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你读懂了吗?——亦真亦幻说桃源


《桃花源记》你读懂了吗?——亦真亦幻说桃源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名作,说的是一个渔人无意间发现一个世外桃源的故事,寄寓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样一篇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作品,似乎没有继续讨论的价值。然而,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细究起来,却颇为耐人寻味。例如:本文何以被称作千古名文?故事的男主角为什么是个“渔人”?这个故事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接下来,让我们一一寻找答案。

《桃花源记》你读懂了吗?——亦真亦幻说桃源

中国人为什么向往“桃花源”?

看似简单的《桃花源记》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篇呢?我觉得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分析。

就内容而言,《桃花源记》寄托了中国人的社会理想和环境理想。

先说社会理想。

在渔人眼中,桃源世界是这样的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种生活图景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没错,它反映的社会理想既是儒家的也是道家的。

先说儒家的。《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为梁惠王描绘的王道乐土的景象跟桃源的景象何其相似:“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再看道家的:《老子》第八十章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很显然,《桃花源记》所描绘的生活场景融合了儒道互补的人生追求,而陶渊明本人就是一位介于儒道之间的人物,他的《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表达的也是这种人生理想。

以今天的评价标准来看,桃花源中,农、林、牧、副、渔各业几乎应有尽有,完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这正是本文千载之下赢得无数读者共鸣的思想基础。

《桃花源记》你读懂了吗?——亦真亦幻说桃源

再说环境理想。

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认为:“中国所有的风水都离不开陶渊明桃花源的模式”。

我们可以把通往桃花源的那条“夹岸数百步”的桃林溪流视为一道进入核心景区的穿花游廊,“竹径通幽处”正是中国人理想的游赏路径。

走过那道“初极狭,才通人”的通道后,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豁然开朗”的人居环境。山环水绕的围合空间像一个天然形成的四合院,而四合院恰恰是中国人最普遍的民居构造。

再者,“良贾深藏若虚”,“景愈藏而境愈深”,中国人不喜欢一览无余的居住环境,他们更钟情回环曲折之美。这在中国园林,盆景,文学,戏曲中也屡见不鲜。跟西方的城堡往往高踞于山巅之上不同,中国的建筑格局不喜欢张扬,所谓“深山藏古寺”,正是中国人共同向往的居住形态。

世外桃源恰恰满足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

《桃花源记》你读懂了吗?——亦真亦幻说桃源

五起五落的叙述节奏

本文成为千古名篇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它的写法。《桃花源记》在写法上看似平淡无奇,只是按照时间顺序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在叙事手法上却有大巧若拙之美。如果以读者的阅读反应强弱为文章起落的标志,那么本文在结构上至少有五次起落。

看它开头:“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娓娓道来,渐趋平缓。接下来“忽逢桃花林”,一个“忽”字,使文气陡转,读者不由得眼前一亮。这是第一次落而复起。

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后,读者的审美期待逐渐得到满足。随后陶渊明再以“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引发新的期待。“甚异之”的不仅是渔人,也包括读者。探索未知是人类的天性,每个人都好奇桃林尽头会有什么。这是第二次落而复起。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得一山,山有小口”这是顶针手法,陶渊明像个摄影大师一样为我们迅速聚焦,也再次制造了悬念:山洞那边会有什么?接下来一个“豁然开朗”,让读者再次期待眼前非同一般的景象。这是第三次落而复起。

在描写桃源内部景色之前,作者就以三落三起的手法让读者欲罢不能。

《桃花源记》你读懂了吗?——亦真亦幻说桃源

后来渔人在桃源中的生活自不必说,临别前桃源中人叮咛的那一句“不足为外人道也”,再次吊起我们的胃口。这个渔人会信守承诺吗?他没有,果然没有!他第一时间就向太守告密。这时候读者又开始替桃源中的人们担心起来。他们如果被发现了会怎么样?读到“遂迷,不复得路”,读者的心又放到肚子里。这是第四次起落,不过这一次是“起而复落”。

至此故事似乎讲完了,想不到陶渊明又弄了个“尾声”。他让“刘子骥”出场,再次寻找桃花源。正在大家好奇之际,轻轻一句“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戛然而止。这是第五次起落。

常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短短一篇不足400字的小文章,五起五落,极尽曲折回环之能事。

《桃花源记》你读懂了吗?——亦真亦幻说桃源

故事里外全是故事

如果我问你,这个故事是真的吗?真有世外桃源这个地方吗?你一定会笑我幼稚,这当然是作者想象的产物。但你又不能说它完全出自想象,故事中还有很多真实的成分。

先说时间,“晋太元中”是一个真实的时间段。“太元”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年号,从376年至396年。而本文大约写于刘宋永初二年,即421年,也就是刘宋王朝建立的第二年,距离“晋太元中”足有三四十年。这就相当于1950年的人说起“民国5年”(1916年)的事。刘宋初年,正是一个时局动荡政治黑暗的时代,陶渊明借说“前朝旧事”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所以说,时间是“真实”的。

再说人物。本文是以渔人的视角展开叙述的,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以桃源中人的视角来看待这个过程,会有什么发现呢?在初次阅读的时候,我们会感慨于桃源人的热情好客,他们各家各户盛情款待渔人就是证明。但文中有一个句话却暴露了人们的真实“心境”。“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出”字用得妙,好像是出份子,有摊派的意味。临别前,他们叮咛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至此,我们似乎明白了:此前村中人对渔人的热情招待,也许是在借此向渔人“行贿”,或者在向他交“封口费”,好酒好肉款待你,只希望你能守口如瓶,不要向“外人”出卖我们。

后来,在得到渔人报告之后,“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也引发我们的猜测,有没有可能村中人虽然叮咛嘱咐,还是放心不下,信不过渔人,于是尾随他出了桃花源,把他一路上做的标记通通抹掉了呢。

看来,桃源中人虽然与世隔绝,但对人性中的贪婪和伪诈还是有着清醒的认知的。

这仅仅是故事“里边”的故事,其实故事“外边”还有故事。

《桃花源记》你读懂了吗?——亦真亦幻说桃源

文末说的刘子骥真有其人,而且他的故事跟《桃花源记》中的渔人颇为相似。据《晋书》记载,刘子骥“好游山泽,志存遁逸”。有一次他入衡山深处采药,被山中美景吸引,流连忘返。沿着一条深涧前行,看到溪水南侧有两座石门,一个关闭一个洞开,他想进去一探究竟,可惜水太深难以跨越。想要返回,却迷了路,幸亏遇到一个山中伐木之人,给他指路,才得以回家。后来,刘子骥还想再次寻访该地,却再也找不到了。你看,跟本文故事何其相似!

那么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男一号,为什么既不是采药人也不是樵夫呢?他们都是原型故事中的人物,本文的男主为什么要换成“渔人”?

先说采药人,“武陵人采药为业”?采药人宅心仁厚,以济世活人为目的,他们哪里会出尔反尔出卖桃花源中人?为什么男主不是个樵夫?烂柯山的故事你也许听过,那里边就是一个砍柴的樵夫,迷失在烂柯山,见两个仙人下棋,观棋不语,等到回过神来,才发现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樵夫痴迷棋局,他的功利性不会那么强。同为渔人,钓鱼跟捕鱼也大不相同。钓鱼者往往为了娱乐,够吃就行,他的欲望很容易满足;捕鱼者却以此为谋生的手段,当然多多益善。这就为他下文违背承诺向太守告密出卖桃花源埋下了伏笔。

当然,在建构桃源故事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人也不容忽视,他就是陶渊明的堂叔陶淡。据《晋书》记载,陶淡独自在长沙临湘山中结庐而居,养了一头白鹿跟自己形影不离。亲友们去探望他,陶淡就渡过涧水躲避。后来,豫州刺史推荐陶淡当秀才,陶淡就辗转逃入深山之中,“终身不返,莫知所终。”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桃源故事不必当真,但也未必全假。陶渊明在他的另一篇名文《五柳先生传》中早就表达过自己的写作追求:“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他写文章为了自娱自乐,为了表达自己的心志。而《桃花源记》所寄托的心志,正是他在文后《桃花源诗》中所向往的“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的生活状态罢了。

《桃花源记》你读懂了吗?——亦真亦幻说桃源

附:《桃花源记》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插图为文征明绘《桃花源记》)



文/溪桥步月 作家 学者 代表作《非常鲁迅》


分享到:


相關文章: