥為業”?採藥人宅心仁厚,以濟世活人為目的,他們哪裡會出爾反爾出賣桃花源中人?為什麼男主不是個樵夫?爛柯山的故事你也許聽過,那裡邊就是一個砍柴的樵夫,迷失在爛柯山,見兩個仙人下棋,觀棋不語,等到回過神來,才發現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樵夫痴迷棋局,他的功利性不會那麼強。同為漁人,釣魚跟捕魚也大不相同。釣魚者往往為了娛樂,夠吃就行,他的慾望很容易滿足;捕魚者卻以此為謀生的手段,當然多多益善。這就為他下文違背承諾向太守告密出賣桃花源埋下了伏筆。

當然,在建構桃源故事的過程中,還有一個人也不容忽視,他就是陶淵明的堂叔陶淡。據《晉書》記載,陶淡獨自在長沙臨湘山中結廬而居,養了一頭白鹿跟自己形影不離。親友們去探望他,陶淡就渡過澗水躲避。後來,豫州刺史推薦陶淡當秀才,陶淡就輾轉逃入深山之中,“終身不返,莫知所終。”

至此,我們可以看出,桃源故事不必當真,但也未必全假。陶淵明在他的另一篇名文《五柳先生傳》中早就表達過自己的寫作追求:“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他寫文章為了自娛自樂,為了表達自己的心志。而《桃花源記》所寄託的心志,正是他在文後《桃花源詩》中所向往的“四時自成歲”“怡然有餘樂”的生活狀態罷了。

《桃花源記》你讀懂了嗎?——亦真亦幻說桃源

附:《桃花源記》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插圖為文徵明繪《桃花源記》)



文/溪橋步月 作家 學者 代表作《非常魯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